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姐妹们力促,新手机终于升级成功。拿到手机试过第一张照片后,我对先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唉,早知道就不换了。 硬着头皮摸索下来,新手机的优点和长处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最令我惊喜和满意的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功能,关于景深也有了literally的直观感受。
为方便新旧手机之对比,所选照片要么是我个人喜欢的,要么是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 非常时期,“换手机,拍照片,选照片,做帖子"的整个过程还是蛮享受很治愈的,但帖子做好却一再犹豫,主要是穿戴太过日常随意,再加上新手机初试阶段对镜自拍时难免的尴尬和扭捏。该忽略什么想要忽略什么,大家依各自的喜好自行定夺吧。 如果没来流坛,帖子里百分之九十五的照片都不会有。我说过我对流坛和姐妹们的感谢是出自真心的,这里再说一次。 节约篇幅起见,每张照片只谈新旧手机两相比较时最突出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 1. 旧手机没有背景自动模糊功能,需要时全靠百分百手工作业隐去同伴或背景以突出个 人 。 2. 旧手机对脸上的沟沟壑壑坑坑洼洼比较友好,祥和温情,一团和气。 3. 旧手机没有景深的概念,背景里的景物总喜欢热热闹闹地叠在一起。 4. 这张也是同样的问题。 5. 飞机场硬给拍成太平机场,可恶!不过旧手机里的皮肤的确更瓷。 6. 这次的妆实际上很淡,但出来的效果明快而亮丽。估计与光线搭配以及环境有关系。 7.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次浓妆效果(自己化出来的),等儿子染发时的旧手机自拍。
26. 新手机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达到“主体清晰背景模糊” 的效果。我对滤色一直没有意见,总觉得滤色可以表达和传递的东西非常的微妙丰富,妙不可言。 27. “滤色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为了让人显得更美更年轻,而是协助挖掘性格 特性和内在的精气神,沧桑一点甚至怪一点都无所谓的。” 谢谢喜欢, 谢谢鼓励!若能顺带着年轻一点,那就更好了。:) 28. 黑白一下,大太阳下汗滋滋的感觉顿时消去不少。 29. 这件衬衣是我初来流坛时同类当家衣服中的一件,穿上和当年一样,足够乡土也足够亲切。:) 30. 同件衬衣搭短袖白色开衫,忘记开Portrait档,好在艺不压身,手工抠图再次粉墨登场。 31.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精神状态比长相气质来得更重要。偶有不适恢复不及,镜头前的憔悴立马就给出color让你see see,猝不及防。 32. 33. 放在以前,这张照片绝对在秒删之列,这次居然毫不犹豫保留了下来,并且很喜欢。 34. 滤色过后更加的喜欢。 35. 和平时一样,妆容挺粗糙的,不能细看。不过无心插柳的额外收获是,竟然碰出了最 容易拍出大眼效果(相对而言)的全新角度。这对小眼家族来说,太稀罕太 “宝贵”了。得瑟一下。 36. 微信上见过原片的朋友请略过,这张有手工矫正--牙齿拍得比本身还要糟糕, 微信可忍,流坛不能忍;叔可忍,婶决定不忍。 37. 天气热,防晒霜晒出一脸的油光水滑,旧手机时油腻问题远没这么严重。 38. 至于滤色,我还是最喜欢浅棕色。 39. 周末 ,人烟稀少处,远远地观海。“非常时期,不往人多的地方挤,也是贡献。”同意你!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静待春暖花开。 40. 有了景深和模糊背景的加持,滤色愈加地意味深长起来。 除此之外 ,在一些旧手机不易的极端环境里(大太阳下或光线暗淡之处),新手机都有更好的表现力。总体来说,还是喜欢新手机多些。 说了半天拖到现在才交代,旧手机是iPhone 6S,新手机是iPhone 11。 以我自己的因循守旧,事到临头差一点再次变卦。谢谢stone_cold_fox MM和姐妹们(坛里的和身边的 )敲打力促,成全了这次的更新换代。 谢谢看帖 !谢谢大家 !
