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李靓蕾

看风景的树
楼主 (文学峸)

前段时间李靓蕾王力宏离婚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有了一种“不吐不快“ 的冲动,趁着过节放假的几天,坐下来梳理一下思绪。之所以选择发在子女教育论坛,是因为我认为是否/如何选择人生伴侣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题,没有之一,因为这决定了未来几十年的健康,事业,财富,幸福感等生活的各方各面,远比选择专业,学校,课程,课外活动等等来得重要。对于家长们来说这是个绝佳的案例,可以和孩子促膝长谈,共同探讨这个古老的话题,为此,我感谢李靓蕾。

关于李靓蕾披露他们婚姻内幕的初衷,她第一封信的注解已经说得很明白,是为了勇敢坦诚面对,让各自有重生的机会,也希望她的分享能带给读者一些省思。我相信她的披露,不是为了钱,她应该很清楚这个重磅炸弹会摧毁王的赚钱途径,甚至有可能会断送了孩子抚养费的来源,所以选择隐忍从经济上来说对她更有利。我也相信她的公开信,不是逞一时之口舌之快,仅仅为了出一口恶气,从她沉着的行文和接下来有备而来的反击,足以证明这是她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有人说她不考虑孩子,我相信如她所说,她这么做正是为了孩子。我深信让孩子们在真相中成长,哪怕是必须面对痛苦的真相,也比在谎言中成长有利。有些家长选择把世界的阴暗面屏蔽,让孩子在象牙塔中成长,那么孩子总有一天会从美梦中惊醒,即使不会震惊到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怀疑,也会有一段很痛苦的成长阶段来重新适应丑陋的真实。相反,让孩子从小就看清生活中的美好与丑陋,趁着我们还在他们身边,对他们有影响力的时候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在看清生活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这样是不是更加符合“授人以渔”的理念?李靓蕾正是这么做的,为此,我感谢她。

当事人能否因此一切归零不得而知,但王力宏的为人既已广而告之,至少他不能再以“优质偶像”的人设去欺骗更多的人,发展更多的“朋友”,为此,我感谢李靓蕾。这个事件,也的确引起了很多省思,最近在网上各种文章很多,有探讨婚姻质量的,有探讨家庭主妇价值的,林林总总,我自己也有几点省思,为此,我感谢李靓蕾。

省思一:关于grooming

Grooming这个词,在中文中似乎没有达意的译文,直译过来是梳妆打扮的意思,常常指在重要事件(如婚礼)前的个人仪容准备,泛指准备,引申来说是指一个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对远远不及的另一个人(以及其亲友,家庭)表达好感,投入时间、精力及金钱来准备对方,建立情感联接,以达到满足自己欲望的目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著名歌星影星对年轻的粉丝,老师对学生,神父对唱诗班的成员,医生对病人,上级对下级,副国级官员对知名网球运动员,等等等等。前者利用了后者对其的崇拜和敬仰,让后者误以为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从而屈从,而达到目的后前者往往对后者弃之如敝履。这对后者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们会觉得自己肮脏可鄙,丧失自尊,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何识别grooming呢?以下有几个充分非必要条件:首先,这个对你表达好感的人是不是和你在阶层或年龄上有很大的差距?祂是不是一再交代你要保密?祂是不是让你觉得受宠若惊,不敢相信?这样的关系是不是一开始就让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但又很紧张刺激?如果你的答案多半是“是”,那么请尽快远离,告知父母及值得信赖的人,寻求帮助。男孩的家长们,不要以为事不关己,请看看纪录片Leaving Neverland,里面有很详细的groom男孩甚至整个家庭的例子。

已经深陷其中的,记住,这不是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不是你的错,是祂的卑鄙。一定要及时抽身,什么时候的不晚。如果可以,勇敢地把你的经历披露出来,就像李靓蕾做的这样,给后人以警示。

有些被groom的人会侥幸的希望自己是最特别的那个,是王子的灰姑娘,但抱歉,即使如此也往往没有你所期望的happily ever after,李靓蕾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她从十六岁起被王力宏groom,后来也嫁给了偶像,但结果呢?华丽的袍子下满是虱子。类似的例子历史上也有很多,比如江青,比如Anne Boleyn,一个自杀,一个被砍头。成功改变阶级的人也有,比如邓文迪,甘比,C罗现女友。这些人的共性是家境贫寒,不惜用一切来换取金钱,内心强大到自大型人格的地步。即使成功最终也未必能有幸福美满的人生,中产阶级家庭出来的孩子们就不要尝试了。

省思二:关于结婚的理由

因为怀孕而结婚是不是个好理由?为了孩子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长大?为了拯救/改变伴侣而结婚呢?为了让祂定下心来?年龄已经不小了,身边这个人各方面条件都还合适?

