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颜宁回国,这算不算 XMJDH ?

三河匹夫
楼主 (文学峸)

 

科学大V怒怼媒体炒作颜宁回国:过分拔高海归 对国内人才不公平 2022-11-03 19:54:18 来源: 全球吃瓜局 重庆  举报  

这是一名拥有140万粉丝的国内科学大V的最新贴文。

 

在贴文中,这名科学大V公开表达了对媒体热炒“颜宁回国创业”的不满:这是对于国内科研工作者的变相不公平。

一、“颜宁回国”一度冲上热搜:美女科学家回国创业刷屏网络

二、科学大V吐槽:颜宁回国是好事,过分炒作却不正常

在这名科学大V看来,颜宁回国是好事,但过分炒作颜宁回国却显得不正常。

在这篇批判文章中,科学大V主要表达了下面几个观点。

第一:社会资源过分向海归类科研人才倾斜,这是对国内竞争者的巨大不公平。


 

对于许多海归科研人士,国内往往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包括资金、住房、安家费用方面的资源,但是真正留在国内打拼的科研人才,却往往很难获得这样的资源。

这就是一种社会不公的体现。

第二:如今许多海归类科研人才并不是都具备真才实学,不少人往往是打着个留学名校,在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过的旗号,获取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的优厚资源。甚至是假大空地骗经费。

在国内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反而被他们压住一头。

第三:不少海归科研人才都是三四十岁跑到国外去,把青春献给国外。如今在外面钱挣够了,快50岁了没精力了,人家外国人不要了,自己事业也到天花板了,然后又回国来套取资金和资源。

第四:要看到海归科研人才存在难以改变的短板。


 

对于许多海归科研人士,以前传统思维中对这些人描述是学成而归,带了新技术、新思维回来。

但实际上就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只有回国来,很多人缺乏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整体的统筹把控,这是他们最大的短板。

三、过分热炒和拔高海外科研人才回国,是对留在国内的科研工作者的不公平

这名科学大V最后说:“如今整个社会跟着炒这些海归科研人士,有些媒体完全是竭力吹捧,不一碗水端平,这才是巨大的社会不公。”


 

“所以我对什么颜宁回来、千金买骨之类的媒体标题非常反感——三心二意之人,哪怕吸引过来真能成事?”

“真正做成事的,就得是和这个国家死在一起的死士,一个有异心的人还想成大事,怎么可能?”


 

四、网友争论:该不该热炒颜宁回国?

围绕这名科学大V的发帖,许多网友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底该不该热炒颜宁回国?


 

一些网友认为:颜宁回国创业的报道热度这么大,说明现在国家实力提升了,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更多报道有助于让更多海外学子回国。

“我个人赞成多报道一些这种事情,毕竟对海外人才有示范效应,让更多的科研大佬把先进的技术和思维带回来,帮助国内科研事业发展。”

“这种炒作尽管有些密集,但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有人还提出了谷爱凌的例子:颜宁回国不就是科学界的谷爱凌现象吗?

但也有网友认为:部分拔高颜宁回国的意义并不见得是好事情。

“怎么拿谷爱凌来对比,人家谷爱凌已经拿了这么多奥运冠军,已经收获成绩了,媒体才开始密集报道的。颜宁做了什么?就头上那个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

“有人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颜宁回国的意义可以跟当年钱学森回国相提并论,简直让人无语,吹捧也要有个底线吧?”


 

“这种过分吹捧海归科研人才的现象,说到底还是一种媚外心理,认为在科研领域,外国的月亮肯定比我们国家圆,从国外回来的肯定比国内的厉害。”

“这么多年了,应该改变传统思路了,我们的前沿科学的确跟欧美先进国家有差距,但也不至于吹捧到了这个层次,好像海外科研人士一回来,我们的科学事业就发生质的飞跃了。”

s
stopthinking
颜宁回国的真正原因,业内人士说:AlphaFold 已经能解构两亿种蛋白结构,以前像颜宁这样一年解构几十种蛋白已经很牛了
p
phoenix05
看看“第三”。我昨天就说,很多回去的是快退休的,还有人说我根本不懂现在情况。
可能成功的W
我昨天也说了,国内很多人其实对她回去很有意见的,而且都是那些很爱国的人,希望美国给她养老,不要花祖国的钱
风景线2
有很多年轻的,那个第三条是错的。只是年轻的拿不到大包裹,没有炒作价值
x
xiaolifeidao
我要是她也回国。在美国就是个普通教授。在中国则不同。中国不管怎么变也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了。
宝马奔驰
颜值被过分地拔高了

颜宁的价值,简称颜值。

米奇的厨房
方舟子揭假:“学术女神”颜宁再次“毅然回国”

 

