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开了个玩笑,说人类很好解决王位继承人问题,争斗就会少一半。否则,一点小事儿,酿成历史大事件。
吴国怎么来的?
周太王喜欢老三季历的儿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就想越过老大泰伯、老二仲雍,先传位给老三,老三好再传给姬昌。老大、老二一害怕,或者一高尚,就跑了,跑得远远的,从陕西岐山跑到江苏无锡,断发纹身,自做蛮夷,被原住民推为君主,建立吴国。
看,就因为喜欢一个孙子,从中国西北,到中国东南,捅出个吴。
一开始是兄终弟及,吴泰伯死后(葬在无锡鸿山),弟弟仲雍做,接着世袭。后世的吴国君主,都是仲雍的子孙。到了第四世周章,被周武王正式封为吴子(子爵)。
春秋中期,寿梦称王。
吴王寿梦又出幺蛾子了。他有四个嫡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他又偏爱幺儿,季札很贤。
想直接传老四,老四不要。改成兄终弟及,老大传老二,老二传老三,等老三死了,自然就到老四了。
心满意足,一蹬腿,挂了。
没想到,好不容易,到老三死了,老四季札还是不要,逼急了,跑了,躲了起来。
这下怎么办?
该谁接替做吴王呢?
四兄弟,都有儿子。你认为,该轮到谁?
——————
因为这,历史的舞台上,伍子胥、专诸、要离上场了。
我们知道,专诸、要离,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刺客”,伍子胥是“四大忠臣”。伍子胥最著名的故事,有一夜白头,还有鞭打腊肉。
他本是楚国贵族,逃亡吴国,花了十六年时间,一心想报灭族之仇。
伍子胥为什么这么大的仇恨,他的仇人又是谁?
楚平王。
又是王位继承人问题,这次是因为美人。楚王给太子迎娶秦国公主猛嬴,见儿媳长得太美,管不住下面,把她强行霸占了,还生了娃(后来的楚昭王)。
和太子之间矛盾加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干掉太子。而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正是太子的老师,就干脆一锅端了。
伍家本是世代忠臣,却这么灭族了。就逃出个伍子胥独苗。
你想他心里有多恨。
他逃到吴国。谁能帮他报仇雪恨,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结交了义士专诸、要离。又看破了公子光心中压抑的对吴国王位的熊熊欲火。
于是,大家伙就缠绵在一起,猛烈烧了起来。吴王僚父子死,吴王阖闾立。文有伍员,武有孙子,在楚强晋弱势头下,攻入楚国都城。
楚国差点灭亡。
楚平王早已死了,伍子胥鞭尸泄愤。吴王阖闾成为新的春秋霸主。
古代的历史记载是不是把历史小说化了,把男人的蠢怪罪于女人的媚上?
历史大事件难道不是因为小事你瞅啥,瞅你咋滴发展出来的
兄终弟及,少数民族用得多。有个基因缺陷,宋太祖、宋太宗,金太祖、金太宗都是如此,子孙两派,始终在继承权上有争斗。就好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个争斗的基因一直在。
历史的选择,还是以父死子继为主,有时不眠脆弱,只要不断链,正统性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英国人制度玩得好,他们有个王位继承权顺位名单。前提是大家都比较noble,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玩。
她今天一直很懊悔。一大早在床头磨蹭我,向我请罪。
上次开了个玩笑,说人类很好解决王位继承人问题,争斗就会少一半。否则,一点小事儿,酿成历史大事件。
吴国怎么来的?
周太王喜欢老三季历的儿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就想越过老大泰伯、老二仲雍,先传位给老三,老三好再传给姬昌。老大、老二一害怕,或者一高尚,就跑了,跑得远远的,从陕西岐山跑到江苏无锡,断发纹身,自做蛮夷,被原住民推为君主,建立吴国。
看,就因为喜欢一个孙子,从中国西北,到中国东南,捅出个吴。
一开始是兄终弟及,吴泰伯死后(葬在无锡鸿山),弟弟仲雍做,接着世袭。后世的吴国君主,都是仲雍的子孙。到了第四世周章,被周武王正式封为吴子(子爵)。
春秋中期,寿梦称王。
吴王寿梦又出幺蛾子了。他有四个嫡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他又偏爱幺儿,季札很贤。
想直接传老四,老四不要。改成兄终弟及,老大传老二,老二传老三,等老三死了,自然就到老四了。
心满意足,一蹬腿,挂了。
没想到,好不容易,到老三死了,老四季札还是不要,逼急了,跑了,躲了起来。
这下怎么办?
该谁接替做吴王呢?
四兄弟,都有儿子。你认为,该轮到谁?
——————
因为这,历史的舞台上,伍子胥、专诸、要离上场了。
我们知道,专诸、要离,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刺客”,伍子胥是“四大忠臣”。伍子胥最著名的故事,有一夜白头,还有鞭打腊肉。
他本是楚国贵族,逃亡吴国,花了十六年时间,一心想报灭族之仇。
伍子胥为什么这么大的仇恨,他的仇人又是谁?
楚平王。
又是王位继承人问题,这次是因为美人。楚王给太子迎娶秦国公主猛嬴,见儿媳长得太美,管不住下面,把她强行霸占了,还生了娃(后来的楚昭王)。
和太子之间矛盾加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干掉太子。而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正是太子的老师,就干脆一锅端了。
伍家本是世代忠臣,却这么灭族了。就逃出个伍子胥独苗。
你想他心里有多恨。
他逃到吴国。谁能帮他报仇雪恨,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结交了义士专诸、要离。又看破了公子光心中压抑的对吴国王位的熊熊欲火。
于是,大家伙就缠绵在一起,猛烈烧了起来。吴王僚父子死,吴王阖闾立。文有伍员,武有孙子,在楚强晋弱势头下,攻入楚国都城。
楚国差点灭亡。
楚平王早已死了,伍子胥鞭尸泄愤。吴王阖闾成为新的春秋霸主。
古代的历史记载是不是把历史小说化了,把男人的蠢怪罪于女人的媚上?
历史大事件难道不是因为小事你瞅啥,瞅你咋滴发展出来的
兄终弟及,少数民族用得多。有个基因缺陷,宋太祖、宋太宗,金太祖、金太宗都是如此,子孙两派,始终在继承权上有争斗。就好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个争斗的基因一直在。
历史的选择,还是以父死子继为主,有时不眠脆弱,只要不断链,正统性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英国人制度玩得好,他们有个王位继承权顺位名单。前提是大家都比较noble,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玩。
她今天一直很懊悔。一大早在床头磨蹭我,向我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