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人体其实对纯粹的糖份,脂肪和盐是有自动限值的

G
GoGym
楼主 (文学峸)

比如让你光吃白糖,奶油,和盐,是吃不下多少的。但是,N十年前的发现,把这三样组合起来,会bypass人的自然防线,而且有个成份范围,不但bypass人体limit,还会让人上瘾,吃了停不下来。食品公司老早就知道这个秘密了,所以加工的食物肯定是包括糖(包括简单碳水)油盐的霹雳三组合。比如刚才柚子的酥点,就是糖(简单碳水都算糖)油盐。还有薯条,薯片,冰激凌,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如此。

e
easyboy
有一定道理

比如碳水里的糖分,还有感觉不到咸味的非纳的盐比如味精,不知不觉的过量了

柚子
小的时候,西红柿蘸白糖,使劲蘸,一个西红柿蘸掉半碗白糖,那时候的西红柿是真的西红柿,咬一口满手淌汁,真好吃!
得瑟一下
我反正听医学专家说,一般人认为油是健康的最大敌人,其实不然

糖才是

S
Sequoia_CA
霹雳三组合!

借你的题目,想起我的毛病。

我的古怪毛病不少,我说过的,一是左右不分;二是畏高、畏窄小空间、畏广阔空间、特别困扰我的这几年还有水下恐惧等等。

今天要讲一下第三个毛病,我的味蕾。话说我对食品的味道需求不高。高中的时候我们是寄宿学校,每两周回家两天。我妈妈说,若是我回家了,她做菜就不放味精,因为我投诉,厌恶味精。(我没有半点记忆我自己曾经的投诉,直到我自己会煮菜之后,即我有烹制选择权之前,我也没注意到自己不喜欢味精)。

到了我妹妹的女儿出生,这个小姑娘根本不沾任何调味料,baby仔若是尝到酱油的味道也会大哭的,大约是一般 baby 尝到苦涩味道的不快反应。她只喜欢吃没加任何调味料的白饭白鸡肉白鱼白虾白猪肉等等。

这个时候,联系自己的种种“劣迹”,我悟出来了,我们的味蕾是遗传的。

今天鱼王说的从来没喝过一罐可乐,我也是这样子的,加工食品对我来说基本上都没有任何吸引力。我更加不吃零食,句号。

a
alwaysluck
可是,过去的人,吃得很清淡,寿命也不长啊
咪呜
乱讲。吃什么都会停下来的。我有时候整个夏天都不吃酸奶,到冬天,突然想吃了…身体

自然有一个调节能力,它会告诉你,我想要什么…有时候菜里盐比较多,谈不上咸,因为糖盐混合,不咸的,但吃完后我想吃甜点,我知道是菜里盐太多。有时候吃完饭我想吃坚果,好像胃空空的,我知道是今天晚饭的卡路里低,我觉得没吃饱——没吃够,等等等等

当然,饮食和习惯也相关,太咸太甜太油都是坏习惯…

其它我都无所谓,我说过,我相信常识。

比如马拉松,铁人三项,常识是它们对身体并不好…

l
lookatme..
吃同样的食物,每个人身体的反应都不一样,得糖尿病的是少数,而且不是吃出来的。况且咱大脑的运动都依赖糖

不吃糖和碳水是不可行的。

我现在白天高碳水,面包蛋糕早上中午吃,晚上少吃一点。

 

咪呜
吃零食是减缓压力或者叫放松的一个方式。那你怎么放松呢?

这是常识,也是科学证明的:即人为什么会吃零食

咪呜
我早就说了,糖尿病跟吃糖无关。否则怎么解释80年代50岁左右得糖尿病的中国人?他们那辈子有糖吃啊?当然,不是因此我们就多吃糖吧…

但没有任何食品是错的,或洪水猛兽,什么都要吃,这是常识。

真理太过亦成谬误

比如呼吸道传染病不戴口罩,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吃东西不会得乙肝。呵呵,原来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乙肝病毒感染人群,都是滥交和输血的?中国人真是性解放啊,哈哈哈

违背常识的科学,是伪科学

S
Sequoia_CA
吃零食怎能放松?这个真的不懂。我的基因里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念想,不是我可以控制的。
l
lookatme..
我同意你说的,平时饮食,选择加工少的,比如各种bar和果汁,我不会碰的
z
zhuangqiushui
糖应该算人工添加剂,自然界的糖只有果糖蜂蜜,量也不多,蔗糖是人工大量种植产生的

