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在国内念书时有个很要好的小师妹,实际上我在读研的时候她在读本科,那时候我们俩因为是同乡,都是本系统子弟,就走的挺近的。再后来她接着读研读博,毕业后去了国内一个高校。
我们一直联系很多, 几年前她访问交流,还到我家住了一阵子。 听她说国内高校里副教授已经评上了,不过正教授的职称难度太大了,不一定评的上。
每周末跟我妈打电话, 我妈也认识她。说起高校的评职称,我妈说,咱们家乡的单位(事业管理单位)的一堆中专毕业的, 现在都评上副高正高了, 就是对应着高校的教授们。 据我妈说,单位的年轻人就称尊称她们为“某教授“。 (听说如果有职位的会叫职位, 但这几个女生没有职位, 就被称为某教授。)
我妈说的这些教授副教授们,我还都认识。 就说几个一直在机关里面的女生吧,她们确实是中专毕业就工作,除非自己特别有上进心,否则一点压力都没有。再然后都纷纷由工作单位送着上了不脱产的大学,再然后有些还上了工程硕士。 别的地方不知道, 反正我母校的工程硕士就是交钱就可以拿到工程硕士文凭的。
更有意思的是, 小师妹20几年前就是该中专毕业后再被所在中专送来读大学的。再然后读研读博,在高校工作评职称要发表文章的,一路走下来挺辛苦的。 家乡管理单位的这些女生们比小师妹高几届, 我们也都也都互相认识, 但她们走的一路轻松很多。
人生这么绕一大圈子,从客观标准上未必不是殊途同归。
转回头看,我现在觉得人生的得失都得以自己的价值观说了算, 还是得按自己的心意过。 喜欢出去闯荡看世界的,再辛苦也是开心。喜欢过温馨小日子的, 最后一样双丰收,啥也没有落下。
有权势的基本不需要自己出钱。企业已经帮你把钱交了。后来国家整改,不让机关干部兼职了。反正他们喝多了就不在乎了。什么都敢说。最后一句是:都是为了生活嘛。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彼此谅解。
没天上班打卡后,随叫随到可出来玩。她可以在55岁退休,事业单位退休金有八千多。我大学毕业的闺蜜,做设计的,本来分配去的设计院后来变成私企了,平时工作很幸苦的,还50岁就让退,当时退休金大概四千吧,好在她的认证资格借给一个公司,一年可拿五万。
谁还活着、谁还能生活自理就是胜利。
学位、职称也都是浮云了
重在过程和体验,不在结果。起点和终点大家都是一样,不同的是过程和随之而来的情感和回忆,最后鸡汤一下:
Life is a journey, travel it well. It is not how it ends that matters, but the journey it takes to get there.
一位也是这样的,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上海,伊告诉我,这几天她北大的函授学院硕士课程期中考试,她付了钱,请人考试的。
说完细细一笑,我想她大概想告诉我,学霸们现在可以帮人考试挣点小钱。
初中毕业一次考砸,就没有机会上高中。更没机会上大学了。
求证实。
其实中国更需要改变的是观念:蓝领也可以很体面。当然还需要经济支持,蓝领白领的工资拉平。
18线农村县城大部分孩子都不上高中的,主要是经济原因。前两年有个统计数据,即使90年代后期中国的大学扩招后20年,中国的本科大学生也只占人口比例4%。扩招前,才1%
有人有一手烂牌, 打出了好的结果。
反之, 也成立, 可惜。。。要有胆量, 止损!!!!!!!!!!
