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好几年没读书了,除了规范。在跟贴里看见说老年人的疑心病,说起张爱玲的晚年躲虱子,忽然想起好多张爱玲的细节。因为记性一贯不好,免不了张冠李戴,谁也别来找我的茬子。
有张爱玲这么个亲戚朋友,其实很闹心,可是不知道为何,竟然没人起诉她。因为上赶着要把人对号入座的,其实比作者还招人恨。张爱玲写她舅舅,有点钱,胸无大志,有少爷作风,也算是个风雅的人,喜欢跟这么个聪明的外甥女闲谈,细细地把家长里短说来听,大家族里事事都体面,也事事都有不堪的暗处。她写她舅舅“酒缸里泡着的孩尸”写她表妹们“尽管在锦绣丛中长大,可是跟捡煤核的孩子一般泼辣无疑。”写曹七巧以及她女儿“一家不知一家的苦”写傅雷为之神魂颠倒的情人的现实“他那种神经质,我怎么可能嫁给他”
张爱玲在几炉香里面那个被姑妈做了交际花的女孩子究竟是谁的影子呢?直到小团圆看见她妈妈在香港打牌的牌桌上输掉了她的奖学金。现在,人人都想站出来做道德圣人,指责“呀,她的妈妈吐了一盆血,她还上班了”过去倒是没人这么大胆“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要知道,指责别人不够善良在现代语境里算得上双赢,既弘扬了正能量,又暗戳戳能替自己打一道高光。
在张爱玲的人生里,提起来我就恨的是赖雅,这么个风流不可方物的剧作家、才子,早年间替好莱坞写剧本,狠挣了一把好钱,汤里来,水里去,在好莱坞纵情声色,多少钱也花得完。穷困潦倒的晚年,看到张爱玲这个既sharp又simple,既经历家事国难的复杂,又茫然无措的女子,他看不透她吗?老辣如赖雅,当然心知肚明,他当然喜欢她,但是他也利用了她和辜负了她。赖雅大概是张爱玲舅舅和她爸爸的复合体,都带有从小家境优越的少爷般的不羁和温存,也都是千金散尽、世事无妨的落落大方。张爱玲喜欢他,也尽力把自己归入平凡女人中,尽力做个好妻子,她在台湾大火并访问的当儿,赖雅中风,她赶回去,照顾了他7年,给他送了终,并把他的所有手稿交还给他女儿。
就这么个律己甚严的女人在文章里说,“我妈妈因为出身富裕,太清高的缘故,激得我走到对立面去,我最爱钱”真的,赖雅靠着张爱玲变卖箱子里的古董维持生计的时候,赖雅大概是心知肚明地衡量过了他自己的人生保证。
钱不钱的都不要紧。张爱玲怀孕了,赖雅是60多的老人了,他们这些先锋派经历了思想大动荡,孩子都是身外之物,当他晚年这么想依偎着张爱玲来得到这凉薄现实里的温暖,但他如果真的爱她,看见这个复杂又单纯的女子,他不替她考虑吗?一个孩子,能让一个人最大程度上跟这个世界相连。但他顾不得,他只顾自己,任由张爱玲把孩子吃药打掉,看着成形的胎儿从马桶里冲下去。
当张爱玲晚年孤独地死在公寓里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唯一一次当妈妈的机会,是个成了型的男孩子,月份应该不小了,她在起初是想留着的吧?可是究竟为何又变了呢?这个孩子,是她跟这个世界和解和入世的桥梁,我想起来就格外心疼,格外讨厌赖雅。
张爱玲的小团圆里,她要求死后多少年发表,她尽最大可能保护了她的生命里那些对她重要的人,是她的爱,她也最大可能地体恤了她自己的感受。
我想起来就为之落泪的是,她写道:她做了个梦,梦见九玲跟之庸手拉手在树林里,几个孩子在奔跑,是她和之庸的。
无论张迷有多恶心胡兰成,而胡兰成还是张爱玲最爱的男人,她为之魂牵梦绕、为之甘心低到尘埃里的男人。在她的人生的余烬里,她爱过,即便她被胡兰成辜负、被世人责骂过汉奸妻。
然而,她爱他,最终,她忠实了自己的感受,无论他做过什么,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如何写文章借着她的名声来挣钱火一把,无论他在日本跟汪精卫的妻过着琴瑟相合的美好生活,她还是爱他。
而这就是我想说的:任何一个作者,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本真,就是一个合格的伟大的写作者。
以此,送给佩妮老师。
(盛九莉)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
另外是古老的药线流产术,花了400美元两个月的生活费。
杨和柳,是不是你承认佩尼老师在瞎编了?伟大的社会学巨著不用忠实于“真实”,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本真就够了?
佩尼老师对清高有误解,你难道是对“真实”有曲解?
