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娇小身材和面貌都很像米雪。
我俩平时聊天主要围绕工作,今天她突然主动提起政治话题。
她首先承认她不了解中国,只去旅行过一次,蜻蜓点水几天就离开了,并没有深刻的印象。接着她说在巴黎遇见一个小粉红,她很讶异对方对中国制度的圭臬般的全力维护,她稍微提出一点不同想法就被对方攻击甚至诋毁,乃至于根本无法对话不欢而散。
看她平常笑眯眯的双眼今天瞪得那么圆,我猜她这包气刚吃了不久,尚未消化掉。可是,我一时也找不到词来安慰她。就像在网上,恶语相向有时是因为观点不同,有时根本就是信仰不同。观点尚可商榷,信仰则不由质疑。但不论怎样,恶语已出,谈话的门基本就关上了,信仰观点都已不再重要,只剩下反感的情绪。。。网上都是如此,何况生活里遇见这种情况。可惜今天匆匆忙忙,不然我会邀她去喝个咖啡,哎
所以, 我都觉得我愿意网上对话的ID 越来越少了。。。
而我还是一个好欺负的主, 呵呵!
真是活久见,难道所谓“百年不见之大变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追求更好的生活吗?匪夷所思
ID当空气的能力
我的表姐住在加州的, 她是支持Trump 的, 她平常和我一提政治, 我就转移话题
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宪政”、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是资本主义政治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多样化的错误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的趋势更加显著。高校作为思想碰撞的重要场域,既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前沿阵地。全面审视西方各种错误思潮可能在高校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积极应对策略,具有强烈的问题指向性和现实必要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文化交流、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对各种错误思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高度重视。比如一些错误思潮通过论坛、学术访问、文化产品、项目资助等形式进行隐蔽性渗透,可能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又如大众传媒既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也是一些错误思潮渗透的重要手段,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微空间信息传播瞬时性、裂变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将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嵌入游戏软件、好莱坞电影、品牌服饰、电视广告等多元文化载体中,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着青年学生。高校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拿出有力的应对策略,积极应对挑战、化解冲击、减少碰撞。
... ...
比如,多数中国人为什么会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尽管99.9%的人从未去过台湾?
又比如,多数台湾人为什么会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都是学校的课本,政府掌握的媒体,给洗出来的.
香港在这一点上也是同样的。随着香港国安法的推出、实行,教育的改变,叛离、分裂的声音被压制,今后也会转向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追求真相的动力,愿望,精力和时间的。大量推送的社交网络平台也是洗脑,温柔舒适的洗法
分析到根子上都是受生活中的实利影响。
生活得顺心,就会维护这个社会和秩序,
生活得不顺心,就会牵怒到周围的一切…
不过我发现港澳台等等海外华人中,虽然已经是所谓的民主社会
却常常有着所谓的“高人一等"于内地人感觉
是不是?
近年来是低人一等的感觉,开始嫉妒,观点就更极端了,我都是绕道
但这样的观点放在台湾,或香港,可能属于多数,因此反而不属于偏执
家长制,孩子又穷又丑之类的。不被打出门,主人就算客气
我曾与几个老派香港人聊过天,他们坚持说香港过去在英国人统治下如何如何辉煌
可是那时香港人别说有选举的自由,就是所有香港高级官员都是英国人担任的,没有香港人的任何事!
只要是个英国白人,在香港就高人一等,享受生活、工作上各种特权…
这些香港人都选择看不见…
不过那时内地还没有像今天全面对外开放,所有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香港
香港普通人,随便开个贸易公司,日子就好过很。
不亲密的人, 不能聊
你是想说?我也是最近才听说那些电游,你打电游的,了解吗?
