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情况,三方四方五方斗法,每一方都正义,每一方都受伤。
跟茶坛里的一些朋友,多像。
立是一个罕见的大神。驴兄说立的文字最干净,俺觉得其实是心灵的深度最高(不会说话了,“深度高”合适吗?不确定。。。)。很多时候立在表达时,他并不在我们的世界里,或者说,他说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用日常思维理解的东西。
但他说话,又必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这样,有一些话就会对日常思维有所冒犯。
立有没有表达的自由?有。
其他网友有没有喜欢立的自由?有。
其他网友有没有不喜欢立的自由?有。
其他网友有没有不被冒犯的自由?有。
如果立在进行自由的表达,某些表达在日常思维领域冒犯了一些网友,怎么办?
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俺觉得是最好的办法。
但现在看起来,有些朋友(包括俺)好像不太喜欢这种直接的方式,更喜欢先分成几派,然后派内交流。不满意不说又难受,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就成了影射。俺也影射过,有一段时间,影射很多。当然,俺也有借口,就是俺觉得自己被影射了。听口气,驴兄肯定是被影射得最多的,但驴兄也影射,而且水平很高。
为啥影射?
俺觉得是因为不想直接对话。
不想直接对话,是因为某些重要的观点不同。
观点不同,就各说各的好了。
但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见了喜欢的观点当然有想法,有想法就要说。说又不要直接说,就只能影射了。
就事论事,影射也没啥不好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能达到目的都算有效交流。
但既然是因为不喜欢才影射,有的影射中就难免有感情色彩很重刺激性很强的词语。
到一定程度,就爆发。
规则能防止爆发吗?
法律能吗?
不能。
道德能吗?
一般来说,道德也不能。但在终极上,道德的极致,就可能能。
比如,明道,能如实地看问题。看到影射不上心,不上头。就不爆发了。
有德,放下小我,遇到有问题坦诚地沟通,理解对方。就不爆发了。
当然,也只是可能。但可能也比不可能强一点儿。
立的愚昧在於老向中國人脖子上挂杜尚的尿盆,然後宣称: 這是杜尚!
影云熱烈鼓掌,驴大師表示被娱樂了的肯定,小谢無動於衷,偶爾調侃。。。
但部分人拒絶接受,反駁: 這是尿盆!
於是尿意頓生,頻頻往裏撒尿,扔回去。
立驕傲地大怒:這明明是杜尚!
因為被噴了一身,立也跟着生氣地往裏再撒更大一泡尿,再扔回去。。。
對面更生氣,再撒再扔。。。
於是大戰。。。
當然,最先往立的杜尚的尿盆裏撒尿的人們是不對的,但立也需要排除杜尚的尿盆不是普通尿盆這個幻覺,接受尿盆就是尿盆,以及尿盆會引起部分人尿意這個事實。
攒足了就爆发。
个人之间如此,群体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战争与和平,交替着来。
是个客观公正的人,不像一些人屁股决定脑袋。
俺刚来茶坛的时候发贴太猛,收到抱怨说挤占了资源空间。
俺当时想俺也没妨碍别人发啊。
再想想,跟别人发不发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俺发的东西不好看,有的朋友不希望看到太多。论坛是所有人的,一个人的东西搞多了,等于强占了别人的空间。
俺搞些枯燥的东西都这样,立大神搞那么火爆的东西当然更这样了。
底层的原理,俺这样理解:
空间是资源,
读者也是资源,
影响力还是资源。
在坛子里,有意无意地,这些都被视为公共资源。放在那里,谁都不动,则一定和平。平均分配,也一定和平。
如果有人用得太多,那么就相当占用了别人(主要是三观不同的人吧)的额度,动了别人的奶酪。当然就引起不满。不满忍不住了,就表现出来。
讲立场的,讲情感好恶的,讲道理的,不讲立场的,不讲好恶的,不讲道理的(比如扣帽子),都可能被上面的规律支配,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这样,坛子就丰富多彩烽烟四起了。
