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七七事变的关键人物:29军副参谋长张克侠,是受刘少奇直接领导的地下党员, 昨天我发现一个疑点:

精木
楼主 (文学峸)

昨天我贴了《“七七事变”是斯大林最大的战略成功:将日本这股祸水东引,往中国腹地引,让中日大打出手,无产阶级祖国苏联才最安全》:

“七七事变”是斯大林最大的战略成功:将日本这股祸水东引,往中国腹地引,让中日大打出手,无产阶级祖国苏联才最安全 - 博客 | 文学城

吃过晚饭,意犹未尽,不免继续挖掘探索,挖了一挖。

我为什么对挖掘历史真相这么感兴趣?

这是因为当小学生、中学生时,被中共伪政权骗得一愣一愣的,中共说什么我都信,叫我”粉红“是错不了的!

一直到中共自己说国军也打日本,我一下惊呆了。

不是说打日本是八路军、新四军打的吗? 毛伟人的雄文四卷里,写道:”蒋介石躲在峨眉山上,抗战胜利了下山摘桃子。他不浇水、不施肥,什么都不干,就是来抢夺胜利果实。“  我清楚地记得,是在《毛选》第四卷。

上当受骗被愚弄的感觉,想必每个人都一样的,特别痛恨骗子。

也因此,我对中共伪政权非常不齿:太下流了!并且还一直在骗,毫无廉耻、肆无忌惮地继续骗。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男女老少,数代人被其任意欺骗、愚弄于股掌。

因为它有权,还掌控着全中国所有的媒体话语权。

所以,像我这样有钱又有闲的退休老人,有空就来挖一挖,就像我在我后院掏麻雀、挖野菜一样。

---------------------------------------------------------------------------------------------------------

好了,以上说了我为什么对研究和中共有关的历史感兴趣的原因。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挖到的跟”七七事变“有关的共产党人张克侠的情况。

维基上的这条信息:

1935年底,张克侠从陆军大学毕业回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任师长。

1936年,调任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兼张自忠三十八师参谋长。

其间他与王世英南汉宸彭雪枫杨秀峰刘清扬萧明等中共党员联系或合作[2][1]

张克侠按照中共中央要二十九军不要妥协、积极对日作战、发动群众、支援抗战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一个集结兵力、主动攻击的作战方案,计划在日军增援前,以二十九军优势兵力一举消灭驻华北地区的2万日军。

张克侠将该作战计划交萧明报送中共领导,刘少奇亲自批示同意了该作战计划。但后来该计划未能实现[2]

通过引用查到是发表在国内网易新闻 《张克侠: 潜伏敌营19载》:

张克侠:潜伏敌营19载(图)_网易新闻

这个就很奇怪了!到底是什么计划呢?

以29军优势兵力(看了一下不过是十万),一下歼灭2万日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七七事变爆发时,日军兵力还不到一万(整个华北驻屯军才8400人),很快就将29军打垮。中共地下党员、29军副参谋长张克侠自己也很狼狈:”先在北平隐蔽,后张克侠托在天津经商的表弟房兆梁想办法,房兆梁寄来许多做生意的证明,8月21日,张克侠和李连山乘火车赴天津,房兆梁将张克侠送到天津英租界一位亲戚家里。数日后,他们乘英国轮船到烟台,转赴济南[2]。“

所以很搞不懂,他这个参谋,是怎么当的?

他这样做,不是以卵击石吗?除了服从党组织交给他”祸水南引“的指示外,很难得出别的解释。

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在2018年撰文,就卢沟桥七七事变究竟是谁开第一枪?

列举现在世上流行的4种说法。

除了日军所为、国军所为之外,第三种是苏联间谍所为,而第四种是(中共)地下党所为。

文章中,第四种说法,介绍最详细、篇幅也最长。

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29军副参谋长张克侠,他是中共地下党。

文章说,当年被绑走日本兵的战友,上世纪60年代接受杂志访谈,说晚饭后大解,被武装土匪绑架。

1979年北大向青教授讲授《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说是刘少奇的地下党贯彻共产国际指示

2005年7月4日北京电视台《社会观察》,张克侠的侄子在节目中回忆说当时张克侠接到顶头上司刘少奇命令,认为北平的态势敌弱我强,应该主动出击,就爆发了七七事变。

另据《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9辑第105页《在西北军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经历》,张克侠写道:我在1929年就入了党。1937年4月,肖明同志要我对日积极作战,以攻为守。

