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请勿置顶,请勿放城头—War and Peace读书花絮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峸)

 

最近在读War and Peace, 读到1/4了。 Kindle就可以下载免费的ebook & audio版本。 我是因为先追了BBC2016年的8集电视剧,然后动心去读书的。这本书一共1200多页,看剧后再读容易跟上,否则书中几百号人物,一会儿就糊涂了。  https://www.amazon.com/War-Peace-Vintage-Classics-Tolstoy/dp/1400079985    第一印象是,当代小说往往是大量对话和行动推动情节发展(比如前一阵子匆匆读的Normal people), 而古典小说往往大量描述, 比如景物人物描述,心理描述,社会环境描述等等,所以古典小说的剧情推动比现代小说要缓慢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的确是看了剧之后追书更容易些,   读书的一个乐趣是,会发现读过的书之间的互相借用。去年读了a gentleman in Moscow, 这会儿读War and peace, 才后知后觉地发现gentleman一书的作者是托尔斯泰的崇拜者。Gentleman书中很多人名都借用了war & peace里面的人名,行文风格也很相似。比如Gentleman里面的男主Count Rostov,名字来源于托翁的这本书里面女主一家名字。再比如Gentleman里面有只猫Kutuzov,原来就是借用托翁书里打败拿破仑的俄国大元帅。再然后发现Kutuzov是历史上的真人,打败拿破仑也是历史上的真事。   后人写的前言里解释, 这本书开创了historical fiction的先河。从此文学里面多了这个分支。    这本书的年代背景是1805~1812年,是以俄国几个贵族家庭的起落为主线。 书中有生死离别,有兄弟情谊,有男情女爱,场景可以从战场到舞会到闺房。 我的解读是,其中一个角度是青年男女撞撞跌跌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读着读着的一个疑问是,作者怎么跟曹雪芹一样,无比熟悉贵族生活,包括他们的思路和想法? 好奇的查了作者的wiki. 原来托尔斯泰是世袭伯爵,出身富贵,书中两个男主,Pierre是以他自己为原型,Prince Andrei Bolkonsky是以他的表哥为原型, 女主Natasha Rostova 是以小姨子为原型。他这本书,是以他爷爷那个年代背景来写的。难怪有一句俗语说是“三代看吃 四代看穿 五代看文章”。   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托尔斯泰这本被同时代的文人批评为美化19世纪初剥削阶层的贵族,他写了一段话辩解, 意思是他的当代(1860年代)跟1800年代的人们没什么区别。 其实几百年后的今天,又有什么区别呢。 In those days, people loved, envied, sought truth and virtue, and were carried away by passion   一个感触是,不能想象没有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的世界, 那将是何等的荒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听完了Ali Wong写的自传Dear Girls 能力和自由--读America's first daughter后感慨之二 西方传统文学里面的中年妇女--胡侃几句我自己的有限理解,跟幸运妹唱个反调 19世纪初美国的妇女们—读America’s first daughter 后的感慨之一 管中窥豹—说几句书画世界里的乾隆爷
尘凡无忧
哈哈,我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也是好奇地去查了一下托尔斯泰的身世,然后感叹,非有钱人不能著书立作啊。。。:)
糯米粥
哎,可不。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论…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还在为最底层的需求上奔波劳碌呢
尘凡无忧
这个论坛我想请网管取消置顶部分。不过为啥不想上城头首页呢?旧文也没关系的,城里好多人呢,很多人都没有看过。。。
尘凡无忧
所以我总觉得这世上的真理还远没有被写出来。。。:)
糯米粥
旧文了,自己的心境一直在变化,要是贴块金,也算是在成长。今天的理解跟2年前有微妙的不同
尘凡无忧
这没啥啊,不同的心境其实都能找到人应和。。。所以放心大胆地展示不同时期的自己吧。:)
西
西东人8
为了人气,还是 不要取消 置顶部分。
尘凡无忧
你这样看吗?主要是看以前的很多论坛,为置顶也会闹出各种事。。。
尘凡无忧
听你的了。谢谢建议。:)
尘凡无忧
我还是给你置顶了,勿怪。凡是文字,都有治愈的效果,只不过需要遇到那些合适的人。。。。
西
西东人8
因为版主有私心,才有争吵。以后作品多了。由大家投票。前N名顶置。
尘凡无忧
哈哈哈哈,那就累死版主和大家了。我估计这个版不会热闹到那个程度的。。。:)
d
drinkplay
写得真好。谢置顶让大家欣赏。
d
donau
跟你说一个小八卦

这本书开篇,第一页就提到一条河,我原来看中文的时候完全没有概念。

后来看到原名,大笑,哎呀,这不是我每天过的那条河!

糯米粥
不会怪。怎么都行。谢谢无忧来这个论坛,引来这么多好文!
糯米粥
谢谢鼓励
糯米粥
哈哈,只缘身在此山中呀
B
BeagleDog
在大学时是第二次读战争与和平。因为发现原来读过,可是又不记得什么,估计是很小时读过,没读懂。

名著还真是要心智成熟才能读懂。好像记得作者在写到1812年的俄法战争时,用滚雪球来形容战争最后的不可避免。还有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写到男主角最后没有选择他青梅竹马的表妹(?)索尼亚结婚,是因为索尼亚从来都不犯错误。我当时很惊讶,为什么不犯错反而成了缺点?现在我觉得我知道了。因为我也不喜欢这样的人。至少这种人不是生动的,让人觉得无趣。

浮云驰
跟不犯错的人在一起会很紧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