俺同意小谢兄的判断,立是个人畜无害但是心灵非同常人的家伙。
他应该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或者说以中文为母语。如果说英文说不定已经拿枪把自己干掉了;说韩文就说不定两只两朵都灌了某种化学物质;如果是荷兰文,估计已经连鼻子都割完了。
但他说中文,一种让人比较平和隐忍大局为重的语言,所以敏锐与冲动造成的痛苦还可以忍受,有正常人的宽厚与正义感。愿意为中国说句公道话,愿意冲天一怒为粉丝。
能够强制执行的,就算不得道德。过去中国国家机器强制执行道德,那正说明道德本身无用。。。
如果不在意有没有大师,就无所谓了。
俺对道德的理解跟驴兄不同:道德强调的是自我修养,不是强行的自我约束,更不是强行约束别人。
道德与法律与规则不是同一层面的东西,不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
所以看到,和体验不同的人自然就区分出来了。只是人都是以为自己才掌握真相,真理。因为这个信念就形成互相压迫。
我觉得影响力相争可能更关键。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对自己的判断力有信心,但是对别人的却担心的要命,生怕别人被洗了脑。
其实他人也有判断力。就该让人家选择自己如何被洗脑,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人。这个才是对自由的尊重。
我还没有遇到过卓越超群的人这样闲的 有的时候豁然看到他又在茶壶里掀起轩然小浪,真的是想把他……
到底是茶轩需要大师,还是大师需要茶轩?
大师如果夭折会是因为茶轩人的羡慕嫉妒恨吗?如果茶客们都对大师百般呵护,大师将在茶轩成长为超级大师吗?
据说大师的博客里全是精华贴,石兄曾经移步去那里支持吗?石兄去过70坛,原创坛支持吗?我这样问,是因为我曾经也为大师的长成在这几处奔波。石兄有吗?
石兄为何认定必须是茶轩养育大师?而不是70坛,原创坛,博客?这里的风土人情到底是扼杀大师还是造就大师,以至于必须在这里为大师营造一个特别的小气候?石兄去70坛,原创坛为对大师的漠不关心呼吁过吗?
我不知道这些话算不算尖刻,希望石兄的回复也足够锐利。石兄应该明白,我根本就没有在谈论”大师“。我说的只是石兄。
俺发贴后就想到俺是不是在暗示立是大师或者立有可能成为大师。
可以确定地说:不是。虽然俺认为立跟常人不同,但俺说大师的土壤时,想到的就是宽容度与大师的关系,抽象的。
因为这几天俺在想语言对思维的限制。
写完了上面上一贴,脑筋再一转,就联想到了大家各自结派的客观效果,又想到很多人企盼大师,就把这两样连起来说了。如果跟立有关系,立算是个引子。
俺自己不期盼大师。
但是上午看到一个视频,觉得国内有一批人,不但呼唤国际级大师,而且觉得自己就是,或者差不多马上就是了。觉得大师情结可叹,情绪还没有平复,也算是引发上贴的一个因素。
所以,跟立是不是大师没关系。
俺希望大家都宽容一点儿倒是真的。
立引以为傲的失去爱,俺只读了一章,或者也没读完。读不下去。跟好不好也没关系,俺不在这个兴趣里。
俺看立的跟画,如果算是画的话,知道他不一般。因为俺看过跟他差不多不一般的人的画。
文字,当然能感觉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论准确与否,给俺的印象,是一个智慧很高的人。
立不需要俺为他做什么。俺也不想为他做什么。
所以为立,没去过别的坛,也没去过立的博客,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做过。
俺也不觉得任何坛或者任何人需要为立特别做什么。
俺想的是茶坛,彼此宽容一点儿,多理解一点儿,好好聊天喝茶不是挺好的吗。
再加一段:为啥会提到XMJDH。
这是俺以小人之心推断,理由如主贴所说:因为立的帖子有点击,有粉丝,最重要的而且跟一些网友三观不一致。
三观同不同,俺其实不太在意。老键兄跟俺的三观也不同,俺也不会挑老键兄的错,我们聊过信仰,也聊得挺好。
但有些三观不同,被情感化情绪化了,观念差异引申到别的层面去了。
除了XMJDH, 俺想不出来更有说服力的原因。
三观不同,理性的讨论,不需要JDH。
如果不理性了,差不多就应该是情结夹杂太多了。
再加:
立是完美的吗?
