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代计划经济下的集体所有制农业在垦荒、水利、化肥、良种、人力等投入的回报居然是负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用硬核数据证明

十具
楼主 (文学峸)

毛用政治高压黑心折腾了农民近30年,不计成本地搞疲于奔命的大兵团作战,开荒,深耕,土水利、土化肥,高上加高劳动密度。表面上,土地的总量和单产都有所增加,这也是拜毛教津津乐道的。但毛时代农业劳动生产率,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却长期停滞甚至下降。也就是说毛时代在垦荒、水利、化肥、良种、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的经济回报是负的。除掉成本,农业单位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再计入人口增长的稀释,农村人均生活水平在毛时代是下降的。

毛农业政策的彻底失败,有下面的原因:

计划经济下的集体所有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把农民像农奴一样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从土里刨食,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地比率从1949年的3.92亩/人下降到1978年的2.23亩/人。马尔萨斯陷阱越陷越深。 以粮为纲,农作物结构单一。明明不适合种粮而适合其它经济作物或养殖的土壤,地形和水热条件的区域,被行政命令去种粮。 不讲经济效益的硬派农闲无偿劳役。

前30年,中国农民成年累月干的是牛马活,但仍然饥寒交迫。在残酷的史实面前,这里一些在中国城市里长大,又在西方受过高等教育的,养尊处优的革命接班人,生为帝王唱赞歌而拒绝依据实证严肃思考,仍然为毛的一大二公,以粮为纲的农业绝路招魂。他们还窃天功为毛有,毫无根据地把中国农民的伟大自救归功于毛擦自己屁股,杯水车薪的四三方案。就此重大历史变迁,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结论是: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0年前后,是农民离土出村的农业现代化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推动了土地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农村改革及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从业者不断减少,农作物用工成本上升,机械化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2000—2012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46%,农业人均产值年增长率高达14.11%,同期的亩均产量年增长率为1.73%,表明农业现代化正在朝着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模式转变。”

 

当代中国农业革命 ——新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系统估测(1952-2011)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下农业部门价值量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实物量两套数据,从不同角度对我国 1952-2011 年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平均值和边际值演变趋势给以系统估测。不同估测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细节不同,但共同形成一个基本结论,即与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停滞甚至下降局面相比,农业部门在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了劳动生产率革命,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以及当代经济转型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https://nsd.pku.edu.cn/pub/chnsd/attachments/aa7b5e2f332d424b9bf6e7442dfee810.pdf

 

d
dong140
在河北南部平原地区,77年小麦亩产到了800斤。并且一年种两季。秋天种玉米。没有化肥和水利可不行。其他地方不了解
衡山老道
不能笼统否定毛时期的农业和水利政策,文革前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

建国后兴修各种水利设施,一来防洪,二来防旱,这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是做不到的。这些水利工程,对后来农业的发展,起了稳定作用。文革期间修的各种水利工程,大多是拍脑袋工程。当时我们那里修了很多干渠,想把附近一个大水库的水引入全县各个大队,结果就第一年有点水,后来一直都是干枯的。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农民的血汗,全白费了。

公社,是超前了,严重束缚了农民,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文革更是疯狂,只准种粮食,连农民的自留地都减半了。

我父亲,初中没好好读书,经常打架,毕业后就在我们那里一个水库当技术员,后来随着国家水电事业的发展,进了省电力公司。

d
dong140
81年我上大学前集体解散了
d
dong140
太行山东麓修了好多水库,大大减少了淹庄稼的年数
走资派还在走
我插队时,平谷县全县平均亩产801斤,敲锣打鼓的上北京向毛主席报喜,平谷县过长江了。

平均亩产801斤不光是小麦,是把全年度的小麦,玉米,白薯都算上了,其中白薯是5斤顶1斤。

当时,谷子(就是小米)和高粱都不让种了,因为不高产。为了过长江,只能种麦子,玉米,白薯。

走资派还在走
听队里的老乡说,用化肥是高产了,但是太伤地。
方外居士
对。毛时代的水利设施建设功不可没。民力的浪费也是问题。
十具
推荐“Why Nations Fail”,俩作者得了去年诺奖。毛时代的经济灾难是他们的典型案例。
老生常谈12
插队的地方,破砂土粒地玉米亩产800斤,过长江,使用尿素和碳酸胺。以粮为纲,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好!70年代四三引进计划为

80年代粮食增产打下基础。

老生常谈12
这俩解决不了中国人吃饭问题。9.3亿人吃饭不是靠诺贝尔奖。
十具
最根本的不是化肥、机械化,是把人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农民少了,劳动生产率就上去了。当然进城的农民生产的东西要有市场,全球化

WTO可能是中国最后的机会,抓住了。

波粒子3
这种研究是走牛角尖,学农业的都知道垦荒、水利、化肥、良种会增加产量
d
dong140
同意。工业化是出路
老生常谈12
新开垦耕地6亿亩,建水库100万个,其中大中型8.6万个,引水渠220万公里,根治黄淮海河,科学育种,引进化肥厂。粮食产

