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期间才真切感到的,发几句感慨或者牢骚。
围棋有一个弃子的概念,有意识地把一些子弃掉,让对方吃还吃不舒服,以此换得外势,劫材,摆脱受攻局面争取先手等等;这些弃子当然最后是为了全局牺牲了。
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人的态度,从来也没改变这种弃子的看法,从来没有想到过支持这些人在全世界开枝散叶。具体可以看:
对海外华人的切身利益比如弱势的我们受到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歧视不闻不问,这里的使领馆,国内对外部门何时对华裔在入学入职等方面所受遭遇说过一个字,对于某党某派系统性的对华裔的种族歧视发表过一次意见?华裔移民底层更需要帮助的,使领馆有没有对唐人街老人被欺负了发过一次声,有没有哪怕组织过比如基本职业培训班(英语,烹饪,水电工。。。)等帮助一些华裔求职?
如果说和当地华裔有什么联系,大概就是和一些侨领,头目人物关系不错互相利用,这些“领袖”们也捞一些好处,有时办一些自命代表了当地华裔整体的活动,是不是帮到了后者,切合后者的兴趣和利益无所谓;
完全视海外华裔为国内政治的延伸和工具,和华社头面人物的联系活动无一例外都为本地某党宣传助选,国内驻外新闻机构给国内读者营造的印象,传递的信息一切以国内的需要为宗旨,符合不符合事实真相不重要;千人计划等倒是推得很起劲,是不是置海外华裔于尴尬甚至危险境地不重要;
对于海外华人留在国内的“根”,不客气地斩断清除,取消户口,取消待遇,回国后各种歧视乃至刁难;
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好像太多了要说不过来了,比如接受海外捐赠很欢迎,但各种截留挪用甚至囤积售卖;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的公民回国,那位驻俄张大使恶狠狠不加掩饰的“回国就是砸中俄友谊的锅”的发言;天价机票,自费隔离。。。
我一直有个比喻,海外华人像是嫁出去的女儿,天生对娘家有着割不断的感情联系,可以成为很好的娘家和婆家的桥梁和纽带;但现在这个娘家对女儿要么不闻不问,问到了就是要把婆家的东西搬回娘家,帮娘家骂,干婆家,婆家出了点事女儿就成了瘟神,连累过来走亲戚的娘家人都不许回去,凡此种种,长此以往女儿的想法会怎样?
最后,上面这些也许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在内吧,所以我也不把责任都归到中国政府头上。有些东西是没法选择的,既然身为华裔有来到了海外,有些事情也只能感慨一声了。
当你们张嘴闭嘴骂中国的时候,有没有感觉中国才是你们的弃子?
如果入籍了,没有户口正常。 如果没入籍, 你回国,好多不方便。 当然你也可以激活你的户口,办身份证,很快的,1天就办好了。 唯一不方便的是,必须到户籍所在地。
当然最好的是,办理侨胞证, 等同身份证。 国内好多地方只收身份证,不收护照。据说,现在可以了,没试过。
归国的事,不好说太多。 国内当时的情形, 很严重。 与国内防控策略有关。如果按最初的蜂拥而至,已经有失控的可能。 我是表示理解的, 毕竟防疫这事,说急可以很急;说不急也可以不急。毕竟,不是在战争国家。
况且, 真的不方便的不是海外华人(长期的,绿卡,入籍华人),因为拖家带口,也不可能说回就回。真的不方便的是,在海外短期工作学习的中国公民。
而且一人一票的民主也是对这样车略的鼓励。赢者通吃!
明显就是让海外华人遭受居住国的怀疑。
这是两拨人,完全不同性质的事。不应该混起来说。
中国政府对拿了外籍的人从来都没什么留恋,这也不是新鲜事。除非这人有用,比如以前的统战对象。一般老中,还是别指望了。老中反正骂起中国来也不客气。彼此彼此了吧。
留学生比较倒霉。基本被两国夹在中间成了牺牲品。作为自己国家,中国有义务管好他们。
这种法律怎么执行呢?
海外华人又称华裔,指生活在中国国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之外)拥有华人血统的人,大部分情况下此词是指没有中国国籍(包括大陆,台湾)的华人,但是有些时候包括海外华侨。海外华人主要是近现代从中国移民国外的华人及其后裔。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主要是汉族但也包括部分如满族之类的中国少数民族。港澳原则上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实际中有双重国籍现象存在。由于台澎金马当局承认双重国籍,所以也存在同时拥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就是海外中国人。[1]
作为归化的美国人,不应该再和中国政府和中共有任何感情关系!
