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信不信不感兴趣。我想知道当时的描述,以及原因。细节有点不准确我不在乎

布兰雅
楼主 (文学峸)

本来是讲述当时的故事的。但在网上,被人陷入信-不信-信的漩涡,严重影响我听故事。

桃子苹果
网上有不少文革回忆。。。几坛上有时也有一些。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桃子苹果
网上有不少文革回忆。。。几坛上有时也有一些。
d
dandinglity
其实你的贴是有质疑的意思的。她才一再求证和解释。而且你那个贴的语气也有点轻飘,那是个沉重的年代,大灾难。
布兰雅
如果把我前几个帖一起看,就不会误读了。
d
dandinglity
我一直看到你的贴以及回帖,只是我的感觉。
布兰雅
王鱼的感觉和你相反

那是一个罪恶的年代。这点我们基本一致。但我走了更远一步,一直在反复问为什么。想知道更多描述,思索原因

d
dandinglity
以他的感受为准。
螺丝螺帽
原因就是老毛觉得自己威信失控,然后出点drama 来证实一下自己的个人威力

他赢了!

 

无数的人和事全翻车了。。。

 

真是大灾难。

 

我一半不参与政治讨论。

桃子苹果
我跟你的感觉差不多。
布兰雅
嗯,好的。

前几天,这里一直在说“牛”。语气很轻松活跃。我没都读,碰巧读了烟花的帖,开始我的回帖也是轻松的口气。

但随着她继续描述,越来越沉重。当她说走了那么远,我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我跑过50K越野超马,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这让想起我以前写过的“跑反”,就是红薯的故事,那种苦难。

读完了烟花的帖,我正式向烟花说对不起,还贴了撕心的《生活的颤音》,那个比辛德勒名单更凄惨的旋律,而且这种压抑感碾压了我一整天,挥之不去。所以晚上一坐下来就继续阅读,用的图正是前天晚上我做的地图。这个沉重的话题,反复在脑中萦回: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所以不知道怎么读出了轻佻?

当王鱼提到某些人把十年浩劫弄成十年探索,我心里只有愤怒。而用了我靠。我极少说粗话,一年也用不到一次。

寂寞的烟花
小布,真的谢谢你,我谢谢你的认真,我没有受伤的感觉!
数与形
王鱼是谁?你真的不知道文革的原因吗?还是加重语气引发大家反思?

文革比纳粹杀犹太人更残酷,恐怕只有斯大林才能相提并论。独裁者的权力斗争,代价是无数人间惨剧。

 

布兰雅
这正是我在苦苦思索的

我也没在这里看到任何能让我信服的文革“原因”。

你说的统治者,他们也是湖南农民,四川农民,湖北农民出身。在这片地球大地上,没有毛泽东,也会有皮泽东,肉泽东。

那些被迫害的刘,林,邓,周,。。当初个个都是文革的直接发起者和残酷打手。这种残酷一直延伸到文革之后的今天。

野蛮战胜文明一直在历史上反复发作。从我现在看到的新闻和网上论坛,我非常悲观,共产主义永远不会实现,但文革必定会再现,甚至正在上演。这是人性决定的。我没有见过自然界有哪种动物会有人类这样的自相残杀。

 

 

数与形
我说的是独裁者,不是统治者,这两个词很不一样的

共产主义当然不会实现,因为其主张和游戏规则与人性背道而驰。

避免自相残杀的唯一出路是民主制度。

另外,毛发动文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掉对手。当时刘在党内的声望如日中天,毛不搞邪门歪道根本打不掉刘。

我觉得最唏嘘的是当时开国元老们不肯联手,从整彭德怀开始,大家都知道老毛在瞎搞,但人人都想自保,不愿联合抗争,其结果是被个个击破。可谓毛洞悉了人性中的懦弱自私,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布兰雅
我选用了一个缓和一点的词

历史是人写的。历史书更是人写的。我们看到的总是选择性的记载。就说近代一百多年间,残杀中国人的连松井石根都排不上号,毛本身也是个争议人物。我不认为他比斯大林残忍,更比不上曾剃头。相比之下,希特勒反而具有动物本能,他没有把犹太人当人,而是算作异类,他没有对德意志残忍。这点和曾、斯、毛不同。希特勒的残暴类似非洲狮子对哈伊纳。

