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很能干和很面的小朋友。只是觉得如果instead of making generalized complaints which is nothing new but following the popular stereotypes, as a brilliant and diligent professor you seem to be, why don't you try help them? In the unique situation that you understand these students'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you'll show your excellency, if you can free them up, or put in a humble way, give them a boost. I say this because I have seen the tremendous growth from my generation who become the stars/pioneers in their fields, coming from the so-called "narrow background". Well, just offering another perspective.
这些天在学校里,看见在室外口罩戴得紧紧的都是大陆来的模样的学生。让我看得甚为不爽。
没闹病毒的时候也一样,天气已经很暖和了还一个个裹得跟小老头一样。女生夏天还打雨伞遮太阳。。。
年轻人么,应该有点胆子,有点脾气,有点疯劲,有点冒险精神。
这么守规矩谨小慎微的,能干什么啊。
90后、00后这两代青年人从小就吸霾,戴口罩就习惯了,后来就有时尚和装酷的意思了。我前不久问了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姑娘,不是疫情期间、空气指数还好的情况下,你们小孩儿都带黑口罩,是防止吸入还是为了时尚多一些。答曰,主要是时尚。我分析再就是公共环境下有隔离的心理安全感,不过据统计这一代中国孩子的过敏和哮喘特别多。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你让他干什么干什么,但是没什么MOTIVATION。
你又可能会说人家像间谍
您可以不喜欢,但她确实有这个自由,不能归咎于被管坏了。
戴口罩已经被世界证实是现在的疫情中有效的做法,被管坏的地方老年大学都开学了,不肯戴口罩的地方呢,此起彼伏。。。。
打伞是一个环保的健康习惯,对皮肤好,比抹防晒霜好。您倒是可以嘲笑崇白的审美,比较一下特意把自己晒成棕色的哪个对自己更不自信。
举点上课,研究的例子呗
大家还是“允许”你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作为美国长大的孩子,你家二位公子对你的“高压”教育,快成年的人了,竟然没有勇气反抗,是孩子太“面”还是你管得太多太严?你觉得外人按外面/别人的观点这样说你或者你儿子公平吗?当然如果你觉得只有你才有绝对正确,你赢了。
说回你的学生,说学生不行不算本事。作为自称了解两种文化的教授,能以此出发,唤醒、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潜能,那才叫本事。真正的能者是可以跨越这些障碍,给思想松绑,放飞的。
你如果说自己是普通教授,请参考第一段。如果认为自己可以出类拔萃,可以改变世界,请参考第二段。
这里不可能封得那么死,所以口罩戴不戴的问题才比较突显。
只是以你之矛(思想方式)戳一戳(衡量)一下你之行为,看看是不是一样
国内的父母稍稍放心些。
从做父母的角度想想,如果自己的孩子出远门,去疫区,大家应该希望他们多多小心。
有点恼羞成怒
到觉得戴的人尊重别人,是好的变化,想不到教授因为政治观点。。。
我认识很能干和很面的小朋友。只是觉得如果instead of making generalized complaints which is nothing new but following the popular stereotypes, as a brilliant and diligent professor you seem to be, why don't you try help them? In the unique situation that you understand these students'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you'll show your excellency, if you can free them up, or put in a humble way, give them a boost. I say this because I have seen the tremendous growth from my generation who become the stars/pioneers in their fields, coming from the so-called "narrow background". Well, just offering another perspective.
USC professor suspended for offending black student
https://reason.com/2020/09/03/usc-greg-patton-chinese-word-offended-students/#:~:text=Greg%20Patton%20was%20describing%20the,earned%20him%20a%20temporary%20suspension.&text=%22Recently%2C%20a%20USC%20faculty%20member,language%2C%22%20the%20statement%20read.
恨屋及乌
我奇怪没人说这是对说中文的歧视吗
说回小留,挺不容易的。很多人现在回不了家,更多的前途迷茫。即使恨其不争,作为家长(包括你在内),肯定希望遇到的教授能多帮助鼓励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走过长征的vs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上过战场的vs文革下放的,老三届看能坐在教室里上课的,“物质匮乏”却拥有原生态童年看后面的,这个”鄙视链”每一代都会有。其实上一代就是帮助下一代呗,千万别把自己变成九斤老太
名校用它就是个floor吧
很难理解。
在校园内走路碰上的几率基本是零。
的彩色口罩,可以配衣服。至于孩子戴不戴,随她了
女生夏天打伞防晒是想保持白美,有什么错?至于中国几十年被管成没出息的民族的结论就更没道理了。正因为中国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在美国才把中国当成敌人,处处打击中国。
事事都在愚論之下,事事都要在乎世人的目光,如中国一样,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昨天无意中看到你发的贴,关于掩盖老房子表面的铅,通过检查,提到在检查一俩天前做,不然窗户上下移动会掉铅,看得我心情沉重。我相信住这类老旧房子的一定是穷人租客,但他们的孩子也是孩子,孩子被铅引响严重。我心里受不了。看來如果我来执政,定的政策肯定会被你们骂,比骂民主党更甚10倍
怪不得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教出一群白眼狼
别的地方先不说,看看紫檀就知道流毒有多深
不过楼主举的例子不是特别支持你的论点。戴口罩是积极正确的应对疫情,怎么就成了缺点了。我还觉得有些年青人不戴口罩是又蠢又自私呢。国人喜欢打洋伞遮阳,也没错吧。可能除了黑人,其它肤色的人都不适合过多地暴露在阳光下,是有皮肤癌的风险的。只是有的人习惯用防晒霜,有人用伞。和胆小怕事都没什么关联吧。
国人不提倡有风险的体育运动,这应算是一个论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