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一首词,感觉怪怪的,不知道什么味道

布兰雅
楼主 (文学峸)

昨晚在隔壁坛子,看到是毛的忌日。然后看到他的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杨是毛的早年妻子杨开慧,柳是毛的早年哥儿们柳直荀。这首词是写给柳的妻子李淑一的。杨开慧是柳直荀和“淑一姐”的红娘。李淑一和杨开慧同年,是闺蜜,真正的闺蜜,同宿舍的,那种出生入死的闺蜜。杨被杀后愿做杨母的女儿。杨开慧被国民党杀掉了,柳直荀被共产党杀掉了。

但细读下去,就不淡定了。怎么,我的老婆,和妳的老公,杨和柳,两个人一男一女,晃晃悠悠去了月宫?

那么,我(毛)和妳(李淑一)两个活着的人又什么关系呢?套近乎?吃豆腐?

而且桂花酒,指的是贺子珍。唉,等等,关系有点儿乱,我得理一理。

这个时候,毛的妻子是江青,她什么感觉呢?高兴还是不高兴?也许杨柳两人都和江青没关系,所以随他们去。但毛还想着杨和贺。贺还活着呢。

1920年,毛还是穷光蛋的时候,去北京路上喜欢上了杨,我相信是真心的。毛26岁,杨18岁。但杨的父亲激烈反对,作为长者,看出毛是个浪人,女儿喜欢他那是往火坑里跳,得不到幸福,恐有杀身之祸。不料成真。杨给毛生了几个儿子。7年后,毛躲进井冈山,杨带着孩子们躲回老家。问题是毛上了井冈山就和贺子珍结婚了。过了两年多,杨被抓,告诉她毛已经有新人了。你只要声明和毛断绝关系就放了你。可是杨不肯,就被杀掉了。可是这时毛与贺真的已经结婚两年多了啊。杨开慧真的是痴情。

我相信李淑一对毛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从认识的时候,毛就是大领导。她写的诗词,是纪念老公的。对毛,是闺蜜的老公而已。也相信毛对李淑一夜没有什么想法,是第二个妻子的闺蜜,老朋友。

就是这“杨柳”,缠着一起,味道怪怪呀。

 

桃花好运
桂花酒是指贺子珍?第一次知道
布兰雅
她中秋节出生的,所以原名贺桂圆,毛叫她小名“桂花”。这首词本身就是借贺子珍说杨开慧的。

桂子飘香,花好月圆,所以得名桂圆。

桃花好运
那吴刚是谁?
布兰雅
我不知道。你去找找?

不是指自己吧?哎哟妈。

只有他能捧出桂花酒,还有谁?

h
hhtt
吴刚,国家一级演员,《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潜伏》中的陆桥山。《潜伏在黎明之前》中的沈在新。
布兰雅
词57年的,你这吴刚生于1962年。
g
gladys
根据上下文,“吴刚”是matchmaker

按你的解释,我翻译了以后就是:

我失去了我的杨夫人,你失去了你的柳夫君,他们一起去了天堂。请问吴刚还有新人可以介绍吗?吴刚捧出了贺子珍。

布兰雅
不大说得通。开慧是初恋?(不是原配),桂花是热恋。

和桂花十年,如狼似虎,一直生,但存活的不多,只有李敏公开。

k
kentridge
啊哈哈,师傅,徒弟礼拜一蛤。
k
kentridge
啊哈哈,师傅,徒弟礼拜一蛤。
名校FAN
哈哈..有才哈
布兰雅
你在干嘛?我今天在休息。

准备比赛。

h
hhtt
噢!搞错了!那一定是仙人吴刚!
S
Sequoia_CA
你纠结什么呀,当年我也纠结过,人家都结婚了,你不声明脱离干系,真不是我等容易明白的痴情。
L
Longwood123
李淑一的儿媳妇是教过我朋友的老师,朋友去过她们家,部长楼里面,好像那时候老太太还健在。回来说就记得她们家大落地窗,

