昨天我看到铃兰听风的这个留言,非常高兴。替姚顺高兴。为了防止姚顺因为高傲,或者赌气,或者沮丧,没有看立写分析他的文章,而错过了看到这个留言,那将是人生巨大的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立又重新贴在这里。并模拟铃兰的心情给姚顺宝宝献歌一首。
姚顺看到后应该感到幸福和惭愧的。
“• 我的嗅觉, 我自信. 入城 3 年, 姚顺的文字陪了我 2 年. -铃兰听风
他独特的, 敏锐的, 细腻的感触, 洞察力, 甚至直觉, 很多人不及; 更别说我多么欣赏他的文风.
在文城, 我的角色始终是读者, 不是什么评审员, 我承认自己对文字的喜爱程度, 一定程度融入了对他 / 她人格的认可.
我尊重你的感觉. 记得我同你开的玩笑么? ---- 我最喜欢姚顺的地方是, 姚顺让铃兰欢喜让小谢愁 (大笑脸图标)
Good night (蓝月亮图标)”
有人说铃兰就像影云。这是完全错误毫无洞见的。
影云是个不聪明的人,甚至是傻瓜。她费很大精力心血,去研究立的文字,扩展自己的阅读,然后写分析评论的文字,试图理解解析立的文字。有过傻傻的写作或研究经历的人都知道,写这样的文章是不容易的。这不是留言,随口一说,就显得高明无朋。写一段马列维奇的生平需要研究阅读很多东西,要写的优美感人,更费心血。
铃兰是一个聪明的人。她从不费劲这样做。她不去分析理解。因为,她知道,理解往往是一些可怕的事情的开始。
而没有什么比盲目的爱更加浪漫更加感人。
没有缘由没有道理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
但是,铃兰更加浪漫,她说:入城以来,姚顺的文字陪伴了她两年。
这段文字浪漫,但逻辑不是非常严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年,不是前两年,也不是第一年和第三年,而是去年和今年。
总之,我为姚顺高兴,也为铃兰高兴。
我甚至也有一个浪漫而盲目的幻想,我想铃兰对于姚顺文字的喜欢,不是因为姚顺的文字,而是姚顺的名字或者他的文字之中的文字之外的神秘。是一种超出人类理解力和文本自身之外的某种神奇但美好的浪漫的东西。或者,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总之,太好啦。
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事情,在我们的茶坛发生了。我们真高兴。也希望姚顺珍惜,并心存感恩。
• 此文的作者以及跟帖的某些人, 以自身的言谈 / 措辞, 从正面或反面, 很好地展示了何谓真正的知识分子. - 铃兰听风
姚顺是真正的的知识分子: 拥有丰富的学识, 坚持不懈头脑风暴, 敢于放下陈腐 / 固有的观念 / 思维定势, 无惧旧疤痕的撕裂痛, 具备自我醒察自我批评的灵性, 从不担心别人的眼光, 他的兴趣只在于: 揭示事物的真相.
别不承认了,就这样吧!
我的意思是,对文章也是一样,无论你写得多好,我不用心去读一样没感觉啊!
我没有偶像. 喜欢看姚顺, 是真的, 是不是粉丝, 没多想.
上网时间有限, 这二年专注于他的文章, 于我, 收获丰盛.
蹦蹦跳跳的文字, 好有韵律, 思维风流而别致.
我坐沙发并留言: 周末读周末闲话, 铃兰心旷神怡, 谢谢. “性, 是来告别情的, 尤其女生”, 我是女的, 不同意, 不解释.
他这篇博文, 点击率达 19802. 留言十来二十条, 大多负面, 于是, 我再写一则留言:
我们写博文, 从文学城以 $ 0 买下一块地,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 栽种自己喜欢的东西, 虽各怀各的目的, 但产品免费任看; 人们免费入城, 逛哪一家不逛哪一家, 是阁下的自由, 看了之后, 买帐不买帐, 如何反应, 端是各人的修养, 修为.
自此, 他写的博文, 大部分都看了, 约 30% 看不懂, 30% 半懂. 懂得的部分让我愉悦, 不懂的, 我从不焦虑, 亦不费时折腾去弄明白.
我也料始不及, 读他至今未厌倦. 铃兰平凡, 先生非凡.