在美华人应千方百计留下来,建立家庭,开枝散叶,有机会马上入籍。用选民身份居住美国是最安全,合法,政治活动最充分体现的部分。不要再去和母国纠缠太多。过好生活就可以了。
这次疫情期间才真切感到的,发几句感慨或者牢骚。
围棋有一个弃子的概念,有意识地把一些子弃掉,让对方吃还吃不舒服,以此换得外势,劫材,摆脱受攻局面争取先手等等;这些弃子当然最后是为了全局牺牲了。
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人的态度,从来也没改变这种弃子的看法,从来没有想到过支持这些人在全世界开枝散叶。具体可以看:
对海外华人的切身利益比如弱势的我们受到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歧视不闻不问,这里的使领馆,国内对外部门何时对华裔在入学入职等方面所受遭遇说过一个字,对于某党某派系统性的对华裔的种族歧视发表过一次意见?华裔移民底层更需要帮助的,使领馆有没有对唐人街老人被欺负了发过一次声,有没有哪怕组织过比如基本职业培训班(英语,烹饪,水电工。。。)等帮助一些华裔求职?
如果说和当地华裔有什么联系,大概就是和一些侨领,头目人物关系不错互相利用,这些“领袖”们也捞一些好处,有时办一些自命代表了当地华裔整体的活动,是不是帮到了后者,切合后者的兴趣和利益无所谓;
完全视海外华裔为国内政治的延伸和工具,和华社头面人物的联系活动无一例外都为本地某党宣传助选,国内驻外新闻机构给国内读者营造的印象,传递的信息一切以国内的需要为宗旨,符合不符合事实真相不重要;千人计划等倒是推得很起劲,是不是置海外华裔于尴尬甚至危险境地不重要;
对于海外华人留在国内的“根”,不客气地斩断清除,取消户口,取消待遇,回国后各种歧视乃至刁难;
这次疫情期间的表现。。。好像太多了要说不过来了,比如接受海外捐赠很欢迎,但各种截留挪用甚至囤积售卖;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的公民回国,那位驻俄张大使恶狠狠不加掩饰的“回国就是砸中俄友谊的锅”的发言;天价机票,自费隔离。。。
我一直有个比喻,海外华人像是嫁出去的女儿,天生对娘家有着割不断的感情联系,可以成为很好的娘家和婆家的桥梁和纽带;但现在这个娘家对女儿要么不闻不问,问到了就是要把婆家的东西搬回娘家,帮娘家骂,干婆家,婆家出了点事女儿就成了瘟神,连累过来走亲戚的娘家人都不许回去,凡此种种,长此以往女儿的想法会怎样?
最后,上面这些也许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在内吧,所以我也不把责任都归到中国政府头上。有些东西是没法选择的,既然身为华裔有来到了海外,有些事情也只能感慨一声了。
当你们张嘴闭嘴骂中国的时候,有没有感觉中国才是你们的弃子?
如果入籍了,没有户口正常。 如果没入籍, 你回国,好多不方便。 当然你也可以激活你的户口,办身份证,很快的,1天就办好了。 唯一不方便的是,必须到户籍所在地。
当然最好的是,办理侨胞证, 等同身份证。 国内好多地方只收身份证,不收护照。据说,现在可以了,没试过。
归国的事,不好说太多。 国内当时的情形, 很严重。 与国内防控策略有关。如果按最初的蜂拥而至,已经有失控的可能。 我是表示理解的, 毕竟防疫这事,说急可以很急;说不急也可以不急。毕竟,不是在战争国家。
况且, 真的不方便的不是海外华人(长期的,绿卡,入籍华人),因为拖家带口,也不可能说回就回。真的不方便的是,在海外短期工作学习的中国公民。
而且一人一票的民主也是对这样车略的鼓励。赢者通吃!
明显就是让海外华人遭受居住国的怀疑。
这是两拨人,完全不同性质的事。不应该混起来说。
中国政府对拿了外籍的人从来都没什么留恋,这也不是新鲜事。除非这人有用,比如以前的统战对象。一般老中,还是别指望了。老中反正骂起中国来也不客气。彼此彼此了吧。
留学生比较倒霉。基本被两国夹在中间成了牺牲品。作为自己国家,中国有义务管好他们。
这种法律怎么执行呢?
海外华人又称华裔,指生活在中国国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之外)拥有华人血统的人,大部分情况下此词是指没有中国国籍(包括大陆,台湾)的华人,但是有些时候包括海外华侨。海外华人主要是近现代从中国移民国外的华人及其后裔。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主要是汉族但也包括部分如满族之类的中国少数民族。港澳原则上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实际中有双重国籍现象存在。由于台澎金马当局承认双重国籍,所以也存在同时拥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华人,就是海外中国人。[1]
作为归化的美国人,不应该再和中国政府和中共有任何感情关系!
在美华人应千方百计留下来,建立家庭,开枝散叶,有机会马上入籍。用选民身份居住美国是最安全,合法,政治活动最充分体现的部分。不要再去和母国纠缠太多。过好生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