激动寒暄过去,鱼翻出几张二十年前的照片。虽然现在也很乡土,但今昔变化真的很大,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无论妆容头发还是着装搭配,都有扬长避短一说。我是老二几岁时来流坛后,才极其缓慢地体会到这些。
上面提到的鱼二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她女儿是跟着一起来的。这是我当初在家坛发过的一段文字的节选。
鱼的女儿比我家大儿子小一岁,说话直截了当,干脆利落,颇有乃父之风。一天来我们家玩,小家伙站在我面前一阵发呆,忍了一下告诉我说:“阿姨,你不戴眼镜的时候真难看。”我说你看惯了阿姨戴眼镜,不戴的时候你看着不习惯。阿姨刚戴眼镜时,别人也说不好看。看惯了就好了。小姑娘耐着性子盯我看了足有一分多钟,然后失望地说:“还是难看。”
哈哈~~~:)
我和鱼都读哭了。一眨眼,二十年就过去了......
选片尤其是最终保留时尽量绕开或淡化了摄影方面的因素比如构图,衣着也基本上是晨练散步休闲时的日常着装。最初也想过掺点什么免得太boring,后来一想,要不是疫情,恐怕连这个帖子都不会有,和居家数葡萄干儿是一拨儿的。就随它了。:)
谢谢lava妹妹!
有时候,我对照片的喜好有点怪。单从构图说的话,这几张是不是好一点?真心谢谢lava妹妹!:) 若不是因为疫情,以我懒散的个性和习惯,无论手机相机,很少会这样仔细“钻 研”比较的。对于摄影,我和领导都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类的。
我9/11之后才有了第一个手机,还是因为领导偶尔读到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靠手机呼救成功得以生还的报道后才有的。很长时间都只会打电话接电话,发送短信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微信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涉猎。反正有些方面挺能的,有些方面又很白.痴。 小时候我爸曾爱怜有加地说过好多回,不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这里主动暴露一下这些照片不幸落选时主人脑回路中一过性的一些碎片。 1. 这张是临发帖时才删掉的,觉得修容效果太重。不是化得太重,是拍得太重 了。 2. 左胳膊像残疾了一样。 3. 这张没放上来,主要担心解释不清脸上黑白分明油画般的效果。其实真的是光线的作为。 4. 这张脸拍得太长了,有点不像我了。我倒是愿意自己的脸长点窄点的。:) 5. 这张是最初入选最最后才落选的(选了另一张)。选片对我来说太难太难了,比拍片还难。 6. 7. 8. 甚至差点儿放了这个,就想知道大家宅家里是怎样折腾的。后来放弃了这个“居心叵测”。:) 9. 新手机把鱼尾纹拍得很显,凹凸得很夸张,打了退堂鼓。 10. 这张眼看着就要英勇就义一样,虽然很喜欢最后还是落选。
反正是顾得了头顾不上尾,自拍难,选片更难。选片的阶段有时候我都魔怔了, 领导最不待见的就是这种状态,哈哈~~~
另外新手机绝对会有帮助的,以前蓝贝提到过的对光线的表达,新手机绝对会比旧手机好,好太多太多了。这是作为拍摄方的认识。但要把效果成功用到作为毛豆的自己的身上,恐怕还得花些时间吧。慢慢来,不急。 这次是新旧手机比较,有机会拍衣服的话,我会尽量用滤色前的原片。再谢lava!:)
善待我们赖以寄居却日益恶化的这片天,这片海。非常时期,尽量不往人多的 地方挤,也是贡献。这次拍照选片做帖期间最深的感触和交流居然是这个。对人或许没信心,对你绝对有信心。In God We Trust。
除了临时起意的帖子,一般我都有个收集照片的过程,有一点点擦边贴题的照片我都会放到同一个folder里,然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删图过程,间间断断的有时候会拖很久,一直删(或者说选)到发帖那一刻。往往删着删着删到某个程度就再也删不下去了。帖子实在太长,有时候就选择不了了之,比如前两月拖拖拉拉至今未完成的旅途帖。有时候就那样长长地发了,比如这次的手机比较帖。我也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暂时没解。
化妆的事我还真去学过,可能教学双方都有问题,反正结果不是扬长避短,反而是自暴其短。现在眉毛和眼线基本就是按本来的样子涂抹一下了事,有点效果,但不大。听妹妹的话,会留意这个问题的。
我发现我不适合半截眼线,会显得没化的部分眼皮很肿,注意第九张,左眼特别明显。眼线化全以后,眼周感觉好很多,见#36。
忙乎半天把桂姨给的豇豆发出的苗给移栽了,虽然有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的黑历史。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谢谢stone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周五的查经学习已改到了网上,祷告会也一样。不能停止聚会,当前疫情下,网上团契是最好最安全的。
新年前后,桂姨向我打听手机拍照存档发送的有关操作,几次反复后,如今已用得滚瓜烂熟,并且还发扬光大,图片成了电话之外强有力的文字补充。
不会文字输入的桂姨以图代笔,手机传书。
吃过美味包子,推却不下又给先生和儿子捎上了一大盘,告别时桂姨还拿出自己珍藏的各样蔬菜种子任我选。有点心虚,只要了四颗长豇豆。
鉴于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的暗黑历史,种子拿回家后本没打算种的。疫情起来,虽超市补货迅速并未断供,还是把种子播下去了。昨天忙乎半天,把发出的苗移到大盆去了。特殊时期,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昨天晨练的照片。平时人少,今天周末,得去早点。
大家多保重。stay strong!
