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按照人口比例计算,新增比我们还是高一些(但是也在下降),但是单日死亡并不高很多(我们人口是美国的1/5)。
总数是没办法,积重难返。尽量看积极的一面吧。
得出新冠病死率大约是1%。
疫情初始时大家根据中国疫情数字所得的1-2%的病死率而认为新冠跟流感差不多,所以大意了。。。
而如今看来,这个数字竟然基本属实。。。
带口罩, 等疫苗出来也是符合国情的。
武汉的病死率大约4-5,可是湖北以外的地区是1-2,而且病毒主要攻击年长者和慢性病患者,所以法国民众不必过于担心。
言犹在耳,不过若干日后,我们就宣布封城之战了。然后大家都抗议中国隐瞒了死亡数字,新冠不可能在中国的病死率是2,到我们这里成了8。而且新冠不仅攻击老年人和慢性病者,年轻健康的人也一样会中招,也有死亡的风险。一定是有什么搞错了。
如今峰值已过,回头来再来做抗体测试,说病死率就是1,,,而且不治的人主要还是年长者和慢性病患者。
翻来覆去,实话讲真的有点烦了。好在我们现在的新闻开始主要关注经济复苏了。。。
数字还会升的,不过医院routine prescreen 病人。反而安全了。这时候更得注意,尤其过了50岁的.... 别大意
按照美国人口,大概4%的人口感染了病毒(不是确诊人数)。我们是4.7,意大利西班牙都是5左右,不封城的瑞典也不过7.6。所以大家半斤八两。。。
中国的数字当然还是可以讨论的,因为中国的病死率不是按照模型感染人数计算,而是按照确诊人数计算的。不过不知道你看了武汉千万pcr排查粗结果了吗?一共找到200多个无症状阳性。这个比例真的不高。
原则性警惕:戴口罩洗手social distance,时时不能破例。累了立马休息。多晒太阳,到大自然里多走走。不能闷在家里
老人尽量不要和年轻人住一起
死亡/确诊大约不到5好像,后来不是“核准”了死亡数么,也就增加到6-7左右。冰山下的部分已经无人知道了。
湖北以外的数字当时是不到2,只有广东省比较高一点,超过2。不过到欧洲爆发疫情的时候,仅仅上海一地的icu里还有上千重症,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新增或者新增很少,但是真正的病死率还没有出来。
现在等于是疫情已结束,再追查无症状阳性,武汉1100万人追出200多阳性,毕竟无症状的人不像有症状的人咳嗽打喷嚏这样散播病毒。而且任什么病毒都有衰变期。我还看了一个数字对比,疫情过去这些日子里,大约是每5天,无症状阳性人数就会下跌9成以上。这个数字是根据武汉样本池建模计算的。
跟流感不同的是传染性更高,所以得病基数更大。
还有就是如果流感也都测测抗体可能人也更多,所以流感的死亡率也可能更低。
这是基于绝大多数国家的疫情数据的出来的结论,除了个别像俄罗斯和巴西这样正在进行时中的国家。我相信美国也应该是类似的情况。
第二波疫情目前我只看到伊朗。别的国家的曲线都是一峰凸起,只有伊朗的曲线是马鞍形的。。。
现在大家峰值过去,也不提中国瞒报的事了。。。俄罗斯检测也很多,死亡比英美少太多了,然后又说俄罗斯瞒报。。。
检测每百万人数,最多的是土豪国阿联酋。。。
都有抗体。
就算医院不瘫痪,也得被迫选择病人治疗,因为医疗挤兑造成人道灾难。
当时武汉的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中国因为缺少家庭医生这个环节的缓冲,医院里真的太惨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电视里也播出美国医院,西班牙医院都有多么惨,病人都躺在地上,尸体袋堆在一起等等。
其实我认识的中招的法国人就说当时他也是可以选择住院或者居家等候自愈的。家庭医生说得直接,反正到了医院也不一定有床位,可能要躺在走廊里,肯定不如你自己家里舒服。而且住上了医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亲友你就见不到了,想想清楚再决定。他最后决定留在家里。武汉那样的中国城市怎么可能居家隔离呢?大量公寓楼住得很狭窄,而且经常三代同堂。居家自愈就等于把全家都感染上。
当时医生也无法解释。几个猜测是,有的人过了病毒之后不产生(足够)抗体,或者检测的时候出现了误差,再有可能就是衰变的病毒碎片被检测到了但是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可是关键是如果真的是病愈了,他们应该不会再有症状了,可是还有人重新出现病状,同时检测时阴时阳。也有的人阳性但是没有症状。
当时我们这里的专家是不大相信这些的,毕竟中国还是tier monde(第三世界国家,,,这个观念一时还很难改变),医术可能不太靠谱。但是后来我们这里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比如有些轻症病人(主要是年轻女性)病愈转阴之后一直都有症状无法恢复正常,还有人出院后又检出阳性的。当然都是很少数。另外抗体检测也发现,pcr阳性确诊之后15天左右有近8成的人产生抗体,确诊28天后绝大多数人产生抗体,但是还是有个别人没有产生足够抗体的。。。
丹麦朋友跟我说,检测最多的是他们的法罗群岛,,,可那里有百万人口吗?
