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奉系军阀元老——杨宇霆
杨宇霆(1885―1929),祖籍滦州(今滦南县)代岭村,原名玉亭,字麟阁,后改邻葛。
杨宇霆16岁便考中秀才,废科举后,由堂兄资助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在日本学习期间,常和于珍(后任东北军将军)、邢士廉(后任东北军师长)、熙洽(后任东北军吉林驻军参谋长)一起谈论国事,与孙中山、蒋介石、傅作义也有书信来往。回国后在东北步入军界,由排长、连长很快晋升为奉天军械局局长、奉天督军署参谋长、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等要职。张作霖非常赏识他的才干,调他任二十七师参谋长。此后他协助张作霖逐步打开东北的政治、军事局面,有“智囊”和“小诸葛”之称。
期间,杨宇霆主要协助张作霖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建立东北海军,使军队自成体系,增强了部队实力;二是制定田赋制度,从军阀、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让农民耕种,发展生产,增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三是修筑战备公路,因为当时东北的南满铁路路权归日本,修了战备公路,交通运输不再受日本挟制,一旦战争起来,可以用公路与日军周旋;四是督办奉天(沈阳)兵工厂,自制武器弹药装备军队,增强了防卫能力。由此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使早已对东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日本人向张作霖要求在东北实行“杂居”,杨宇霆认为这是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第十六条的翻版,力主不予答应。日本人看出杨的所作所为是他们侵占东北的主要障碍,因而产生了“邻国之贤,敌国之仇”的除患之念。
1917年,张作霖与皖系军阀段祺瑞等合作时,成立奉军总司令部,张作霖自任司令,徐树铮任副司令,杨宇霆任总参谋长,奉军开始逐鹿中原地区。为了扩充实力,徐、杨在洛阳、信阳等地成立了四个旅的军队。张知道后,非常生气,罢了徐、杨的官。被贬后,杨宇霆在北京安定门内净土寺胡同赋闲。
1920年直皖战争后,张作霖认为治军治政非杨宇霆不行,于是请杨出山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上将军公署总参议兼奉天兵工厂督办。因前嫌,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和第十军军长郭松龄处处与他为难,他亲自举荐的第八军军长姜登选、第九军军长韩麟春有时也反对他,奉天省财政厅长、代省长王永江等文治派对他也没有好感。杨宇霆觉察到自己在东北很难待,就向张作霖请求督军江苏。在他赴任前,江苏军阀孙传芳、会办陈调元派沈同午、陈镜为代表,到奉天探察杨宇霆的根底,为以后逐杨作准备。
1925年8月,杨宇霆去江苏任职。他没想到一向被他瞧不起的孙传芳、陈调元背后捣鬼,郭松龄也趁机拆台,不待请示张作霖,就将驻浦口的第二步兵旅(三个步兵团,系奉军精锐)调回冀东,驻江苏的奉军只剩丁喜春一个师,驻南京;邢士廉一个师,驻上海。杨宇霆发现孙、陈掣肘,下令邢士廉师速向镇江靠拢,渡江到瓜州集中,丁喜春师向浦口集中北撤。10月16日晚,在与陈调元开会中途,杨宇霆谎称身体不适,要到后边洗个澡再接着开会。到了后边,换上便装,让事先已在后门待命的司机开车,只身溜出南京,从下关渡江到浦口。等副官亲随赶到浦口,轮渡已开动,这些人只好乘一只小舢板追到浦口,与杨宇霆一同乘火车北行。陈调元闻讯,急电沿途截击,但杨的专车已过。车到徐州,杨宇霆与事先已在车站等候的山东督军张宗昌一起,平安返回北京,匆匆结束了江苏一行。
1925年10月,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矛盾激化,郭、杨二人势同水火,终造成郭松龄倒戈反奉。郭松龄反奉失败,12月24日,杨宇霆假张作霖之命,将郭松龄处死。
1928年5月17日晚,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遭暗算身亡,杨宇霆的处境更为复杂。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杨宇霆坚决反对,与张学良形成新的矛盾。同时,杨宇霆对张学良以保护人的身份自居,经常以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自诩,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其不问政事,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却并不认同。日本人趁机离间张杨关系。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
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到帅府进见张学良,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拟由常荫槐任督办,杨宇霆已将公文起草,要张学良马上签字。张学良说考虑一下。后扬、常告辞回家。晚上,受邀商量此事,杨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不料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一起人车被扣,以吞扣军饷、贻误戎机、图谋不轨等罪名,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枪杀在帅府会客厅东大厅。
九一八时少帅在北平,说是他下命令不抵抗有点抬举他,那些日子他大烟抽得昏天黑地,嘛事也干不成,很可能是不知道哪个身边人稀里糊涂说的,否则不会到现在也没有证据, 甚至摸棱两可的证据都没有。
至于西安事变,他也应该是是脑门随便一拍想一出是一出干的。
唐公德刚说,少帅是满嘴跑火车的人
法通寺往南是扁担厂(死胡同),扁担厂往南是小大佛寺(死胡同),小大佛寺再往南就是鼓楼东大街了。
净土寺东口儿对着车辇店胡同,车辇店往北是疯人医院,往南是谢家胡同,谢家胡同往南是分司厅,分司厅往南是下洼子,下洼子再往南是大经厂。
大经厂再往南就是鼓楼东大街了
日本人趁机离间张杨关系。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
