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里最爱意餐的女儿,到佛罗伦萨修艺术课,顺便修了一门意大利烹饪课。
抱怨过一次做鱼步骤太繁琐。其他的菜式学做应该是喜欢的。尤其是意大利甜点。
吃货闺女在意大利觉得样样好吃,街头小店的食物也美味。有一次吃了一份panna cotta,很好吃,吃的开心,她还画了下来。Panna Cotta她在高中阶段就会做,圣诞节, 我会要求闺女一定要做这款意大利甜点。这次在意大利她总算吃到正宗的panna cotta。为她高兴。
艺术课就是每天去博物馆素描,街头素描
闺女不是最喜欢古典画派,更喜欢现代画抽象画,所以有一天终于忍不住撇下素描,随心所欲地画了这么一朵花
闺女方向感很好,很小就开始会看地图。在高中阶段,一群人出去玩,她常常是其中唯一一个会看地图的。这次在意大利,每个周末出行,从策划到在目的地看地图找地方,都成了她的job。一度有点情绪,觉得同去的娃都靠着她,一旦她放手交给别的娃,就会出差错。搞得她很累。还不如一个人出门玩。在意大利期间,她去了罗马,米兰,威尼斯,Lake Como,五渔村等地。五渔村是自己独行,下海游泳,差点把最晚一班回佛罗伦萨的火车误了。她说幸亏意大利火车总是晚点。如果是在瑞士,她就得就地过夜了。我也觉得幸亏在意大利。如果在美国,她一个单身年轻女孩这么晚还在外面晃,我得多担心。
意大利学期结束,闺女给全家都买了礼物。给我的礼物是一个制作于威尼斯的玻璃杯。上面有彩色的枝叶,我很喜欢。她给自己买的杯子是绿色的,侧面有个凹进去的部分,便于用手指拿着杯子
意大利结束之后,她先和我们在瑞士度过了一个家庭爬山假,然后又去比利时和她教母呆了一周,才回到美国。欧洲这么拥挤,她竟然健康平安,感觉幸亏五月份中过一次招。
在瑞士基本上就是hiking。
回到美国,她和我一起去了一次纽约
在纽约中国城,我们买了几样中国的器皿和筷子托。其中一个筷子托是柿子。柿子是她非常喜欢的中国意象,因为它的寓意是事事如意。
闺女画的柿子 - 像包子?还是像山水小画?就是不太像柿子。
去西雅图,先hiking了一场再搬家
新冠2年半,我的收获就是能承受的风险高度提升了几格。被闺女拖着在病毒的“枪林弹雨”里到处钻,没法不提高。
年轻人不可能不动,既希望她过的开心,也希望她这进进出出每次都能健康平安。刚刚看了“你好,李焕英”。和李焕英一样,我只希望我娃健康快乐,不必非爬藤非进大厂,更不必40万。我娃不负我望,大学不是名校,工作不是大厂,但so far她过的不错,健康快乐。羊妈养出一个羊娃,很不意外。
去公司都给她ride。公司文化她也喜欢。我觉得从大学到工作,都要讲求fit。她的大学和这个第一份工作很fit她,所以她很快乐。
喜欢这种洒脱随性的性格,太漂亮啦! 感觉我们今年和你们出去玩撞车了好几个地方
高敏娃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最fit她的。好在美国娃机会多,不是牛娃也能生活无虞。
照片很虚幻,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从来都不敢露脸奔哈
“感觉美国娃还是机会多。不必处处争上游。普通娃只要跟上大部队,也能过得不错。”
我家有机菜园现在还有几样菜可摘。今天晚上我的晚餐就是一碗牛腩面加新采摘的有机羽衣甘蓝。对我小孩来说,这太简单了。
娃,即便爬不上藤,在美国社会也都足够有竞争力。看了几部美国白人写的自传,我们华裔娃的家庭家长和文化传统,有很大起点优势。远远超越很大一部分美国人的。我们从中国来的一代移民还是缺点安全感。娃能上最fit自己的学校有份fit的工作,应该能生活的很好。
一定是个性格很好的女孩子
间按照自己的愿望生长。
只是在不少MODEL AGENCIES注册,不一定有活,这次她说比较幸运,走两天的T台,然后她再留两天自己玩,逃了一周课。
她还是喜欢她现在的专业,做MODEL贴补费用,和可以免费旅行。
fu?g
讲究生活质量,再加上喜爱自己的工作,真的挺完美的!
