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
这几天"老留""小留"的话题比较敏感,比较、批评。我九十年代初来美属"老留",也见过一些国内亲朋友的孩子"小留"。其中好坏都有,小留中有愤青脑残,老留当年也有不少糗事,我这就说说。
老留当年共同的特点是穷,非常穷,所以有点人穷志短,会做些奇芭的事。来美刚上学时隔壁同学捡到别人扔掉的黑白电视机,自己捣鼓能用天线看美国几大电视台。我晚上有时会去看一阵新闻或流行剧《Cheers》之类。这哥们儿不知道怎么整的,能调到一个台有时有成人节目,但信号极差满屏条纹雪花,但隔十几秒会闪出较清楚的画面一两秒,大概能了解情节。每有这种节目,他能忍受对视力的摧残一直看完,不让换台。算他视力好有本钱摧残,咱近视眼受不了,只好撤,"太变态"。
一朋友在中餐馆打工不久就被辞退。原来这老兄刚来美,餐馆小工的活儿也不太会,手脚慢,总受老板斥骂。心想老子在国内名校毕业的科级干部,却在美国替人干苦力活低三下四,咽不下这口气呀。怎么报复呢?抽下午不忙大家休息时,躲冷库里偷吃"最贵"的冰淇淋。冷库、冰淇淋?就是夏天也呆不长吃不多呀。老兄居然能不惧寒地长久坚持透心凉,也要以行动抗议资本家的压迫,多次犯案终被发现。被抄鱿鱼回来还愤愤不平。不过,偷偷摸摸的报复,实在不合适高调宣称是爱国反抗美帝资本家的伟大精神。
我刚工作时开辆一千元不到的破车,故意停在多条街以外的路边免费停车,以免被同事看见。同事都是老美,午餐我从不与他们去餐馆,宣称自己去吃中餐。然后走几条街到自己车里,拿出保温盒里自制三明治。若是盛暑中午,想像一下在大太阳下的车里吃顿午饭是个什么状况?不提了。一头臭汗回办公室,美其名曰饭后散步太久晒的。说真的,那时候身材还苗条,可能与此有关联。
老留刚出国时普遍英语不灵,上课百分之八、九十听不懂的不少见。而我最怕接电话,患多年接电话恐惧症。当初有天老板让我临时替接电话,我想不接,有留言机多好。可是不敢:yes,yes。果然有电话进来,就听懂是找老板,不明白说什么事来,赶紧背一段事先想好的词,比如老板几点以后回来,请以后再打,可偏偏有人要留言,听不懂,只好再次请问:您姓名电话?"妈的 xxxx"。是不是不耐烦口出恶言,而且是中文?不敢相信。"对不起,请拼写出姓名。"对方拼出姓,我坚持让人拼名:"Matthew"。可我明明听他说"妈的",算了,英文不好,也没办法骂回去。后来才明白说的简称"Matt"。此后还让人拼写过"脑梗"(Logan)、"Fxxx"(Frank)之类。妈的,这些老美说活漏音,我又实在对老美名字不熟悉,老听错。老板回来赶紧递上留言条:今天有妈的、脑梗、Fxxx……找你。从此以后老板再也没让我代接电话,估计有人觉得我脑梗、弱智。
现在的小留经济、英语、机会等条件强多了,是好事儿。出个别脑残的、做糗事的也不奇怪。过些年,他们也会成熟成长,把当年的荒唐当笑话的。老留们有信心。
(图片网上下载)
很喜欢,但想要大号的,就去问店员,结果人家就是听不懂。
回来向我们哭诉。让她重复一边当时说的。
"do you have 垃圾?"