俺无法评价。俺只是看到立在茶坛的文字和画。只看茶坛的立,肯定不是完美的,因为他有点儿不正常(不普通)。说粗话,写粗字,夸张到出格。但俺能理解这样的人,也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比如黑鸟之类的,俺不认为立有低级趣味或者主动恶意攻击了任何人。
俺自己也没啥资格来要求别人。因为情绪化的东西俺也写了不少。所以,就当成是有酒瘾的人呼吁别人戒酒吧:)
俺觉得俺夸立不是捧:)
不到位的不需要捧,到位的更不需要捧。
俺夸,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俺夸的时候说立大神,但夸的重点是被夸的那一贴里的内容,不是这个人。俺曾经明确的说俺不同意立在科技进化等方面的观点。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实一些现象比如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绝对是文化糟粕。我观察老江湖之类的有一种流氓气质,跟文化也有关系。那都不好。
“道德是要求别人的”,这个命题作为道德不如法律的理由,俺觉得需要论证:)
在我看来,立网友真正的优势在于他超好的直觉。在我看来,有这样直觉的人简直离上帝只有一步之遥。可惜他太聪明了,又太需要存在感。他可以把随手抓到的题材改头换面写得天花乱坠,因此没有耐心去聆听寂静里的声音。我认为如此下去,他出不了创造性的作品,因为没有找到灵感的源头。每当我看到有人把他的作品夸到顶天(如果单单说好,我倒是同意的),我就会觉得难以理解。石兄在几篇文章里似乎都表现出了格外推崇的倾向,以我对石兄的了解,应该不是有关鉴赏的问题,所以才顺着”大师“的线索追问下来。
我对茶摊里”好好喝茶聊天“没有抱什么期望。有一天,我在进入比较好的冥想状态的时候,忽然觉察到其实“心想事成”并不是那么难,是我在拒绝它。那是一种恐惧感,唯恐失去现存的规则,秩序,状态等等,拼命地想要维持原状。这就是这个世界和茶摊的状况。每个人都在捍卫着那些让自己感觉安全的东西,彼此对峙寸步不让。
最近重读”一个瑜伽传人的自传“。里面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师,您真了不起!“一位正要告退的学生热切地注视着这位德高望重的圣人,”为了要寻求上帝并教导我们,您舍弃了财富和舒适!“众所周知,巴笃利玛哈赛从小就放弃了庞大的家族财产,一心一意地踏上了瑜伽之路。
”正好相反!”圣人有些不高兴了,“为了宇宙王国无止尽的祝福,我只是离开几个没有价值的卢布及一些小乐趣。我哪有舍弃什么?那算是牺牲吗?只有短视的世俗凡夫才真正在舍弃宝贵的财富!他们放弃了天国无比的财富,只为了尘世间那些少得可怜的玩具!”
我现在开始懂得这类故事的内涵了。分享给石兄,只是单纯的分享,无须讨论。祝福。
说得太好了!唯一的障碍就是其实是“我”不想真的改变,而是只想在现有的规则秩序之下按照自己的理想来。
看到这一点时,俺就心灰意懒,啥也不想说了。
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或者说“我”又来劲了,又开始说话。
有时候我都怀疑你是研究者还是修者。。:)
其实我本来是很不想上论坛的,但我知道这种“抗拒”(对想要上论坛的)也是想要去控制。书上说,只要有小我在推动,你没有办法不行动。所以我一边上网一边在查看自己的“渴望被人认同”。我想石兄也可以去试试“放松”,就是没有“用力”的感觉。具体的我还说不好,希望再体会一段时间可以和石兄分享更多。
只是就事论事,只有不断地跳出“舒适圈”,才能得到修炼?