解放后,刘少奇同志让王世英找我,要我交还这个指示文件的原件

文章还介绍,日本陆军省兵务局长田中隆吉(支那课军情特务出身),在东京审判出庭作证:第一枪是共产党在卢沟桥两边放枪挑起。

日本驻天津特务机关长茂川秀一与北平地下党交往甚密,曾向日本方面汇报:地下党混在中日两国军队之间,开枪制造混乱

日本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卢沟桥事变很可能是隐藏在29军中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或受共产党影响的青年学生向日军开枪引发。

事变发生仅一天,远在延安山沟的共产党便发出坚决抗战的全国通电,反应之快令人咋舌

 

 

事变起因各执一词

根据蒋介石传记《蒋中正》中收录的《何(应钦)上将军事报告》一文,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记录的秦德纯的证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并之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当时驻扎在芦沟桥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当时在山东乐陵县老家修祖坟)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7日当天由保定返回北平指挥)第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在西苑旅部)第二一九团(代理团长吉星文,由庐山军官训练团回防长辛店车站)第三营(营长金振中,营部在宛平县城负责第一线战斗指挥,重伤后由陈光然团长接防指挥)。驻宛平和芦沟桥的守军,有“步兵四个连,重机枪一连,重迫击炮一连,轻迫击炮一连,合计战斗力1,400余人”。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芦沟桥,双方都同意天亮后派出代表去现场调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坚持日军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开始从东西两门外炮击城内,城内守军未予反击。在日军强化攻击后,中方守军以正当防卫为目的开始反击,双方互有伤亡。随后芦沟桥北方进入相持状态。”

根据日本陆军1937年发表的消息[21]:3-8: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许,日本陆军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芦沟桥北侧,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在河畔的龙王庙方向突然响了三发枪声。随后清水节郎中队长,野地第一小队长等人看到在河畔和芦沟桥城墙之间,有人用手电筒发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随即判断为中方军队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又有十几发子弹从龙王庙方向射出,日军未予以反击。清水中队长派遣岩谷曹长和两名传令兵马上向丰台驻军报告。收到报告的第一连队长牟田口廉也[22]在联络北平特务机关后,决定在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同前往事发现场。

随后清水中队长率队向东面的西五里店转移,与从丰台赶来的第三大队在一文字山会合。凌晨3时25分,龙王庙方向又有3发射击。牟田口连队长认为频频出现的射击目的在于进攻日本军队,于是在4时20分下达战斗命令。

此时之前由森田中佐带领的对中谈判代表到达该地区,森田中佐作为代理连队长命令禁止装填子弹。日军代表随即要求中方将集结在芦沟桥周围的部队撤走,但该地区的中方部队已开始从龙王庙附近及长辛店高地方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开始还击的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战斗开始后,日军歼灭龙王庙附近的中方部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芦沟桥。从被击毙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证件表明,该士兵属于二十九军正规军。至此中方战死20名,负伤60名左右。

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向中方军队进攻,双方进入全面冲突,战斗持续2个小时后逐渐沉静。

战斗打响后,又有保安四团二营700人奉师长命令前来增援。

上午9点半,中方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88年过去了!”七七卢沟桥事件“真相依旧扑朔迷离。

期望有一天水落石出,还原历史真相,给因全面抗日战争失去的我国3000万条生命一个说法。 

把四亿五千万人推向战争的血海,付出3000万生命代价,给国家造成6000亿美元的战争损失,

这一切都只是为一个和中国公民毫不相干的共产国际作牺牲,这同逃避战争甚至作一些必要的妥协比哪个更爱国?

某些人或组织为了一己私利,竟为了别国利益,将中华民族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

 

蒋闻铭
极端了。你总不能说,日本人搞华北五省自治,也是共产党的阴谋吧?说过头话对说服听众有损无益。波网友,空城网友和我,
蒋闻铭
都是这个意思。
精木
具体一点,我文章里面究竟哪一条有问题?
b
borisg
日本人当然把肇事归于中方,不足为据。
精木
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发现一个重大疑点,张克侠作为29军副参谋长,在七七事变前就策划主动进攻消灭2万日军的计划,向刘少奇汇报

这说明,中共伪政权自始至终一直在贯彻苏联”祸水南引“的方针,并且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

精木
当事方事后双方说法不一致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是张克侠在事变前策划的大计划:消灭对方2万人。因为都签了停战协议的。
精木
这说明,中共伪政权自始至终一直在贯彻苏联”祸水南引“的方针,并且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
蒋闻铭
忠言逆耳。您肯定是很烦我了。不过您用不着拉黑我。从现在开始,我不再跟您的贴。
精木
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但坚决反对无中生有,或人在海外,依旧胆小怕事、战战兢兢。自动自我审查、处处自我设限

这是海外中共国人的通病,包括我自己在内。

这也是海外华人在自己心中的防火墙!