量过黄河400斤,跨长江800斤,淮河600斤。

衡山老道
确实如此,但中国人多地少,必须用化肥,不然粮食不能自给。
衡山老道
文革极左横行,吹牛拍马,愚蠢决策到处可见。
f
f2022f
毛的农业政策非常成功,农业学大寨,勤快人得到应有的鼓励,懒人得到批评。

红旗渠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f
f2022f
毛的农业政策很正确,先集体化,后机械化。开发北大荒,使得邓有桃子可摘。

农业学大寨,勤快人得到应有的奖励,懒人受到批评。

f
f2022f
民力一点都没有浪费,平原地区小岗村懒人不干活才是浪费人力。小岗村懒人只知道逃荒要饭,不知道修水渠。(向林县人学习)

平原地区小岗村懒人不干活才是浪费人力。小岗村懒人只知道逃荒要饭,不知道兴修水利。(向山区林县人学习,劈开太行山,修红旗渠,结束了年年要饭的情况)

 

十具
人家关心的是这些基础建设和生产资料投入的效益,结果是负的,日子越过越穷。这正好说明计划经济扭曲了真实价值。当官的无偿派工

修水利,他关心的是政治任务不是效益。因为政府不出钱,人工的价值或成本就是0,政府就稳赚不赔,不会负效益?

衡山老道
你根本不知道农业学大寨是怎么搞的,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愚蠢运动,广大农民深受其害。
老生常谈12
你整天盯着钱,饿肚子时候吃饭最重要。 高铁也赔钱,但是一小时城际交通,宏观经济效益巨大。城市公交也赔钱,但是惠民也是必要
c
chufang
他们即便文革时期依然养尊处优,当然不清楚下面发生的一切事情了。
十具
国人吃饱饭最直接的原因是包产到户,农民有了点自由。你胡乱类比,建高铁欠了工人工资吗?不工作的水渠与不盈利的高铁是同性质

的问题吗?

f
f2022f
是你不知道。勤快的农民都拥护陈永贵。只有小岗村那样的懒的农民才诋毁陈永贵。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现在大寨镇下属的大寨村),位于太行山西麓,境内多石山,当地称为“七沟八梁一面坡”。[13]

1953年,大寨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5]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大寨农民从山下担土到石山上造田,在山顶上开辟蓄水池,时称“万里千担一亩田”,改造了本村的生活状态,受到当地人民政府的重视。[2][14]

大寨村境内有一条名叫狼窝掌的干河沟,总面积87912平方米,是大寨“七沟八梁一面坡”中最长的一条,沟深且坡陡,到了雨季水面大,水土保持不易,难以种植庄稼。[15][16]

1955年冬开始,大寨人在狼窝掌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筑水坝30多条,不料第二年夏季被山洪全部冲垮。1956年冬大寨人深挖坝基,重新筑坝,但到了次年夏天又被山洪冲毁。[16][8]两个冬春的心血毁于一旦,陈永贵带领下的党支部不气馁,总结教训于1957年举全村之力再战,共筑坝16条,分6层布防,动用土方42.82万立方,石头7621立方,终于治理了这条干河沟,累计造地150亩,这就是著名的“三战狼窝掌”。[16][15]

1959年12月,晋中地委、山西省委认为陈永贵的事迹和大寨的经验,具有指导示范作用,决定在全省宣传推广。1960年2月,山西省委批转晋中地委关于学习陈永贵带头苦干的事迹和大寨的生产管理经验的决定,号召全省农村干部学习模仿;同年,《山西日报》分别发表社论《陈永贵——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和长篇通讯《大寨支部是坚强的战斗堡垒》。[17][6]

号召全国

最终为大寨村冲出山西提供舞台和机缘的是发生在1963年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17]

这场暴雨造成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无家可归,冲垮了大寨人奋斗了10余年才得来的人造耕地和防护堤坝。[17][3]山西省委得知这一重大灾害后,决定调拨一批救济粮和救济物资扶持大寨。陈永贵婉言拒绝,他坚持公社会自力更生,调动社员苦干,并提出“三不要”(不要国家救济粮、救济款、救济物资)、“三不少”(向国家卖粮不少、社员口粮不少、集体库存不少)的誓言目标;[3]在一番作为后,大寨村奇迹般地闯过了年关,取得了好收成。[18][17]

1964年3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大寨的情况。毛泽东高兴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同年8月,毛泽东对国家计委领导小组的同志说:“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样,它不借国家的钱,也不向国家要东西。”同年12月21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并把大寨经验总结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3]

c
coach1960
老道学大寨饿的眼冒金星,刻骨铭心;双福学大寨诗歌朗朗上口,激情犹在
半垧
连北大荒农场,70年代都没有良种概念,自收自种,逐年退化,几乎不用化肥。现在用良种化肥,产量高了一,两倍。