每次在校园里走或者出去玩,我都特别羡慕甚至嫉妒这些年轻人,真想重新再年轻一次 LOL
好像美国没有。今年在家自己种了arugala,终于吃上我想吃的Arugala味道的龙虾卷。
下周我的英文写作课要开始了。对英语的语感有点忐忑。中文写作,感觉前途迷茫。看严歌苓的近况。
改善她内向的性格。
比较多压力和焦虑。她感受力太强,容易失去平衡。
我觉得当前的美国城市,只要安全,就是好城市。
作者/画者和读者见面的zoom讲座。可惜是她到达佛罗伦萨的第一天。她不太清楚意大利学校Wifi的情况,不愿读者失望,也不愿给自己很大压力,就谢绝了。结果到了瑞士,我们刚入住酒店,她又得到通知,她的一张放在网上的画,被一家美术组织看上,要付费给她,用那幅画做poster,放在公众可以自行购买的地方。她很高兴,答应了,但对方让她写个小传。她抱怨每次在旅途都得赶作业。第一次是在北京。第二次在巴黎。没想到又来了这个第三次。
我觉得她的人际交往能力还相对比较弱。看到你给你闺女做她同事性格分析的例子,会心一笑。我也帮我闺女分析过她的室友和同事。
西餐里最爱意餐的女儿,到佛罗伦萨修艺术课,顺便修了一门意大利烹饪课。
抱怨过一次做鱼步骤太繁琐。其他的菜式学做应该是喜欢的。尤其是意大利甜点。
吃货闺女在意大利觉得样样好吃,街头小店的食物也美味。有一次吃了一份panna cotta,很好吃,吃的开心,她还画了下来。Panna Cotta她在高中阶段就会做,圣诞节, 我会要求闺女一定要做这款意大利甜点。这次在意大利她总算吃到正宗的panna cotta。为她高兴。
艺术课就是每天去博物馆素描,街头素描
闺女不是最喜欢古典画派,更喜欢现代画抽象画,所以有一天终于忍不住撇下素描,随心所欲地画了这么一朵花
闺女方向感很好,很小就开始会看地图。在高中阶段,一群人出去玩,她常常是其中唯一一个会看地图的。这次在意大利,每个周末出行,从策划到在目的地看地图找地方,都成了她的job。一度有点情绪,觉得同去的娃都靠着她,一旦她放手交给别的娃,就会出差错。搞得她很累。还不如一个人出门玩。在意大利期间,她去了罗马,米兰,威尼斯,Lake Como,五渔村等地。五渔村是自己独行,下海游泳,差点把最晚一班回佛罗伦萨的火车误了。她说幸亏意大利火车总是晚点。如果是在瑞士,她就得就地过夜了。我也觉得幸亏在意大利。如果在美国,她一个单身年轻女孩这么晚还在外面晃,我得多担心。
意大利学期结束,闺女给全家都买了礼物。给我的礼物是一个制作于威尼斯的玻璃杯。上面有彩色的枝叶,我很喜欢。她给自己买的杯子是绿色的,侧面有个凹进去的部分,便于用手指拿着杯子
意大利结束之后,她先和我们在瑞士度过了一个家庭爬山假,然后又去比利时和她教母呆了一周,才回到美国。欧洲这么拥挤,她竟然健康平安,感觉幸亏五月份中过一次招。
在瑞士基本上就是hiking。
回到美国,她和我一起去了一次纽约
在纽约中国城,我们买了几样中国的器皿和筷子托。其中一个筷子托是柿子。柿子是她非常喜欢的中国意象,因为它的寓意是事事如意。
闺女画的柿子 - 像包子?还是像山水小画?就是不太像柿子。
去西雅图,先hiking了一场再搬家
新冠2年半,我的收获就是能承受的风险高度提升了几格。被闺女拖着在病毒的“枪林弹雨”里到处钻,没法不提高。
年轻人不可能不动,既希望她过的开心,也希望她这进进出出每次都能健康平安。刚刚看了“你好,李焕英”。和李焕英一样,我只希望我娃健康快乐,不必非爬藤非进大厂,更不必40万。我娃不负我望,大学不是名校,工作不是大厂,但so far她过的不错,健康快乐。羊妈养出一个羊娃,很不意外。
