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骑行—德国最早的古罗马城市特里尔(Trier)【5】

l
laoyangdelp
楼主 (文学峸)

第五天,前一天晚上做功课,发现谷歌地图和旅行社给的地图路线不一样,前者让我们沿着萨尔河右岸骑,后者则是沿左岸曲里拐弯不断的过桥。听谁的呢?早上出发时,正好碰上同路线的奥地利2口子,他们不用谷歌地图,完全按照给的路线走。我每次都是在出城进城时发怵,今天有人带路俺就盲从吧。后来证明服从领导是非常正确的,我们顺利的出城找到自行车道路标。

虽然气温仍有33度但是沿着萨尔河边凉风习习,一点不觉得热。可惜到后来顶头风越来越强,我们也越骑越慢。64公里,8点~2点。

1、沿着萨尔河行(Saar River)

2、Mosel 河

3、河对岸的矿工厂

4、途中走了一段山路

7、经过萨尔堡Saarbourg 这里的古堡和废墟很有名

8、Saarbourg附近,到处都是葡萄园,这里是德国的酒乡,俺边骑边自言自语:今晚一定要点本地葡萄酒

9、过了这座千年古罗马桥,就是今天的目的地Trier(特利尔)

Trier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罗马城市,2000年前罗马康斯坦丁大帝时期建成。城里古迹多多不足为奇,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在这里居然见到一尊马克思的塑像,没想到我们兜来转去竟然到了全世界共产党鼻祖的故乡。

1、2000年的古罗马城门

2、建于362年的大教堂

3、古罗马体育场

体育馆后面的花园

城里还有一个巨大的罗马浴场,也是公元300多年康斯坦丁大帝时期的遗迹。

城里的老街

中国政府赠送的马克思雕像:据说政府送雕像时要求放在古城门前,让人们欣赏古罗马的辉煌时也可以顺便瞻仰一下共产主义老祖宗。可是,德国人不干啊。中国政府派了2批代表团来谈判,最后折衷结果是放在古城门侧面。我要不是看到地图上有马克思雕像的字样,也不会找到这旮旯来。

比起老毛的韶山故居,老马的故居很不起眼。因为我们是吃完晚饭后,散步去的故居,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听进去过的人说,老马故居签名簿上最大的官儿是咱中国的伟大领袖华国锋。

今晚点的当地特色菜:烧猪五花肉,味道与毛式红烧肉很像。是不是革命导师们都喜欢吃红烧肉?貌似这是至今为止俺找到的老毛和老马唯一有那么一点相似的地方。

今天路上许的愿实现了:晚餐没有照例喝本地啤酒,而是点了本地白葡萄酒:Riesling lieblich 很不错哦,推荐一下。

昨天一路与瑞士的爱娃河特瑞莎你超我赶路上相遇多次,晚上又同住一家旅馆,早餐是邻桌,今天慢热的瑞士人终于开始主动的与我们打招呼,讨论路程信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Istanbul 35年的时光:“Virgin River” vs. “All Creature Great and Small” 电视连续剧Medici 有关Affirmation Action (AA) 的观感 蛋糕、蛋糕
l
laoyangdelp
重温一下德国马克思的故乡Trier

现在美国可能有最多最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们。咱们从中国辗转到美国,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又跟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碰上了。

老朽
最近都和特利尔干上了,已经看到好几篇,建议风坛何不开主题讨论?现在风坛很沉闷,没有生气,应该办些主题。
l
laoyangdelp
最近美国闹共产主义运动,所以大家都怀念一下共产的老祖宗?

我是看了老江的Trier文想起来去年在那里。。。。

老朽
特里尔不能小看,据说是四大古城,伦敦,巴黎,还一个忘记了,特里尔值得说说。
温莎公爵
当年正是Mosel河谷葡萄农的悲惨生活,促使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最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三十年前曾经路过,走过河边的山路。
顾剑
四大古城?那有可能是指的君士坦丁时代的罗马四帝共治的首都之一,不过那样的话巴黎伦敦连君士坦丁堡都不可能在内