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那么多蔗糖

看过一个讲神秘果的视频,也就是食用那种果子以后能在一段时间内会改变人的味觉,以至于吃到酸的食物都能感觉香甜,当然这个果子要是普及了,就没糖什么事了,所以制糖业不希望这东西普及。。你们FDA也把这东西禁了,认为是“illegal undeclared sweetener”

咪呜
你一定有自己的减压放松方式,你自己在不知不觉地做。
咪呜
数据不会骗人:江南烧菜都放糖,北方人吃不惯菜是甜的。OK,江南人比北方人糖尿病多?
S
Sequoia_CA
当然有了,我的减压方式就是不加压,遇到压力立马绕道拐弯。我常说的,我若是生在抗战年代,我肯定是汉奸,选择人生顺畅些许的道路嘛。
咪呜
哈哈哈哈哈…
S
Sequoia_CA
今天首页上的瞿秋白叛徒事件让人失望透顶,我本来就讨厌政治。

瞿秋白,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05/11/10552328.html

咪呜
共产党的这些东西,我从来不看
S
Sequoia_CA
汉奸!
咪呜
哈哈哈哈…这和汉奸有什么关系……吃糖吃出个汉奸
S
Sequoia_CA
哈哈哈,减压!
咪呜
好喜欢你

S
Sequoia_CA
看球中,halftime, 跟你斗斗嘴哈。绕了半天,也没人给我讲讲我的味蕾东东?
G
GoGym
你大概味蕾对化学物质特别敏感,这是老天在保佑你,让你健康呢
p
pureleaf
我对零食里的化学用品也很敏感,我也觉得这是遗传的,和后天没什么关系
军大衣
糖说的是二糖,蔗糖淀粉都算,上海人烧菜放糖,但是不会一顿

吃5个2两大馒头啊

军大衣
是的,糖油结合会刺激胃口提供热量,盐则能调节过多糖带来的腻

不知不觉的就让人吃下很多东西,所以饭后甜品这种坏习惯一定要摈弃,,,

咪呜
那上海人吃米饭吧?都是碳水化物。再说现在哪里人一次吃5个二两馒头?如果是改开之前,能吃

5个白面馒头都是福气,别忘了粮食是按人限量的。更不要说如果只有馒头吃,能量根本不够供应,那时候有几个胖子?

80年代50多岁的人得糖尿病,最好的证明就是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而是胰岛自己的问题。相反,均衡的营养,才是健康的根本

F
FollowNature
主要还是活动量太多少啦。要是每天活动或者干体力活三个小时以上,吃什么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z
znggg
关于糖尿病不是吃出来的,举个反例,如果不是吃出来的,为什么现在糖尿病比原来更多?遗传饮食应该都有关系
G
GoGym
简单碳水,就是精米白面之类,和糖的效果差不多。而且东亚人对糖/简单碳水耐受力比白人底很多

也就是为啥中国现在糖尿病如此高发,虽然国人饮食没有美国人纳闷高糖。

你要学点基本生化概念

P
Pilsung
也跟生活习惯和饮食分量改变有关。

那天看了一个100多年前三番的录像,感觉那个时候就没有胖子,胖子都是非常rare的。为啥,因为那个时候人大部分只能走路,稍微有钱的有马车或是汽车代步,但是每天走的时候比现代人要多多了。

现代人,大部分在公司上班,坐8个小时,回来网上灌水,沙发上看几个小时电视。活动量不够。而且大部分都自动化,需要自己动手的事越来越少。

另外就是50年代,饮食强调少脂,然后变成多糖。多糖饮食很不健康。另外就是快餐业进入,搞得传统餐饮业份量越来越大。

l
lzr
光吃糖,光吃奶油的情况非常多

糖就不用说了,小孩整天糖不离开嘴巴的。奶油也很多,whipped cream也是很畅销的食物,国内就纯粹的whipped cream卖出来做点心,很有名的。盐倒是不多。关键问题是糖盐纯粹的吃对人体必然是有伤害的,糖和盐都是能做腌制食物的,显然大把的糖或盐是无法入口的,毕竟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嘴巴做成腌制品。奶油就没这个问题,所以whipped cream随便吃一点影响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