95年吧,PIZZA HUT开始有BUFFET, 4块九毛九,我跟我同学本着吃一顿管一天的整法,我吃了十四片,他吃了十七片。以后吃PIZZA,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多片。。。
我刚来时把电影院上映的片子挨牌都看一遍。排在广告箱最后一个的是《Coming Soon》。我就去买票要看《Coming Soon》。售票员当场石化,费半天功夫跟我解释《Coming Soon》不是电影名字,哈哈哈哈
后来女同学写信给我,她去了以后也出去找工作,穿着中跟鞋按着黄页上的公司地址一家一家地去询问人家是否需要人工,走了整整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鞋跟都磨坏了,后来问了鞋匠,要修的话一只要8块澳币,当时大概是1比6的汇率兑换,一双鞋修修要100块人民币,她心疼S了。
空姐点餐时候都是我给她翻译的,她特别腼腆不好意思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好可爱,她肯定过得很好。
才发现美国人说的英文跟美国之音里说的英文不一样。。。
期末居然考第一
老师把其他美国学生骂了狗血淋头
人家就琢磨这美帝真好, 买了东西, 还有钱拿
店里都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哪像现在人都没有几个的。当时流行买摄像机,CD。
我刚来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哭啊哭,想念国内的人,电话费用齐高,哎,为了美国梦,COST好高啊。
不把老留整晕不算完。本来英文就够烂。
他转过来,盯着我的眼睛笑着说: we may look alike, but i am DR. 哈密,i am not DR. 兰圃。
他看着我笑的样子,我被电到了,立马飞跑开去。。。。。
后来我看他们两个一点都不象,虽然都是小脑袋小脸,一个高,一个矮,特别明显。
去年我再到纽约,这些SHOW已经没了。。。。LOL
当初我问爹在纽约的学生,跟我说那是投一个QUARTER进去,有个小孔会打开一分钟,里面有个光屁股女人在那里跳啊跳的。
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去看,就没了。。。
当时想美国的小汽车真自动化呀!现在想想多可笑。
搞到卖餐小哥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
哈哈。这贴比砸小留好玩多了。老留故事多啊。小留哪比得上。
吓得我。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错啊。
国内学的英国英语真害人啊。还有那经典的rubber.
到银行,怎么ATM拿钱,不用讲话。到supermarket 怎么买菜---只要知道回答一句话:paper or plastic。她胆子大,第二天就自己出门取钱买菜去了。也不留个条,急得到处找。。。
我比较自信,学着用"you, too"回答一切寒暄。老美同学送我到机场说"have a safe trip", 我也是一句"you, too"
2018-04-28
这几天"老留""小留"的话题比较敏感,比较、批评。我九十年代初来美属"老留",也见过一些国内亲朋友的孩子"小留"。其中好坏都有,小留中有愤青脑残,老留当年也有不少糗事,我这就说说。
老留当年共同的特点是穷,非常穷,所以有点人穷志短,会做些奇芭的事。来美刚上学时隔壁同学捡到别人扔掉的黑白电视机,自己捣鼓能用天线看美国几大电视台。我晚上有时会去看一阵新闻或流行剧《Cheers》之类。这哥们儿不知道怎么整的,能调到一个台有时有成人节目,但信号极差满屏条纹雪花,但隔十几秒会闪出较清楚的画面一两秒,大概能了解情节。每有这种节目,他能忍受对视力的摧残一直看完,不让换台。算他视力好有本钱摧残,咱近视眼受不了,只好撤,"太变态"。
一朋友在中餐馆打工不久就被辞退。原来这老兄刚来美,餐馆小工的活儿也不太会,手脚慢,总受老板斥骂。心想老子在国内名校毕业的科级干部,却在美国替人干苦力活低三下四,咽不下这口气呀。怎么报复呢?抽下午不忙大家休息时,躲冷库里偷吃"最贵"的冰淇淋。冷库、冰淇淋?就是夏天也呆不长吃不多呀。老兄居然能不惧寒地长久坚持透心凉,也要以行动抗议资本家的压迫,多次犯案终被发现。被抄鱿鱼回来还愤愤不平。不过,偷偷摸摸的报复,实在不合适高调宣称是爱国反抗美帝资本家的伟大精神。
我刚工作时开辆一千元不到的破车,故意停在多条街以外的路边免费停车,以免被同事看见。同事都是老美,午餐我从不与他们去餐馆,宣称自己去吃中餐。然后走几条街到自己车里,拿出保温盒里自制三明治。若是盛暑中午,想像一下在大太阳下的车里吃顿午饭是个什么状况?不提了。一头臭汗回办公室,美其名曰饭后散步太久晒的。说真的,那时候身材还苗条,可能与此有关联。