瞒报这个事吧估计也不会不了了之的。
的模型就是法国不到5,西班牙意大利都大约5,美国也差不多,瑞典斯得哥尔摩才7.6(完全没封城)。。。而这个比例是包括了百分之90的无症状或者非常轻微症状的人。这是一个新的病毒,怎么可能已经很多人有抗体了呢?
不过,另外有病毒专家说了,有些人的体质可能对这个病毒不敏感,所以病毒这阵子突然有点跑不动的感觉了。到底是怎样的体质的人比较不敏感新冠呢?目前还只有天晓得。
你们都做过一个奥数题吧?说有10袋苹果,其中9袋里每个苹果都是100g,只有1袋里的每个只有90g,有没有办法只称一次把这袋苹果找出来。。。
武汉的疫情已经基本结束,测试的目标是科研为主,测试方式与此相似。我不知道他们是多少人群测的。比如几十个人吧,就把每几十个人一组混合起来测试,如果有阳性,再把这一组的人再挨个测一遍。如果几十个人一组测出来是阴性就集体放行了。
美国这里这样测,,,可能吗?
专家说,我们现在的样本最早是40天前的。至于这个新病毒的抗体有效时间到底有多长,我们以后会长期追踪测试,3个月,6个月,直到1年,然后才可能有一个相对大概的结论。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说有10袋苹果,其中9袋里每个苹果都是100g,只有1袋里的每个只有90g,有没有办法只称一次把这袋苹果找出来。。。
答:个子会不同的, 将小个子的一袋, 称一下, 不就行了?
特别一言难尽。。。不过终于也挺过来了,迎来了拐点!
就是第一袋苹果拿1个样本,第二袋拿2个,第三袋拿3个,,,第十袋拿10个样本,最后55个苹果混合一道称。如果每个苹果都是100g,总数应该是5500g,如果少10g,那么第一袋苹果就是小苹果,如果少20g,那么第二袋苹果就是小的,,,如此类推,如果少100g,就说明第10袋苹果是小的。
混合测试不知道是哪个能人想出来的法子,,,他肯定做奥数出来的!