无法归类也就罢了,但主要是按她的描写太综合了,我的意思是说啊,她把所有的精神病的种类都归在了她的身上从她的说话描述中。
20多年来,在前10年我是不上网查什么精神病的,然后接下来的两年之中,我开始上网,但基本都是英文的,没有中文,然后我就不看了,又开始上网看精神类的,就是从佩妮精神了开始。我打开了:中文解释精神病的太多了。
在我看医生的初期有一位social worker给了我几本书,当然都是著名医生的著作,我一开始是大概其看的,然后选中了一本我就是看了那本书以后我才原谅了自己的某些行为,比如我故意跟警察找别扭故意把他们激怒,然后很有成就感,就在那本书里都能够找到答案了,还有针对某一件事情的百分之百的精确感还有。。。
看完了这本书,我原谅了自己很多,恨不得给自己杀死每当跟警察瞎捣乱,然后又麻烦很多,最后我看了这本书的后记哎呀妈呀哦,原来这本书也就是著名医生的妻子,她患了和我同样的病,所以他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我的心里,然后我就把这几本书还给了那位,并且告诉他这本书是最好的,然后我看到了他复印了好多份儿啊。
如果把柳爷当“敌人”,那么我就很爱这样的敌人。
我把被骂和骂者这两个人都当成了精英。
这么一大堆,有才华的人,他们无论从辩论还是语言用词。完全能够当国际比赛辩手
我特别喜欢这种学理工科的,有文采的,还能够辩论的人才
(哈哈,我曾经做过高级人力资源总监在国内,所以喜欢琢磨人才呀。)
其实大可不必,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你和你父母的过往肯定跟佩妮的不一样
一个家长摑别人家5岁孩子耳光,我愤怒了
同意你部分的评价。我看小团圆最看不得那个结尾的梦,真心心疼她。
我有的时候特别不甘心,为什么不在她去世后,在胡兰成去世前发出来?让胡兰成想起来能彻骨地疼失去了这个女人?我没看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但是从台湾朱天心姐妹对他的推崇,大概会觉得他还是那个自恋的、会玩弄才子佳人文字的文人,怎么能指望他有心呢?又是白白地被他把这份珍贵的情感把玩一番。
所以,还是等胡兰成去世之后发吧。张爱玲知道自己一直爱胡兰成,在胡兰成要逃走的那天,她颤声说“兰成”让人心酸不已。她知道她自己,她也知道他的本性。
但是爱情如众水不能熄灭。雅歌里。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我懂你,我能体会你的痛,正如我自己。
我已经好几年没读书了,除了规范。在跟贴里看见说老年人的疑心病,说起张爱玲的晚年躲虱子,忽然想起好多张爱玲的细节。因为记性一贯不好,免不了张冠李戴,谁也别来找我的茬子。
有张爱玲这么个亲戚朋友,其实很闹心,可是不知道为何,竟然没人起诉她。因为上赶着要把人对号入座的,其实比作者还招人恨。张爱玲写她舅舅,有点钱,胸无大志,有少爷作风,也算是个风雅的人,喜欢跟这么个聪明的外甥女闲谈,细细地把家长里短说来听,大家族里事事都体面,也事事都有不堪的暗处。她写她舅舅“酒缸里泡着的孩尸”写她表妹们“尽管在锦绣丛中长大,可是跟捡煤核的孩子一般泼辣无疑。”写曹七巧以及她女儿“一家不知一家的苦”写傅雷为之神魂颠倒的情人的现实“他那种神经质,我怎么可能嫁给他”
张爱玲在几炉香里面那个被姑妈做了交际花的女孩子究竟是谁的影子呢?直到小团圆看见她妈妈在香港打牌的牌桌上输掉了她的奖学金。现在,人人都想站出来做道德圣人,指责“呀,她的妈妈吐了一盆血,她还上班了”过去倒是没人这么大胆“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要知道,指责别人不够善良在现代语境里算得上双赢,既弘扬了正能量,又暗戳戳能替自己打一道高光。
在张爱玲的人生里,提起来我就恨的是赖雅,这么个风流不可方物的剧作家、才子,早年间替好莱坞写剧本,狠挣了一把好钱,汤里来,水里去,在好莱坞纵情声色,多少钱也花得完。穷困潦倒的晚年,看到张爱玲这个既sharp又simple,既经历家事国难的复杂,又茫然无措的女子,他看不透她吗?老辣如赖雅,当然心知肚明,他当然喜欢她,但是他也利用了她和辜负了她。赖雅大概是张爱玲舅舅和她爸爸的复合体,都带有从小家境优越的少爷般的不羁和温存,也都是千金散尽、世事无妨的落落大方。张爱玲喜欢他,也尽力把自己归入平凡女人中,尽力做个好妻子,她在台湾大火并访问的当儿,赖雅中风,她赶回去,照顾了他7年,给他送了终,并把他的所有手稿交还给他女儿。
就这么个律己甚严的女人在文章里说,“我妈妈因为出身富裕,太清高的缘故,激得我走到对立面去,我最爱钱”真的,赖雅靠着张爱玲变卖箱子里的古董维持生计的时候,赖雅大概是心知肚明地衡量过了他自己的人生保证。