结婚唯一正确的理由是双方的认定对方是愿意与之共渡众生的人,愿意与对方分享一切,为对方奉献一切。其他都是错误的理由。遗憾的是太多的人为了各种各样错误的理由而走入婚姻,然后信誓旦旦地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婚姻是幸福的,再好的感情都会被柴米油盐消磨殆尽……甚至举例说明他们父母就是吵吵闹闹一辈子,或者谁谁谁为了孩子凑合一生,如此种种。相信我,好的婚姻是存在的,极少,但真的存在。我绝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催婚催生,遇不到那个对的人就宁缺毋滥吧,好过和不对的人在一起折寿。

很多好孩子和坏孩子在一起是看到对方脆弱的一面心软,这不是爱,是逞强,你改变不了祂,也救不了祂,在祂把你拽入深渊以前,及时止损吧。

有些人在结婚时会提出开放式婚姻的要求,既然开放,那为什么进入婚姻?大家都是自由身不是更方便?历史上开放式婚姻有,比如肯尼迪夫妇,但鲜有幸福的,往往源于一方对另一方的自愿或不自愿的纵容,最后以前者的伤心欲绝而收场。同样,有人在婚内一再出轨,其配偶为了种种原因隐忍,仍然维持婚姻状态。然而就像李靓蕾所经历一样,你的宽容隐忍换来的是更加变本加厉,一再突破你的底线。所以有性瘾的人要治病,不要结婚害人。

省思三:关于prenup

Prenup是prenuptial agreement,婚前协议的缩写。我觉得如果双方的婚前财产差异大到需要签婚前协议的地步,那么是否进入这个婚姻就很值得商榷了。钱是个好东西,但是有太多的钱,却没有足够的智慧,能力和经验来驾驭,则是个灾难。(题外话:美貌也一样。)如果对方要求签署婚前协议,那么有些条款是一定要加入的,比如婚后收入和财产增值必须一人一半,比如一方出轨的惩罚条款等等,不要觉得为了争一口气,证明给对方看自己不是为了钱而结婚,就签下不平等的条款。宁肯不结这个婚,也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的位置上,给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种种隐患。

另外,prenup可以签,但一定要警惕分享欲低的伴侣。婚姻本来就是一个分享一切奉献一切的承诺,对方如果不愿分享,不愿奉献,快跑。不管是要求签不平等prenup还是AA制婚姻,和不愿分享的伴侣在一起幸福感会很低。

省思四:关于要不要做全职主妇/夫

和对的人在一起,做什么都是对的,和错的人在一起,做什么都错。所以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婚姻的问题,具体讨论见省思二。另外也要看居住地的法律是不是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给弱势的配偶。如果不确定,还是不要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技艺为好,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能保证意外不会发生。孩子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不是24/7的陪伴,你的独立自信是孩子的榜样,你的职场历练开阔你的眼界,也让孩子可以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

省思五:关于是否离婚

网上隔三岔五就有人上来,如何如何委屈,问要不要离婚。有人说劝和不劝离;有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其实有人就是怕自己劝了离,将来人家俩人和好了,自己里外不是人。有人则是为孩子着想,怕孩子受委屈。其实孩子是最敏感的,自己的父母是否相爱,他们心里很清楚,在父母经常吵架或冷战的环境里,还不如在单亲家庭长大。你的婚姻,也是给孩子的榜样,你的凑合,就是告诉孩子这样是正确的,他们将来也很可能一样在不幸福的婚姻里选择委曲求全。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有爱和稳定的环境,不一定是父母双全的环境。所以,离婚需慎重,但离婚并不可怕,如果在婚姻里真的不幸福,不如给自己,对方和孩子一个有可能幸福的机会。

离婚时争孩子争财产是最痛苦的,记得以孩子的利益为先,财产能争取争取,争取不到就让步,快刀斩乱麻,尽量不要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再苦的日子都有到头的一天,何况建立一个新习惯只要21天。

每个人遇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的发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此抛砖引玉,并衷心感谢李靓蕾的勇敢和真实,希望她所经历的不会再有人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