我63年的,论资排辈一下。:)
另外,尽管我们当时暂时还比较和缓,毕竟疫情非常时期,已经好久没去过理发店了,华人比美国人警醒得早一些。现在头发清汤寡水的一点层次都没有,我知道的。:)
谢谢大家!宅在家里,多做些能够提高(而不是相反)免疫力的事情。Stay strong!
苍天垂怜,愿美国和疫情中的各国尽快度过难关。
感谢姐妹们力促,新手机终于升级成功。拿到手机试过第一张照片后,我对先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唉,早知道就不换了。
硬着头皮摸索下来,新手机的优点和长处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最令我惊喜和满意的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功能,关于景深也有了literally的直观感受。
为方便新旧手机之对比,所选照片要么是我个人喜欢的,要么是比较能够说明问题的。 非常时期,“换手机,拍照片,选照片,做帖子"的整个过程还是蛮享受很治愈的,但帖子做好却一再犹豫,主要是穿戴太过日常随意,再加上新手机初试阶段对镜自拍时难免的尴尬和扭捏。该忽略什么想要忽略什么,大家依各自的喜好自行定夺吧。







==================划线,新手机 ==================如果没来流坛,帖子里百分之九十五的照片都不会有。我说过我对流坛和姐妹们的感谢是出自真心的,这里再说一次。 节约篇幅起见,每张照片只谈新旧手机两相比较时最突出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
1. 旧手机没有背景自动模糊功能,需要时全靠百分百手工作业隐去同伴或背景以突出个 人 。
2. 旧手机对脸上的沟沟壑壑坑坑洼洼比较友好,祥和温情,一团和气。
3. 旧手机没有景深的概念,背景里的景物总喜欢热热闹闹地叠在一起。
4. 这张也是同样的问题。
5. 飞机场硬给拍成太平机场,可恶!不过旧手机里的皮肤的确更瓷。
6. 这次的妆实际上很淡,但出来的效果明快而亮丽。估计与光线搭配以及环境有关系。
7.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次浓妆效果(自己化出来的),等儿子染发时的旧手机自拍。
8. 新手机的第一大缺点是太过仔细,除了司空见惯的鱼尾纹,之前完全invisible的额上毛孔和眉间细纹全给拍得纤毫毕现,我对先生说“早知道就不换了 ”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整个适应过程,从抵触到絮叨到无奈到泰然接受 ,用了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模糊的背景是新手机自带的功能 ,人像清晰度没有变化,但头发最边缘的零星散发偶尔会被自动虚化掉。
9. 新手机色彩更鲜艳,这是优点。拍出的照片总是比实际妆容来得浓烈,即便是淡妆。算是缺点?
10. 拍摄距离远一点效果会自然很多。这条裤子以前交作业时秀过,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偷来的一样,颜色和样式都让人非常的不自信。这次特地同好几件不同的白衬 衣搭配,感觉自在随意了不少。
11. 新手机的综合拍摄质量比旧手机好太多,距离适中稍稍远一点的时候尤其如此。
我对滤色情有独钟,下面一组是新旧手机滤色效果比较。 只喜欢彩色原片的朋友或可止步于此,继续看帖当然更加欢迎。谢谢!
12. 旧手机完全没有景深的概念,再远的背景都毫不客气地往前面挤。
13. 身后的横木好像直接扛在肩上一样。
14. 这张照片有切割放大后特有的那种片状模糊,也有刻意调试亮度对比度以弥补光线的不足。没有新手机之前,这样的滤色效果我已经相当的满意。
15. 旧手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时不时会拍出满脸莫名其妙的高科技灰点点,好像脸没洗干净一样。
16. 这张逆光照把脸孔拍得黑糊糊的,后期挽救后有一种玄幻感,同样效果之后再没能 复制过。
17. 旧手机经常能拍出很滋润的感觉,用朋友的话,珠圆玉润。和新手机比起来,还真有点。
18. 喜欢短发的洒脱和随意。
19.
