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乌克兰抗战,反对俄罗斯入侵。但是“俄罗斯不可能战败,乌克兰最终打不赢”的结局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西方现在和可预期的未来没有做好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准备,这可能直接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西方无法承受核战的风险和结果。这也是拜登无论无何要置身事外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个人认为他根本没有任何与俄罗斯正面硬刚的决心、勇气和能力;而且他的软弱无能也是普京敢于动手的决定性因素。俄罗斯至少从2014年起就一直在准备这场战争,并敢于亮“核威慑”这把剑,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没人能够阻挡。
拜登上台,特别是由于他取得权力的方式被普遍质疑,无法形成国内团结,也无法取信于盟友。拜登上述特性以及他指挥的美军在阿富汗灾难性的失败,极大的鼓舞了普京。他必须抓住对手历史罕见的无能与软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放手一搏,彻底改变国际格局,实现其俄罗斯世界的野心。吞并乌克兰只是第一步而已。
俄乌战后,乌克兰大概率是不会存在了;乌克兰要么被俄罗斯吞并,要么成立一个普京任命的伪政权。泽连斯基及其余部顶多打打游击战,最终销声匿迹。
俄乌战争再次拉下了东西方之间的铁幕,世界将再次进入冷战时代。第一次冷战失败后倍感屈辱的俄罗斯和普京恢复帝俄荣耀的野心;实力暴增亟需展示的中国与习近平逃避病毒国际追责的决心,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中俄逐步走向结盟并彻底与西方翻脸,再次形成东西方两大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对抗和军备竞赛的局面。
中俄将很快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循环圈,并尽可能争取到印度、东南亚等第三世界的盟友。俄罗斯有能源、矿产和科技上的优势,中国有广大的消费市场、巨大经济体量与完整产业链等优势;双方的人民也普遍崇尚威权。因此中俄可以构筑起一个足以和西方抗衡的体系,而且不是基于第一次冷战时那种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加上成熟老道的洗脑民众与控制舆论技术,未必会在与西方的斗争中落于下风,未来双方缠斗几十年鹿死谁手未尝得知。乌俄战争必将深刻改变世界格局。疫情和这场战争沉重打击了西方白左和全球化势力,在今后激烈的东西竞争与对抗中,保守势力将主导西方政治。
当然,我完全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去自豪俄罗斯的事,更何况,乌克兰又不是没有袭击过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更更何况,过了乌拉尔山,就是一片荒凉,乌克兰没必要不断地打击俄罗斯的远东
关于我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估计是否靠谱,九三阅兵式已经给出答案。
王毅说不接受俄罗斯战败,耿爽说如若真的援俄早就不是今日局面。这些话有耳的都当听到,其中的深意自己去品。
中国不能再依赖欧美市场,不能再做乙方,这是自身实力地位决定的,跟主观愿望和个人情绪无关。中国形成自身如今的实力地位,就如当年抗战能够胜利一样,首要当然是自身的奋斗与牺牲,但同时都要感谢美国援助和提携的重要作用。对美国而言,咋看都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世界大战是打不起来的,双方都没有那个愿望和实力。再说一遍,把俄乌和中日混为一谈,是认知缺陷的表现。冷战2.0是俄乌战后的世界格局。拜长期白左政治所赐,西方自作孽不可活,赢得冷战2.0的可能性不会高于50%。也许二三十年后有人能想起我说过这些?
