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刚开始的时候就提到你说的WEAK SOCIAL TIE这个问题。说强制性的SOCIAL DISTANCE情况下,最先受到破坏的就是这个WEAK SOCIAL TIE,而实际上,这也是大家平时用最多的,可能每个人都不觉得。比如一块去幼儿园接孩子几个家长轮番换,或者比如说参加各种班(像我们公司一周6天都有下班以后的健身TRAINING,星期六早晨游泳所以6天,你想去就去,我因为一直有接孩子的任务包括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一次没去过,但是很多单身同事都去)。或者你去WOCHENMARKT,就是一周一次的农贸市场到熟悉的农家买你常买的东西,遇到邻居打个招呼。
Weak social ties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strong ones for greater life satisfaction
https://www.npr.org/2022/10/23/1130782373/weak-social-ties-are-just-as-important-as-strong-ones-for-greater-life-satisfact
访谈里说人际关系的这两方面都很重要:
1, richness -- 有没有不同的人际关系, 比如家庭, 比如同事, 比如邻居朋友,比如顾客 等等
2. evenness --有没有跟不同的圈子的人都聊聊, 都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结论是:
The more diverse your social portfolio, the happier you are and the higher your well-being.
咱们上网聊, 碰到谈得来的朋友们, 其实就是一种weak social tie, 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然后这周一正好有年检, 中饭时间段去看医生。 带我进去的护士在量血压称体重这些时候眼神没有跟我的眼神直接接触过一次, 而且她就像是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
等医生来了(这个中午约到的是NP),她的眼神里的笑意一下子就点亮了房间,她的棕黑色皮肤和一头天然的细卷头发让她的微笑更加灿烂。 我们俩聊了好久,主要我跟她打听了她的职业之路--原来她先读心理学,在k-12当了3年school counselor, 然后回学校去读nursing master degree. 我问--她要走通这条路,跟白孩子们比起来的挑战是什么? 她说是"no insights. no guidance".
跟周末听的这个访谈结合起来,愿意跟各色人等聊聊, 是不是挺有减压效果呢, 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苦孩子了。
我听前一半的时候,其实就在想那个后半段 host 问出来的问题,“也可能是 'happy people' 比较愿意go out and have these diverse relationships 吧”。这个 Causation 并没有被证明。
COVID刚开始的时候就提到你说的WEAK SOCIAL TIE这个问题。说强制性的SOCIAL DISTANCE情况下,最先受到破坏的就是这个WEAK SOCIAL TIE,而实际上,这也是大家平时用最多的,可能每个人都不觉得。比如一块去幼儿园接孩子几个家长轮番换,或者比如说参加各种班(像我们公司一周6天都有下班以后的健身TRAINING,星期六早晨游泳所以6天,你想去就去,我因为一直有接孩子的任务包括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一次没去过,但是很多单身同事都去)。或者你去WOCHENMARKT,就是一周一次的农贸市场到熟悉的农家买你常买的东西,遇到邻居打个招呼。
结果一下都没有了。而那种聊天,因为完全不牵扯到利益,也没有什么等级关系,纯粹是彼此倾诉,所以对双方都是一种释放。研究说这种失落的积累,是有可能造成心理方面的损伤的,特别对于单身的(我觉得正常人想一下都能理解,倒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
所以学习建立各种层面的友谊,实际上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过中国人我观察到的做的一般得多了点
运动的人群。
互为因果。
往往更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觉得这都不是偶然
我也一直追bbc上面这个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