国防军事】奉系军阀元老——杨宇霆
杨宇霆(1885―1929),祖籍滦州(今滦南县)代岭村,原名玉亭,字麟阁,后改邻葛。
杨宇霆16岁便考中秀才,废科举后,由堂兄资助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在日本学习期间,常和于珍(后任东北军将军)、邢士廉(后任东北军师长)、熙洽(后任东北军吉林驻军参谋长)一起谈论国事,与孙中山、蒋介石、傅作义也有书信来往。回国后在东北步入军界,由排长、连长很快晋升为奉天军械局局长、奉天督军署参谋长、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等要职。张作霖非常赏识他的才干,调他任二十七师参谋长。此后他协助张作霖逐步打开东北的政治、军事局面,有“智囊”和“小诸葛”之称。
期间,杨宇霆主要协助张作霖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建立东北海军,使军队自成体系,增强了部队实力;二是制定田赋制度,从军阀、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让农民耕种,发展生产,增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三是修筑战备公路,因为当时东北的南满铁路路权归日本,修了战备公路,交通运输不再受日本挟制,一旦战争起来,可以用公路与日军周旋;四是督办奉天(沈阳)兵工厂,自制武器弹药装备军队,增强了防卫能力。由此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使早已对东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日本人向张作霖要求在东北实行“杂居”,杨宇霆认为这是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第十六条的翻版,力主不予答应。日本人看出杨的所作所为是他们侵占东北的主要障碍,因而产生了“邻国之贤,敌国之仇”的除患之念。
1917年,张作霖与皖系军阀段祺瑞等合作时,成立奉军总司令部,张作霖自任司令,徐树铮任副司令,杨宇霆任总参谋长,奉军开始逐鹿中原地区。为了扩充实力,徐、杨在洛阳、信阳等地成立了四个旅的军队。张知道后,非常生气,罢了徐、杨的官。被贬后,杨宇霆在北京安定门内净土寺胡同赋闲。
1920年直皖战争后,张作霖认为治军治政非杨宇霆不行,于是请杨出山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上将军公署总参议兼奉天兵工厂督办。因前嫌,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和第十军军长郭松龄处处与他为难,他亲自举荐的第八军军长姜登选、第九军军长韩麟春有时也反对他,奉天省财政厅长、代省长王永江等文治派对他也没有好感。杨宇霆觉察到自己在东北很难待,就向张作霖请求督军江苏。在他赴任前,江苏军阀孙传芳、会办陈调元派沈同午、陈镜为代表,到奉天探察杨宇霆的根底,为以后逐杨作准备。
1925年8月,杨宇霆去江苏任职。他没想到一向被他瞧不起的孙传芳、陈调元背后捣鬼,郭松龄也趁机拆台,不待请示张作霖,就将驻浦口的第二步兵旅(三个步兵团,系奉军精锐)调回冀东,驻江苏的奉军只剩丁喜春一个师,驻南京;邢士廉一个师,驻上海。杨宇霆发现孙、陈掣肘,下令邢士廉师速向镇江靠拢,渡江到瓜州集中,丁喜春师向浦口集中北撤。10月16日晚,在与陈调元开会中途,杨宇霆谎称身体不适,要到后边洗个澡再接着开会。到了后边,换上便装,让事先已在后门待命的司机开车,只身溜出南京,从下关渡江到浦口。等副官亲随赶到浦口,轮渡已开动,这些人只好乘一只小舢板追到浦口,与杨宇霆一同乘火车北行。陈调元闻讯,急电沿途截击,但杨的专车已过。车到徐州,杨宇霆与事先已在车站等候的山东督军张宗昌一起,平安返回北京,匆匆结束了江苏一行。
1925年10月,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矛盾激化,郭、杨二人势同水火,终造成郭松龄倒戈反奉。郭松龄反奉失败,12月24日,杨宇霆假张作霖之命,将郭松龄处死。
1928年5月17日晚,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遭暗算身亡,杨宇霆的处境更为复杂。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杨宇霆坚决反对,与张学良形成新的矛盾。同时,杨宇霆对张学良以保护人的身份自居,经常以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自诩,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其不问政事,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却并不认同。日本人趁机离间张杨关系。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
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到帅府进见张学良,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拟由常荫槐任督办,杨宇霆已将公文起草,要张学良马上签字。张学良说考虑一下。后扬、常告辞回家。晚上,受邀商量此事,杨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不料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一起人车被扣,以吞扣军饷、贻误戎机、图谋不轨等罪名,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枪杀在帅府会客厅东大厅。
九一八时少帅在北平,说是他下命令不抵抗有点抬举他,那些日子他大烟抽得昏天黑地,嘛事也干不成,很可能是不知道哪个身边人稀里糊涂说的,否则不会到现在也没有证据, 甚至摸棱两可的证据都没有。
至于西安事变,他也应该是是脑门随便一拍想一出是一出干的。
唐公德刚说,少帅是满嘴跑火车的人
法通寺往南是扁担厂(死胡同),扁担厂往南是小大佛寺(死胡同),小大佛寺再往南就是鼓楼东大街了。
净土寺东口儿对着车辇店胡同,车辇店往北是疯人医院,往南是谢家胡同,谢家胡同往南是分司厅,分司厅往南是下洼子,下洼子再往南是大经厂。
大经厂再往南就是鼓楼东大街了
日本人趁机离间张杨关系。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