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气》主演刘思慕致父母一封信 触动移民家庭泪点

g
gu.qi
楼主 (文学峸)

 

 

漫威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9月3日首映,加拿大華裔演员刘思慕成为漫威首位亚裔超级英雄,创造历史!刘思慕2017年在麦克林杂志(Maclean's)发表一封致父母的信,讲述他五岁被带出国,从一开始对父母不解及怨恨,之后用23年与父母和解的心历路程,值得一读。

以下内容翻译自Maclean's杂志:


妈、爸,

今天早些时候我们通过电话。其实,我们经常通话,通常我们其中一个在开车的路上,都会彼此打电话聊天,或是你们打电话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吃顿饭。我们的话题也总是眼前的事:我的试镜和演出,你们的假期过得怎样,或一起八卦一下谁家的孩子下一个结婚。

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说些真正重要的话。

最近,我想了许多从未说出的心里话,老实说,我觉得这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把话憋在心里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从未表达过彼此之间的情感,反而总是利用一切机会互相批评,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试图消灭每一个缺点。在我们这个家,做什么事永远重要于说什么话,总是施加压力而不是鼓励,总是以“多穿件外套,外面冷”来代替“我爱你”。

我的每个好朋友都可以告诉你们,每当我提起复杂的童年时光,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愤怒、伤心、怨恨。但我厌倦了对父母生气。

所以,我通过写这封信来敞开心扉,来感谢所有你们为我所做的付出,告诉你们,我爱你们。现在是时候开始这么做了,你们觉得呢?

我1989年出生在中国哈尔滨,当时你们正设法出国,去国外过上更好的生活。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们可以来到加拿大的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攻读研究生学位,你们抓住了这个机遇。所以,爷爷奶奶在哈尔滨抚养我到五岁,那时你们在加拿大稳定了生活,可以接我过来了。当时我是多么激动终于可以见到我真正的父母,并开始在加拿大生活。但我记不得你们了,所以当爸爸在1995年1月回来接我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是远房亲戚。那个时候我还是每晚和爷爷奶奶睡一起,从我有记忆开始一直都是这样,在我的理解中他们才是我的父母。

 

当我来到了加拿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之前爷爷奶奶的宠爱是那么温柔有耐心,也许你们还不到那个年纪所以难免有着火爆的脾气。那时我常常感觉你们对我像是在对待一个有缺陷的产品:我最初成长的几年生命中你们没有在我身边,所以我的个性让你们感到困惑和担心。也许,就像你们对我来说是陌生人一样,你们的儿子对你们来说也像是一个外国人。而后来,当我拾起当下这种你们所不熟悉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之间的裂痕只能越来越大。

我们就经常吵架。如果我被鞋带绊倒,那是我蠢;如果我考试没有得到A,那是我笨;如果我想和小伙伴出去玩,那是我浪费时间。随着一年年长大,我越来越讨厌你们给我施加的压力,我要你们的生活也变得像我一样痛苦。

2005年,在一次大吵之后我离家出走了,在各个朋友家辗转住了一周。我愤愤地告诉你们,我恨你们,我等不及要离开这个家。但在内心里,我渴望着你们的爱和亲情。我常幻想着我能拥有一个如同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家庭,家人之间像亲密朋友那样交谈,见面和告别的时候都能拥抱一下。

勉勉强强地我还是按你们为我计划好的路继续走了下去,考进名校商学院,有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直到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毕业后的工作是在一个顶级会计师事务所,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不适合我的了。上司主管注意到了我的不适应,在2012年,入职不到8个月的我被解雇了。

 

刘思慕父母出席他的大学毕业典礼


当着整个办公室的面清理个人物品离开公司已经够难堪的了,但告诉你们这件事更加让我羞愧。那阵子甚至为了不见你们,我曾想过从阳台跳下去算了。后来让我想通的是,我决定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一条能让我骄傲地面对你们的路。

就在那个月,顺着Craigslist招聘广告,我找到了大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的片场当起了领取最低时薪的群众演员,我立马就爱上了表演和电影制作。此后我每天一早就翻遍Craigslist广告,申请所有能找到的表演机会。几个月后,我签约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广告拍摄。我也不能再瞒着你们这些,终于以一个演员的身份走到了你们面前。如今五年过去之后,猛然间我才发现,现在我在电视剧里扮演的角色,不正是我本人吗:爱惹麻烦的小孩子,处理不好和父母的关系,在地球上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今天,尽管我们之间的关系达到之前从未有过的和谐,我们仍然不怎么提过去的事情。我时常在脑海中回放当初我们之间最激烈的对抗,很不幸这成为与你们大部分时间发生冲突的生活的副产品。但我还是逐渐有所变化,比如现在,我发现自己不是通过我的角度,而是通过你们的角度来看我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

