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带火了大王蛇,干炒牛河,霸王别姬,也带火了宝总泡饭。有人说那是大奶的硬气,有人说那是宝总的底子。不管怎么说,泡饭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很多人都说泡饭是上海特别的。其实不是!我上海朋友说上海周围都是农村,农民不需要赶时间,所以不需要这种简易的食物。我家在河北的一个工业城市里。夏天除了凉面之外,就是炸咸鱼咸鸭蛋就泡饭,我们叫做水饭。有多家常呢?举个例子。记得有次地方每周的电视报(曾经在九十年代家家必备的每日读物)上面有专门的小文章,让大家吃水饭的时候啊,淘两边水!这样可以把一些附在剩饭表面的一些可能变质的淀粉啊,被苍蝇趴过的留下的细菌啦都淘掉,这才有益健康。
那时夏天还没有空调,充其量是电扇。泡饭不一定是剩饭。有时为了凉快,把热饭用冷水淘一下,再和着咸菜,炸鱼炸虾或者咸鸭蛋一起吃。其他季节天冷,那就剩下的大米饭加热水,淘一下再和着剩菜吃。主要是学校中午都要回家吃饭。大人上班有时是没时间现做饭菜的。每家都会有自家特别的这种快手饭菜。泡饭是家常的,有烟火气的。都是吃剩饭,鸡蛋炒饭是被认为是比较高级一些的。对应片子里的船王炒饭。
但是你要是海外留学生的话,很难不喜欢不熟悉泡饭的。
我在一个天冷的地方留学。在周围人都鼓励我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和生活的大浪潮之下,我唯一的坚持就是中国胃。
电锅做米饭,大大的锅,米少了只会粘锅浪费。一个人吃总会剩下一些。晚上或者早晨就吃泡饭。或者加汤料,做成热的泡饭。或者夏天用冷水淘一下。做菜也是,中国菜一次要用的各种配料多,有时故意多做一些,用菜汤泡一下,特别适合吃泡饭。要不就是最方便的炒鸡蛋啊什么的。
如果是时间再多一些的话,那就是热的泡饭。这种把中国料理里面的汤菜和米饭混起来的做法我一直以为是自己聪明,发明出来的。直到来到新加坡,发现当地人是有专门的摊位来卖各式各样的热泡饭的。什么龙虾泡饭,海皇泡饭..... 我笑得打滚。话说到了新加坡我真的发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她们的肉骨茶,其实是我们的排骨汤!连读音都像。哈哈
这种稍微费点儿事儿的泡饭我在国外只在周末假期里才更有机会吃到的。各种菜啦丸子啦肉片儿啦炸豆腐啦鱼片啦,就是砂锅料加勺米饭。煮的差不多了,撒葱花香菜点香油撒胡椒粉,咕咕噜噜沸腾在锅里。每每吃得我荡气回肠。那氤氲热气,常常把鼻子逼出鼻涕泡儿来。吃一碗热汤饭,拿纸巾深深擤一下鼻涕,真的是上下通顺!
到了新加坡,点上一份煌上煌泡饭,我的当地朋友执意让我加些油条吃。哇塞!这一吃不得了!太奢侈了,泡饭常有,而酥酥脆脆的大油条不常有啊
结果吃进去的水会稀释胃液, 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是放在下一天的新鲜饭上面一起蒸。 不过我们家是尽量煮得刚够各人吃完, 不剩饭。 其实泡饭(水饭)就着咸菜腐乳一起吃是满好吃的
我是北方人哦
但潮汕两广福建人爱吃粥就不太明白了。潮州人食糜的小贩都是卖几十种配菜的
食糜的摊位更是十几米长的各式各样的小菜。那碗粥反而是不要钱的
水开了撇去血沫, 加泡过的(不泡也行)的米, 水再开时, 慢火煮两个小时就行了
记得以前常吃的一种福建或台湾的咸鱼鸡粒粥,米烧得不烂,非常好吃。。。
大冬天的,说粥都暖!
