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 泡沫到底是啥样?莫道听途说

越王剑
楼主 (文学峸)

我估计很多50岁左右的人没见过。60岁的人大概见过,但是当时未必有那么多钱参与。所以现在都是道听途说。

当时咱还在上学,没钱参与。所以也没经过那种波澜壮阔。但是研究了一些数据,我发现如果在未来一两年股市真的形成当年那样的泡沫,那么现在那些做空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承担怎样的风险(无知者无畏,呵呵)。

下面就给几个例子。

QCOM,1999年一年的涨幅 2619% ("The New York Times")。

一些股票IPO当天的涨幅

NDX 1995-2000 5 years, 涨12倍 (目前2018-2024 NDX涨3倍)

Nasdaq P/E at 2000 = 175 (目前42)

Nasdaq 1998-2000: MSTR 涨45倍,QCOM涨42倍,JDSU涨36倍。 

1999年117只股票IPO当天翻倍。CSCO PE196.

我看见现在很多人在讨论AI泡沫。啊哈哈哈。我说“YOU HAVE SEEN NOTHING!"

 

 

 

b
bobpainting
好历史数据!
h
hhtt
2000年到2002年,5T投资人的资产没了!但是亏得绝大多都有钱投资的人,所以2000年许多人没有2008年那样惨。
h
hhtt
我那时因为在交易台,不能买个股,只能投基金,而且我投得保守,就是道琼指数类似的。算是逃过了互联网的崩盘。
c
cnrhm2017
很好的分享
凊荷
不是算过了,除去疫情

spy 年增长13% 

猛牛
对的,现在就是贵一点,离泡沫差很远!

也就贵个10-15%。 好货不便宜嘛!

啊哈哈哈。。。。。。。。。。。。。

d
dogmom2019
那时读T5MBA,有个买股模拟比赛,各个牛气冲天。我把得的奖学金2万(那时很值钱,硕士毕业年薪4.5万)都投入了血本无归
d
dogmom2019
cooper mountain 现在都消失了
凊荷
lesson是?
d
dogmom2019
离开股市12年才忘了疼
h
hhtt
哪几个算T5商学院?哈佛,耶鲁,芝大,史丹福,MIT?
南风17
QCOM那段时间我
小二哥李白
教训。。
越王剑
前辈高人
c
cfbingbuzy001
20% position accounts for 80% gains. commom

for individual stock picking

"不赚钱的公司没有买:"

that's the key. Bubble comes from investing in companies that cannot achieve even positive gross margin

最西边的岛上
哈哈,那时我在Cisco工作,曾几何时有1米的公司option账户(现在叫RSU)跌的一塌糊涂,不过那里没用自己的银子,

肉疼心不疼。但在退休账户里的老东家北电的股票都是自己的血汗银子,那丢得可是真心疼哈。

 

d
dancinghorse
只记得买的基金跌90%,忘了是不是把剩下的10%拿出来了
长空无际
我听同事说过的笑话是

在。com泡沫的时候卖掉股票买了辆宝马,后面股票涨疯了,他说天天想打死自己为什么卖掉股票买车,后来股票跌得一塌糊涂看到车又开心了,至少还有一辆宝马开

d
dogmom2019
那时Norte mci 和lucent 真牛,后来lucent 倒了,我住的地方一大批华人都失业了
d
dogmom2019
往后看都是20/20,那时的说法是要用新的估价模式,以前的valuation model 不适于.com
c
cfbingbuzy001
amzn was below $5 through the whole period of crash. crazy!
最西边的岛上
是啊。我是98年7月离开Nortel去Cisco的。泡沫破了后北电裁人一波儿接一波儿直到解体。
c
cfbingbuzy001
nobody even talked about how value would be created out

of internet:

yhoo amzn, goog, facebook, youtube emerged later

These are transformational business models out of net 1.0

net 2.0 highspeed net benefited netflix

net 3.0 wireless benefited appl

which companies will benefit most from accelerated computing of gpu: robots, bio tech, energy, healthcare, banking

q
quantnj
把耶鲁换成沃顿。
c
cfbingbuzy001
dartmoth nyu columbia a little more known than mit
雾蒙蒙雨霏霏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点石成金的年代,记得在硅谷的有些公司请工人装修办公室,工人提出不收工资,而要公司的股票,那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点石成金的年代,记得在硅谷的有些公司请工人装修办公室,工人提出不收工资,而要公司的股票,那些新公司还没有上市,哪里来的股票,于是写白条子支付装修费。日本八十年代也经历了很类似的疯狂,NHK有一个系列节目讲述当时的情况,日本整个国家都陷入这种自卷似的狂热,用利令智昏来形容,太贴切了,不过这不是某一个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全国上下,大街小巷,都利令智昏了。

q
quantnj
和.doc还有一个不同是那时有很多小公司,加个.com就翻几倍了。现在主力还仅在几个超大公司
最西边的岛上
是啊。我是98年7月离开Nortel去Cisco的。泡沫破了后北电裁人一波儿接一波儿直到解体。
z
zacao
结果就是日本人普遍30来年不炒股只存现金,那波经历过的人已经七老八十,社会对此的印象也在消失中,

现在又有年轻人开始炒股

硅谷码工头
多少人祈祷这次和上次不一样,悲催的是历史,总是在重复 AI是妥妥的下一个泡沫
h
hhtt
那时的投互联网的基金,也跟着互联网公司崩盘。
最西边的岛上
哈哈,我那时因为买自住房,在泡破之前从RSU里拿出了一些。还有一些vested,也够买个宝马,我不懂车,问过先生要不要,

他说不喜欢不实用的面子车,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吧。哈哈哈。

 

U
UCC
那时候穷学生也禁不住诱惑跟着买了,用了margin结果就像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填了三万吧最后剩了一千多

然后几年没看账户,再打开发现连那1000多都不知道哪去了

s
shakuras2000
AI肯定要跌的,不过我看现在还不是泡沫。一个重要的区别是.com的时候都是大饼,现在的AI股都是妥妥的赚钱。
雾蒙蒙雨霏霏
我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台湾同事,半年赚了30多万,翻年后IRS说他没有及时交税,遭到重罚,于是他加倍猛炒猛翻,结果不到4个月
智颉居士
我那次回调了2M,很惨,也学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