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次在amazon买的东西没到。就打电话询问。然后他们帮我退回了钱。但是跟我说我有一个prime 没使用。我就稀里糊涂加入了。结果就每月来收我的钱。也不多$12.99。每次人家来收,我就稀里糊涂地转账。我以为是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大钱我会问,小钱就算了。就在上周。我觉得我们什么都没买,怎么又要交钱。刚好孩子在身边。我就问了他一句。他说好像最近没买什么。然后就直接电话过去。才知道我已经连续交这个会员费两年多了。而我一共就用过几次。孩子说他自己有这个。但他的是别的途径来的。是免费的。
最后处理结果就是,amazon会把没使用但交了的费退回来。但是不能退现金。只能退到amazon账号。今后可以用来在amazon买东西。这样一想。
回忆一下我在amazon买过的东西。好像去年给老公和自己买了两条睡衣。很舒服那种。疫情期间还买过一些小东西。也就是说,有时候我花20刀买的东西,用12.99 刀的运费被送到家。
当时发现的时候,心里别提多不舒服。钱虽然不多。主要是被恶心。觉得自己太窝囊了。怎么就不知道好好问问。我已经取消了。以后把退回来的几百花掉。以后小心商家的这些乱其包扎的名堂。
我很少网购。不像我儿子他们,什么都网购。我买衣服也不网购。但是,网购也是个消费趋势。我前些日子被推荐去一个店买裙子。店里根本没什么好东西。但是网上就有。
老了,跟不上了。还好我没像国内退休老头老太,拿着房本作抵押去投资。儿子说了,以后有疑问就问他。老公说就当捐了。其实我心里别扭的不是钱多交了。是觉得自己的马虎。和闺蜜说起来这事。她说现在人约会也都在网上寻找。里面有很多骗子。而且还真有被骗走钱的。这社会怎么这样了。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8/12/10811320.html
因为这已经是消费趋势了。
Amazon 好处是退货方便。
我网上消费,从Amazon 到aliExpress 了
觉得阿里上更便宜,但是退货不可能了。
收到觉得错了,进捐物框,无悔
你是不是有每月查帐单的习惯?
我网上付款,但是每单,一个个查看的
比如我儿子后来有了自己公司的health insurance。但是我这头还一直交着钱。过了五个月。我才发现。让他们停止。他们不停止。电话上说我们必须出示新health insurance证明,他们才可以取消。后来这无耻的insurance 才被停掉。
现在有些公司要求必须银行直接转账。比如Verizon的internet。这样将来如果你停止使用。你必须自己去银行停止付款。我儿子的health insurance就是这样停下来的。
我以前用过RCN。每年上涨。我就换了公司。第二天email就来了。说我们很伤心滴看到你离开。我们会给你一个很便宜的价钱。上周又来了,价钱是以前的20%都不到。现在公司都是一样。你用得越久,每年上涨。反而新客户便宜。所以,老客户拿不到credit。什么逻辑呀?所以大家就在几家公司之间换来换去。我家墙外这几家的cable都留在那里。有的时候觉得换起来很麻烦。就懒。就得多交钱。而且这属于垄断行业。RCN和Camcast是一家公司。背后这么搞来搞去。钱都去了一处。
原本以为男人有钱也一样可以不负家庭。
他在网上买东西多,prime的两天送到,不是prime的要多花几天。另外就是prime上有很多电影电视剧看,不过我家一般看Netflix的,另外好像还有免费书籍可以读。
老美们花钱是买服务和感觉。他们的温饱在上一代已经解决,这一代的人花钱找感觉,他们会为了快捷服务而多付出一些钱,当然也有代价,很多人账户上没存款。
老中呢,在咱们这一代刚刚达到温饱,小时候大部分的零食花样也不多,因为物质丰富是在改革开放后。所以,对咱们这一代人来说,不太会花钱买服务,觉得不值得。
我刚才问了下猫爹,要不要取消prime membership,他说not yet。我就不管了
首先,根据你的基因检测结果,替你找一串亲缘关系的人,比如它说你是我的第一表亲,(你得分我一半身家,哈哈。这个你记得了,切切)。
然后,依据不同的付费等级,它替你翻査各种资料,我付的是最低等级的付费,就是一般公开的信息,比如入境记录,结婚记录,投票登记记录,服役记录,school yearbooks 之类。这些本来就是免费公开的,你自己去查即可。我的目的就是建立家族树,而这些资料令我的家族树有依有据。
再深一点的,随着基因库资源的不断增长,它会为你更新,甚至于你的基因百分比也会随之改变的。比如几年间老谬他的爱尔兰、苏格兰裔的比例变化很大。本来他们以为自己的意大意裔、法裔比例较高,其实比例只有个位数。
一句话,money works.
