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扬:再说袁世凯的“皇帝梦” (转)

精木
楼主 (文学峸)

王也扬:再说袁世凯的“皇帝梦”_爱思想

一百年前,1916年3月22日,时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袁世凯宣布取消称帝计划。这个计划从头年12月12日出台,原订在过了年的1月1日改元“洪宪”,至此算来83天,被后世史家叫做袁世凯的“83天皇帝梦”。如今虽然国人都知道当年老袁有过这么一档子事,但对历史的具体场景却大多淡忘了。没有了对历史的具体记忆,也就没有了史学鉴往启来的功能。所以今天再说说袁世凯的“皇帝梦”,还有一定意义。

 

在历史教科书上的袁世凯是逆潮流而动的“窃国大盗“,他称帝失败,在举国声讨中,没几个月就忧愤而死,又像一个可怜虫。但真实的袁世凯,百年前曾是“响当当”的强力人物,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表演得有声有色,无人能出其右者。进入20世纪,作为清廷封疆大吏的袁氏,在“庚子事变”中头脑冷静,处置有方,继而成为“新政”的得力台柱,他操练新军,创建巡警,开办学堂,修筑铁路,直至主张立宪,俨然是表现突出的开明能臣,毫无顽固保守之气。袁氏的人生高潮在辛亥年。武昌反清暴动后,多省民军纷纷响应,形成全国内战之势,清廷启用袁世凯挽救危局,他最终说服隆裕太后和平交权,结束帝制,为中华民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连孙中山都说“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同,举为公仆,必能尽忠民国”。可见他出任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众望所归。那么,他又是如何走上“开倒车”之路的呢?离开了当时具体的历史场景,就说不大清楚这个问题。

 

平心而论,袁世凯执掌最高权力后,是想为国家做点事的。在强邻日本以“二十一条”征服条款威逼之下,他隐忍“国耻”与之缠斗,密谕百官“苟利国家,死生以之”,表现了一颗爱国心。但袁氏毕竟是旧体制旧文化中人,对现代共和民主制度及其思想学说,缺乏系统认识。在这方面,他远不及同为清廷臣僚的郭嵩焘、张树声等人。他以乾纲独断、勇于任事为长,而这在民主政体中恰恰要受到制约。《临时约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参议院,而国务院负实际责任,总统所发布之法律命令及一切公文皆须国务院副署。总统虽有任免文武官吏之权,而行使此项权力要有国务院签名副署方能生效。民初国会,国民党议员占多数,袁的法令也很难获得通过,恶性政治纷争不断。几年干下来,他对外国顾问莫理循诉说“很感痛苦”,还说“目前他的权力远不及他做总督年代的权力大”。袁的另一位外国顾问古德诺的话倒是让他很觉入耳,这位美国法学家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民众文化程度不高,缺乏自治经验,习惯于专制统治,尚不具备共和制所要求的政治智慧和能力,因此更易于行君主立宪。古氏还对拟订中的宪法提出意见,说对总统权力限制太多,不利于维稳和解决内政外交诸多问题,中国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袁世凯既要做政治强人,想把权力不受制约地集中到自己手里,他周围的各色人等便猛劲鼓捣起来,怂恿他走“做皇帝”的回头路,且各怀不同的目的。梁士诒屁股不干净,有贪腐行为,又知老袁肃贪手狠,眼看“五路参案”要牵查到自己,就拼命为袁效力以自保。黎元洪派则是袁的潜在竞争者,他们中有人明知称帝倒退丧民心,却故意挖坑,让袁往里跳,可谓“高级黑”。至于杨度等一批学者献媚权力,吹捧袁大总统,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以便投机往上爬,乃是社会常见现象。而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自己没有本事,却有政治野心,想在老爸称帝后,当上“太子”。

 

袁世凯作为清季一介“能臣”,处事有些不被蒙蔽的经验,他还常对僚属和子女们显示自己“接地气”的自信。但事实证明,人一旦居于最高权位,被层层揣摩上意、阿谀奉承、别有用心者所包围,要想与外部世界信息完全对称是很难做到的。

 

1915年暑期,身兼中国政府法制局顾问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来华逗留两个月,他应总统府要求写一政治体制比较研究的“备忘录”,在说了上述那些话后,古氏强调在中国已然选择了共和制的情况下,如要恢复君主制,必须经过全体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不可引发政局动荡。这种君主制应该是立宪的而非专制的,要制定严格的政治继承法律,且君主立宪也不是对中国问题“一试就灵”,所以究竟何去何从,条件备否,得由“既熟悉中国,又对其未来发展有责任的人士”来决定,自己作为外国顾问“难以回答”。袁世凯身边的人,把这篇原供高层内部参考的“备忘录”,译成中文,以《共和与君主论》为题,在报端公开发表。杨度等人就此大做文章,宣称“美国者,世界共和之先达也。美人之大政治学者古德诺博士即言,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这样断章取义地一说,就把古德诺给装了进去,弄得古博士老大不愿意,可社会影响造成了。杨度们成立的“筹安会”,还把著名学者严复的名字添列其间,严虽政治观点主张渐进改良,并没有吹捧过袁世凯,在他学生的拉扯下就这样被政治利用了。杨度又炮制题为《君宪救国论》的文章,从民族主义高度,说只有君主立宪,才能强国富国救国,抵御外敌。言外之意,不同意这样做的人,就是不爱国。袁克定更胆大包天,他知道老爷子警惕日本,竟伪造了一份日资办的《顺天时报》放到总统办公桌上,报上的文章也对中国实行君宪制表示赞同。