共勉
台湾的情况,三方四方五方斗法,每一方都正义,每一方都受伤。
跟茶坛里的一些朋友,多像。
立是一个罕见的大神。驴兄说立的文字最干净,俺觉得其实是心灵的深度最高(不会说话了,“深度高”合适吗?不确定。。。)。很多时候立在表达时,他并不在我们的世界里,或者说,他说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用日常思维理解的东西。
但他说话,又必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这样,有一些话就会对日常思维有所冒犯。
立有没有表达的自由?有。
其他网友有没有喜欢立的自由?有。
其他网友有没有不喜欢立的自由?有。
其他网友有没有不被冒犯的自由?有。
如果立在进行自由的表达,某些表达在日常思维领域冒犯了一些网友,怎么办?
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俺觉得是最好的办法。
但现在看起来,有些朋友(包括俺)好像不太喜欢这种直接的方式,更喜欢先分成几派,然后派内交流。不满意不说又难受,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就成了影射。俺也影射过,有一段时间,影射很多。当然,俺也有借口,就是俺觉得自己被影射了。听口气,驴兄肯定是被影射得最多的,但驴兄也影射,而且水平很高。
为啥影射?
俺觉得是因为不想直接对话。
不想直接对话,是因为某些重要的观点不同。
观点不同,就各说各的好了。
但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见了喜欢的观点当然有想法,有想法就要说。说又不要直接说,就只能影射了。
就事论事,影射也没啥不好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能达到目的都算有效交流。
但既然是因为不喜欢才影射,有的影射中就难免有感情色彩很重刺激性很强的词语。
到一定程度,就爆发。
规则能防止爆发吗?
法律能吗?
不能。
道德能吗?
一般来说,道德也不能。但在终极上,道德的极致,就可能能。
比如,明道,能如实地看问题。看到影射不上心,不上头。就不爆发了。
有德,放下小我,遇到有问题坦诚地沟通,理解对方。就不爆发了。
当然,也只是可能。但可能也比不可能强一点儿。
立的愚昧在於老向中國人脖子上挂杜尚的尿盆,然後宣称: 這是杜尚!
影云熱烈鼓掌,驴大師表示被娱樂了的肯定,小谢無動於衷,偶爾調侃。。。
但部分人拒絶接受,反駁: 這是尿盆!
於是尿意頓生,頻頻往裏撒尿,扔回去。
立驕傲地大怒:這明明是杜尚!
因為被噴了一身,立也跟着生氣地往裏再撒更大一泡尿,再扔回去。。。
對面更生氣,再撒再扔。。。
於是大戰。。。
當然,最先往立的杜尚的尿盆裏撒尿的人們是不對的,但立也需要排除杜尚的尿盆不是普通尿盆這個幻覺,接受尿盆就是尿盆,以及尿盆會引起部分人尿意這個事實。
攒足了就爆发。
个人之间如此,群体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战争与和平,交替着来。
是个客观公正的人,不像一些人屁股决定脑袋。
俺刚来茶坛的时候发贴太猛,收到抱怨说挤占了资源空间。
俺当时想俺也没妨碍别人发啊。
再想想,跟别人发不发没有什么关系。就是俺发的东西不好看,有的朋友不希望看到太多。论坛是所有人的,一个人的东西搞多了,等于强占了别人的空间。
俺搞些枯燥的东西都这样,立大神搞那么火爆的东西当然更这样了。
底层的原理,俺这样理解:
空间是资源,
读者也是资源,
影响力还是资源。
在坛子里,有意无意地,这些都被视为公共资源。放在那里,谁都不动,则一定和平。平均分配,也一定和平。
如果有人用得太多,那么就相当占用了别人(主要是三观不同的人吧)的额度,动了别人的奶酪。当然就引起不满。不满忍不住了,就表现出来。
讲立场的,讲情感好恶的,讲道理的,不讲立场的,不讲好恶的,不讲道理的(比如扣帽子),都可能被上面的规律支配,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这样,坛子就丰富多彩烽烟四起了。
俺同意小谢兄的判断,立是个人畜无害但是心灵非同常人的家伙。
他应该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或者说以中文为母语。如果说英文说不定已经拿枪把自己干掉了;说韩文就说不定两只两朵都灌了某种化学物质;如果是荷兰文,估计已经连鼻子都割完了。
但他说中文,一种让人比较平和隐忍大局为重的语言,所以敏锐与冲动造成的痛苦还可以忍受,有正常人的宽厚与正义感。愿意为中国说句公道话,愿意冲天一怒为粉丝。
能够强制执行的,就算不得道德。过去中国国家机器强制执行道德,那正说明道德本身无用。。。
如果不在意有没有大师,就无所谓了。
俺对道德的理解跟驴兄不同:道德强调的是自我修养,不是强行的自我约束,更不是强行约束别人。
道德与法律与规则不是同一层面的东西,不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
所以看到,和体验不同的人自然就区分出来了。只是人都是以为自己才掌握真相,真理。因为这个信念就形成互相压迫。
我觉得影响力相争可能更关键。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对自己的判断力有信心,但是对别人的却担心的要命,生怕别人被洗了脑。
其实他人也有判断力。就该让人家选择自己如何被洗脑,成为自己愿意成为的人。这个才是对自由的尊重。
我还没有遇到过卓越超群的人这样闲的
有的时候豁然看到他又在茶壶里掀起轩然小浪,真的是想把他……
到底是茶轩需要大师,还是大师需要茶轩?