北京老百姓普通的房子哪有?毛主席的这首词,大玻璃镜框裱着,大概一人多高,挂在最醒目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真迹。老毛自己都说,他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所以这种诗词用词不能按中国传统诗词深究,可能就是用杨柳一起顺口,随性惯了,没什么特别的考虑。李淑一儿媳妇倒是一辈子普普通通在小学里面教书。另外,记得柳是李鹏的舅舅好像,所以李鹏当总理在红二代里面算是家庭背景资历深的

L
LifeIsBeautiful3
哈哈,小布拿来做学问般研究
l
lovecat08
你太多愁善感了。
S
Sequoia_CA
哈哈哈!
i
iask
老毛大概认为神仙没情欲,在月亮上大概率都光着屁股(谁也没带个裁缝上去啊)也无妨。
L
Longwood123
??您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L
Longwood123
“而且桂花酒,指的是贺子珍”,这个以前不知道,谁解读的?
布兰雅
在上面浅路明贴的链接里。
s
sansemao
那百度里说缅怀贺子珍,也是胡扯。

贺子珍28年跟老毛,38年被送俄国,47年回国,早已成为旧人。只是这二任妻子建国后就没名正言顺过,她倒是比老毛活得长,到84年才走。所以,这缅怀也是瞎扯,搞的老毛很念旧似的。其实根本就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浅路明
毛的诗只是跟李淑一一起缅怀一下死者,跟新人旧人完全没有关系。

他对新人旧人的做法不地道,但跟这首诗没有丝毫关系。

g
gladys
你的解释是陈词滥调,小学生都知道。小布的解释倒是独出机杼,有她自己的见解。
浅路明
地摊文学爱好者喜欢的口味一致,一点儿不奇怪。
g
gladys
小布没有无脑地崇拜毛文学,有critical thinking, 值得点赞。
g
gladys
从头就看见你骂“恶心”“地摊文学”,感觉共产党再生,不容别人对文学作品有任何其他想法和解读
g
gladys
其实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千人千面,也是对作品的再创作。
k
kingfish2010
柳直荀是在湘鄂西根据地被当作AB团杀掉, 主导工作的是苏联回来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夏曦,

几次清理, 杀了几万红军官兵。

李淑一寄信给老毛, 也是求给柳平反。

a
alwaysluck
李淑一和柳直荀的女儿柳挹群

一家及后代可是都在美国,

他们看了这篇文章及跟贴会如何感受?

设身处地想想吧…

z
zhuangqiushui
对中国的critical thinking就是你们那的主流,也没啥稀奇,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嘛,美国红歌你们也会唱
g
gladys
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文革受过教育?不会以“骂”为“逻辑”?另外Critical thinking是征对万事万物的。
z
zhuangqiushui
你还说人家无脑呢。。。这是美国的教育?Critical thinking是征对万事万物但是有选择的

Critical thinking就可以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g
gladys
有“倾向性”不是原罪啊?有什么问题吗?这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新华怒放
诗歌是抒情,不必过分解读。不然飞流直下三千尺怎样解读?很多中国人对毛是有感情的,所以以不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为好。

虽然我自己对毛无感,但是我有认识人,真的对他有感情的,他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解放前的中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我爸爸对我说的。

虽然我父母家的财产都是被充公了的,但我觉得他们没有什么bitterness,。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个人和家族的悲欢离合在历史的大洪流面前何足挂齿。

R
Redcheetah
湿人情怀常人岂可窥伺?:)
新华怒放
欠妥
新华怒放
完全正确。诗要表达的是情感,评价一首诗,要看作者用文字传达情感以及引发读者审美共鸣的能力。至于inspire这首诗的背后事件,

其细节及真伪,不重要了。

军大衣
笑死
小小目标
一首比薛蟠的水平高不了太多的打油诗,不必费心研究。渣男逢场作戏而已,吟诗一首,滴几滴鳄鱼的眼泪,当然读不出真情实感,所以觉得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