它是中共伪政权自小孩出生起,就精心灌输打造的。

在你的课本里,在新闻联播广播里,在春节晚会里,在网络里,在说笑里。。。

这堵墙,该破!

r
rmny
台湾那边说张克侠根本不是什么中共地下党员(虽然以前入过党但关系早断了),淮海战役起义就是因为自己贪污被查了
r
rmny
应该没那么玄乎,毛主席和共产党也没那么神出鬼没能操纵未来
精木
这个中共自己这比都承认了,共产党员网:《张克侠将军:在敌营中为革命工作的“特别党员”》

张克侠将军:在敌营中为革命工作的“特别党员”_共产党员网

张克侠将军:在敌营中为革命工作的“特别党员”   共产党员网分享打印纠错    

张克侠像 新华社发

  张克侠,原名张树棠,1900年出生,少时就读于北京汇文小学、汇文中学。1923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加入西北军。1927年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特别党员”,开始了长期地下工作的革命生涯。张克侠牢记党的嘱咐,直到1950年,才公开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张克侠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参加了卢沟桥抗战。他在得到日军不战而入的重要情报后,及时通知刘清扬、张友渔等共产党员,使万余名革命志士、抗日骨干得到安全转移。

  抗日战争期间,张克侠任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参谋长、三十三集团军参谋长、副司令等职,转战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对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军队给予大量支持,对团结抗战起到很大作用。此外,他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贯彻执行共产党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方针,在国民党二十九军各派系之间做了大量弥合工作,并尽力创造条件,直接和间接支持掩护地方党的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克侠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其间他积极参与对国民党将领的策反工作,在国民党上层人物中开展反内战、反独裁活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阴谋,1945年策动郝鹏举起义成功。

  1948年淮海战役中,张克侠克服层层艰险,摆脱敌人的严密监视,与何基沣一起,在贾汪、台儿庄防地率领三个半师、两万三千余名官兵起义。此次起义,使淮海地区东线的国民党军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使解放军得以乘虚而入,直捣徐州,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嘉勉。

  张克侠起义之后,任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兼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长,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新中国成立后张克侠曾任林业部副部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7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侯陵屯村民张继伦说,张克侠将军在世时,一直关注侯陵屯村的发展,挂念着村里的乡亲们。为了改善村里的生产条件,他捐资为村里购买了6台拖拉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全村粮食产量。他这种爱家乡、作贡献、报效国家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把侯陵屯村建设得更美好。

  村党支部书记邢墨森说,张克侠将军生在我们村,长在我们村,他逝世后,没有坟墓,而是让后代把他的骨灰撒在村的北洼,完成了他“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的愿望。他护佑国家、民族,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他。

 
精木
那你是太低估了共军的能力了!国家安全部公众号:《七七事变背后的隐蔽抗战》

七七事变前夕,日本驻华北派遣军进一步对宋哲元施压。在刘少奇具体指导下,担任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的地下党员张克侠向宋哲元提出集结兵力于平、津、保地区,伺机主动出击日军的方案。宋哲元对该方案表示赞同,并命张克侠围绕方案积极筹备抗战准备工作。

七七事变背后的隐蔽抗战

七七事变背后的隐蔽抗战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2024-07-07 08:40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的对华战争,是蓄谋已久,企图灭亡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七七事变前后,隐蔽战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推动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日作战和敌后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争取地方实力派 挫败日本分裂图谋

七七事变前,日本阴谋将华北分裂出去,一方面在军事上步步紧逼,另一方面四处拉拢华北实力派,培植汉奸群体,整个华北危在旦夕。当时,宋哲元是华北最大的实力派人物,掌握着北平、天津及河北、察哈尔的军政大权,其政治态度事关整个华北抗日救亡大局。

