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太扯!—— 立“书法之大道小道——我们写什么和怎么写”
对两位女网友的评论
第一位女网友:可能在铃兰的心里,姚顺永远是玉树临风的才俊,所以看到立尊敬的称姚顺为姚顺爷爷时,就立刻火冒三丈。怒则思维混乱,所以,她一生气就叫立爷爷。这真是乱了套了。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像立这样心平气和。
第二位女网友:师太对立的评论是半梦半醒的。师太对书法的理解是非常幼稚的。
议:就是个扯。接着的也是。来看看:
书法之大道小道——我们写什么和怎么写
1,书法写的是字又不是字。
离开字,书法其实是比较乏味而且表现力非常有限的。
在字的层面,书法都是一样的。
议:书法之法,是转笔之法。书,就是写。写什么?写字。那有“离开字”的书法,还什么“非常有限”。
“字的层面”,擀面啦?尽用这些套辞,变变脸的延安话。
2,书法既有神学价值,又是日常生活。
议:极扯!
抄写圣书是最神圣的,但抄写圣书时,就没有书法大师,只有匠人和朝拜者。
议:谁定义“抄写圣书是最神圣的”?去掉这些个扯,立写的还剩下什么?
“抄写圣书时,就没有书法大师,只有匠人和朝拜者。”
议:晋抄经生的字在,同时,晋的书法家也在。
什么叫“圣书?”太扯!
3.美学价值——美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
美是非常相对的。
立谈论美的虚幻性和相对性。但是很多人出于自身局限就是看不到。
美有生物性的美,就是动物的自然审美。就是小谢说的没有观看之道的美。
但人类追求的是高级的审美。高级审美严重依赖于观看之道。即审美的理论体系。不同体系里美丑可能完全不同。
议:哪句话是你自己的?
“相对的”“虚幻的”“观看之道”“审美理论体系”,午休遇见“知了,知了”。
4. 道
书写也可以无关乎美,而是一种道。道其中之一就是创造新的美学标准。发现世界更多的美的可能。
比如,抄经可以是一种修行。
立的每天发书法,也可以说一种修行。
议:鲁迅说,识得了道士,就识得了中国人的大半。
扯不下去了,一般地来说,“道”就登场。扯向没边去。
最后,如果大家每天都认真看看立的书法,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喜欢了。呵呵。这不是玩笑。其实,很多时候开始一看喜欢的东西,看久了就不喜欢了。
石头说的也对也不对。
要谈书法,一定要写写。但也未必写的越多写的就越好。
好,非常玄妙。
议:果然,无边扯,所谓“也对也不对”。还“非常玄妙”。
敬礼!
议:就这像句话,虽然人人会说。
跟姚顺的"字節跳動"組成茶壇高科技。
这是个闷题.
立和姚顺的互动, 有趣多了
立: 敬礼!
姚顺议:就这像句话,虽然人人会说。
笑得俺呀, 仪态尽失, 抱抱先生.
有人 enjoy 扯, 有人 enjoy 议, It’s fine.
这里只给姚顺爷爷解释一点。我说的书法的神圣意义不是胡说。世界三大书法体系。伊斯兰的最高书法是神体书,专门用来抄写古兰经的。基督教世界的书法过去最重要的也是抄圣经。更早在埃及的书法也是超一些圣书。后来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抄书。
中国在商代的甲骨文也不是日常生活的书写。那时最重要的是占卜。
我对神学价值的引申,就是人们把它捧的极为高,人们以它的标准去衡量,是否接近此字体彼字体的。类似的话题,一个教徒会被问,"你今天所为多么的接近神的言行?"
人类的知识与理解力就是在一种继承/反思中前进。
扯,太扯!—— 立“书法之大道小道——我们写什么和怎么写”
对两位女网友的评论
第一位女网友:可能在铃兰的心里,姚顺永远是玉树临风的才俊,所以看到立尊敬的称姚顺为姚顺爷爷时,就立刻火冒三丈。怒则思维混乱,所以,她一生气就叫立爷爷。这真是乱了套了。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像立这样心平气和。
第二位女网友:师太对立的评论是半梦半醒的。师太对书法的理解是非常幼稚的。
议:就是个扯。接着的也是。来看看:
书法之大道小道——我们写什么和怎么写
1,书法写的是字又不是字。
离开字,书法其实是比较乏味而且表现力非常有限的。
在字的层面,书法都是一样的。
议:书法之法,是转笔之法。书,就是写。写什么?写字。那有“离开字”的书法,还什么“非常有限”。
“字的层面”,擀面啦?尽用这些套辞,变变脸的延安话。
2,书法既有神学价值,又是日常生活。
议:极扯!
抄写圣书是最神圣的,但抄写圣书时,就没有书法大师,只有匠人和朝拜者。
议:谁定义“抄写圣书是最神圣的”?去掉这些个扯,立写的还剩下什么?
“抄写圣书时,就没有书法大师,只有匠人和朝拜者。”
议:晋抄经生的字在,同时,晋的书法家也在。
什么叫“圣书?”太扯!
3.美学价值——美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
美是非常相对的。
立谈论美的虚幻性和相对性。但是很多人出于自身局限就是看不到。
美有生物性的美,就是动物的自然审美。就是小谢说的没有观看之道的美。
但人类追求的是高级的审美。高级审美严重依赖于观看之道。即审美的理论体系。不同体系里美丑可能完全不同。
议:哪句话是你自己的?
“相对的”“虚幻的”“观看之道”“审美理论体系”,午休遇见“知了,知了”。
4. 道
书写也可以无关乎美,而是一种道。道其中之一就是创造新的美学标准。发现世界更多的美的可能。
比如,抄经可以是一种修行。
立的每天发书法,也可以说一种修行。
议:鲁迅说,识得了道士,就识得了中国人的大半。
扯不下去了,一般地来说,“道”就登场。扯向没边去。
最后,如果大家每天都认真看看立的书法,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喜欢了。呵呵。这不是玩笑。其实,很多时候开始一看喜欢的东西,看久了就不喜欢了。
石头说的也对也不对。
要谈书法,一定要写写。但也未必写的越多写的就越好。
好,非常玄妙。
议:果然,无边扯,所谓“也对也不对”。还“非常玄妙”。
敬礼!
议:就这像句话,虽然人人会说。
跟姚顺的"字節跳動"組成茶壇高科技。
这是个闷题.
立和姚顺的互动, 有趣多了
立: 敬礼!
姚顺议:就这像句话,虽然人人会说。
有人 enjoy 扯, 有人 enjoy 议, It’s fine.
这里只给姚顺爷爷解释一点。我说的书法的神圣意义不是胡说。世界三大书法体系。伊斯兰的最高书法是神体书,专门用来抄写古兰经的。基督教世界的书法过去最重要的也是抄圣经。更早在埃及的书法也是超一些圣书。后来在亚历山大图书馆抄书。
中国在商代的甲骨文也不是日常生活的书写。那时最重要的是占卜。
我对神学价值的引申,就是人们把它捧的极为高,人们以它的标准去衡量,是否接近此字体彼字体的。类似的话题,一个教徒会被问,"你今天所为多么的接近神的言行?"
人类的知识与理解力就是在一种继承/反思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