四帝共治的时候君士坦丁堡都还没上位,巴黎伦敦更是小岛和小镇。米兰,今天土耳其的尼科米底亚都是。

顾剑
那我也来贴个纯文字稿的特里尔吧

这是我4月份写的,莱茵河、多瑙河两岸风光的书稿里的一节。书稿6月底写完还没校对呢,估计明年能在国内出版。

**************

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一座罗马古城

    看够了摩泽尔河的田园风光,就让我们继续沿河上溯100公里,来到德国和卢森堡边境的名城特里尔。在中国游客眼里,特里尔的城市名片是卡尔·马克思,而在德国人眼中,它更多是一一座罗马时代古城的风貌而被人铭记的。特里尔城里的罗马古迹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这一点德国其他城市很难与之竞争,因为古罗马帝国的边境就在莱茵-多瑙一线,所有莱茵河以东的城市都不可能存在于罗马时代以前。特里尔在公元前16年由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建立,此后是罗马贝尔及高卢行省的首府。德国历史悠久程度仅次于特里尔的城市应该是科隆,克劳迪皇帝的妻子、尼禄皇帝的母亲阿格里皮娜在公元50年建立的科隆。3世纪危机的末期,戴克里先皇帝中兴帝国,把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块,各有一位正皇帝“奥古斯都”和一位副皇帝“凯撒”统治,这就是“四帝共治”系统。西罗马帝国副皇帝的首都就在特里尔,戴克里先任命的西帝国副皇帝叫做君士坦提乌斯,就是后来君士坦丁大帝的父亲。所以特里尔是君士坦丁统一罗马世界之前的根据地。

    在君士坦丁皇帝打败政敌,成为东西两帝国唯一皇帝之后,下决心建设君士坦丁堡作为东帝国的首都,同时接受了基督教。他自己当时没有受洗,但是他的母亲海伦娜皇太后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君士坦丁决定建造两座大教堂,都叫做圣彼得教堂,一座在罗马城,一座在特里尔。罗马城的那座,后来是梵蒂冈教廷所在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前身,而特里尔的这座,就是今天的特里尔大教堂。所以,特里尔教堂也是德国境内最古老的教堂。不过古罗马时代的教堂不可能完整地原貌保存到今天,他在法兰克人征服欧洲的时候被毁,重建之后,在9世纪北欧海盗横行全欧洲的时候再次被毁。实际上今天特里尔大教堂的外观,呈现中世纪早期罗曼式建筑风格。前文提到过,1030年始建的施派尔大教堂,是最早最纯正的罗曼式建筑,当然比最初的特里尔大教堂晚了七百年之多。但今天我们看到的特里尔教堂实际上也是和施派尔教堂同一个世纪建成的。古罗马时代的教堂有今天特里尔大教堂的四倍体量,显示出古罗马人在工程方面的技术水平实在惊人,今天整个特里尔大教堂、教堂前的广场、背后的修道院中庭、旁边的圣母教堂,当年全都是古罗马教堂的范围。特里尔大教堂是神圣罗马帝国七大选帝侯当中,特里尔大主教的总部座堂,历经几百年修缮,混杂了各种建筑风格。从大广场上看特里尔教堂的正立面是挺纯正的萨里安皇朝时期的罗曼式,尤其大门上方墙上的两排圆拱小柱廊,上三下四,看起来特别可爱。如果你走到左侧面长边,可以看到墙面是斑驳的红砖砌成,这里是最古老的部分,古罗马时代的遗迹。而教堂背后凸出的半圆形顶端,已经是巴罗克风格的造型了。

    在特里尔大教堂里埋的是历代选帝侯大主教,我对这些主教并不了解,所以没有什么兴趣。我更感兴趣的是教堂里的圣物:古代特别著名的基督教堂几乎都有圣物,比如巴黎圣母院的耶稣荆棘冠、都灵大教堂的耶稣裹尸布、科隆大教堂的东方三圣遗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圣马可遗骨。特里尔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起家的地方,也是海伦娜皇太后呆过很久的城市,皇太后曾经去耶路撒冷朝圣,带回来很多不知道真假的圣物,所以特里尔大教堂肯定也不会缺少顶级的圣物遗迹。我去的时候没有看到,因为这些圣物很多都是脆弱的,比如衣服头发之类,不会在日常公开展示。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发现特里尔大教堂保存有耶稣基督上十字架之前穿的圣袍、钉他的钉子,还有海伦娜皇太后的一块头骨。

