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2日,Francys Yarbro Distefano-Arsentiev和丈夫一起登上珠穆拉玛峰,她成为美国第一位没有氧气登顶珠峰的女性。
然而,他们登顶时间太晚,下山时候夜幕已经降临,这对夫妇不得不在“死亡地带”又过了一夜,这个决定是致命的。下山途中,两人失散了。丈夫Sergei先行到达了6号营地,但他的妻子却迟迟未归。意识到妻子仍在山上,他拿了氧气和药品返回寻找。这是他最后一次被人看到还活着。
5月23日,一队乌兹别克斯坦登山者在第一台阶附近发现了弗朗西丝。她处于半昏迷状态,冻伤严重,呼吸困难。他们给她供氧,试图移动她,但他们自己也筋疲力尽,补给也快用完了,只能把她留在原地。那天晚上,Sergei与这批乌兹别克人相遇。一年后,他的尸体在山下被发现。
5月24日早晨,另一支登山队遇到了弗朗西丝。那时候她还活着,她恳求他们不要离开她。但在海拔超过8400米的地方,在稀薄的空气中,登山者自身难保,更不要提还要帮助一个虚弱无力的人。登山队被迫将她抛在身后。两天后,她被发现死在了那里。她享年40岁。
她的遗体一直在珠穆朗玛峰北侧,端坐着,仍然被系在绳索上。大家给她起了一个名字:“睡美人”。登山者们路过这里,留下一些纪念品——美国国旗、洋娃娃——来安慰这位独自死在山上的女人。
她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不借助氧气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但代价是她的生命。她的丈夫也为了救她而牺牲;留下一个十一岁的孤儿。
她最后的遗言——“别离开我”,时刻提醒着我们珠穆朗玛峰无情的真理:如果你无法下山,那么登顶就毫无意义。
挑战自然当然值得敬畏,但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还是要三思而行,哈哈
虽然名字“借用”了 珠峰,却是从半山腰5400米往下跑,就是个下坡马。
当然我队友十年前就登了珠峰顶。
她走了,永远眠于她热爱的大山里:她的家人更难过,还有后半生要怀念她。
乔戈里峰(K2)是世界第二高峰,因其极其危险的攀登条件而被称为“野蛮山峰”。虽然珠穆朗玛峰更高,但乔戈里峰被广泛认为更具危险性,死亡率也更高。
乔戈里峰如此危险的原因如下: 极高的海拔和极低的氧气:在海拔 8,611 米(28,251 英尺)的地方,登山者进入了“死亡地带”,氧气含量不足以维持人体长时间的生命,导致疲惫不堪,并可能引发致命的高原反应(高海拔肺水肿和高海拔脑水肿)。
技术难度:乔戈里峰的每条路线从山脚到山顶平均倾斜 45 度,需要高超的攀登技巧,包括穿越垂直岩壁、冰沟和裸露的山脊。
臭名昭著的“瓶颈”路段:海拔 8,200 米的“瓶颈”路段是一条狭窄的、坡度为 50-60 度的山沟,上方有一座悬垂的冰塔(冰崖),随时可能出现冰块和岩石坠落的威胁。这一段被认为是攀登过程中最危险的路段,也是多起事故的主要诱因,包括 2023 年背夫穆罕默德·哈桑的惨死。
变幻莫测的天气:乔戈里峰以其猛烈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强风(风速可能高达每小时 100 英里)和暴雪而闻名,这些天气可能会摧毁固定线路,加剧雪崩危险,并大幅增加风险。
客观危险:由于山体陡峭且不稳定,雪崩和落石是持续存在的威胁。乔戈里峰上的几起死亡事件与落石有关,即使在登顶之后也难逃其咎。
救援行动挑战重重:由于极端天气条件和直升机难以抵达,乔戈里峰的救援工作异常艰难,这进一步加剧了遇险登山者的危险。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乔戈里峰的艰巨而危险的挑战,要求敢于登顶的登山者具备极高的技能、丰富的经验以及高度的风险承受能力。
以前可能还会感动丈夫还会回去找,现在觉得这样的爬山,还能走散了?我们本地爬山,有点scrambling的,都会前后照顾,看不见人影就不走了。这还是上山可能有几条路的,很多山峰就只有一条线路,就是这样,也基本是前后都要看见人的。