可能成功的W
女科学家里真的算不错的了。而且没孩子,不操心,还是显年轻的
r
randomness
所以这事就是她自己寻找最佳机会而已。爱国不爱国的,其实都不是重点
可能成功的W
3赢的局面,很好呀。美国这边也腾地方了,至少这点让人尊敬,比那些两边通吃,脚踩两条船的强
x
xiaolifeidao
我老扳当年写proposal 要钱我是亲眼看见的。如果在中国能轻松拿到钱,留这干嘛?
p
phoenix05
年轻的回去的,美国的中国的都知道没多少价值,就像这篇作者这样的,国内人都不care把他们拎出来说。
r
randomness
她这是回去动其他人的奶酪了?那是不是还得跟那些人斗?国内人人都是厉害人。这点很吓人
成功的兔
不容易,我们组不时有人屡败屡战中,包括MD,PhD或both :)
可能成功的W
我看好她。她本来心思也没在研究上,更享受当名人的感觉。上面有人,一心扶持的话,没那么难
x
xiaolifeidao
老板是从里根总统手里拿到过medal的。还是美国最大国家实验室的executive director. 拿点钱都不容易。
米汤
顺便帮助白手套,三赢
铁观音黄金桂
也比不回国在这掏粪的强。
米奇的厨房
呵呵,强呗,享受大食堂和供销社的日子,一般的地主都是怕怕。无产阶级不怕的。
宝马奔驰
老杨是从瑞典国王手里拿到medel的,拿点钱都不容易,还是回国拿礼物去了

米奇的厨房
这个就是美国研究院校的机制,产生竞争,这样筛选下来的,才是最有活力的。当然其中的裙带关系等等学术腐败也是有的

不然,张益唐这样的早应该能得到教职,可以安心做研究的。

x
xiaolifeidao
不要妄测别人。很可能真是把心放在研究上。当网红不需要做这么多。
S
STEMkid
人各有志,没必要黑人家。名教授在中国更容易混,在美国要一直努力,不然很快就没人理了哪怕再有名
x
xiaolifeidao
瑞典国王能和美国总统比吗?哈哈
铁观音黄金桂
回国的时候就喜欢去国营大工厂的食堂吃饭。哈哈。
米奇的厨房
去啊,从59年吃到62年,现在国内最新的研究trend:树皮有几种吃法。
可能成功的W
你先去看看她的科研经费再说。5年只有一个R01,这叫把心思放在研究上。哈哈。你以为网红好当的,什么都不做就能当?
米奇的厨房
方舟子说的几个原因都比较清楚实在
x
xiaolifeidao
方舟子就和其他八卦新闻靠别人吃饭一样。好像最近他出国了,开始反共了。
米奇的厨房
不管他靠什么吃饭,只要他说的是事实就行。
x
xiaolifeidao
他自己不能去干点别的吗?靠追踪别人活着。
x
xiaolifeidao
方舟子打假不知道。寄生虫是真的
米奇的厨房
你真有意思,你管别人怎么活干嘛?你干嘛不去挣50万,整天上网干嘛?!
米奇的厨房
他寄生在你身上了?人家挣的是广告的钱,
x
xiaolifeidao
你怎么知道我不挣50万。哈哈
米奇的厨房
你自己以前说过的啊,自己说的话都不记得了
x
xiaolifeidao
我睡在街上也好。不会拿个破房子网上晒。
米奇的厨房
那是当然,你牛啊,现在AA当道,homeless 最牛!哦,还有零元购,你赶紧追赶潮流吧

辩论不过只会诋毁别人,

x
xiaolifeidao
是。正睡在三藩街上看月亮。哈哈。别伤了和气。
无言无语无声
我也看了城头那篇。人类才不到3万基因哪来那么多蛋白?加上研究过的物种 也没两亿啊。
无言无语无声
对啊。在这已有的名声,成绩在申请经费时统统清零,方法工具不断更新,永远要绞尽脑汁创新。
密码忘记了
美国总统OB见国王要鞠躬的

地位高下立判。

三州之麋
在中美大博弈的环境下,像颜宁那样顶尖人才的回国,是天朝之大幸,没见过世面、一直呆国内的多数榆木脑袋还真不能比。作者有很酸的葡萄心
4
4657238
科学的发展真是amazing. 也很无情。
恰好
方舟子打假啥,谁帮忙科普一下
吃素的狼
呵呵,“就头上那个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 不得不更正一哈,美国科学院有外籍会员,木有外籍院士。颜宁不是外籍院士。

美国科学院只有科学学会会员,会员只是一种学术荣誉。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更不是最高学术称号。譬如高福,也是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会员。

有人故意捣糨糊,把中国的院士和外国的会员挂钩,说着是一回事。是吗?

中国的院士不仅荣誉称号,而且具有很大的经济和行政权力。

中国院士享受国家规定的津贴,院士所在单位也会发放津贴,金额每月少则1000元,多则5000元。

很多地方院士都享有副部级待遇,比如,给院士配备专车、享受高干病房、配备秘书司机、发放几百万元的安家费等。

中国院士还有很多隐形特权。一旦成为院士,有权评审课题申请。对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科研经费有决定权。所以,把一个人捧上院士宝座是整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头等重要大事,院士评审已经蜕变成机构的利益争夺战。权钱交易不可避免。

这和美国的科学院会员根本两回事。你即使当了会员,木有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照样下课走人,管你神马院士会员,一样下场。

所以,为颜宁撑开一顶美国外籍院士保护伞的,可以回家洗洗睡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