笔者本人不是基督徒,从世俗的角度,我总觉得,当时离开耶稣基督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这三百多年里基督教还是处于被迫害的地下状态,怎么会留下来那么多东西?更何况罗马帝国一接受基督教,圣地马上就掀起了一股圣物买卖热,甚至形成了一个产业,那时候又没有碳十四,能有多少真货?用常识都能想得明白。但我还是热衷于朝圣,无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朝圣地点都去过很多,就基督教的圣物来说,我去都灵,但只看到大教堂播放的都灵尸衣的录像;去巴黎圣母院看过耶稣荆棘冠和真十字架的碎片;比利时布鲁日圣血大教堂的圣抹布;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珍宝馆的圣矛和真十字架另一块碎片;罗马拉特兰教堂对门的圣台阶(耶稣接受审判时走上去的台阶);当然耶路撒冷和加利利海周边的圣物和圣迹就更多了。伊斯兰教的圣物我看得比较少,主要是在伊斯坦布尔托卜卡比皇宫珍宝馆里见到的先知默罕默德的遗物。作为一个世俗游客,我对所有宗教圣物总是抱着一种尊敬和好奇的态度,我想,只要他们的信徒认为那是真的,它就具有真正的信仰上的力量,何必非要用碳十四穷究真相呢?作为教外人士,我抱着尊敬的心态去看个热闹,当作知识来了解,也就够了。

    特里尔大教堂以北有一座体量巨大的黑色城堡形建筑,外观上分为三层,那是特里尔城的地标建筑,古罗马时代的北城门堡垒。罗马时代古城有四座城门,其他三座都已不存,这座城门堡的石料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乌黑,叫做“黑门”(Porta Nigra),它能够保持下来,是因为在奥托皇朝末期到萨里安朝开始的时候,有一位基督教的圣人,圣西米昂住在城门塔里面隐居,他死后这里被当作一个修道院,有两层教堂:一楼是给普通人的,二楼是修道院教堂。

    类似的古罗马遗迹还有一座巴西利卡,在特里尔大教堂南侧,这里“巴西利卡”不是现在指代高等级基督教堂的意思,而是真正古罗马帝国的“巴西利卡”公共建筑。前面在施派尔大教堂那部分,谈到早期欧洲建筑史的时候提过,古罗马建筑的“巴西利卡”是一种经典建筑样式,中间高两侧低的三走道建筑,主过道内部无支柱遮拦,一般用于公共建筑,象市场会堂法庭之类,后世基督教把这些巨型罗马建筑改成教堂,于是“巴西利卡”就变成了大教堂的同义词。这座古罗马巴西利卡,当年是君士坦丁大帝在特里尔的皇宫宝座大厅,换句话说,它拥有故宫太和殿的地位,所以内部空间极为高大宽敞,据说是罗马城以外,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建筑。其实它从里外看起来都很简朴,只有一层,上下两排窗户,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内部空间,67米长,26米宽,完全没有一根柱子支撑屋顶,在古代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你可以回想一下古埃及古希腊神庙那些成排的支柱就能体会到了。33米高的内部空间,可以把特里尔的古罗马“黑门”建筑整个装进去——而这是公元310年的建筑,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末年!后来到中世纪,历代特里尔选帝侯大主教也把这里作为宝座大厅,背后跟大主教宫相连,所以能够历经1700年完好地保存下来。走出巴西利卡,它南面紧邻的就是18世纪晚期巴罗克/洛可可风格的大主教宫,粉红色的正立面、门楣上方有白色大理石饰以金色花纹的浮雕,线条繁复曲折,这种近代欧洲的建筑风格华丽而小巧,跟背后古罗马巴西利卡不加雕饰的高大威猛形成鲜明的对照。