1998年5月22日,Francys Yarbro Distefano-Arsentiev和丈夫一起登上珠穆拉玛峰,她成为美国第一位没有氧气登顶珠峰的女性。
然而,他们登顶时间太晚,下山时候夜幕已经降临,这对夫妇不得不在“死亡地带”又过了一夜,这个决定是致命的。下山途中,两人失散了。丈夫Sergei先行到达了6号营地,但他的妻子却迟迟未归。意识到妻子仍在山上,他拿了氧气和药品返回寻找。这是他最后一次被人看到还活着。
5月23日,一队乌兹别克斯坦登山者在第一台阶附近发现了弗朗西丝。她处于半昏迷状态,冻伤严重,呼吸困难。他们给她供氧,试图移动她,但他们自己也筋疲力尽,补给也快用完了,只能把她留在原地。那天晚上,Sergei与这批乌兹别克人相遇。一年后,他的尸体在山下被发现。
5月24日早晨,另一支登山队遇到了弗朗西丝。那时候她还活着,她恳求他们不要离开她。但在海拔超过8400米的地方,在稀薄的空气中,登山者自身难保,更不要提还要帮助一个虚弱无力的人。登山队被迫将她抛在身后。两天后,她被发现死在了那里。她享年40岁。
她的遗体一直在珠穆朗玛峰北侧,端坐着,仍然被系在绳索上。大家给她起了一个名字:“睡美人”。登山者们路过这里,留下一些纪念品——美国国旗、洋娃娃——来安慰这位独自死在山上的女人。
她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不借助氧气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但代价是她的生命。她的丈夫也为了救她而牺牲;留下一个十一岁的孤儿。
她最后的遗言——“别离开我”,时刻提醒着我们珠穆朗玛峰无情的真理:如果你无法下山,那么登顶就毫无意义。
挑战自然当然值得敬畏,但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还是要三思而行,哈哈
虽然名字“借用”了 珠峰,却是从半山腰5400米往下跑,就是个下坡马。
当然我队友十年前就登了珠峰顶。
她走了,永远眠于她热爱的大山里:她的家人更难过,还有后半生要怀念她。
乔戈里峰(K2)是世界第二高峰,因其极其危险的攀登条件而被称为“野蛮山峰”。虽然珠穆朗玛峰更高,但乔戈里峰被广泛认为更具危险性,死亡率也更高。
乔戈里峰如此危险的原因如下:
极高的海拔和极低的氧气:在海拔 8,611 米(28,251 英尺)的地方,登山者进入了“死亡地带”,氧气含量不足以维持人体长时间的生命,导致疲惫不堪,并可能引发致命的高原反应(高海拔肺水肿和高海拔脑水肿)。
技术难度:乔戈里峰的每条路线从山脚到山顶平均倾斜 45 度,需要高超的攀登技巧,包括穿越垂直岩壁、冰沟和裸露的山脊。
臭名昭著的“瓶颈”路段:海拔 8,200 米的“瓶颈”路段是一条狭窄的、坡度为 50-60 度的山沟,上方有一座悬垂的冰塔(冰崖),随时可能出现冰块和岩石坠落的威胁。这一段被认为是攀登过程中最危险的路段,也是多起事故的主要诱因,包括 2023 年背夫穆罕默德·哈桑的惨死。
变幻莫测的天气:乔戈里峰以其猛烈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强风(风速可能高达每小时 100 英里)和暴雪而闻名,这些天气可能会摧毁固定线路,加剧雪崩危险,并大幅增加风险。
客观危险:由于山体陡峭且不稳定,雪崩和落石是持续存在的威胁。乔戈里峰上的几起死亡事件与落石有关,即使在登顶之后也难逃其咎。
救援行动挑战重重:由于极端天气条件和直升机难以抵达,乔戈里峰的救援工作异常艰难,这进一步加剧了遇险登山者的危险。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乔戈里峰的艰巨而危险的挑战,要求敢于登顶的登山者具备极高的技能、丰富的经验以及高度的风险承受能力。
以前可能还会感动丈夫还会回去找,现在觉得这样的爬山,还能走散了?我们本地爬山,有点scrambling的,都会前后照顾,看不见人影就不走了。这还是上山可能有几条路的,很多山峰就只有一条线路,就是这样,也基本是前后都要看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