大师如果夭折会是因为茶轩人的羡慕嫉妒恨吗?如果茶客们都对大师百般呵护,大师将在茶轩成长为超级大师吗?
据说大师的博客里全是精华贴,石兄曾经移步去那里支持吗?石兄去过70坛,原创坛支持吗?我这样问,是因为我曾经也为大师的长成在这几处奔波。石兄有吗?
石兄为何认定必须是茶轩养育大师?而不是70坛,原创坛,博客?这里的风土人情到底是扼杀大师还是造就大师,以至于必须在这里为大师营造一个特别的小气候?石兄去70坛,原创坛为对大师的漠不关心呼吁过吗?
我不知道这些话算不算尖刻,希望石兄的回复也足够锐利。石兄应该明白,我根本就没有在谈论”大师“。我说的只是石兄。
俺发贴后就想到俺是不是在暗示立是大师或者立有可能成为大师。
可以确定地说:不是。虽然俺认为立跟常人不同,但俺说大师的土壤时,想到的就是宽容度与大师的关系,抽象的。
因为这几天俺在想语言对思维的限制。
写完了上面上一贴,脑筋再一转,就联想到了大家各自结派的客观效果,又想到很多人企盼大师,就把这两样连起来说了。如果跟立有关系,立算是个引子。
俺自己不期盼大师。
但是上午看到一个视频,觉得国内有一批人,不但呼唤国际级大师,而且觉得自己就是,或者差不多马上就是了。觉得大师情结可叹,情绪还没有平复,也算是引发上贴的一个因素。
所以,跟立是不是大师没关系。
俺希望大家都宽容一点儿倒是真的。
立引以为傲的失去爱,俺只读了一章,或者也没读完。读不下去。跟好不好也没关系,俺不在这个兴趣里。
俺看立的跟画,如果算是画的话,知道他不一般。因为俺看过跟他差不多不一般的人的画。
文字,当然能感觉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论准确与否,给俺的印象,是一个智慧很高的人。
立不需要俺为他做什么。俺也不想为他做什么。
所以为立,没去过别的坛,也没去过立的博客,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做过。
俺也不觉得任何坛或者任何人需要为立特别做什么。
俺想的是茶坛,彼此宽容一点儿,多理解一点儿,好好聊天喝茶不是挺好的吗。
再加一段:为啥会提到XMJDH。
这是俺以小人之心推断,理由如主贴所说:因为立的帖子有点击,有粉丝,最重要的而且跟一些网友三观不一致。
三观同不同,俺其实不太在意。老键兄跟俺的三观也不同,俺也不会挑老键兄的错,我们聊过信仰,也聊得挺好。
但有些三观不同,被情感化情绪化了,观念差异引申到别的层面去了。
除了XMJDH, 俺想不出来更有说服力的原因。
三观不同,理性的讨论,不需要JDH。
如果不理性了,差不多就应该是情结夹杂太多了。
再加:
立是完美的吗?