想说什么我现在已经忘了
她的評論還是太 arbitrary 。
晚安
昨天我看到铃兰听风的这个留言,非常高兴。替姚顺高兴。为了防止姚顺因为高傲,或者赌气,或者沮丧,没有看立写分析他的文章,而错过了看到这个留言,那将是人生巨大的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立又重新贴在这里。并模拟铃兰的心情给姚顺宝宝献歌一首。
姚顺看到后应该感到幸福和惭愧的。
“• 我的嗅觉, 我自信. 入城 3 年, 姚顺的文字陪了我 2 年. -铃兰听风
他独特的, 敏锐的, 细腻的感触, 洞察力, 甚至直觉, 很多人不及; 更别说我多么欣赏他的文风.
在文城, 我的角色始终是读者, 不是什么评审员, 我承认自己对文字的喜爱程度, 一定程度融入了对他 / 她人格的认可.
我尊重你的感觉. 记得我同你开的玩笑么? ---- 我最喜欢姚顺的地方是, 姚顺让铃兰欢喜让小谢愁 (大笑脸图标)
Good night (蓝月亮图标)”
有人说铃兰就像影云。这是完全错误毫无洞见的。
影云是个不聪明的人,甚至是傻瓜。她费很大精力心血,去研究立的文字,扩展自己的阅读,然后写分析评论的文字,试图理解解析立的文字。有过傻傻的写作或研究经历的人都知道,写这样的文章是不容易的。这不是留言,随口一说,就显得高明无朋。写一段马列维奇的生平需要研究阅读很多东西,要写的优美感人,更费心血。
铃兰是一个聪明的人。她从不费劲这样做。她不去分析理解。因为,她知道,理解往往是一些可怕的事情的开始。
而没有什么比盲目的爱更加浪漫更加感人。
没有缘由没有道理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
但是,铃兰更加浪漫,她说:入城以来,姚顺的文字陪伴了她两年。
这段文字浪漫,但逻辑不是非常严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年,不是前两年,也不是第一年和第三年,而是去年和今年。
总之,我为姚顺高兴,也为铃兰高兴。
我甚至也有一个浪漫而盲目的幻想,我想铃兰对于姚顺文字的喜欢,不是因为姚顺的文字,而是姚顺的名字或者他的文字之中的文字之外的神秘。是一种超出人类理解力和文本自身之外的某种神奇但美好的浪漫的东西。或者,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总之,太好啦。
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事情,在我们的茶坛发生了。我们真高兴。也希望姚顺珍惜,并心存感恩。
• 此文的作者以及跟帖的某些人, 以自身的言谈 / 措辞, 从正面或反面, 很好地展示了何谓真正的知识分子. - 铃兰听风
姚顺是真正的的知识分子: 拥有丰富的学识, 坚持不懈头脑风暴, 敢于放下陈腐 / 固有的观念 / 思维定势, 无惧旧疤痕的撕裂痛, 具备自我醒察自我批评的灵性, 从不担心别人的眼光, 他的兴趣只在于: 揭示事物的真相.
别不承认了,就这样吧!
我的意思是,对文章也是一样,无论你写得多好,我不用心去读一样没感觉啊!
我没有偶像. 喜欢看姚顺, 是真的, 是不是粉丝, 没多想.
上网时间有限, 这二年专注于他的文章, 于我, 收获丰盛.
蹦蹦跳跳的文字, 好有韵律, 思维风流而别致.
我坐沙发并留言: 周末读周末闲话, 铃兰心旷神怡, 谢谢. “性, 是来告别情的, 尤其女生”, 我是女的, 不同意, 不解释.
他这篇博文, 点击率达 19802. 留言十来二十条, 大多负面, 于是, 我再写一则留言:
我们写博文, 从文学城以 $ 0 买下一块地,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 栽种自己喜欢的东西, 虽各怀各的目的, 但产品免费任看;
人们免费入城, 逛哪一家不逛哪一家, 是阁下的自由, 看了之后, 买帐不买帐, 如何反应, 端是各人的修养, 修为.
自此, 他写的博文, 大部分都看了, 约 30% 看不懂, 30% 半懂. 懂得的部分让我愉悦, 不懂的, 我从不焦虑, 亦不费时折腾去弄明白.
我也料始不及, 读他至今未厌倦.
铃兰平凡, 先生非凡.
想说什么我现在已经忘了
她的評論還是太 arbitrary 。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