中国(大陆)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2年) 年 度 粮产量(万吨)  增率   人口(亿)  增率  人均粮(公斤)
1949年  11318 5.4167 208.9
1950年  13213  14.34%   5.5196 1.86% 239.4
1951年  14369    8.05% 5.6300 1.96% 255.2
1952年   16392   12.34% 5.7482 2.06% 285.2
1953年 16683   1.74% 5.8796 2.23% 283.7
1954年 16952   1.59% 6.0266 2.44% 281.3
1955年 18394   7.84% 6.1465 1.95% 299.3
1956年 19275   4.57% 6.2828 2.17% 306.8
1957年 19505   1.18% 6.4653 2.82% 301.7
1958年 19765   1.32% 6.5994 2.03% 299.5
1959年 16968 -16.48% 6.7207 1.80% 252.5
1960年 14385 -17.96% 6.6207 -1.51% 217.3
1961年 13650 -5.38% 6.5859 -0.53% 207.3
1962年 15441 11.60% 6.7295 2.13% 229.5
1963年 17000 9.17% 6.9172 2.71% 245.8
1964年 18750 9.33% 7.0499 1.88% 266.0
1965年 19453 3.61% 7.2538 2.81% 268.2
1966年 21400 9.10% 7.4542 2.69% 287.1
1967年 21782 1.75% 7.6368 2.39% 285.2
1968年 20906 -4.19% 7.8534 2.76% 266.2
1969年 21097 0.91% 8.0671 2.65% 261.5
1970年 23996 12.08% 8.2992 2.80% 289.1
1971年 25014 4.07% 8.5229 2.62% 293.5
1972年 24048 -4.02% 8.7177 2.23% 275.9
1973年 26494 9.23% 8.9211 2.28% 297.0
1974年 27527 3.75% 9.0859 1.81% 303.0
1975年 28452 3.25% 9.2420 1.69% 307.9
1976年 28631 0.63% 9.3717 1.38% 305.5
1977年 28273 -1.27% 9.4974 1.32% 297.7
1978年 30477 7.23% 9.6259 1.33% 316.6
1979年 33212 8.23% 9.7542 1.32% 340.5
1980年 32056 -3.61% 9.8705 1.18% 324.8
1981年 32502 1.37% 10.0072 1.37% 324.8
1982年 35450 8.32% 10.1654 1.56% 348.7
1983年 38728 8.46% 10.3008 1.31% 376.0
1984年 40731 4.92% 10.4357 1.29% 390.3
1985年 37911 -7.44% 10.5851 1.41% 358.2
1986年 39151 3.17% 10.7507 1.54% 364.2
1987年 40473 3.27% 10.9300 1.64% 370.3
1988年 39404 -2.71% 11.1026 1.55% 354.9
1989年 40755 3.31% 11.2704 1.49% 361.6
1990年 44624 8.67% 11.4333 1.42% 390.3
1991年 43529 -2.52% 11.5823 1.29% 375.8
1992年 44266 1.66% 11.7171 1.15% 377.8
1993年 45649 3.03% 11.8517 1.14% 385.2
1994年 44510 -2.56% 11.9850 1.11% 371.4
1995年 46662 4.61% 12.1121 1.05% 385.3
1996年 50454 7.52% 12.2389 1.04% 412.2
1997年 49417 -2.10% 12.3626 1.00% 399.7
1998年 51230 3.54% 12.4761 0.91% 410.6
1999年 50839 -0.77% 12.5786 0.81% 404.2
2000年 46218 -10.00% 12.6743 0.76% 364.7
2001年 45262 -2.11% 12.7627 0.69% 354.6
2002年 45711 0.98% 12.8453 0.64% 355.9
2003年 43070 -6.14% 12.9227 0.60% 333.3
2004年 46947 8.26% 12.9988 0.59% 361.2
2005年 48402 3.00% 13.0756 0.59% 370.2
2006年 49804 2.70% 13.1448 0.53% 378.4
2007年 50160 0.81% 13.2129 0.52% 379.6
2008年 52871 5.11% 13.2802 0.51% 398.0
2009年 53082 0.44% 13.3474 0.50% 397.7
2010年 54648 2.85% 13.4100 0.479% 407.5
2011年 57121 4.34% 13.4735 0.479% 424.0
2012年 58957 3.11% 13.5404 0.492% 435.4
2013年 60194 2.1% 13.6072 0.495% -
2014年 60703 -% 13.6782 0.521% -
2015年 62144 -% 13.7462 0.496% -
2016年 61625 -% 13.8271 0.586% -
2017年 - -% 13.9008 0.532% -
方外居士
两种浪费:一种是搞了一些无意义的工程,另一种更重要的是集体劳动很多人出工不出力,导致农田种得不好。
半垧
现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很大程度归于良种,化肥,机械化。另外也因为地还是那么多,但种地的少多了,都进城了。
f
f2022f
河南林县人学大寨,结束了年年逃荒要饭,修了红旗渠,粮食大丰收。

f
f2022f
种地的少多了,都进城了. 这不是好事,很多田地都撂荒了。 单干户打架也抢不到水源,只好撂荒了。
f
f2022f
集体劳动兴修水利都是农闲时,如冬天。林县修红旗渠就没有人出工不出力,因为人们都知道修不好渠,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方外居士
是这个理。但是集体时期的大量水利设施功不可没,否则分田也没用。
十具
读了再评论。该书的副标题是The origins of power,prosperity and poverty。大时空

视野去观察分析一个国家在地缘政治中权势的强弱,民生的繁荣或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