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关于吃的,很多事一辈子也忘不了,

c
coach1960
楼主 (文学峸)

那是1964年年吧,已经不怎么挨饿了。但是生活水平也不高。

我上幼儿园大班(高班),春节前的最后一天,中午就提前放假了。我爸妈还在上班,上小学的大哥,二哥去幼儿园把我接回家。

幼儿园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包“江米条”点心,作为礼物带回家里。到家以后,中午刚过。

那包江米条放在桌子上,香气慢慢地渗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要到晚上六,七点钟爸妈才能到家,太难熬了!

我建议,爸妈回家前每人先吃一个如何?两个哥哥不置可否。我就自作主张,撕开一个小口,先吃了一根江米条。

两个哥哥随后说什么也不肯跟进。理由是我年龄小,点心又是我带回家的,先吃了父母也不会批评我的。我顿时感到自责,没敢再吃第二根点心。

父母回家后问到:江米条这么香,为什么只吃了一根呢?多吃几根也不会批评你们的!

三岁看老,我爹妈把这件事作为判断我有纪律,有毅力的佐证。我后来去体校,上山下乡,漂洋过海,他们都比较放心。我虽然本事有限,但从来没怂过,让他们失望。

有言
赞!从未让父母失望。“江米条”点心,名字挺有意思。-:)
c
coach1960
小事却难忘,谢谢跟读
U
Uusequery
江米条在南方特别是上海是不是叫“油枣”?
c
coach1960
江米油炸后裹上糖而成,形状各异,叫法也不同吧
d
drinkplay
那时候的江米条,萨其马,都很好吃。 槽子糕很一般。喝的有麦乳精, 炼乳。 有时候会自己冲糖水, 炒面。
h
hongshankou
记忆中南京好像叫金果。
h
hongshankou
俩长的不很像:(材料大概差不多)

江米条:

金果:

c
coach1960
应该是一样的,那个红色是食品染料
t
tomcat801
好故事啊,赞!
萧嵐
京果。有大京果,还有小京果。
走资派还在走
三岁看老有点儿超前了,一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衡山老道
人的性格是基因决定的,几岁就表现出来了。
k
kingfish2010
小哥仨都很自律, 尤其是教练那么小 (∩_∩)。 那时北方的点心就是江米条,核桃酥

萨其马不多见

走资派还在走
还有牛舌头饼
久经沙场的枪
这么有毅力,赞赞
z
zhenleilren1
一般叫桃酥。 另外还有动物饼干和(鸡)蛋糕。
z
zhenleilren1
现在的牛舌饼不行了, 个儿也变小了,吃起来也没感觉了。。。
陶次瓦
我祖母一直说,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身。好故事
走资派还在走
鸡蛋糕也叫槽子糕
c
chiangchao
谢谢教练兄,难忘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