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挖了一篇关于尊重的旧文。

禾口
楼主 (文学峸)

虽然说也是关于婚姻的但是道理都差不。大家随便看看,欢迎提意见,和讨论。谢谢。

==============================================================

婚姻中的尊重(Respect)  (2014-07-06 05:56:37)下一个

把孩子们送去各种暑期活动后,正准备偷空把地板清理下,电话铃响起。。。

接起一听是同在我们town的一个朋友打来的,大家很熟的,每个礼拜都见面的。寒暄了一下,她问我可不可把她的一个小破家具扔在我们家前院。

我们town每年有一次家具回收,但是根据住址不同回收日不同,朋友家安排的时间早,等她在地下室发现这个家具时,已过了回收的日子。而我们家的时间还没到,当时我们也已经把一堆的要淘汰的家具放在了前院靠马路边的地方。我朋友就问是否同意把那个小东西也放入那一堆。我说,啊呀,你还专门为这个打电话呀,直接放不就得了。她说,那不行,得经过你同意。

放下了电话,我意识到朋友在表达对我的尊重。

什么是尊重(respect)

在传统的,价值体系比较单一的等级制社会中,尊重(respect)有仰视向往的情绪在里面,英文也用羡慕(admire)来解释respect。所以尊重是由下往上的,低方对高方的敬仰。等级低是不配得到尊重的。

但是随着文明化的推进,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平等概念的推进,尊重就由仰视变成了平视。这个平视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个有疆界(Boundary)的领地。这个领地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群体,比如某种文化。而尊重就是不越界。

我朋友在打电话知会我时,表明她清楚的看到属于我的领地,她通过不越界表达了对我的尊重。现代文明社会,尊重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一个普遍存在,是正常关系的一个标志。婚姻关系作为一个典型的人的关系自然不例外。

婚姻关系虽然由于两个人的紧密结合看似一个整体,但是其中的两个人仍然天然的分属各自的领地,应该有各自独立的疆界。我们看到的婚姻的磨合,实质就是试图建立一个双方能接受的共同边界系统。婚姻中的尊重自然也表现为彼此的不越界。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尊重其实也不容易。

正因为等级制的观念深植于人的意念中,人们还是下意识的把尊重当作一种仰望的情绪,所以不愿意轻易的给予对方。常常听到的说法是,她/他赢得了尊重。好像是尊重要经过一番努力,获得某种高度和级别才能获得。有了这样的心思意念,制造出等级的权力,权柄就获得了确认,在关系中实现理性的Empathy,Validation就会受到抑制。(关于权柄,权力对理性的阻碍,其他的文中有论述)

相信了尊重必须是赢得的,就为婚姻中强势的一方不断践踏弱势方的领地找到了借口。这样的婚姻自然就会用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必然走向低效。

还有一种说法是,自重的人才能获得尊重,虽然也一定程度体现表达了弱肉强食的愿望。但是也揭示了,人如果要安全协调的存在于关系中,建立合适的疆界(boundary)特别是心理疆界,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比较形象的体会到在婚姻中的同理心(Empathy提到的Empathy其实是一种对对方疆界的感受能力。而Validation就是双方通过努力保持相互不越界的尊重状态。实现了尊重,婚姻自然步入顺境。

尊重--不越界是婚姻和其他人际关系成功的关键。

a
applebee3
我觉得婚姻中夫妻是一体,本是互相依赖,尊重是为了更好的相处,彼此爱护。你用婚姻中的例子来类推普通人际关系是很勉强的。同理心与疆界

更适用于普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确实需要努力,前提都是要诚实。

禾口
哦我觉得尊重是正常人际关系的根本。尊重也是公平意识的基础。

诚实倒是比较高的要求。况且怎么才算诚实也不好衡量。我的看法啊。

禾口
我开篇的例子其实不是婚姻关系的。那时我比较关注思考婚姻关系。所以才集中说婚姻。

但是实际上任何关系都有共同的东西。必然婚姻中有家暴。一般关系中有bully。都是一种性质的问题。

禾口
同理心和疆界婚姻中就更需要了。否则很容易形成控制型的关系。
s
sand2010
非常同意,少一点浪漫,会多一点觉知和成长。浪漫悲情是unconscious 的状态。
s
sand2010
尊重,爱,与边界是幸福三要素,周围好的婚姻都有,缺一则三个慢慢都消失,健康的边界是自我尊重,他人才会尊重你,爱和边界平衡。
盈盈一笑间
同意。高情商的人和别人相处一般都有清楚的界限感,也善于守住自己的边界。

男人需要被尊重,女人需要被爱。虽然一吵架,常常会忘掉。:)

向禾口MM推荐一本我很喜欢的书。

s
stonebench
俺倒觉得理想的状态首先并不是互相尊重,而是共同尊重这个整体。男女的不同,这个整体的刚柔属性的表现。

不是男人高一等,也不是女人低一等。

粗说这样,细说就说不清了。

中间小谢
文中説的等级的尊重應是"尊敬"。 尊重應是平等意義上的,認可對方的存在就够了,

就是不要不把對方當回事。所谓藐視就是不把對方當回事。

但尊重的事物不一定珍惜。譬如對陌生人也應尊重,但談不上珍惜。珍惜是把對方的存在看得特别可貴。

我發現生活中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尊重的。而懂得珍惜的人好像要更少得多。

尊重本是不必去贏取的,正是常人上述的特點才使贏取成為必要。一個陌生人根本就没時間去贏取尊重。

至於贏取珍惜就懸了。

而"尊敬"則是需要赢取的了。

至于越不越界覺得衹是一種方便。譬如说你跟朋友已經自小非常親近的了,她還小事都先打電話生怕越界,就衹能說信任不够,甚至是在有意劃出界限。

 

 

禾口
谢谢小谢。

我这篇文章就是想表明尊重的本质是不越界。这边界是人的心理感受决定的,所以因人而异。

有些人把尊敬和尊重是混淆的。确实有觉得自己地位高就不需要尊重他人的。觉得自己有权越过他人的界吧。

有时候人越界还自认为自己是好意。

打个比方有人自己在院子里种了一种花,喜欢的不得了。然后就又买上些给邻居种上,就是越界了。

禾口
还没想到三要素的概念。谢谢提示。
禾口
谢谢推荐好书。

我其实一直困惑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的说法。很多人都有这样说,特别是教会里的。大家好像对这种说法心领神会。我就疑惑男女为啥对这两者有需求的差异。女性不需要尊重吗?男人不需要爱吗?

爱和尊重的差异在哪里。

所以我一直尝试思考什么是爱,什么是尊重。这篇文章是思考的结果之一。:)

禾口
害怕被一体化。:)我觉得尽量不搞内耗,有合作精神就可以了。
盈盈一笑间
不客气。关于爱和尊重,我想是指男女不同的最大心理需求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还挺能认同这个观点。

“女人无论何时何地,最想获得的都是爱,无条件的爱;而男人呢,对于他们而言,尊重才是最大的需求。正因不同,你满心赤诚奉上的,如果不是对方期望的,也只能适得其反。”

更多内容请看这个链接

https://afcresources.org/contents/zh-cn/p4599_%E7%94%B7%E4%BA%BA%E9%9C%80%E8%A6%81%E5%B0%8A%E9%87%8D%E5%A5%B3%E4%BA%BA%E9%9C%80%E8%A6%81%E6%84%9B%EF%BC%88%E4%B8%8A%E4%B8%8B%E5%86%8A-%E7%B0%A1%E9%AB%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