去公司都给她ride。公司文化她也喜欢。我觉得从大学到工作,都要讲求fit。她的大学和这个第一份工作很fit她,所以她很快乐。
喜欢这种洒脱随性的性格,太漂亮啦! 感觉我们今年和你们出去玩撞车了好几个地方
当然也要好好摆盘。喜欢吃的人,都愿意花时间精力好好烹饪吧。
高敏娃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最fit她的。好在美国娃机会多,不是牛娃也能生活无虞。
照片很虚幻,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从来都不敢露脸奔哈
“感觉美国娃还是机会多。不必处处争上游。普通娃只要跟上大部队,也能过得不错。”
我家有机菜园现在还有几样菜可摘。今天晚上我的晚餐就是一碗牛腩面加新采摘的有机羽衣甘蓝。对我小孩来说,这太简单了。
娃,即便爬不上藤,在美国社会也都足够有竞争力。看了几部美国白人写的自传,我们华裔娃的家庭家长和文化传统,有很大起点优势。远远超越很大一部分美国人的。我们从中国来的一代移民还是缺点安全感。娃能上最fit自己的学校有份fit的工作,应该能生活的很好。
一定是个性格很好的女孩子
给小孩上中国文化课。我有一包大米粉,买错了,本想买糯米粉,给儿子做糯米小蛋糕。私房有人建议我用大米粉+糯米粉做松糕。重阳糕应该就是一种松糕。我怕出错,take the easy,做了技术含量低的凉糕。菊花茶味很浓郁,我喜欢。如果是你,估计会做松糕。更正宗。
可惜她不如你家小美女那么外向。如果有一天,能和你家小美女认识一下,会很有意思。你家的,可可家的,加州阳光家的,小松松家的,兔家的,还有谁家的现在20上下?这个年龄段的紫檀女娃来个聚会吧。
间按照自己的愿望生长。
只是在不少MODEL AGENCIES注册,不一定有活,这次她说比较幸运,走两天的T台,然后她再留两天自己玩,逃了一周课。
她还是喜欢她现在的专业,做MODEL贴补费用,和可以免费旅行。
fu?g
讲究生活质量,再加上喜爱自己的工作,真的挺完美的!
每次在校园里走或者出去玩,我都特别羡慕甚至嫉妒这些年轻人,真想重新再年轻一次 LOL
好像美国没有。今年在家自己种了arugala,终于吃上我想吃的Arugala味道的龙虾卷。
下周我的英文写作课要开始了。对英语的语感有点忐忑。中文写作,感觉前途迷茫。看严歌苓的近况。
改善她内向的性格。
比较多压力和焦虑。她感受力太强,容易失去平衡。
我觉得当前的美国城市,只要安全,就是好城市。
作者/画者和读者见面的zoom讲座。可惜是她到达佛罗伦萨的第一天。她不太清楚意大利学校Wifi的情况,不愿读者失望,也不愿给自己很大压力,就谢绝了。结果到了瑞士,我们刚入住酒店,她又得到通知,她的一张放在网上的画,被一家美术组织看上,要付费给她,用那幅画做poster,放在公众可以自行购买的地方。她很高兴,答应了,但对方让她写个小传。她抱怨每次在旅途都得赶作业。第一次是在北京。第二次在巴黎。没想到又来了这个第三次。
我觉得她的人际交往能力还相对比较弱。看到你给你闺女做她同事性格分析的例子,会心一笑。我也帮我闺女分析过她的室友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