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投资,往往最危险 - 今天我和女儿聊到投资,她忽然问我:“爸爸,为什么你不买最安全的股票呢?”

B
BrightLine
楼主 (文学峸)
最安全的投资,往往最危险——从历史看清真相

在投资世界里,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有规模、有历史、有垄断地位”的公司或者资产类别是最安全的。但资本市场一再教育我们:最大的风险,往往藏在你最不担心的地方。

“巨无霸”的陨落,不是偶然 例子:摩托罗拉

20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一度接近50%,风头无两。
然而,错过了智能手机革命后,这个巨头先是业务被拆分,后来品牌被联想收购,曾经的辉煌成为回忆。

例子: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

作为全美最大航司之一,美国航空几乎垄断了不少航线,却仍然无法抵御能源价格波动、经济危机、疫情冲击等多重风险,2011年申请破产保护,股东权益归零。

例子:波音(Boeing)

波音过去几十年都是美国工业制造的骄傲,但737 MAX的安全危机重创了其品牌与现金流,股价从历史高点一路跌到140美元,市值缩水超过60%。

 例子:联合健康(UNH)

哪怕是医药健康巨头,在医保政策与监管变化面前,也会暴露脆弱性。今年,联合健康的股价从高点470美元跌到290多,短短几个月蒸发了数千亿美元市值。

例子: 花旗集团(Citigroup)

曾经的全球最大银行之一,被视为金融系统的“安全堡垒”。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因风险资产过多,股价从500多美元(复权前)跌到不到1美元,被迫多次拆股重组,股东损失惨重。

例子: 日本电气(NEC)& 夏普(Sharp)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电器巨头叱咤全球,被称为“最稳妥的蓝筹”。但面对韩国、中国厂商的竞争,未能及时转型,如今在国际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

例子: 航空业的“安全神话”破灭

泛美航空(Pan Am):你也许听说过这家“航空黄金时代”的代表公司,曾是全球最大国际航空公司,拥有辉煌的品牌形象。但因为能源危机、管理混乱等因素,1991年宣告破产。

德国汉莎航空(Lufthansa):疫情期间几乎濒临破产,政府紧急救助后才得以生还,可见即使是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航空公司,也经不起突发的外部冲击。

曾经的手机霸主

诺基亚(Nokia):2007年全球手机市占率超过40%,风光无两。却因为错过智能机转型和系统生态的机会,被苹果和安卓赶超,手机业务卖给微软后最终分崩离析。

 看似保值的黄金,未必是铁板一块

1980年,金价曾短暂冲到每盎司850美元(受滞胀影响),随后的20年里却一直在下跌和横盘,直到2000年后才突破前高。如果当年在高点一次性重仓,可能20年都无法解套。

国债与现金储蓄跑不过通胀

美国70年代滞胀期,通胀率一度超过10%,许多人把钱放在储蓄账户或定期存款,表面看本金无损,实际购买力每年缩水两位数。

近期,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在5%左右,看似不错,但2022-2023年通胀率一度高达7%-9%,很多人实质上还是亏了。

真正的安全,是敢于穿越波动

反观那些看起来“危险”的创新公司,却给了长期投资者巨大的回报。

亚马逊(Amazon):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股价一度暴跌超过95%,被认为是最危险的科技股之一。但坚持到今天,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股价从1美元左右涨到近200美元,复权后涨幅超百倍。

谷歌(Google):同样在早期不被看好,被认为盈利模式不稳定,但现在是“MAG7”(美股七大科技巨头)之一,牢牢统治着全球在线广告和AI搜索赛道。

特斯拉(Tesla):多少人把它当成“庞氏骗局”,连续被唱空,却成为电动车革命的代名词,2020年到2024年市值暴涨十几倍。

英伟达(NVIDIA):在AI浪潮中爆发,过去三年股价涨幅超过500%,把无数人从“危险”里抬进了“财务自由”。

苹果(Apple):1997年差点破产,被很多华尔街分析师认为是“无可救药”,但乔布斯回归,iPod、iPhone相继成功,成为全球最赚钱公司之一。

Netflix:2000年时只是邮寄DVD的小公司,被Blockbuster嘲笑,差点被收购。后来靠流媒体革命,股价涨了几百倍。

比特币(Bitcoin):2010年时一文不值,被嘲笑为“笑话”,现在却成为许多国家对冲法币通胀的另类资产。

投资名言,值得铭记

巴菲特说过:

“最大的风险,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霍华德·马克斯也提醒过:

“真正的风险不是波动,而是永久损失。”

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安全不是表面看起来“无风险”,而是你是否理解资产背后的逻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多样化去抵御不可预测的黑天鹅。

牛经沧海
我的第一份工小组里转做技术文件的老头儿是前泛美运筹学部主任的
B
BrightLine
There are lots more: Lucent, Yahoo, CSCO, etc...

老夏新生
幸存者偏差。。。BTW,特斯拉是在哪个list上,或者both? LOL
B
BrightLine
Just an example... there is no safe bet.

老夏新生
完全同意。所有的回报都是风险换来的,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而自以为安全是最危险的。但又如何,赚到钱就有话语权LOL
B
BrightLine
Agreed with you 100%
n
newxiaoshuye
上次在白宫官网看到一篇小文,好像是一个记者写的?里面提到美国政府其实已经掌握了预知未来的技术,但没提到这个未来是多久
W
Westmont
Amazon是云计算救了它,英伟达靠Bitcoin以及后来的AI发财了,这些新生事物一般人很难预料
s
stop-loss
富贵险中求。
B
BrightLine
真的不好说
B
BrightLine
安全的也不安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要不就买指数,哈哈
小二哥李白
哈哈,的确是幸存者偏差。。
W
Wendy666
回答应该挺简单: 回报和风险成正比, 但是是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