20. 也怀念长发的浪漫和盘发的妩媚。
21.
22. 这张更早些,2015时候,名副其实化了等于没化的淡淡妆。
23.
24.
25. 低温大风天和女友轮流戴同一副墨镜(这副眼镜当时还健在)时前后脚拍下的两张自拍合影,右图是给abalawo MM的“淡妆抬头正面免镜 ” 照。
==================划线,新手机 ==================
26. 新手机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达到“主体清晰背景模糊” 的效果。我对滤色一直没有意见,总觉得滤色可以表达和传递的东西非常的微妙丰富,妙不可言。
27. “滤色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为了让人显得更美更年轻,而是协助挖掘性格 特性和内在的精气神,沧桑一点甚至怪一点都无所谓的。” 谢谢喜欢, 谢谢鼓励!若能顺带着年轻一点,那就更好了。:)
28. 黑白一下,大太阳下汗滋滋的感觉顿时消去不少。
29. 这件衬衣是我初来流坛时同类当家衣服中的一件,穿上和当年一样,足够乡土也足够亲切。:)
30. 同件衬衣搭短袖白色开衫,忘记开Portrait档,好在艺不压身,手工抠图再次粉墨登场。
31.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精神状态比长相气质来得更重要。偶有不适恢复不及,镜头前的憔悴立马就给出color让你see see,猝不及防。
32.
33. 放在以前,这张照片绝对在秒删之列,这次居然毫不犹豫保留了下来,并且很喜欢。
34. 滤色过后更加的喜欢。
35. 和平时一样,妆容挺粗糙的,不能细看。不过无心插柳的额外收获是,竟然碰出了最 容易拍出大眼效果(相对而言)的全新角度。这对小眼家族来说,太稀罕太 “宝贵”了。得瑟一下。
36. 微信上见过原片的朋友请略过,这张有手工矫正--牙齿拍得比本身还要糟糕, 微信可忍,流坛不能忍;叔可忍,婶决定不忍。
37. 天气热,防晒霜晒出一脸的油光水滑,旧手机时油腻问题远没这么严重。
38. 至于滤色,我还是最喜欢浅棕色。
39. 周末 ,人烟稀少处,远远地观海。“非常时期,不往人多的地方挤,也是贡献。”同意你!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静待春暖花开。
40. 有了景深和模糊背景的加持,滤色愈加地意味深长起来。
除此之外 ,在一些旧手机不易的极端环境里(大太阳下或光线暗淡之处),新手机都有更好的表现力。总体来说,还是喜欢新手机多些。
说了半天拖到现在才交代,旧手机是iPhone 6S,新手机是iPhone 11。 以我自己的因循守旧,事到临头差一点再次变卦。谢谢stone_cold_fox MM和姐妹们(坛里的和身边的 )敲打力促,成全了这次的更新换代。
谢谢看帖 !谢谢大家 !
激动寒暄过去,鱼翻出几张二十年前的照片。虽然现在也很乡土,但今昔变化真的很大,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无论妆容头发还是着装搭配,都有扬长避短一说。我是老二几岁时来流坛后,才极其缓慢地体会到这些。
McCartney, 还有lanvin.
上面提到的鱼二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她女儿是跟着一起来的。这是我当初在家坛发过的一段文字的节选。
鱼的女儿比我家大儿子小一岁,说话直截了当,干脆利落,颇有乃父之风。一天来我们家玩,小家伙站在我面前一阵发呆,忍了一下告诉我说:“阿姨,你不戴眼镜的时候真难看。”我说你看惯了阿姨戴眼镜,不戴的时候你看着不习惯。阿姨刚戴眼镜时,别人也说不好看。看惯了就好了。小姑娘耐着性子盯我看了足有一分多钟,然后失望地说:“还是难看。”
哈哈~~~:)
我和鱼都读哭了。一眨眼,二十年就过去了......
选片尤其是最终保留时尽量绕开或淡化了摄影方面的因素比如构图,衣着也基本上是晨练散步休闲时的日常着装。最初也想过掺点什么免得太boring,后来一想,要不是疫情,恐怕连这个帖子都不会有,和居家数葡萄干儿是一拨儿的。就随它了。:)
谢谢lava妹妹!