回想种种往事,我知道你们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你们总是长时间辛苦工作,以确保我们的温饱。你们对我尽可能施加压力,就是不愿看到我将来为生计而挣扎。所以当我对你们这些努力置之不理的时候,你们变得沮丧,换做是我也会这样。虽然我小时候只想要一个平静的安全空间,但这些对你们来说是不存在的,没有什么比摆脱困境更重要。

尽管一路走来坎坷不平,但我相信你们完成了所有人生既定目标。你们为我营造了一个更好的生活,你们让我不需要为学费贷款或零花钱担心。你们灌输给我的思想就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想要什么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是你们成就了我今天的一切品质:勤奋、有志、坚韧,这些东西我千金不换。

11月,你们参加了《Kim's Convenience》在多伦多Glenn Gould大剧院的首映仪式,这是你们第一次出席我的影视活动。表面上我尽量装作低调,不过内心早已激动万分。那真是个完美的夜晚:我被朋友们和家人的爱所笼罩着,这比任何我憧憬过的电影画面都美妙。我活到28岁,终于明白了这才是我每天都想要的和你们的关系,不再有不听话的小孩,也不再有怒火。

我以满怀感激的心告诉你们,感恩你们给予我的这一切美好。我为你们各自的职业成就感到骄傲。你们是激励我的英雄,我每天努力工作并非因为你们期待我这样做,而是因为你们教会我对自己要有期待。

我以身为你们的儿子而深感自豪。让我最感恩的, 是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 以及你们所作出的牺牲。

谢谢你们。我爱你们。对了,记得多穿些衣服,这些天外面冷。

无言无语无声
直到孩子终于功成名就,才” 之间的关系达到之前从未有过的和谐”。为二代的敢言和诚实喝彩。
老糊涂2
主要是孩子小时候被爷爷奶奶照顾宠爱,后和父母团聚后各种挑剔。典型的没有建立与孩子的bonding的问题。
成功的兔
那会儿孩子在国内和祖辈生活一阵的多些(九几年),之后(零几年)的一直在父母身边的多些。观念经济状况的改善

吵架时,娃会带入网上看来的亚裔父母印象指责我,

我会说明我的观察想法(观念经济改善的相辅相成),让他们公平点就事论事 :)

t
tibuko
写得不错,可这种对父母的公开信,是要“满怀感激的心告诉你们”,还是控诉,或者广告?
微笑的花
写得很真实。完全理解他的感受。

bonding是慢慢建立起来的,对孩子需要很多的耐心。要不然就是相爱相杀。小孩子理解不了父母对生活的挣扎,看到的只是父母对他们的态度。

微笑的花
我家孩子有时在油管上看亚裔孩子对父母的吐槽

觉得很好笑。我问他们,妈妈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亚裔父母。他们的回答是完全不是。这可能是作为一个羊妈的唯一优点了。

F
Fisherman
哈哈,每个孩子都有一本血泪帐。。。

据说我家老大也有啊。。。领导和她堂姐电话聊天,说起过:女儿有次回国玩,和表姐(领导堂姐的女儿)在北京见面,聊起为啥不会爸爸妈妈身边工作,女儿说:老爸老妈喜欢弟弟多些,她就选择了远离。。。领导很吃惊,来问我。我说:你怕啥呀,又不是后妈后爹。一家孩子,总有个先后。她弟小十岁呢,日子过得比她小时候好,应该的。等我们慢慢来,弟弟大学毕业了再回头帮她,也许就平衡了。。。

现在的孩子都市太娇惯了,啥都是“not fair"。。。我们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兄弟姐妹关系不是很好么。。。爹妈哪有时间管我们,公平不公平呢。上次回家,我们三个小的把大姐抓出来,数落她小时候欺负我们。。。哈哈,大姐最值得我们尊敬,没读过书,每次回去她是主厨,我们下面三个都要帮她。。。

X
X5_XDM
文学城的所有家庭都应该亲自去电影院看看,帮我们的下一代冲个票房。
成功的兔
赞。

小的给我的评价是:还不错,还有进步空间(娃感觉他的朋友小白男小韩女跟父母关系最好,更亲密放松些)

大的吵架时说我mean,但越来越理解我,她爱好多更小资,我俩个性差得多些

老糊涂2
怪不得现在要帮老大付closing fee呢,原来欠下了债。哈哈

孩子还是很敏感的

主动跟老大谈谈,谈开了就好了。

十月流金
我家娃有次和同学吐槽被我无意听见

他那时还在小学低年级。说我cheap。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一锅烩了。我那个寒啊!娃从来没和我说过。他生日离圣诞很近,就一次性弄了。而且我们也不大把圣诞当多大的事。