我支持乌克兰抗战,反对俄罗斯入侵。但是“俄罗斯不可能战败,乌克兰最终打不赢”的结局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西方现在和可预期的未来没有做好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准备,这可能直接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西方无法承受核战的风险和结果。这也是拜登无论无何要置身事外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个人认为他根本没有任何与俄罗斯正面硬刚的决心、勇气和能力;而且他的软弱无能也是普京敢于动手的决定性因素。俄罗斯至少从2014年起就一直在准备这场战争,并敢于亮“核威慑”这把剑,其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没人能够阻挡。
拜登上台,特别是由于他取得权力的方式被普遍质疑,无法形成国内团结,也无法取信于盟友。拜登上述特性以及他指挥的美军在阿富汗灾难性的失败,极大的鼓舞了普京。他必须抓住对手历史罕见的无能与软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放手一搏,彻底改变国际格局,实现其俄罗斯世界的野心。吞并乌克兰只是第一步而已。
俄乌战后,乌克兰大概率是不会存在了;乌克兰要么被俄罗斯吞并,要么成立一个普京任命的伪政权。泽连斯基及其余部顶多打打游击战,最终销声匿迹。
俄乌战争再次拉下了东西方之间的铁幕,世界将再次进入冷战时代。第一次冷战失败后倍感屈辱的俄罗斯和普京恢复帝俄荣耀的野心;实力暴增亟需展示的中国与习近平逃避病毒国际追责的决心,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中俄逐步走向结盟并彻底与西方翻脸,再次形成东西方两大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对抗和军备竞赛的局面。
中俄将很快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循环圈,并尽可能争取到印度、东南亚等第三世界的盟友。俄罗斯有能源、矿产和科技上的优势,中国有广大的消费市场、巨大经济体量与完整产业链等优势;双方的人民也普遍崇尚威权。因此中俄可以构筑起一个足以和西方抗衡的体系,而且不是基于第一次冷战时那种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加上成熟老道的洗脑民众与控制舆论技术,未必会在与西方的斗争中落于下风,未来双方缠斗几十年鹿死谁手未尝得知。乌俄战争必将深刻改变世界格局。疫情和这场战争沉重打击了西方白左和全球化势力,在今后激烈的东西竞争与对抗中,保守势力将主导西方政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抗战胜利80周年,杜立特轰炸东京,昊千关何在?来绥是谁? 什么是中国? 我总结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君臣父子,升官发财。但你对汉人的解读不敢苟同。 这份《降书》是几千万人头换来的,应该收入中学教科书 美军公布的飞虎队战绩
当然,我完全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去自豪俄罗斯的事,更何况,乌克兰又不是没有袭击过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更更何况,过了乌拉尔山,就是一片荒凉,乌克兰没必要不断地打击俄罗斯的远东
关于我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估计是否靠谱,九三阅兵式已经给出答案。
王毅说不接受俄罗斯战败,耿爽说如若真的援俄早就不是今日局面。这些话有耳的都当听到,其中的深意自己去品。
中国不能再依赖欧美市场,不能再做乙方,这是自身实力地位决定的,跟主观愿望和个人情绪无关。中国形成自身如今的实力地位,就如当年抗战能够胜利一样,首要当然是自身的奋斗与牺牲,但同时都要感谢美国援助和提携的重要作用。对美国而言,咋看都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世界大战是打不起来的,双方都没有那个愿望和实力。再说一遍,把俄乌和中日混为一谈,是认知缺陷的表现。冷战2.0是俄乌战后的世界格局。拜长期白左政治所赐,西方自作孽不可活,赢得冷战2.0的可能性不会高于50%。也许二三十年后有人能想起我说过这些?
1983年10月31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核战争以后的世界--关于核战争带来的长期的全球性生物学后果讨论会",有苏美等近20个国家的500名正式代表参加。与会代表中有科学家,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官员以及来自美国各地的政府官员,教育学家,环境问题专家,企业界领导人,外交政策制定者和军界头面人物。会上。小组联名宣讲了他们的学术报告,题目是《核冬天:大量核爆炸造成的严重后果》。会议还安排了一个90分钟的电视节目,即与由著名的苏联科学家组成的小组进行电视对话。苏联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美国科学家的观点。在这个划时代的华盛顿会议之后,又有许多详细的研究工作证实了,兀'小组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地球上的生命正面临着核冬天的严重威胁。这篇报合后来公开刊登在美国1983年12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影响与后果 播报 1.在每一个核爆炸地点上空,都会腾起一股巨大的由尘土和烟灰构成的柱状云团。这股云团上升到大气层5~10英里乃至更高的地方,然后沿着水平方向四处扩散,很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铁钻”状积雨云,接着又合拢到一块。核打击次日的清晨将没有黎明,中午时分天空仍会一片漆黑,这种黑暗将持续若干星期。在此期间,气温将日复一日地下降。在大陆内地,气温总计可能下降40℃(72F),这足以变夏日为冬日,变冬日为北极的冰天雪地。至于在沿海地区,例如在英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会少得多,可能只下降15℃(27F)。这是由于海洋温室效应的缘故。但即便如此,沿海地区气温的变化也足以变夏季为冬季了。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四季的气温差本来就不像大陆性气候那样明显,这当然也是出于海洋温室效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