哎,我原先以为美国人在政治问题上很有进退。但是川普这几年,让人大开眼界
别说四十年代的新华日报观点,建党初心不清楚,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没有读过。
我这个同学将近50年党龄,曾是国内某著名高校校长。
80后,娇小身材和面貌都很像米雪。
我俩平时聊天主要围绕工作,今天她突然主动提起政治话题。
她首先承认她不了解中国,只去旅行过一次,蜻蜓点水几天就离开了,并没有深刻的印象。接着她说在巴黎遇见一个小粉红,她很讶异对方对中国制度的圭臬般的全力维护,她稍微提出一点不同想法就被对方攻击甚至诋毁,乃至于根本无法对话不欢而散。
看她平常笑眯眯的双眼今天瞪得那么圆,我猜她这包气刚吃了不久,尚未消化掉。可是,我一时也找不到词来安慰她。就像在网上,恶语相向有时是因为观点不同,有时根本就是信仰不同。观点尚可商榷,信仰则不由质疑。但不论怎样,恶语已出,谈话的门基本就关上了,信仰观点都已不再重要,只剩下反感的情绪。。。网上都是如此,何况生活里遇见这种情况。可惜今天匆匆忙忙,不然我会邀她去喝个咖啡,哎
所以, 我都觉得我愿意网上对话的ID 越来越少了。。。
而我还是一个好欺负的主, 呵呵!
真是活久见,难道所谓“百年不见之大变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追求更好的生活吗?匪夷所思
ID当空气的能力
我的表姐住在加州的, 她是支持Trump 的, 她平常和我一提政治, 我就转移话题
提升青年学生对错误思潮的鉴别能力 2021-10-28 14:49 中国教育报 黑晓卉
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宪政”、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是资本主义政治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多样化的错误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的趋势更加显著。高校作为思想碰撞的重要场域,既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前沿阵地。全面审视西方各种错误思潮可能在高校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积极应对策略,具有强烈的问题指向性和现实必要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文化交流、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对各种错误思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高度重视。比如一些错误思潮通过论坛、学术访问、文化产品、项目资助等形式进行隐蔽性渗透,可能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又如大众传媒既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但也是一些错误思潮渗透的重要手段,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微空间信息传播瞬时性、裂变性和碎片化的特点,将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嵌入游戏软件、好莱坞电影、品牌服饰、电视广告等多元文化载体中,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着青年学生。高校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拿出有力的应对策略,积极应对挑战、化解冲击、减少碰撞。
... ...
比如,多数中国人为什么会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尽管99.9%的人从未去过台湾?
又比如,多数台湾人为什么会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都是学校的课本,政府掌握的媒体,给洗出来的.
香港在这一点上也是同样的。随着香港国安法的推出、实行,教育的改变,叛离、分裂的声音被压制,今后也会转向的。
不是所有人都有追求真相的动力,愿望,精力和时间的。大量推送的社交网络平台也是洗脑,温柔舒适的洗法
分析到根子上都是受生活中的实利影响。
生活得顺心,就会维护这个社会和秩序,
生活得不顺心,就会牵怒到周围的一切…
不过我发现港澳台等等海外华人中,虽然已经是所谓的民主社会
却常常有着所谓的“高人一等"于内地人感觉
是不是?
近年来是低人一等的感觉,开始嫉妒,观点就更极端了,我都是绕道
但这样的观点放在台湾,或香港,可能属于多数,因此反而不属于偏执
家长制,孩子又穷又丑之类的。不被打出门,主人就算客气
我曾与几个老派香港人聊过天,他们坚持说香港过去在英国人统治下如何如何辉煌
可是那时香港人别说有选举的自由,就是所有香港高级官员都是英国人担任的,没有香港人的任何事!
只要是个英国白人,在香港就高人一等,享受生活、工作上各种特权…
这些香港人都选择看不见…
不过那时内地还没有像今天全面对外开放,所有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香港
香港普通人,随便开个贸易公司,日子就好过很。
不亲密的人, 不能聊
你是想说?
我也是最近才听说那些电游,你打电游的,了解吗?
哎,我原先以为美国人在政治问题上很有进退。但是川普这几年,让人大开眼界
别说四十年代的新华日报观点,建党初心不清楚,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没有读过。
我这个同学将近50年党龄,曾是国内某著名高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