钱不钱的都不要紧。张爱玲怀孕了,赖雅是60多的老人了,他们这些先锋派经历了思想大动荡,孩子都是身外之物,当他晚年这么想依偎着张爱玲来得到这凉薄现实里的温暖,但他如果真的爱她,看见这个复杂又单纯的女子,他不替她考虑吗?一个孩子,能让一个人最大程度上跟这个世界相连。但他顾不得,他只顾自己,任由张爱玲把孩子吃药打掉,看着成形的胎儿从马桶里冲下去。
当张爱玲晚年孤独地死在公寓里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唯一一次当妈妈的机会,是个成了型的男孩子,月份应该不小了,她在起初是想留着的吧?可是究竟为何又变了呢?这个孩子,是她跟这个世界和解和入世的桥梁,我想起来就格外心疼,格外讨厌赖雅。
张爱玲的小团圆里,她要求死后多少年发表,她尽最大可能保护了她的生命里那些对她重要的人,是她的爱,她也最大可能地体恤了她自己的感受。
我想起来就为之落泪的是,她写道:她做了个梦,梦见九玲跟之庸手拉手在树林里,几个孩子在奔跑,是她和之庸的。
无论张迷有多恶心胡兰成,而胡兰成还是张爱玲最爱的男人,她为之魂牵梦绕、为之甘心低到尘埃里的男人。在她的人生的余烬里,她爱过,即便她被胡兰成辜负、被世人责骂过汉奸妻。
然而,她爱他,最终,她忠实了自己的感受,无论他做过什么,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如何写文章借着她的名声来挣钱火一把,无论他在日本跟汪精卫的妻过着琴瑟相合的美好生活,她还是爱他。
而这就是我想说的:任何一个作者,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本真,就是一个合格的伟大的写作者。
以此,送给佩妮老师。
(盛九莉)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
另外是古老的药线流产术,花了400美元两个月的生活费。
杨和柳,是不是你承认佩尼老师在瞎编了?伟大的社会学巨著不用忠实于“真实”,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本真就够了?
佩尼老师对清高有误解,你难道是对“真实”有曲解?
无法归类也就罢了,但主要是按她的描写太综合了,我的意思是说啊,她把所有的精神病的种类都归在了她的身上从她的说话描述中。
20多年来,在前10年我是不上网查什么精神病的,然后接下来的两年之中,我开始上网,但基本都是英文的,没有中文,然后我就不看了,又开始上网看精神类的,就是从佩妮精神了开始。我打开了:中文解释精神病的太多了。
在我看医生的初期有一位social worker给了我几本书,当然都是著名医生的著作,我一开始是大概其看的,然后选中了一本我就是看了那本书以后我才原谅了自己的某些行为,比如我故意跟警察找别扭故意把他们激怒,然后很有成就感,就在那本书里都能够找到答案了,还有针对某一件事情的百分之百的精确感还有。。。
看完了这本书,我原谅了自己很多,恨不得给自己杀死每当跟警察瞎捣乱,然后又麻烦很多,最后我看了这本书的后记哎呀妈呀哦,原来这本书也就是著名医生的妻子,她患了和我同样的病,所以他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我的心里,然后我就把这几本书还给了那位,并且告诉他这本书是最好的,然后我看到了他复印了好多份儿啊。
如果把柳爷当“敌人”,那么我就很爱这样的敌人。
我把被骂和骂者这两个人都当成了精英。
这么一大堆,有才华的人,他们无论从辩论还是语言用词。完全能够当国际比赛辩手
我特别喜欢这种学理工科的,有文采的,还能够辩论的人才
(哈哈,我曾经做过高级人力资源总监在国内,所以喜欢琢磨人才呀。)
其实大可不必,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你和你父母的过往肯定跟佩妮的不一样
一个家长摑别人家5岁孩子耳光,我愤怒了
同意你部分的评价。我看小团圆最看不得那个结尾的梦,真心心疼她。
我有的时候特别不甘心,为什么不在她去世后,在胡兰成去世前发出来?让胡兰成想起来能彻骨地疼失去了这个女人?我没看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但是从台湾朱天心姐妹对他的推崇,大概会觉得他还是那个自恋的、会玩弄才子佳人文字的文人,怎么能指望他有心呢?又是白白地被他把这份珍贵的情感把玩一番。
所以,还是等胡兰成去世之后发吧。张爱玲知道自己一直爱胡兰成,在胡兰成要逃走的那天,她颤声说“兰成”让人心酸不已。她知道她自己,她也知道他的本性。
但是爱情如众水不能熄灭。雅歌里。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我懂你,我能体会你的痛,正如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