万一以后想干坏事就糟了,DNA样品一查就知道了
我有一次在amazon买的东西没到。就打电话询问。然后他们帮我退回了钱。但是跟我说我有一个prime 没使用。我就稀里糊涂加入了。结果就每月来收我的钱。也不多$12.99。每次人家来收,我就稀里糊涂地转账。我以为是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大钱我会问,小钱就算了。就在上周。我觉得我们什么都没买,怎么又要交钱。刚好孩子在身边。我就问了他一句。他说好像最近没买什么。然后就直接电话过去。才知道我已经连续交这个会员费两年多了。而我一共就用过几次。孩子说他自己有这个。但他的是别的途径来的。是免费的。
最后处理结果就是,amazon会把没使用但交了的费退回来。但是不能退现金。只能退到amazon账号。今后可以用来在amazon买东西。这样一想。
回忆一下我在amazon买过的东西。好像去年给老公和自己买了两条睡衣。很舒服那种。疫情期间还买过一些小东西。也就是说,有时候我花20刀买的东西,用12.99 刀的运费被送到家。
当时发现的时候,心里别提多不舒服。钱虽然不多。主要是被恶心。觉得自己太窝囊了。怎么就不知道好好问问。我已经取消了。以后把退回来的几百花掉。以后小心商家的这些乱其包扎的名堂。
我很少网购。不像我儿子他们,什么都网购。我买衣服也不网购。但是,网购也是个消费趋势。我前些日子被推荐去一个店买裙子。店里根本没什么好东西。但是网上就有。
老了,跟不上了。还好我没像国内退休老头老太,拿着房本作抵押去投资。儿子说了,以后有疑问就问他。老公说就当捐了。其实我心里别扭的不是钱多交了。是觉得自己的马虎。和闺蜜说起来这事。她说现在人约会也都在网上寻找。里面有很多骗子。而且还真有被骗走钱的。这社会怎么这样了。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8/12/10811320.html
因为这已经是消费趋势了。
Amazon 好处是退货方便。
我网上消费,从Amazon 到aliExpress 了
觉得阿里上更便宜,但是退货不可能了。
收到觉得错了,进捐物框,无悔
你是不是有每月查帐单的习惯?
我网上付款,但是每单,一个个查看的
比如我儿子后来有了自己公司的health insurance。但是我这头还一直交着钱。过了五个月。我才发现。让他们停止。他们不停止。电话上说我们必须出示新health insurance证明,他们才可以取消。后来这无耻的insurance 才被停掉。
现在有些公司要求必须银行直接转账。比如Verizon的internet。这样将来如果你停止使用。你必须自己去银行停止付款。我儿子的health insurance就是这样停下来的。
我以前用过RCN。每年上涨。我就换了公司。第二天email就来了。说我们很伤心滴看到你离开。我们会给你一个很便宜的价钱。上周又来了,价钱是以前的20%都不到。现在公司都是一样。你用得越久,每年上涨。反而新客户便宜。所以,老客户拿不到credit。什么逻辑呀?所以大家就在几家公司之间换来换去。我家墙外这几家的cable都留在那里。有的时候觉得换起来很麻烦。就懒。就得多交钱。而且这属于垄断行业。RCN和Camcast是一家公司。背后这么搞来搞去。钱都去了一处。
原本以为男人有钱也一样可以不负家庭。
他在网上买东西多,prime的两天送到,不是prime的要多花几天。另外就是prime上有很多电影电视剧看,不过我家一般看Netflix的,另外好像还有免费书籍可以读。
老美们花钱是买服务和感觉。他们的温饱在上一代已经解决,这一代的人花钱找感觉,他们会为了快捷服务而多付出一些钱,当然也有代价,很多人账户上没存款。
老中呢,在咱们这一代刚刚达到温饱,小时候大部分的零食花样也不多,因为物质丰富是在改革开放后。所以,对咱们这一代人来说,不太会花钱买服务,觉得不值得。
我刚才问了下猫爹,要不要取消prime membership,他说not yet。我就不管了
首先,根据你的基因检测结果,替你找一串亲缘关系的人,比如它说你是我的第一表亲,(你得分我一半身家,哈哈。这个你记得了,切切)。
然后,依据不同的付费等级,它替你翻査各种资料,我付的是最低等级的付费,就是一般公开的信息,比如入境记录,结婚记录,投票登记记录,服役记录,school yearbooks 之类。这些本来就是免费公开的,你自己去查即可。我的目的就是建立家族树,而这些资料令我的家族树有依有据。
再深一点的,随着基因库资源的不断增长,它会为你更新,甚至于你的基因百分比也会随之改变的。比如几年间老谬他的爱尔兰、苏格兰裔的比例变化很大。本来他们以为自己的意大意裔、法裔比例较高,其实比例只有个位数。
一句话,money works.
万一以后想干坏事就糟了,DNA样品一查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