有时候,我对照片的喜好有点怪。单从构图说的话,这几张是不是好一点?真心谢谢lava妹妹!:)
若不是因为疫情,以我懒散的个性和习惯,无论手机相机,很少会这样仔细“钻 研”比较的。对于摄影,我和领导都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类的。
我9/11之后才有了第一个手机,还是因为领导偶尔读到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靠手机呼救成功得以生还的报道后才有的。很长时间都只会打电话接电话,发送短信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微信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涉猎。反正有些方面挺能的,有些方面又很白.痴。










小时候我爸曾爱怜有加地说过好多回,不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这里主动暴露一下这些照片不幸落选时主人脑回路中一过性的一些碎片。
1. 这张是临发帖时才删掉的,觉得修容效果太重。不是化得太重,是拍得太重 了。
2. 左胳膊像残疾了一样。
3. 这张没放上来,主要担心解释不清脸上黑白分明油画般的效果。其实真的是光线的作为。
4. 这张脸拍得太长了,有点不像我了。我倒是愿意自己的脸长点窄点的。:)
5. 这张是最初入选最最后才落选的(选了另一张)。选片对我来说太难太难了,比拍片还难。
6.
7.
8. 甚至差点儿放了这个,就想知道大家宅家里是怎样折腾的。后来放弃了这个“居心叵测”。:)
9. 新手机把鱼尾纹拍得很显,凹凸得很夸张,打了退堂鼓。
10. 这张眼看着就要英勇就义一样,虽然很喜欢最后还是落选。
反正是顾得了头顾不上尾,自拍难,选片更难。选片的阶段有时候我都魔怔了, 领导最不待见的就是这种状态,哈哈~~~
另外新手机绝对会有帮助的,以前蓝贝提到过的对光线的表达,新手机绝对会比旧手机好,好太多太多了。这是作为拍摄方的认识。但要把效果成功用到作为毛豆的自己的身上,恐怕还得花些时间吧。慢慢来,不急。
这次是新旧手机比较,有机会拍衣服的话,我会尽量用滤色前的原片。再谢lava!:)
善待我们赖以寄居却日益恶化的这片天,这片海。非常时期,尽量不往人多的 地方挤,也是贡献。这次拍照选片做帖期间最深的感触和交流居然是这个。对人或许没信心,对你绝对有信心。In God We Trust。
除了临时起意的帖子,一般我都有个收集照片的过程,有一点点擦边贴题的照片我都会放到同一个folder里,然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删图过程,间间断断的有时候会拖很久,一直删(或者说选)到发帖那一刻。往往删着删着删到某个程度就再也删不下去了。帖子实在太长,有时候就选择不了了之,比如前两月拖拖拉拉至今未完成的旅途帖。有时候就那样长长地发了,比如这次的手机比较帖。我也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暂时没解。
化妆的事我还真去学过,可能教学双方都有问题,反正结果不是扬长避短,反而是自暴其短。现在眉毛和眼线基本就是按本来的样子涂抹一下了事,有点效果,但不大。听妹妹的话,会留意这个问题的。
我发现我不适合半截眼线,会显得没化的部分眼皮很肿,注意第九张,左眼特别明显。眼线化全以后,眼周感觉好很多,见#36。
忙乎半天把桂姨给的豇豆发出的苗给移栽了,虽然有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的黑历史。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谢谢stone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周五的查经学习已改到了网上,祷告会也一样。不能停止聚会,当前疫情下,网上团契是最好最安全的。
新年前后,桂姨向我打听手机拍照存档发送的有关操作,几次反复后,如今已用得滚瓜烂熟,并且还发扬光大,图片成了电话之外强有力的文字补充。
不会文字输入的桂姨以图代笔,手机传书。
吃过美味包子,推却不下又给先生和儿子捎上了一大盘,告别时桂姨还拿出自己珍藏的各样蔬菜种子任我选。有点心虚,只要了四颗长豇豆。
鉴于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的暗黑历史,种子拿回家后本没打算种的。疫情起来,虽超市补货迅速并未断供,还是把种子播下去了。昨天忙乎半天,把发出的苗移到大盆去了。特殊时期,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昨天晨练的照片。平时人少,今天周末,得去早点。
大家多保重。stay strong!
我63年的,论资排辈一下。:)
另外,尽管我们当时暂时还比较和缓,毕竟疫情非常时期,已经好久没去过理发店了,华人比美国人警醒得早一些。现在头发清汤寡水的一点层次都没有,我知道的。:)
谢谢大家!宅在家里,多做些能够提高(而不是相反)免疫力的事情。Stay strong!
苍天垂怜,愿美国和疫情中的各国尽快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