后来我就聪明了,分开弄。

F
Fisherman
哈,从来不觉得欠孩子啥。

 

她自己也说很多美国同学的家庭条件比我们好多了,大学学费都借很多的。我的计划是一步一步走的,走到哪我也不确定。所以,我给她的promise都市有根有据,也是从自己当时情况出发的。现在可以承诺帮她,也是看情况发展,觉得有很大可能可以帮她。我从不over-promising,老农民风格。。。。

F
Fisherman
哈哈,说爹妈cheap太容易了。难道我们心理每嘀咕过自己的父母。。。

 

等他们当家作主的时候就好了。。。

成功的兔
嗯,互相有爱,相信娃 :)
m
mom2023
那时候这样很正常啊,我当年第一次回国玩时就是帮朋友把他儿子从国内带过来呢。
k
katies
写得不错,父母给孩子指定的路,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我们都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做着其实是自己Dream的人生道路。
k
katies
多孩子家普边存在的问题,父母觉得很fair,孩子却是另一个想法。

我孩子曾经跟至少两个ABC合住过,都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控诉父母的不fair。

千里一盏灯
感觉上汽那个片子就是在挑拨小中和父母的关系。
s
skyport
格局还是不够。非要功成名就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大爱还有这种条件
加州阳光123
这封信现在拿出来自然有点炒作的意味,但这封信表达了他真实的感受,也

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亚裔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即孩子并不需要“多穿点衣服”之类的关心,也不认为我们所谓的关心和为他们好是关心和真的为他们好,他们需要的是认同接受他们的本我,由衷地喜欢和支持他们。而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做的是我们眼中的好孩子。

他在《Kim's Grocery》里扮演的儿子就是一个和老爸关系不太融洽的角色,父子之间的相敬如宾但永远保持距离的那种关系。

加州阳光123
他父母直到他在影艺界获得成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是前所未有的和谐。这说明了什么?父母还是以

孩子为他们脸上有光才更喜欢他,而小时候的非A等都不能接受他,这在孩子眼里自然不是爱他。

这也是很多父母读了这封信评论泪奔的原因吧。

十月流金
我娃现在那个精啊。

买东西知道货比三家的。而且看到一些家境清寒的同学。再不说我们cheap了。

J
Joan99
我到不觉得刘思慕是要控诉父母

大家不妨看看英文版,原版应该是英文的。作为读者,我无法揣测作者原本的出发点是什么,不过我读到了两层意思:

1)从父母的角度讲,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

2)从孩子的角度讲,要学会理解并接受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感恩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与付出。经历了年少时的挣扎,刘思慕在功成名就时终于认可了父母的教育方式,懂得了父母的鞭策激励从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今天的他。所以才会以这句话结尾:don't forget to bundle up; it's cold outside these days. 估计年轻的时候父母经常对他说这句话,可那时的他一定觉得父母好烦啊 LOL

十月流金
我娃小时候得过C呢。上初中才好起来。要给娃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s
skyport
他父母从来没有变过。他的改变,不过是功成名就的结果,从反面印证了他想要否定的观点,比较吊诡。
J
Joan99
能在功成名就时知道感恩父母,已经很不错了。有几个人会在见到彩虹之前就开始感恩自己正在经历的风雨
s
skyport
所以会让人觉得有打广告的嫌疑,消费跟父母的关系。
J
Joan99
也许吧。作为读者,咱们可以尽量从积极面去解读 呵呵
成功的兔
还好,写在2017年加拿大电视剧首播时,不是现在电影
荔枝枇杷
有时候父母是自己吃过的苦,希望孩子能避免。新移民很多不容易,需要互相体谅。

下一代会好很多。有了稳定经济基础以后越来越多的父母会支持各种梦想。

小小目标
亚裔父母对孩子的爱在语言和身体上的表达太少,在物质和金钱上较多,对孩子的要求也大多以金钱和物质财富为导向,此坛长盛不衰的话题都离
小小目标
不开名利二字。看看此坛有几个娃学艺术就知道了。即使孩子有艺术天赋,也不过是借来当作藤校的敲门砖。还有,Sandra Oh和刘思慕
无言无语无声
人家17年写的 而新电影现在华人圈子里引起讨论。他得什么好处?明明在抒发胸薏

是父母不是孩子做了180度转变吧?终于接受他了。以前,是父母不接受孩子,不是孩子不接受父母吧?孩子没嫌弃父母不如别人吧?

F
Fisherman
不能啥都是孩子抱怨了父母就要改的。很多事情是孩子长大后才能体会的。

 

作父母问心无愧,这是我的原则。正如女儿自己说的:Everybody has their own way to express love...