为挫败日本的分裂图谋,隐蔽战线对以宋哲元为首的华北实力派进行积极争取。1935年9月,隐蔽战线重要负责人王世英到天津,利用西北军政客刘定五开展对宋哲元的秘密统战工作,后又发展了吕向宸打入宋的内部。王世英通过他们了解宋哲元的处境和情况,引导宋坚定抗战立场,收到不少效果。1936年8月14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和王世英,指示必须持续开展对宋哲元及第二十九军的工作。毛泽东还亲笔写信给宋哲元,派张经武到北平与宋哲元联系。刘少奇派遣隐蔽战线北平负责人之一的张友渔协助张经武,开展对宋哲元和二十九军的统战工作,对推动宋哲元部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积极争取下,宋哲元抗日态度逐渐明朗,虽然处境艰难,但最终没有向日本妥协投降。

  王世英(1905-1968),负责华北地区统战联络和情报工作

积极动员官兵 坚决抗击入侵

七七事变前夕,日本驻华北派遣军进一步对宋哲元施压。在刘少奇具体指导下,担任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的地下党员张克侠向宋哲元提出集结兵力于平、津、保地区,伺机主动出击日军的方案。宋哲元对该方案表示赞同,并命张克侠围绕方案积极筹备抗战准备工作。

为了把党的坚决抗战主张宣传到一线士兵中,北方地下党组织派出一批地下党员以进步青年身份参加第二十九军,在军内建立党支部,加强对士兵的抗战教育。在军内担任高级职务的党员要求所属官兵每日三餐和睡觉前必须背诵“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同时,北方地下党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众运动,在抗日问题上对二十九军给予支持和鼓励,形成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局面。7月8日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各部对日军予以了坚决杀伤和顽强抵抗,展示出了中国军人抵御外辱的决心和力量。

日军占领卢沟桥后,张克侠获悉日军将进入北平实施“清共”的重要情报。7月28日晚,张克侠将情报及时告知党组织。根据张克侠提供的情报,北平地下党及时将大批党员、民先队员和救亡团体成员撤离北平,保卫了党的革命力量。

  张克侠(1900-1984),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

建立秘密交通 坚持敌后抗战

七七事变后,经过二十多天的浴血抗战,北平最终沦陷。在日军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下,隐蔽战线始终没有停止战斗。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日军为了加强对华北沦陷区的统治,对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

为畅通北平与各革命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中共华北党组织建立了严密的地下交通网,连通了北平与各根据地的革命血脉。1938年,刘少奇作出指示,城市中的地下党组织在坚持秘密工作的同时,应利用各种渠道了解敌情,向根据地输送人员和物资,积聚力量,准备配合将来反攻收复失地。为了沟通根据地与平津地下党的联系,冀热察区党委在平西与平津之间开辟了四条交通线:第一条是北平——妙峰山——田家庄;第二条是北平——镇边城;第三条是北平——松林店——张坊——平西;第四条是北平——三家店——平西。从1939年初设立到1940年上半年,这四条交通线像四条大动脉一样,在沟通平津城内地下党和平西根据地之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

七七事变发生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隐蔽战线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情报保卫工作,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r
rmny
这种承认很自然,如果郭伯徐才厚因为贪污怕追查起义到了台湾,台湾也不愿说自己窝藏贪污犯会给老郭老徐按个是我们特工的高帽子
r
rmny
你们都说毛主席共产党用兵如神我看不过如此,仅仅是运气好而已
金笔
有可能。既然国民党主动挑起淞沪会战,老共和一些军队中仇日分子主动挑起77事变可能性也有。但我很怀疑张克侠能否藏好指示原件
精木
澎湃新闻:《“佩剑将军”张克侠的党籍问题 》

“佩剑将军”张克侠的党籍问题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韩念龙为张克侠党籍问题写的证明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克侠被红卫兵打成假起义、假党员、反革命投机分子,一大堆帽子扣在他的头上。随即,他又被软禁、被关进牛棚,下放到广西“五七干校”,受尽折磨。他当时年近七十,身体孱弱,受到这样非人的对待,却仍然坚持信念毫不动摇。当造反派鼓噪要他“交权”时,他严正地回复:“我的权是党中央、国务院给的,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我不能交权!”在对他的所谓历史问题的揭批会上,他如实讲了过去的历史。有人不满意,他坚持说,我是实事求是讲的。