八十年代之前没有在别人家吃饭的习俗,可能那时候是大家都穷。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吃饭泡水、或泡汤是不被允许的。
粤菜的粥是粥,饭是饭,汤是汤,两回事啊。
我印象里,也有说泡饭不健康,好像是容易把整个饭粒都和着汤吞下去,影响消化?但有时泡饭是再煮过的,米粒应该都煮得比较软了。
我在新加坡见识到了很多以前在国内没见过的“中国货”
我今天晚上做
就是我们上海话里的咸泡饭, 有肉有菜的
要歇一会儿才喝茶,就是这个道理。
繁花带火了大王蛇,干炒牛河,霸王别姬,也带火了宝总泡饭。有人说那是大奶的硬气,有人说那是宝总的底子。不管怎么说,泡饭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很多人都说泡饭是上海特别的。其实不是!我上海朋友说上海周围都是农村,农民不需要赶时间,所以不需要这种简易的食物。我家在河北的一个工业城市里。夏天除了凉面之外,就是炸咸鱼咸鸭蛋就泡饭,我们叫做水饭。有多家常呢?举个例子。记得有次地方每周的电视报(曾经在九十年代家家必备的每日读物)上面有专门的小文章,让大家吃水饭的时候啊,淘两边水!这样可以把一些附在剩饭表面的一些可能变质的淀粉啊,被苍蝇趴过的留下的细菌啦都淘掉,这才有益健康。
那时夏天还没有空调,充其量是电扇。泡饭不一定是剩饭。有时为了凉快,把热饭用冷水淘一下,再和着咸菜,炸鱼炸虾或者咸鸭蛋一起吃。其他季节天冷,那就剩下的大米饭加热水,淘一下再和着剩菜吃。主要是学校中午都要回家吃饭。大人上班有时是没时间现做饭菜的。每家都会有自家特别的这种快手饭菜。泡饭是家常的,有烟火气的。都是吃剩饭,鸡蛋炒饭是被认为是比较高级一些的。对应片子里的船王炒饭。
但是你要是海外留学生的话,很难不喜欢不熟悉泡饭的。
我在一个天冷的地方留学。在周围人都鼓励我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和生活的大浪潮之下,我唯一的坚持就是中国胃。
电锅做米饭,大大的锅,米少了只会粘锅浪费。一个人吃总会剩下一些。晚上或者早晨就吃泡饭。或者加汤料,做成热的泡饭。或者夏天用冷水淘一下。做菜也是,中国菜一次要用的各种配料多,有时故意多做一些,用菜汤泡一下,特别适合吃泡饭。要不就是最方便的炒鸡蛋啊什么的。
如果是时间再多一些的话,那就是热的泡饭。这种把中国料理里面的汤菜和米饭混起来的做法我一直以为是自己聪明,发明出来的。直到来到新加坡,发现当地人是有专门的摊位来卖各式各样的热泡饭的。什么龙虾泡饭,海皇泡饭.....
我笑得打滚。话说到了新加坡我真的发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她们的肉骨茶,其实是我们的排骨汤!连读音都像。哈哈 
这种稍微费点儿事儿的泡饭我在国外只在周末假期里才更有机会吃到的。各种菜啦丸子啦肉片儿啦炸豆腐啦鱼片啦,就是砂锅料加勺米饭。煮的差不多了,撒葱花香菜点香油撒胡椒粉,咕咕噜噜沸腾在锅里。每每吃得我荡气回肠。那氤氲热气,常常把鼻子逼出鼻涕泡儿来。吃一碗热汤饭,拿纸巾深深擤一下鼻涕,真的是上下通顺!
到了新加坡,点上一份煌上煌泡饭,我的当地朋友执意让我加些油条吃。哇塞!这一吃不得了!太奢侈了,泡饭常有,而酥酥脆脆的大油条不常有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繁花 之 泡饭 繁花照进现实 - 宝总最后跟谁在一起 夸夸樟宜机场 2 我的互联网 XHS上的我的2023
结果吃进去的水会稀释胃液, 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是放在下一天的新鲜饭上面一起蒸。 不过我们家是尽量煮得刚够各人吃完, 不剩饭。 其实泡饭(水饭)就着咸菜腐乳一起吃是满好吃的
但潮汕两广福建人爱吃粥就不太明白了。潮州人食糜的小贩都是卖几十种配菜的
食糜的摊位更是十几米长的各式各样的小菜。那碗粥反而是不要钱的
水开了撇去血沫, 加泡过的(不泡也行)的米, 水再开时, 慢火煮两个小时就行了
记得以前常吃的一种福建或台湾的咸鱼鸡粒粥,米烧得不烂,非常好吃。。。
大冬天的,说粥都暖!
八十年代之前没有在别人家吃饭的习俗,可能那时候是大家都穷。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吃饭泡水、或泡汤是不被允许的。
粤菜的粥是粥,饭是饭,汤是汤,两回事啊。
我印象里,也有说泡饭不健康,好像是容易把整个饭粒都和着汤吞下去,影响消化?但有时泡饭是再煮过的,米粒应该都煮得比较软了。
我在新加坡见识到了很多以前在国内没见过的“中国货”
我今天晚上做
就是我们上海话里的咸泡饭, 有肉有菜的
要歇一会儿才喝茶,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