数与形
残杀异族和挑起自己人互相残杀,不在一个级别上,

记得斯大林被诊断精神不正常。碰上独裁者是个疯子,就跟陨石撞地球一样,大家只能自求多福了。

毛不是疯子,他可能开始并不想搞成那个混乱局面,只是后来他也控制不住了。

布兰雅
是的。

毛得了天下,一开始是想弄个强大的国家的。我不信他得了天下的目的是毁灭这个国家。

可是一是他不大会治国,二是老了一定大脑萎缩,失去年轻时的决策和判断能力,从而把国家带向灾难。李光耀看到了这个恐怖的结局,坚决早早让他人接手,自己闲下来慢慢思考一些问题。

我认为,说文革是独裁者毛一个人原因,那你是理想主义者。那样谁都可以把自己摘干净,以受害者自居。

因为毛一死,文革就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吗?Big No.

 

 

桃子苹果
人类几万年进化到今天,也不容易了。如果用一生来衡量,那只有一个结论,人类太愚蠢,太野蛮。。 :)
数与形
大家看帖子都是跳着看,

我上面说过的:避免自相残杀的唯一出路是民主制度。

独裁的恐怖是把一个国家的命运放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毕竟是人不是上帝,他有irrational的时候,有老糊涂的时候,唐玄宗和乾隆年轻时都很有作为,到老了都成了祸害。

独裁的好处是效率高,坏处是风险巨大。新加坡幸运有李光耀,你们享受到了独裁的好处,但没有遭遇它的坏处。

布兰雅
所以我用了“反复发作”这个词。绝大部分时间文明还是在进步。

同类相互残杀的动物有没有呢?我认为是有的。但可能已经都灭绝了。

人类没有灭绝,就是因为还有足够智慧思考思索这个问题。不要冤冤相报,氢弹导弹,那样离毁灭就不远了。为什么德国人会反省,现在杀个鱼还要佛系,为什么中国苏联在战后没有瓜分占领日本,为什么美国开始扶持日本经济。。。

这些是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思索结果……

数与形
地球资源有限,人又贪婪,争抢起来顾不上吃相,有时靠的就是野蛮劲。
桃子苹果
我觉得人类避免自相残杀的出路,还在摸索中。。。
桃子苹果
是么?

那波兰呢?中东呢?印巴呢?二战后留下的烂摊子少么?

 

 

 

 

布兰雅
我说的是绝大部分时间....
数与形
我上面单指一个国家如何避免内部的自相残杀,

推广到全人类就难说了,看着邻居吃肉,自己天天喝粥,不是滋味,迟早要动歪念。只有有效的制度才能制止恶行,但国际间怎么能弄出个有效的制度来呢?怎么推广?怎么维持?别的国家不买账,怎么制服?

布兰雅
制度、条约,协定,其实很脆弱。还要有实力

美国吃牛肉,加拿大也吃牛肉,贵一毛。问题不大。

墨西哥吃塔可,就不大安分了。不过除了墙,问题也不大。

小国就悬了。比如科威特,一夜之间就没了。

更小的是鼻屎大的新加坡,天天有海南鸡饭吃。旁边儿上亿人口的印尼人只能吃木薯。虽然印尼并不一定侵略新加坡,但一万多个岛屿,比新加坡大的岛屿多如牛毛。哪天几个岛民一合计,就把新加坡给端了。

怎么办?制度?条约?屁用没有。

强大的军队。每个男孩都要拿枪,新加坡的军事力量和军费都超过了旁边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繁荣,是火山口的繁荣。所以新加坡人个个kiasu.

 

数与形
说到底还是丛林法则,

不想被人吃掉就得先把自己练得壮壮的,可练壮了后说不准哪天贪念上脑,就成了侵略者。

桃子苹果


中世纪的英国,不同宗教派别都杀无赦。。。

到了美国,蓄奴制也没有随着宪法和三权鼎立的共和制度的建立而取消。。

现代社会里,社会达尔文主义也挺有市场的。

 

桃子苹果
如果你用人的一生来看,在和平时期,也许吧。。

从人类历史来看,在黑暗中残杀,摸索的时间更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