几天前,有人抗议说武汉pcr检测的时候,把好几个人的测试拭子都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当时就有居民揭发抗议,因此好几个测试点还为此关闭了。
后来再看,突然明白了。他们就是混合测试的,比如10个人的拭子一道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工作,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当然,前提条件是绝大多数人都是阴性。
(上面已经说了)如果一组是阳性,这一组再挨个重测。如果一组是阴性,10个人就一次全部过关了。不过我不知道他们每组多少人。
我觉得可以编一个应用题给淡定做。1000万人做测试,最后找出来200个阳性。
如果每组10人这样混合测试,起码需要测试多少次?答案是100万零2000次。
如果每组100人这样测试,起码需要测试多少次?答案是12万次。(这个不太可能,只能纸上谈病)
不需要真的测1000万次的。
前一阵子这里嚷了好久的各国追讨who的事,其实是大家要求疫苗公平使用。。。
我们采访了这里的专家,专家很有信心,说我们的科学家也很厉害,就是要给我们个2-4年时间。。。采访的一听就颓了
要是能自力更生也好啊,他们主要还是想着要照顾周围那一圈太平洋岛国
疫苗要全球公品就直接说好了,像我们小马那样,脸皮厚一点就可以做到。
连威胁带恐吓一点也不好玩。。话说如今已经太入戏,后面不好收场了呢。。。
后来大概负责的人批示了,你们后台混混不好嘛?非要当着居民的面就混在一起,切,我们难道还缺几个盒子吗?这么做不是显得我们工作偷工减料?回头给外媒一报,等于我们这么大的革命动作都被解读歪了,你们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要是真的跟sars那样,疫苗折腾个半死,最后都没有办法测试。。。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52651651
我记得韩国也是这样测的,速度可以比较快。
声讨中国就那几国啊,其他就观望着,万一中国先搞出疫苗来咋办?所以最好现在不要翻脸
小马就是公开喊话的嘛,说疫苗不论谁先研发出来,都应该是全球公品。(言下之意就是说,你们加油,研发这事最好别指望我们了)
后来习挺给面子的,在who大会上就说了,如果疫苗是中国先研发出来,一定作为全球公品。。。
谢谢哈。我最近看得比较少也比较粗。。。
那个风格那个调调。。。
希望有一天想不起来要看COVID的新闻
大概6,7周前,我们每天还死1000个人呢,天天听见媒体在讨论解禁,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后来真的就订下了5月11日解禁这个日期,当时离这天只有3周时间了。不过,神奇啊,本来疫情胶着不见好转,大家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可是因为这个日子定下了,终于不得不停止抬杠和嘴炮,采取合作态度一道做事了。
11日解禁的时候实话说我们情况远没有达到科学家要求的标准,但是政府不敢再逆人心而行,铁着头解禁了。又一个神奇的是,接下来这3周,疫情居然持续在好转。too good to be true,二波疫情并没有来。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美国都是大国,他们起码得先供应自己国民,英国根本就是美国出资的,其他国家还有各种关系,等到我们不知道啥时候,那时候人要多少钱也得买,不如把这买的钱放在研发,自己有主动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实力。。。还有就是到时候没病毒了这钱可就打水漂了。。
要是按照人口比例计算,新增比我们还是高一些(但是也在下降),但是单日死亡并不高很多(我们人口是美国的1/5)。
总数是没办法,积重难返。尽量看积极的一面吧。
得出新冠病死率大约是1%。
疫情初始时大家根据中国疫情数字所得的1-2%的病死率而认为新冠跟流感差不多,所以大意了。。。
而如今看来,这个数字竟然基本属实。。。
带口罩, 等疫苗出来也是符合国情的。
武汉的病死率大约4-5,可是湖北以外的地区是1-2,而且病毒主要攻击年长者和慢性病患者,所以法国民众不必过于担心。
言犹在耳,不过若干日后,我们就宣布封城之战了。然后大家都抗议中国隐瞒了死亡数字,新冠不可能在中国的病死率是2,到我们这里成了8。而且新冠不仅攻击老年人和慢性病者,年轻健康的人也一样会中招,也有死亡的风险。一定是有什么搞错了。
如今峰值已过,回头来再来做抗体测试,说病死率就是1
,,,而且不治的人主要还是年长者和慢性病患者。
翻来覆去,实话讲真的有点烦了。好在我们现在的新闻开始主要关注经济复苏了。。。
数字还会升的,不过医院routine prescreen 病人。反而安全了。这时候更得注意,尤其过了50岁的.... 别大意
