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区曾经是省下一级的行政单位,相应的领导机关有专区党委和专员行政公署,但是是作为省派出的管理机构,不同于省和县级的政府机构,没有民选的人民委员会。
文革期间改称地区,地区党委和地区革委会。文革以后下面的县都划到地级市了。
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改革后,党委机构名称仍为中共XX地区委员会,为中共广东省委派出机构;政权机构名称为XX地区行政公署,为广东省政府派出机构,负责人为专员。地区革委会成为历史。并且,地委书记和地区行署专员分别由两人担任。(以前是地委书记兼任地区革委会主任)。这基本上是恢复到文革前的机构。
地区辖下各县、市(县级市)也随即进行机构改革,党委机构名称仍为中共XX县/市委员会,政权机构名称为XX县/市人民政府,负责人为县长/市长,并且县/市委书记和县/市长不再是由一人兼任。
再后来,地区撤销,设立三个地级市,原地区辖下10县1市分成三个部分,分属这三个地级市。
专区源于民国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共产党根据地也有。例如苏中三分区,相当于共和国的扬州专区一部分。文革期间专区都改称地区。
后来地区都改称市,下辖县。但是许多县级编制又叫市。比如原来的东台县,仍然是县级单位,现在改叫东台市。也不知道为什么。
变成了4个地级市,其中一个是由原来的县级单独升格为地级市(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其它三个市每个下辖几个县。
专区曾经是省下一级的行政单位,相应的领导机关有专区党委和专员行政公署,但是是作为省派出的管理机构,不同于省和县级的政府机构,没有民选的人民委员会。
文革期间改称地区,地区党委和地区革委会。文革以后下面的县都划到地级市了。
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改革后,党委机构名称仍为中共XX地区委员会,为中共广东省委派出机构;政权机构名称为XX地区行政公署,为广东省政府派出机构,负责人为专员。地区革委会成为历史。并且,地委书记和地区行署专员分别由两人担任。(以前是地委书记兼任地区革委会主任)。这基本上是恢复到文革前的机构。
地区辖下各县、市(县级市)也随即进行机构改革,党委机构名称仍为中共XX县/市委员会,政权机构名称为XX县/市人民政府,负责人为县长/市长,并且县/市委书记和县/市长不再是由一人兼任。
再后来,地区撤销,设立三个地级市,原地区辖下10县1市分成三个部分,分属这三个地级市。
专区源于民国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共产党根据地也有。例如苏中三分区,相当于共和国的扬州专区一部分。文革期间专区都改称地区。
后来地区都改称市,下辖县。但是许多县级编制又叫市。比如原来的东台县,仍然是县级单位,现在改叫东台市。也不知道为什么。
变成了4个地级市,其中一个是由原来的县级单独升格为地级市(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其它三个市每个下辖几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