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跟着木头姐买coreweave,前几天前贴的马前炮

B
BrightLine
楼主 (文学峸)

我在87块买入了CoreWeave,现在希望它能突破100。为什么我看好它?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CoreWeave在GPU云服务领域的定位非常独特。它是第一家大规模部署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芯片的云厂商,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数十倍。换句话说,CoreWeave几乎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强的算力资源。

 

 

其次,和英伟达的关系极为紧密。英伟达本身持有CoreWeave的多数股权,这意味着它在GPU供应、价格和资源分配上具备优势。在当前AI大模型需求爆发的背景下,这种资源优先级极具价值。

 

第三,业绩增长惊人。2022年收入只有1600万美元,2024年已经飙升到近19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 alone就达到9.8亿美元。甚至还拿下了和OpenAI传闻价值120亿美元的长期合约。这样爆炸式的成长在云计算行业非常罕见。

 

整体来看,我的逻辑是:如果甲骨文这种传统厂商能在AI热潮中找到增长空间,那么CoreWeave这种专注AI云、手握最新GPU资源的公司,未来表现应该会更强。

 

所以,突破100并不是没有可能,关键还是要关注未来几个季度的营收增速和客户结构的变化。

 

虽然CoreWeave的收入增长极为迅猛,但它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公司营收接近19亿美元,但全年净亏损却超过15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到9.8亿美元,亏损依然在3亿多美元。

 

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硬件投入巨大

CoreWeave的业务高度依赖英伟达GPU,而这些高端GPU价格极高。为了保持算力优势,公司不断追加投资,包括收购数据中心、扩容服务器集群。这些前期资本开支导致成本高企。

 

客户集中风险

微软和OpenAI贡献了超过七成的营收。为了维系这些大客户,公司在价格和服务上投入极大资源,毛利率受到压缩。一旦主要客户议价或调整需求,盈利能力会受到更大挑战。

 

扩张过快带来的运营开支

CoreWeave正在快速扩展数据中心和人员规模,还计划收购Core Scientific来降低未来租赁成本。这种激进扩张在短期内难以盈利,反而扩大了亏损。

 

行业竞争压力

除了传统云巨头(AWS、Azure、Google Cloud),英伟达自己也在加大DGX Cloud的投入。为了保持市场份额,CoreWeave不得不持续砸钱提升算力和服务。

 

换句话说,CoreWeave目前属于“高增长+高亏损”的典型AI云企业模式。投资者看重的是未来市场地位和长期盈利潜力,而不是当下的账面利润。

 

因此,即便股价走势乐观,仍需警惕:若未来盈利转正进展不及预期,市场可能会快速调整估值。

B
BrightLine
今天过了102,哈哈
雨女
这种高增长高亏损的股票适合在大跌的时候买入吧?尽可能把买入价压低
B
BrightLine
不错,它从180跌下来,因为ipo的unlock,高管卖股票还有大规模扩展导致股票大跌,英伟达重仓crwv,哈哈,我的买
b
bogbog
No
B
BrightLine
这是从群里搬过来的,我的目标价已到,哈哈,你说说你的理由我决定是否长持
*
*江南雨*
This is a long term investment for me 来源: 越王剑
B
BrightLine
看来越王和我都是同行想法相同,哈哈
雨女
CRWV ; CRWD 双胞胎。哈哈,我好忙啊。两个坛子看到。不能搞混了。
b
bogbog
他指的应该是CRWD. CRWD是个有潜力的好公司
B
BrightLine
那个我建了重仓
B
BrightLine
CrowdStrike 我建立重仓,哈哈,coreweave是投机
b
bogbog
嗯嗯, 那个几个月前我们好像在投坛讨论过, 我很早买的,

我记得您问过我怎么知道这个公司的, 因为比较少听说

B
BrightLine
我觉得还可以翻倍到1000块,哈哈
b
bogbog
嗯,长得很像。 比较难辨别
*
*江南雨*
我看中它的原因是技术,它原本的设计就是用模块型运行,比如机器学习的一个算法或算法链,不像亚麻,微软等是后加上去的。
b
bogbog
嗯嗯,短炒不担心
*
*江南雨*
哈哈,搞错了,不好意思误导了,谢提醒。。。:))
B
BrightLine
我觉得120以下都应该安全,哈哈
*
*江南雨*
这个也是好的。这类我选了两个:panw 和 crwd。偏爱panw.
*
*江南雨*
真要谢谢当初的投坛,看到网友提到它,然后一查,确实不错, 就买了。
b
bogbog
不会,他俩长得太像了,我也经常弄错
m
mobileuser
图形很差
I
Iknowno
不长线看好它是因为它的创始人都是搞金融投资的,担心它没有niche,只靠收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