按照美国人口,大概4%的人口感染了病毒(不是确诊人数)。我们是4.7,意大利西班牙都是5左右,不封城的瑞典也不过7.6。所以大家半斤八两。。。
中国的数字当然还是可以讨论的,因为中国的病死率不是按照模型感染人数计算,而是按照确诊人数计算的。不过不知道你看了武汉千万pcr排查粗结果了吗?一共找到200多个无症状阳性。这个比例真的不高。
原则性警惕:戴口罩洗手social distance,时时不能破例。累了立马休息。多晒太阳,到大自然里多走走。不能闷在家里
老人尽量不要和年轻人住一起
死亡/确诊大约不到5好像,后来不是“核准”了死亡数么,也就增加到6-7左右。冰山下的部分已经无人知道了。
湖北以外的数字当时是不到2,只有广东省比较高一点,超过2。不过到欧洲爆发疫情的时候,仅仅上海一地的icu里还有上千重症,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新增或者新增很少,但是真正的病死率还没有出来。
现在等于是疫情已结束,再追查无症状阳性,武汉1100万人追出200多阳性,毕竟无症状的人不像有症状的人咳嗽打喷嚏这样散播病毒。而且任什么病毒都有衰变期。我还看了一个数字对比,疫情过去这些日子里,大约是每5天,无症状阳性人数就会下跌9成以上。这个数字是根据武汉样本池建模计算的。
跟流感不同的是传染性更高,所以得病基数更大。
还有就是如果流感也都测测抗体可能人也更多,所以流感的死亡率也可能更低。
这是基于绝大多数国家的疫情数据的出来的结论,除了个别像俄罗斯和巴西这样正在进行时中的国家。我相信美国也应该是类似的情况。
第二波疫情目前我只看到伊朗。别的国家的曲线都是一峰凸起,只有伊朗的曲线是马鞍形的。。。
现在大家峰值过去,也不提中国瞒报的事了。。。俄罗斯检测也很多,死亡比英美少太多了,然后又说俄罗斯瞒报。。。
检测每百万人数,最多的是土豪国阿联酋。。。
都有抗体。
就算医院不瘫痪,也得被迫选择病人治疗,因为医疗挤兑造成人道灾难。
当时武汉的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中国因为缺少家庭医生这个环节的缓冲,医院里真的太惨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电视里也播出美国医院,西班牙医院都有多么惨,病人都躺在地上,尸体袋堆在一起等等。
其实我认识的中招的法国人就说当时他也是可以选择住院或者居家等候自愈的。家庭医生说得直接,反正到了医院也不一定有床位,可能要躺在走廊里,肯定不如你自己家里舒服。而且住上了医院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亲友你就见不到了,想想清楚再决定。他最后决定留在家里
。武汉那样的中国城市怎么可能居家隔离呢?大量公寓楼住得很狭窄,而且经常三代同堂。居家自愈就等于把全家都感染上。
当时医生也无法解释。几个猜测是,有的人过了病毒之后不产生(足够)抗体,或者检测的时候出现了误差,再有可能就是衰变的病毒碎片被检测到了但是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可是关键是如果真的是病愈了,他们应该不会再有症状了,可是还有人重新出现病状,同时检测时阴时阳。也有的人阳性但是没有症状。
当时我们这里的专家是不大相信这些的,毕竟中国还是tier monde(第三世界国家,,,这个观念一时还很难改变),医术可能不太靠谱。但是后来我们这里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比如有些轻症病人(主要是年轻女性)病愈转阴之后一直都有症状
无法恢复正常,还有人出院后又检出阳性的。当然都是很少数。另外抗体检测也发现,pcr阳性确诊之后15天左右有近8成的人产生抗体,确诊28天后绝大多数人产生抗体,但是还是有个别人没有产生足够抗体的。。。
丹麦朋友跟我说,检测最多的是他们的法罗群岛,,,可那里有百万人口吗?
瞒报这个事吧估计也不会不了了之的。
的模型就是法国不到5,西班牙意大利都大约5,美国也差不多,瑞典斯得哥尔摩才7.6(完全没封城)。。。而这个比例是包括了百分之90的无症状或者非常轻微症状的人。这是一个新的病毒,怎么可能已经很多人有抗体了呢?
不过,另外有病毒专家说了,有些人的体质可能对这个病毒不敏感,所以病毒这阵子突然有点跑不动的感觉了。到底是怎样的体质的人比较不敏感新冠呢?目前还只有天晓得。
你们都做过一个奥数题吧?说有10袋苹果,其中9袋里每个苹果都是100g,只有1袋里的每个只有90g,有没有办法只称一次把这袋苹果找出来。。。
武汉的疫情已经基本结束,测试的目标是科研为主,测试方式与此相似。我不知道他们是多少人群测的。比如几十个人吧,就把每几十个人一组混合起来测试,如果有阳性,再把这一组的人再挨个测一遍。如果几十个人一组测出来是阴性就集体放行了。
美国这里这样测,,,可能吗?