老留刚出国时普遍英语不灵,上课百分之八、九十听不懂的不少见。而我最怕接电话,患多年接电话恐惧症。当初有天老板让我临时替接电话,我想不接,有留言机多好。可是不敢:yes,yes。果然有电话进来,就听懂是找老板,不明白说什么事来,赶紧背一段事先想好的词,比如老板几点以后回来,请以后再打,可偏偏有人要留言,听不懂,只好再次请问:您姓名电话?"妈的 xxxx"。是不是不耐烦口出恶言,而且是中文?不敢相信。"对不起,请拼写出姓名。"对方拼出姓,我坚持让人拼名:"Matthew"。可我明明听他说"妈的",算了,英文不好,也没办法骂回去。后来才明白说的简称"Matt"。此后还让人拼写过"脑梗"(Logan)、"Fxxx"(Frank)之类。妈的,这些老美说活漏音,我又实在对老美名字不熟悉,老听错。老板回来赶紧递上留言条:今天有妈的、脑梗、Fxxx……找你。从此以后老板再也没让我代接电话,估计有人觉得我脑梗、弱智。
现在的小留经济、英语、机会等条件强多了,是好事儿。出个别脑残的、做糗事的也不奇怪。过些年,他们也会成熟成长,把当年的荒唐当笑话的。老留们有信心。
(图片网上下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老留当年的糗事一一妈的,怎么拼写? 食和远方一一飞机特快专递大餐 "我就是名牌",女儿说 暴风雪后晒太阳 现代时装发展的境界及品味高低
🔥 最新回帖
很喜欢,但想要大号的,就去问店员,结果人家就是听不懂。
回来向我们哭诉。让她重复一边当时说的。
"do you have 垃圾?"
🛋️ 沙发板凳
95年吧,PIZZA HUT开始有BUFFET, 4块九毛九,我跟我同学本着吃一顿管一天的整法,我吃了十四片,他吃了十七片。以后吃PIZZA,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多片。。。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我刚来时把电影院上映的片子挨牌都看一遍。排在广告箱最后一个的是《Coming Soon》。我就去买票要看《Coming Soon》。售票员当场石化,费半天功夫跟我解释《Coming Soon》不是电影名字,哈哈哈哈
后来女同学写信给我,她去了以后也出去找工作,穿着中跟鞋按着黄页上的公司地址一家一家地去询问人家是否需要人工,走了整整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鞋跟都磨坏了,后来问了鞋匠,要修的话一只要8块澳币,当时大概是1比6的汇率兑换,一双鞋修修要100块人民币,她心疼S了。
空姐点餐时候都是我给她翻译的,她特别腼腆不好意思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好可爱,她肯定过得很好。
才发现美国人说的英文跟美国之音里说的英文不一样。。。
期末居然考第一
老师把其他美国学生骂了狗血淋头
人家就琢磨这美帝真好, 买了东西, 还有钱拿
店里都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哪像现在人都没有几个的。当时流行买摄像机,CD。
我刚来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哭啊哭,想念国内的人,电话费用齐高,哎,为了美国梦,COST好高啊。
不把老留整晕不算完。本来英文就够烂。
他转过来,盯着我的眼睛笑着说: we may look alike, but i am DR. 哈密,i am not DR. 兰圃。
他看着我笑的样子,我被电到了,立马飞跑开去。。。。。
后来我看他们两个一点都不象,虽然都是小脑袋小脸,一个高,一个矮,特别明显。
去年我再到纽约,这些SHOW已经没了。。。。LOL
当初我问爹在纽约的学生,跟我说那是投一个QUARTER进去,有个小孔会打开一分钟,里面有个光屁股女人在那里跳啊跳的。
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去看,就没了。。。
当时想美国的小汽车真自动化呀!现在想想多可笑。
搞到卖餐小哥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
哈哈。这贴比砸小留好玩多了。老留故事多啊。小留哪比得上。
吓得我。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错啊。
国内学的英国英语真害人啊。还有那经典的rubber.
到银行,怎么ATM拿钱,不用讲话。到supermarket 怎么买菜---只要知道回答一句话:paper or plastic。她胆子大,第二天就自己出门取钱买菜去了。也不留个条,急得到处找。。。
我比较自信,学着用"you, too"回答一切寒暄。老美同学送我到机场说"have a safe trip", 我也是一句"you,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