终于不潜水了
这么说父母亲有点过分了。没有太多父母亲“是以孩子为他们脸上有光才更喜欢他”,之前关系不好

更大的可能是对孩子的未来太不放心,过多焦虑,关心也不是嫌管得太多了,不关心也不是,觉得你们不信任我不理解我等等。

这种对孩子的未来前途不放心是会非常影响亲子关系的。

等功成名就了,这种焦虑消失了,关系自然会变好,完全解读成只喜欢成功的孩子过了点。

小小目标
都是加拿大的,按人口比例比美国的亚裔明星比例要高,感觉艺术土壤挺不错的
加州阳光123
说易行难 尤其是到紫檀看一圈有时都有回家揍孩子的感觉 LOL
终于不潜水了
我觉得和艺术土壤没关系,还是社会保障更全面一点,差不多的人也能过得差不多

家庭就会更宽容更包容。

我是社交面很窄的宅女,认识的人很少,现在这么一想,周边学艺术之类的孩子就好几个了。确实有俩年龄大点的,现在都不是很稳当,但是父母亲能做的也就是等待和支持。

加州阳光123
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对爱的理解的不同。做父母的认为当时是焦虑,关心,也是爱,孩子

认为是不信任不理解自己,感受不到爱。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就能体会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了:)

 

终于不潜水了
孩子很多时候是很敏感的,父母亲的焦虑也不可能总是控制得很好没有任何流露,但是表达出来的

更多的是带着爱的担心,还是带着担心的嫌弃,就很关键了。

小小目标
有道理,感觉比美国更放松。美国优秀的孩子都挤在几个赚钱多的行业里,难道那就是这些孩子的梦想吗?二代的职业非常同质化,缺少多样化
成功的兔
握手

我跟娃说:Discuss this with me when you have kids :)

老糊涂2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是这么认为的:我爱你,我为你好,我问心无愧,你怎么感觉不重要。呵呵
A
AlexisMom
泪奔!尤其是这句话:”在我们这个家,做什么事永远重要于说什么话,总是施加压力而不是鼓励“

常常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

l
lookforward
我跟孩子说父母保证机会平等,结果靠各自努力,另外强调不以在谁身上花的钱多为标准,公平不是绝对的

So far唯一的抱怨是,小儿子小时候抱怨我给女儿买的衣服多一些

老糊涂2
哈哈!
老糊涂2
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传统。呵呵
成功的兔
“你怎么感觉不重要”……大多数父母不这么认为吧?
加州阳光123
是的,这也是我以前提到的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更敏感,很多事情

在我们看来不是困难,不是事儿,自己能轻松应付,但在他们眼里就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也是在和孩子互动中逐渐体会到的。

老糊涂2
或者是“你现在怎么感觉不重要”,你有孩子了就知道了。差不多的意思。

当然父母不会直接告诉“你们怎么感觉不重要”。

其实,还是应该“现在”就让孩子知道并理解。当然,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我自己也常常struggle.

但至少应该耐心地听孩子抱怨并试着理解孩子们的角度,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长大了就知道了

t
tibuko
这人明显有问题,哈尔滨的姥姥姥爷典型溺爱,吹上天了
成功的兔
不是,你现在感觉当然重要,只是你以后可能更理解父母……反正我问过好几次娃,那你告诉我怎么做,I will do it in yo
m
mmmwww
和解是私下交流,公开信是绝交的方式。特意公开和解信只是符合社会期望,能让自己名声更亮。成名成家了,还跟父母过不去会被社死吧。
老糊涂2
没错!孩子“现在”的感受很重要。所以要求父母要格外的耐心。
潜水员2001
看了回复就知道其实还是有很多专制父母

看上面很多父母的回复,就知道专制而不自知的父母还是很多的,还有个人说什么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我就是被这句话害了好久。许多父母总喜欢说,我们很爱子女,只是方式不对或者方式不一样,延伸到夫妻关系,很多家暴的人也都表达自己有多么爱自己伴侣,只是方式。。。

 

可拉倒吧,真正爱一个人,不管是孩子还是伴侣,如果你不考虑对方感受而已你自己感受为主的所谓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所以我现在教我自己孩子,如果有人让你很不舒服让你很难过,可是他们告诉你们其实他们很爱你,请你们远离这样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经验更多,当然我们要给孩子指引,但要在validate他们的感受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L
LaoxiangPAPA
说得好!
s
shakuras2000
这个assay写得好。估计interview尚气这个角色的时候,这段经历有加分
W
WWTP
典型的强势中国父母,和孩子几岁回到父母身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