俺无法评价。俺只是看到立在茶坛的文字和画。只看茶坛的立,肯定不是完美的,因为他有点儿不正常(不普通)。说粗话,写粗字,夸张到出格。但俺能理解这样的人,也能理解这样的行为。比如黑鸟之类的,俺不认为立有低级趣味或者主动恶意攻击了任何人。
再加:
俺自己也没啥资格来要求别人。因为情绪化的东西俺也写了不少。所以,就当成是有酒瘾的人呼吁别人戒酒吧:)
俺觉得俺夸立不是捧:)
不到位的不需要捧,到位的更不需要捧。
俺夸,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俺夸的时候说立大神,但夸的重点是被夸的那一贴里的内容,不是这个人。俺曾经明确的说俺不同意立在科技进化等方面的观点。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实一些现象比如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绝对是文化糟粕。我观察老江湖之类的有一种流氓气质,跟文化也有关系。那都不好。
“道德是要求别人的”,这个命题作为道德不如法律的理由,俺觉得需要论证:)
在我看来,立网友真正的优势在于他超好的直觉。在我看来,有这样直觉的人简直离上帝只有一步之遥。可惜他太聪明了,又太需要存在感。他可以把随手抓到的题材改头换面写得天花乱坠,因此没有耐心去聆听寂静里的声音。我认为如此下去,他出不了创造性的作品,因为没有找到灵感的源头。每当我看到有人把他的作品夸到顶天(如果单单说好,我倒是同意的),我就会觉得难以理解。石兄在几篇文章里似乎都表现出了格外推崇的倾向,以我对石兄的了解,应该不是有关鉴赏的问题,所以才顺着”大师“的线索追问下来。
我对茶摊里”好好喝茶聊天“没有抱什么期望。有一天,我在进入比较好的冥想状态的时候,忽然觉察到其实“心想事成”并不是那么难,是我在拒绝它。那是一种恐惧感,唯恐失去现存的规则,秩序,状态等等,拼命地想要维持原状。这就是这个世界和茶摊的状况。每个人都在捍卫着那些让自己感觉安全的东西,彼此对峙寸步不让。
最近重读”一个瑜伽传人的自传“。里面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师,您真了不起!“一位正要告退的学生热切地注视着这位德高望重的圣人,”为了要寻求上帝并教导我们,您舍弃了财富和舒适!“众所周知,巴笃利玛哈赛从小就放弃了庞大的家族财产,一心一意地踏上了瑜伽之路。
”正好相反!”圣人有些不高兴了,“为了宇宙王国无止尽的祝福,我只是离开几个没有价值的卢布及一些小乐趣。我哪有舍弃什么?那算是牺牲吗?只有短视的世俗凡夫才真正在舍弃宝贵的财富!他们放弃了天国无比的财富,只为了尘世间那些少得可怜的玩具!”
我现在开始懂得这类故事的内涵了。分享给石兄,只是单纯的分享,无须讨论。祝福。
我对茶摊里”好好喝茶聊天“没有抱什么期望。有一天,我在进入比较好的冥想状态的时候,忽然觉察到其实“心想事成”并不是那么难,是我在拒绝它。那是一种恐惧感,唯恐失去现存的规则,秩序,状态等等,拼命地想要维持原状。这就是这个世界和茶摊的状况。每个人都在捍卫着那些让自己感觉安全的东西,彼此对峙寸步不让。
说得太好了!唯一的障碍就是其实是“我”不想真的改变,而是只想在现有的规则秩序之下按照自己的理想来。
看到这一点时,俺就心灰意懒,啥也不想说了。
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或者说“我”又来劲了,又开始说话。
有时候我都怀疑你是研究者还是修者。。:)
其实我本来是很不想上论坛的,但我知道这种“抗拒”(对想要上论坛的)也是想要去控制。书上说,只要有小我在推动,你没有办法不行动。所以我一边上网一边在查看自己的“渴望被人认同”。我想石兄也可以去试试“放松”,就是没有“用力”的感觉。具体的我还说不好,希望再体会一段时间可以和石兄分享更多。
只是就事论事,只有不断地跳出“舒适圈”,才能得到修炼?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