    接下来就要说起中国人在特里尔必去之地,马克思故居了。作为住宅,这栋房子很大,横排5开间,本体两层,上面有一层阁楼,走进去还有一个内院,等于是一栋回字形楼房。马克思从家世上来说是犹太人,他外公和爷爷都是犹太教拉比(犹太教的神甫),但是马克思的父亲从犹太教改宗基督教新教,接受世俗教育,成为一名相当成功的律师,在特里尔城外的摩泽尔河畔还拥有葡萄园,所以马克思小时候家里相当富裕,虽然不是贵族,但也算中产以上了,从这栋房子就能看出来。马克思兄弟姐妹9个,活到成年的7人,这是一个大家庭,也的确需要这么大的房子。他在这里出生,长到18岁去波恩大学读书,本来的兴趣是文学和哲学,可是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找个稳定的工作,于是学了法律。所以这栋房子承载了整个马克思同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在他生命里是很重要的一个存在。

    马克思旧居的正立面粉刷成绿白灰三色,看上去很淡雅,里面有不少他的手稿,还有生平介绍,作为一个博物馆,里面有一些文物很有意思,比如有一个展柜展出各种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其中中文版的那本,封面上手写钢笔字“周恩来,一九四三,延安”,那居然是周总理抗战时期在延安整风时候的书!因为德国和整个欧洲社会民主党的势力很强,他们也是社会主义政党,只不过不主张列宁式的暴力革命,所以对马克思与他的思想,在欧美更多是作为社会和经济学术流派进行研究,1920年代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就买下了这栋旧居改建成纪念馆,希特勒时代自然被政府没收,但战后的1947年就再次作为博物馆开放。普通德国人似乎对这里兴趣不大,平时参观者不多,一年大概接待3万多参观者,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人,所以现在马克思旧居的官方网页、展览说明、语音导览,都有中文版,对中国游客非常便利。无论你是不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都应该承认,马克思本人在哲学、经济学方面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学者和思想家,而且他的学说对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在美国工作,自己也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对马克思作为一位对人类历史影响很深的思想家,还是很景仰的,除了特里尔的马克思旧居,其他跟马克思有关的景点,我还去过两个:他写出《共产党宣言》的地方,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小啤酒馆,就在市中心市政厅大广场上,今天仍然开着,现在成了一家很高档的餐厅。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High Gate)有马克思的墓,墓碑上写着《共产党宣言》的一句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去看这些马克思的遗迹,其实也是抱着和去看宗教圣物一样的心态:大部分是出于好奇,同时也出于尊重和纪念这些历史上对如此众多的人的命运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巨人。这种作为旅游者而去朝圣的心态,无论对于孔子还是耶稣,希特勒还是马克思,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l
laoyangdelp
谢谢顾大侠的专业讲解

马克斯恩格斯写共产主义宣言的那个天鹅咖啡馆我也是去年在欧洲骑车后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后去的。也没有进去。

c
chufang
凑个热闹,老马出生的屋子和写“共产党宣言”的旅馆

哪个地方好像叫“天鹅酒店”,就在那个搭有脚手架左面边上第二栋屋子。

l
laoyangdelp
哈哈,看看我这张近景

Almost there. 

远景

c
chufang
太感谢了。我当时只听导游提了一下没在意,这次找到了老照片翻出来。
老朽
我现在懒得去考证历史,好像百度里提到的,我也疑问,怎么会和伦敦扯一起。
老朽
哈哈哈,让我把大拿们都给炸出来了吧?
看风景
给顾大侠配几张图:特里尔城的地标建筑,古罗马时代的北城门堡垒;大教堂;马克思故居。都是手机照片。

 

有意思的是,在故居门前看到有一个告示,“妓院向左走XXX米,可以开发票”。不知是恶搞,还是真实情况。

不以政治角度看问题,只从社会角度看,马克思以及他的理论和影响,值得人们好好研究。不管是左派的,还是右派的;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20世纪中叶,世界上曾有20亿人相信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月席卷美国的BLM,背后也有共产主义者的指导(犹太女性 Susan Rosenburg,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san_Rosenberg)。而在2013年创立BLM的三位非洲裔女性(她们都不是传统上的女性性别),其中也有犹太血统。人类历史上,犹太人一直都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思想和宣传鼓动方面,能量巨大,效果特别强大。

 

s
shopUSA
确实是我们沿着那条小巷走到河边路两边好几家这种店白天没开门
看风景
谢谢。当时我以为是恶搞,没有去求证。看来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