对于张克侠极其珍视的党籍问题,“文革”结束以后,中央组织部门已经确认了1950年的结论,即他的党籍应从1929年算起。笔者所见1977年9月中央组织部的一本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和省、市、自治区尚待分配工作和安置的原副部长、副省长以上干部名册”中,张克侠的入党时间已经被确认是1929年。但是,由于“文革”中各种污蔑和不实之词流传很广,他的党籍问题仍不断受到一些人的质疑。

中组部文件中确认张克侠的党籍应从1929年算起

 

韩念龙曾担任第33军政委,和张克侠一起工作过,后来调外交部工作。“文革”期间,造反派三番五次向他调查张克侠是否是党员、是否是真起义?对此,韩念龙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张克侠不幸逝世后,韩念龙专门就他的党籍问题写下一份证明,留作历史资料。材料的标题为“关于张克侠同志党籍的证明”,内容如下:

张克侠同志,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军军长,我是三十三军政治委员、军党委书记。一九四九年,我们曾在一起工作。

“文革”期间,张克侠同志遭受迫害,他的革命历史和党籍问题,被林业部的部分造反派歪曲和否定。林业部造反派多次要我证明张是否是共产党员,我都对他们作过肯定的明确答复。我曾将此事向陈毅同志反映,陈老总立即回答说:张克侠不但是个老党员,而且是个好同志。张早在苏联留学时即参加了共产党,他作为秘密党员长期在冯玉祥西北军担任高级军官,多年来他对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淮海战役之前,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夤夜带着徐州地区国民党的军事部署、部队番号和指挥官姓名等资料来见我,接着他同何基沣领导两个军起义,淮海战役的胜利他是有功的。不但如此,就在抗日战期(按:原文如此,应为抗日战争时期),张克侠同志,也和我们(包括李先念等同志)经常有密秘联系。陈总还最后叮嘱我,要我一定要告诉造反派,不能冤枉一个好同志。我把陈毅同志的话转告了林业部造反派,并一再向他们补充说明,张克侠任三十三军军长时,上级不但通知我张是党员,而且要参加军党委。张如果不是党员,怎会作为委员参加军党委呢?但当时有的造反派还是不相信。

就在那时不久,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张克侠大儿子木铁,因反对“革命样板戏”罪名受到大批判,也牵到他的父亲问题。木铁找了我,记得我曾向该厂军宣队负责人狄福才说过:张克侠同志的确是老共产(党)员,而且是个好同志。

该证明落款“韩念龙”,日期为“八五年一月十三日”,并加盖了印章。

韩念龙为张克侠的党籍问题所写的证明

 

证明中将张克侠入党时间说成是在“苏联留学时”,并非完全是记忆差错。事实上,1928年张克侠在苏联东方大学留学时,确已经提出入党申请并获得批准。但由于后来冯玉祥与蒋介石合作,组织上通知张克侠回国接受考验,重新申请入党。张克侠回国后,于1929年7月赴上海找党,与董健吾接头后再次申请入党,并经张存实、李翔梧(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周恩来批准张克侠为特别党员,规定单线领导,不得与地方党发生关系。

这份珍贵的证明材料,也是对张克侠同志在长期险恶的环境中,出污泥而不染,坚持原则,坚定革命信念的一个最好证明。

 
r
rmny
大概率就是投机,虽然入党了但早就淡漠了,但对方的老熟人来了自己也应付着
r
rmny
这和这里如果有前党员以后回到中国了也可以找个借口说自己从来是党员现在回国不但是回祖国也是回组织
r
rmny
蒋介石坐太康号撤到台湾都在舰上哈哈大笑:我看毛泽东终是无能之辈,否则在东北组建一只舰队现在拦截我们,我们只能束手就擒了
精木
不仅仅是运气好,你没看到功夫深?无孔不入,渗透到西北军高层。这个跟我们读书一样的,成绩不好,我在玩的时候,别人在用功
r
rmny
渗透是大量的,但并非靠的是什么坚强的共产党员,而是依靠投机分子等等

渗透是大量的,但并非靠的是什么坚强的共产党员,而是依靠投机分子等等

r
rmny
如果国军呈现出胜利的趋势,估计阎又文张克侠廖云周等等也就隐藏自己加入过共产党的历史死心塌地的效忠国民党了

如果国军呈现出胜利的趋势,估计阎又文张克侠廖云周等等也就隐藏自己加入过共产党的历史死心塌地的效忠国民党了

h
hkzs
所以只能控制使用,就地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