更没有中考一次考砸,就没有上高中,更没有上大学机会的说法。
你想想,既使某个中国人告诉你什么事情,只代表他所在地的片面情况。
也抓住你问好,多保重。
是呀,雄鹰展翅蓝天,燕雀安于屋檐。雄鹰和燕雀的价值观是很不同的。
https://m.sohu.com/a/346537079_579094/?pvid=000115_3w_a
大学毕业的都安排在技术岗位,中专的特别是女生转成搞行政的比较多。后来公司越来越壮大,她们的行政职位也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的可能就成为个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她们变成了部门经理,公司变集团之后她们更成为了什么总
多年前我在国内念书时有个很要好的小师妹,实际上我在读研的时候她在读本科,那时候我们俩因为是同乡,都是本系统子弟,就走的挺近的。再后来她接着读研读博,毕业后去了国内一个高校。
我们一直联系很多, 几年前她访问交流,还到我家住了一阵子。 听她说国内高校里副教授已经评上了,不过正教授的职称难度太大了,不一定评的上。
每周末跟我妈打电话, 我妈也认识她。说起高校的评职称,我妈说,咱们家乡的单位(事业管理单位)的一堆中专毕业的, 现在都评上副高正高了, 就是对应着高校的教授们。 据我妈说,单位的年轻人就称尊称她们为“某教授“。 (听说如果有职位的会叫职位, 但这几个女生没有职位, 就被称为某教授。)
我妈说的这些教授副教授们,我还都认识。 就说几个一直在机关里面的女生吧,她们确实是中专毕业就工作,除非自己特别有上进心,否则一点压力都没有。再然后都纷纷由工作单位送着上了不脱产的大学,再然后有些还上了工程硕士。 别的地方不知道, 反正我母校的工程硕士就是交钱就可以拿到工程硕士文凭的。
更有意思的是, 小师妹20几年前就是该中专毕业后再被所在中专送来读大学的。再然后读研读博,在高校工作评职称要发表文章的,一路走下来挺辛苦的。 家乡管理单位的这些女生们比小师妹高几届, 我们也都也都互相认识, 但她们走的一路轻松很多。
人生这么绕一大圈子,从客观标准上未必不是殊途同归。
转回头看,我现在觉得人生的得失都得以自己的价值观说了算, 还是得按自己的心意过。 喜欢出去闯荡看世界的,再辛苦也是开心。喜欢过温馨小日子的, 最后一样双丰收,啥也没有落下。
有权势的基本不需要自己出钱。企业已经帮你把钱交了。后来国家整改,不让机关干部兼职了。反正他们喝多了就不在乎了。什么都敢说。最后一句是:都是为了生活嘛。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彼此谅解。
没天上班打卡后,随叫随到可出来玩。她可以在55岁退休,事业单位退休金有八千多。我大学毕业的闺蜜,做设计的,本来分配去的设计院后来变成私企了,平时工作很幸苦的,还50岁就让退,当时退休金大概四千吧,好在她的认证资格借给一个公司,一年可拿五万。
谁还活着、谁还能生活自理就是胜利。
学位、职称也都是浮云了
重在过程和体验,不在结果。起点和终点大家都是一样,不同的是过程和随之而来的情感和回忆,最后鸡汤一下:
Life is a journey, travel it well. It is not how it ends that matters, but the journey it takes to get there.
一位也是这样的,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上海,伊告诉我,这几天她北大的函授学院硕士课程期中考试,她付了钱,请人考试的。
说完细细一笑,我想她大概想告诉我,学霸们现在可以帮人考试挣点小钱。
初中毕业一次考砸,就没有机会上高中。更没机会上大学了。
求证实。
其实中国更需要改变的是观念:蓝领也可以很体面。当然还需要经济支持,蓝领白领的工资拉平。
18线农村县城大部分孩子都不上高中的,主要是经济原因。前两年有个统计数据,即使90年代后期中国的大学扩招后20年,中国的本科大学生也只占人口比例4%。扩招前,才1%
有人有一手烂牌, 打出了好的结果。
反之, 也成立, 可惜。。。要有胆量, 止损!!!!!!!!!!
更没有中考一次考砸,就没有上高中,更没有上大学机会的说法。
你想想,既使某个中国人告诉你什么事情,只代表他所在地的片面情况。
也抓住你问好,多保重。
是呀,雄鹰展翅蓝天,燕雀安于屋檐。雄鹰和燕雀的价值观是很不同的。
https://m.sohu.com/a/346537079_579094/?pvid=000115_3w_a
大学毕业的都安排在技术岗位,中专的特别是女生转成搞行政的比较多。后来公司越来越壮大,她们的行政职位也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的可能就成为个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她们变成了部门经理,公司变集团之后她们更成为了什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