专家说,我们现在的样本最早是40天前的。至于这个新病毒的抗体有效时间到底有多长,我们以后会长期追踪测试,3个月,6个月,直到1年,然后才可能有一个相对大概的结论。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说有10袋苹果,其中9袋里每个苹果都是100g,只有1袋里的每个只有90g,有没有办法只称一次把这袋苹果找出来。。。
答:个子会不同的, 将小个子的一袋, 称一下, 不就行了?
特别一言难尽。。。不过终于也挺过来了,迎来了拐点!
就是第一袋苹果拿1个样本,第二袋拿2个,第三袋拿3个,,,第十袋拿10个样本,最后55个苹果混合一道称。如果每个苹果都是100g,总数应该是5500g,如果少10g,那么第一袋苹果就是小苹果,如果少20g,那么第二袋苹果就是小的,,,如此类推,如果少100g,就说明第10袋苹果是小的。
混合测试不知道是哪个能人想出来的法子,,,他肯定做奥数出来的!
几天前,有人抗议说武汉pcr检测的时候,把好几个人的测试拭子都放在一个盒子里面,,,当时就有居民揭发抗议,因此好几个测试点还为此关闭了。
后来再看,突然明白了。他们就是混合测试的,比如10个人的拭子一道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工作,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绝大多数人都是阴性。
(上面已经说了)如果一组是阳性,这一组再挨个重测。如果一组是阴性,10个人就一次全部过关了。不过我不知道他们每组多少人。
我觉得可以编一个应用题给淡定做。1000万人做测试,最后找出来200个阳性。
如果每组10人这样混合测试,起码需要测试多少次?答案是100万零2000次。
如果每组100人这样测试,起码需要测试多少次?答案是12万次。(这个不太可能,只能纸上谈病
)
不需要真的测1000万次的。
前一阵子这里嚷了好久的各国追讨who的事,其实是大家要求疫苗公平使用。。。
我们采访了这里的专家,专家很有信心,说我们的科学家也很厉害,就是要给我们个2-4年时间。。。采访的一听就颓了
要是能自力更生也好啊,他们主要还是想着要照顾周围那一圈太平洋岛国
疫苗要全球公品就直接说好了,像我们小马那样,脸皮厚一点就可以做到。
连威胁带恐吓一点也不好玩。。话说如今已经太入戏,后面不好收场了呢。。。
后来大概负责的人批示了,你们后台混混不好嘛?非要当着居民的面就混在一起,切,我们难道还缺几个盒子吗?这么做不是显得我们工作偷工减料?回头给外媒一报,等于我们这么大的革命动作都被解读歪了,你们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要是真的跟sars那样,疫苗折腾个半死,最后都没有办法测试。。。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52651651
我记得韩国也是这样测的,速度可以比较快。
声讨中国就那几国啊,其他就观望着,万一中国先搞出疫苗来咋办?所以最好现在不要翻脸
小马就是公开喊话的嘛,说疫苗不论谁先研发出来,都应该是全球公品。(言下之意就是说,你们加油,研发这事最好别指望我们了)
后来习挺给面子的,在who大会上就说了,如果疫苗是中国先研发出来,一定作为全球公品。。。
谢谢哈。我最近看得比较少也比较粗。。。
那个风格那个调调。。。
希望有一天想不起来要看COVID的新闻
大概6,7周前,我们每天还死1000个人呢,天天听见媒体在讨论解禁,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后来真的就订下了5月11日解禁这个日期,当时离这天只有3周时间了。不过,神奇啊,本来疫情胶着不见好转,大家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可是因为这个日子定下了,终于不得不停止抬杠和嘴炮,采取合作态度一道做事了。
11日解禁的时候实话说我们情况远没有达到科学家要求的标准,但是政府不敢再逆人心而行,铁着头解禁了。又一个神奇的是,接下来这3周,疫情居然持续在好转。too good to be true,二波疫情并没有来。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美国都是大国,他们起码得先供应自己国民,英国根本就是美国出资的,其他国家还有各种关系,等到我们不知道啥时候,那时候人要多少钱也得买,不如把这买的钱放在研发,自己有主动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实力。。。还有就是到时候没病毒了这钱可就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