 

古德诺说恢复君主制必须经过国民的同意,袁世凯对此原无把握,心中矛盾,犹豫不决。可是经过袁周围的人积极运作,各级官僚奉捧迎合,舆论和“民意”就被制造了出来。很快,颂扬袁大总统英明伟大的宣传出现在全国城乡,各色人等的君宪请愿团、劝进团也越来越多,连北京的乞丐妓女都被组织起来,拿着小旗,到新华门跪呈劝进表,请求大总统顺应民意,早正大位。在民间热烈气氛下,各省巡按使纷纷表态拥戴,尤其军界的段芝贵联合19省将军、督统、护军使一齐劝进表忠心,这让老袁心里踏实了不少。既然是民国了,民主程序一定要走。梁士诒等人起草《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各地选出了“国民代表”来北京开会,结果1993名代表全票赞成实行君主立宪,无一人反对,无一票作废,美其名曰的“国体改革”就这样“依法”通过了。

 

与杨度等人投机逐利形成鲜明对照,著名学者梁启超坚持知识分子的良心,对社会上的帝制闹剧表示反对。他著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说自己早年就主张立宪政体,视其为社会进化的产物,至于立宪政体之上是共和国体抑或君主国体,其实并不重要。今天中国既然选择了共和国体,就不应该再来一次变更折腾,变国体并不能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他还质问杨度:你们声言立宪尊法,而搞这种国体“革命”,尊的又是哪一法律?读梁启超文章,能感觉到他揭露了在大张旗鼓“变国体”的背后,有政治野心家、阴谋家售其奸,所谓君主立宪是假,欲行君主专制才是真。袁世凯身边人企图用重金收买,劝梁不要发表该文被拒绝,梁不久冒险潜往云南,同他的学生蔡锷等联袂起兵反袁。接着贵州、广西等省也宣布脱离中央,“护国战争”之焰很快蔓延开来。

 

这时那些刚刚向上峰表过忠心的官僚政客、北洋将领们,却没有一个愿为老袁担责卖命,有的还公开背叛倒戈了,战事对袁日渐不利。特别是国际社会均不承认中国变更国体,“洪宪”字样的外交文书都被退了回来,这对老袁打击最大,迫使他不得不宣布撤销称帝计划,废止“洪宪”年号。撞墙之后,急火攻心的袁世凯很快病倒,临终前他承认犯了错误,并说一些人坑了他。

 

袁世凯走到这一步,当然他本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究其根源还是“取天下以私之”的旧思想作祟。梁启超曾经劝告袁氏“以一身开中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要“作中国过去旧奸雄之结局”,而他却恰恰选择了后者,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个历史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载于2017年1月13日《社会科学报》)

郭大平
袁世凯既要做政治强人,想把权力不受制约地集中到自己手里:这个集中权力的思想,正是议会制度的大敌。议会,就是要限制你的权力
精木
袁老是被身边人忽悠死的!不然就是一世英名,可惜了。难怪死前立下遗嘱:子孙不要搞政治
郭大平
就算事情办不好,就算办事效率低,也不要集中权力。这个,才是议会制度的真谛。袁世凯不理解这一点,故他不算合格的议会总统。
精木
他是想干点事的,可动不了,像川普第一届。他对外国顾问莫理循说“很感痛苦”,还说“目前他的权力远不及他做总督权力大”
M
Meiyangren
袁世凯虽然贵为大总统,但手上没钱。税收从大清3亿两白银降到3000万白银。各省基本财政独立。
t
tomcat801
袁世凯称帝是被 美藉宪法顾问古德诺教授 忽悠 的!“公知” “老九”的话不可轻信啊!当然 关键还是他自己。。。

郭大平
没钱就对了。袁世凯要那么多钱干嘛?一个国家的运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中国的问题,就是政府权力太大,掌握的钱太多。
郭大平
袁世凯应该知道:议会批准他干什么,就干什么;议会不批准他干,就不干。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必干的。这,就是议会制度的精髓。
久经沙场的枪
学者左为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这是他油管上的视频,我两年前发过,链接见内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10872.html

 

郭大平
即使议会错了,也就是要让议会错下去。大不了你袁世凯辞职,但绝不能集权当皇帝试图消灭议会。袁世凯错就错在没有理解这一点。
华府采菊人
关于老袁, 唐德刚先生说了很多合理的话, 讨论切莫喊口号骂人

德刚先生曾说过“左派说我右,右派说我左, 横竖我左右不是人了”。

久经沙场的枪
唐先生认为,中国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留下的烂摊子
郭大平
我看唐先生说得对。设若老袁不贪皇位,则军队不会军阀混战。军队会团结在以老袁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则孙中山,苏联,无能为也。
山左海右
史书上写的袁世凯和孙中山基本上是国民党用枪杆子取得政权后洗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