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想法,想写这个系列,是因为第一,对自己是个加强记忆。第二,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特别有帮助,那么对别人也许也有帮助,贴出来,愿意跟着学的同学会受益(我已经得到老师许可了)。其实你能听出我的问题来,已经是50%学到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也能做好,并且在唱歌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就好了。当然,这就好像是跑步,光是教练告诉你理论,还是需要天天练习,肌肉才跟得上。还有,所有我的这些问题,是无论你唱通俗还是唱美声都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不论你该什么式样的房子,每一块砖,都是一样的。这些都是一些最基础的训练。
这些都是我上网课的录音,你可以听到我的问题,(有些挺丢丑的哈),也可以听到老师对我的纠正。其实能够听到错误,然后还知道如何改,就很有用了。
1. 在唱歌时,要在内部撑大空间。我有时撑得不够大。老师说的“距离”指的是头腔和下面胸腔之间的距离,要有意识的两头撑着。
2. 我在唱音阶下行的时候,内部会下意识的放松,没有继续撑着,或者撑得不够大,这是唱歌很常见的错误。
3. 当你上面拼命撑开的时候,有时声带闭合的地方也会使很大劲,但其实是只要轻轻闭合上就够了。但有时候就做不到。这就需要练习。练习轻巧。这点我现在还很不过关,老师也是刚刚开始要求我做。以前他不要求,因为我还不到时候,现在他觉得我可能可以去做了。
4. 寻找共鸣点。他说当你找到自己的共鸣腔的时候,在后咽壁,就感觉是后脑勺那里有个震动点,要贴住它,每个字,每个音,都要贴在上边。我是刚刚能感觉到,可能就是这个感觉,让我有了进步。
其实呢,不论唱通俗唱美声,都有一个对嗓音的把控能力问题,只有当你有了能力,你才能想怎么玩怎么玩,你才有空间去表现歌曲的美,表达情感。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多数唱得好的,还是有正规训练的人。比如姚贝娜,比如阿云嘎。所以呢,想唱的好听,除了要学会很多歌以外,还要在声音的基础上下一点点功夫,然后,随时把这点功夫用到你的歌里去。
还是要加强气息练习,我听觉得支撑不够,气浮在上面。可以从自然声区开始,高音区需要很好的支撑共鸣点才能保持住。说错勿怪
https://www.youtube.com/c/JeffRolka
我自己觉得非常实用,有针对不同声部和不同问题的练习,warm up也比较循序渐进,觉得还是挺科学的。
气息平稳支撑是练习强大的肺活量和横隔膜肌肉功能
不是你那首新天堂电影院的水准啊:)
那首最后一版对初学者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也是有气息支持的啊
气息的练习没有捷径而且需要常年的积累,我自己觉得打嘟练习是最好的,位置气息都可以同时兼顾练到:)
你说这里边的声音没有我上一个贴的最后一版的 <Se>好,我觉得非常可能。我自己听习惯了,反而听不出来。我行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1. 录音设备问题,上课的录音,我是用手机录的。voice memo ,歌是用condenser mic录的?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2.我的歌是录了很多遍,挑了最好的一版,但跟老师上课的声音是没法挑的,这就好像在比一个人声音质量的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差别,对吧?
3.我录歌,用的是GaragdBand, Voice type用的是Classic Vocal,EQ和Compressor都选的是Classic Vocal。所以是有音效的。和干声会有差别。
我能想到的原因就这几个吧。谢谢你的认真反馈!
我看不大象是录音的问题,2比较可能:)
我觉得通常练声要比唱歌时的声音好,但你反过来了,挺有意思的
顺便问好南山碧竹,好多好多年不见了,很高兴看见你还在继续唱歌:)也谢谢你的干货!
很简单的想法,想写这个系列,是因为第一,对自己是个加强记忆。第二,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特别有帮助,那么对别人也许也有帮助,贴出来,愿意跟着学的同学会受益(我已经得到老师许可了)。其实你能听出我的问题来,已经是50%学到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也能做好,并且在唱歌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就好了。当然,这就好像是跑步,光是教练告诉你理论,还是需要天天练习,肌肉才跟得上。还有,所有我的这些问题,是无论你唱通俗还是唱美声都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不论你该什么式样的房子,每一块砖,都是一样的。这些都是一些最基础的训练。
这些都是我上网课的录音,你可以听到我的问题,(有些挺丢丑的哈),也可以听到老师对我的纠正。其实能够听到错误,然后还知道如何改,就很有用了。
1. 在唱歌时,要在内部撑大空间。我有时撑得不够大。老师说的“距离”指的是头腔和下面胸腔之间的距离,要有意识的两头撑着。
2. 我在唱音阶下行的时候,内部会下意识的放松,没有继续撑着,或者撑得不够大,这是唱歌很常见的错误。
3. 当你上面拼命撑开的时候,有时声带闭合的地方也会使很大劲,但其实是只要轻轻闭合上就够了。但有时候就做不到。这就需要练习。练习轻巧。这点我现在还很不过关,老师也是刚刚开始要求我做。以前他不要求,因为我还不到时候,现在他觉得我可能可以去做了。
4. 寻找共鸣点。他说当你找到自己的共鸣腔的时候,在后咽壁,就感觉是后脑勺那里有个震动点,要贴住它,每个字,每个音,都要贴在上边。我是刚刚能感觉到,可能就是这个感觉,让我有了进步。
其实呢,不论唱通俗唱美声,都有一个对嗓音的把控能力问题,只有当你有了能力,你才能想怎么玩怎么玩,你才有空间去表现歌曲的美,表达情感。这就是为什么最后多数唱得好的,还是有正规训练的人。比如姚贝娜,比如阿云嘎。所以呢,想唱的好听,除了要学会很多歌以外,还要在声音的基础上下一点点功夫,然后,随时把这点功夫用到你的歌里去。
还是要加强气息练习,我听觉得支撑不够,气浮在上面。可以从自然声区开始,高音区需要很好的支撑共鸣点才能保持住。说错勿怪
https://www.youtube.com/c/JeffRolka
我自己觉得非常实用,有针对不同声部和不同问题的练习,warm up也比较循序渐进,觉得还是挺科学的。
气息平稳支撑是练习强大的肺活量和横隔膜肌肉功能
不是你那首新天堂电影院的水准啊:)
那首最后一版对初学者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也是有气息支持的啊
气息的练习没有捷径而且需要常年的积累,我自己觉得打嘟练习是最好的,位置气息都可以同时兼顾练到:)
你说这里边的声音没有我上一个贴的最后一版的 <Se>好,我觉得非常可能。我自己听习惯了,反而听不出来。我行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1. 录音设备问题,上课的录音,我是用手机录的。voice memo ,歌是用condenser mic录的?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2.我的歌是录了很多遍,挑了最好的一版,但跟老师上课的声音是没法挑的,这就好像在比一个人声音质量的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差别,对吧?
3.我录歌,用的是GaragdBand, Voice type用的是Classic Vocal,EQ和Compressor都选的是Classic Vocal。所以是有音效的。和干声会有差别。
我能想到的原因就这几个吧。谢谢你的认真反馈!
我看不大象是录音的问题,2比较可能:)
我觉得通常练声要比唱歌时的声音好,但你反过来了,挺有意思的
顺便问好南山碧竹,好多好多年不见了,很高兴看见你还在继续唱歌:)也谢谢你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