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匆匆忙忙瞥几眼,好像小布也中招了,知不知道是怎么得的?这里除了她和家坦的一个男网友

D
Dayi
楼主 (文学峸)
还有其他人得了吗?都知道是怎么得的吗? 俺村后发制人,三月份才突发,然后就有些像纽约的劲头,一发不可收拾。我住的高层公寓是中央空调,所以我很害怕,虽然穷,还是狠狠心,关了空调(取暖的),去买了移动电热器,现在都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电费会不会是天价,(因为俺村几周前还下雪,很冷)。讨厌的是,现在又开始热了,因为我的单元是朝西,晚上西晒很厉害,唉,我都不知道等再热一热,如果不开空调(打冷气),能不能受得了?万一热得受不了,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了。我本来还打算6月搬去另一个区,没想到那个区是俺村最重的重灾区,搞得我现在也不敢搬了,真没想到这次居然会这么严重,好在我还算运气好,在俺村突然大爆发之前几天,无意中碰到有口罩卖,当时就买了好多包。
l
lookatme..
这个病毒 indiscriminate对任何人,只能自己小心,多洗手

我也想搬家,急坏了

l
lookatme..
这个病毒 indiscriminate对任何人,只能自己小心,多洗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布兰雅
我没事了。

我在战场,但穿的比基尼,被流弹击中。

t
travel4fun
你沒事太好了,有抗体可以穿着比基尼隨便跑了
螺丝螺帽
哈哈,总算有点

颜色了,喜欢!

 

抱抱!保重!

 

你是我的英雄,为你骄傲!

海上垂钓的猫
体质真好,这么快就扛过来了。
w
wenxue11
小布最近不要跑布了

据说深呼吸会加速病毒侵入肺部的速度,万一病毒有变异品种免疫只免其一不能免疫所有的话,还是危险。。。

咪呜
好了就好。以后在工作中还是要都包起来。现在比利时都包起来了,跟修女似的

g
greenlawn
西晒用black-out curtains? IKEA就有,比如这个

https://www.ikea.com/ca/en/p/blabaersmott-blackout-curtains-1-pair-green-50463012/

 

g
greenlawn
恭喜康复!:) 我自己崇尚适度,不走极端,比如肉啊米面都吃。仅供参考。我尊重任何成人自己的选择
g
greenlawn
崇中崇洋,崇老崇少,走资走社,无私自私,专制民主,崇人崇自然等等等等都一样.走极端最容易所以常见:)

我做技术也一样,解决方案总有两极,最后发现最好的往往依照当时当景在两极之间波动,但不是极端,实现起来当然比走极端要难。社会制度,锻炼身体,饮食养生等等我认为应当也一样。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是在两极之间波动着。最明智的就是灵动,不自负傲慢,认真考量然后实践,找寻尝试最好的方案。在这点上中国人很灵动。付出了重价,但从发展的角度是符合变则通,通则久的。也许也是为什么它成为唯一一个一直存活了下来的古文明。

这次抗疫也是,什么都试,比很多老外都更灵动。

g
greenlawn
当然如果一个个人,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目标是过把瘾就...,而不是长久,那尽管走极端.不是不拦,是拦不住:)
金米
住高层公寓的要注意电梯间,

空间小,用的人多。

天热,弄个风扇? 在国内时,夏天就伴着风扇度过的

金米
听着很有哲理呦,要不然咱们老祖宗

提倡中庸之道呢。

别的不说,平衡膳食算不算是中庸之道呢? 反正很科学。

g
greenlawn
xie xie, nod
布兰雅
有个最佳范围

比如跑步,不跑步(及不运动)的人,比经常跑步的人的老年关节炎高出三倍左右。

但是跑过头了,就又非常危险了。

曲线大概这样。

至于多少为“过头”,第一看你的体重,然后是年龄,性别,锻炼历史,体能,健康。。。跑马最快的Kipchoge,他每年的跑量少10000公里(6000英里)。

布兰雅
不知道中东人的中签率。
g
greenlawn
多谢跑步达人!看来确实不在两极,而依照体重先天等因素在中间某范围.学习了!没有PPE,不要去上班啊!
g
greenlawn
你原来是在工作中染上的! 感谢致敬!! 中国举国救一省,现在这么多国家!那些想过把瘾就...的还要去买菜...:(
橄榄树1
咱们总统最爱比基尼了:(. 好了就好 受苦了. 抱抱
D
DoraDora2008
想不到美国医护人员穿的防护服,跟第三世界国家似的。其实老百姓戴不戴口罩我都不计较,就是医护人员装备太差了。
g
greenlawn
老百姓不戴口罩,见到了,就一个字,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