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911和网络股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3年初队友刚入职半年的公司收缩业务撤回美国顺带把几个业务骨干也带回来。2003年6月队友揣着4千美金来美,买了一辆喇叭不响其他都响的二手破车花了2200刀,再押一付一租了个一房一浴的小apartment后兜里只剩两百刀不到。两个星期后我安顿好家小到美国与他团聚,又花了三十多刀买了个充气床垫,捡了个纸箱子倒扣在地毯上当饭桌,开始了我们的美国生活。
好在队友是被美国总部transfer过来的,虽然工资被压榨得厉害但是好歹过来就直接有工作每两个星期发薪一次,我以H4签证找工作却处处碰壁,无奈我们只能靠着队友一份微薄的工资生活养两个孩子,同时补贴国内老人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还想存点钱在美国买房子,那几年我们把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到了极致。拮据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四年后2007年队友绿卡申请批准,我拿到了工卡可以合法工作。多方投简历面试后07年底我拿到两份薪水差不多的offer,一个是VC, 一个是新药开发公司,我看在stock option的份上选了医药公司,现在回头看这可能是个错误的选择。Anyway,2007年底开始我家的经济总算是走上了小康之路。
08年美国次贷风波开始,我的如果全部vest后曾经有望到达百万净利的股票option价值天天在下跌, 我紧赶慢赶最后抢救回来大约两万多刀的净利,而队友那时候多个股票option都是点坑泡沫刚破灭后陆续给的,option价格一直高高凌驾于实际股价之上,最后都过期作废了。
09年全美房价都在下跌,湾区的房子终于也跌到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了,我们买下了美国的第一个自住房,一个在普通学区的两千尺四房两浴的普通房子,给了我们和孩子很多快乐的时光与回忆。那几年硅谷软件工程师包裹还没发酵起来,我和队友的薪水应该算是谷里平均水平, 其实我们一直很节省,但是在支付了所有开销后每年还是只能省下多的三五万少的年份一两万,这么点钱在硅谷买投资房是不可能的,肩挑上下两代的责任也让我们无法去做激进的投资。在研究了湾区周围地区后我们无奈把目光投向了美东南几个次贷中受打击比较大的城市。被这些城市优秀的正现金流回报吸引,我们开始了异地投资,以每年最少两个投资房的速度买进,一直买到2018年。投资房的价格从两万多一套一直到后期的十六七万一个。 托过去十几年美国经济复苏财政不断注水的福,当年便宜买下的房子价格一路飙升,有几个房子最高峰时甚至有涨了几乎十倍之多,平均涨幅在四五倍左右。
2012年队友跳槽进了一个科技初创公司,公司给了股票option,那时湾区科技公司都在把员工奖励逐渐从option转向给RSU,我们就觉得应该把option提前兑成股票。当时我们刚好在买进一个14万出头的投资房(这个房子去年zestimate是120多万)兑现option的窗口期又很短,我们想尽办法从耗子洞里挖钱,包括从401K借钱,断供两人的人寿保险提现,亏钱从Roth IRA拿钱出来,三千五千地凑足了需要的资金过户了房子同时兑下了股票。那个时候可能是我们投资路上最艰难的时候。后来随着租金房价股价一起上升,资金上能转圜的余地越来越多。
2014年队友的公司股票成功上市,我们拥有的股票价值应声涨了十几倍。被这个好消息激励,上涨的家庭资产也允许我们做一些更大胆的尝试,我开始在湾区寻找加入初创公司的机会。可是谈了很多公司,由于年龄和职业发展都处于中层不尴不尬期,最后都不得其门而入,我转而开始投资pre-ipo股票。2014年前后硅谷几个初创公司孵化器做的红红火火,好公司层出不穷,几乎是随便投几个公司一大半在两三年内都能成功上市,上市股价是我投资时的四五倍,然后其中一半又在上市后的两三年内继续上涨十倍二十倍。
2016年我任职的科技公司部门高层大幅变动我顺势辞职,一半时间休息一半时间做些初创公司的顾问工作,算是半退休。 我家的总资产大约是在2017年到达10米大关,有钱又有时间,我开始动脑筋琢磨各种投资,生意,创业,省税的点子。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想到的是搬家到免税州去用了两年时间筹谋,2019年我们离开加州举家搬到德州。
搬到德州后安定下来没多久新冠疫情爆发,断断续续关在家里差不多一年,百业萧条,我的很多租客拖欠房租,然后布兰登政府开始大肆印钱发钱。2020年12月底我觉得经济形势有变,拉着不情不愿的队友带着口罩出去看房,几天内定下一个有风景的房子做短租,翻过年又买下一个农场和一个strip mall,这些物业都在疫情期间上市半年一年鲜有人问津,所以价格还算优惠。2021年中后市场果然如我预料地火爆起来,房市股市涨得都快飞起来了。11月我又找到一个还在以去年价格出售的农场,队友因为上半年已经买入了价值数百万的物业不太有投资意愿,这时候我又发挥专业功力花了一天时间做了一堆报表图线,用钢铁般坚实的数据说服了队友。买入程序一旦启动队友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一个星期后赶在感恩节前这个一百英亩的农场就被我们收入囊中了。 2021年光是这四个当年新买的物业就带来了三百多万的升值,加上以前多年买下的投资房,房地产部分一共升值六百万,超过多年投资的总额了。
2022年科技股大跌,家庭资产一度下降近八百万,后来下半年涨回来不少。跌得最惨的是几个我几年前投资的preipo后来上市的股票,有几个跌去90%市值之多。 今年2023年科技股指数虽然是涨回来了,但是涨的都是一些头部大厂的股票,小股新股基本面比较差的股票依然在水下。我是在2022年停止投资pre-ipo股票的,主要是发现pipeline里的初创公司们没有十年前的务实了。我个人感觉科技股目前是处在一个调整期,调整寻找新的科技应用方向。而且现在资源都掌握在大厂大资本手里,未来十年除非有爆炸性的全新市场开辟,否则科技股还是大厂们的天下。
房地产方面,2023年在贷款利率节节上升中我们保守观望没有买进任何物业倒是卖掉了一个duplex。明年2024年的打算是继续卖出蓝领区的物业。
晒一下家庭资产增长表,我们详细记录家庭资产是从2017年开始的,之前都是省省省投资投资投资模式。2007年和2014年的资产数字还是为了买人寿保险毛估估出来的,07年买的保险后来为了投资筹钱断供提钱出来了。
二十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个家庭财政长期预算,按照硅谷正常双薪供一个自住房养大两个孩子不乱花钱,到65岁退休时我们应该能有1.2米存款用于退休后生活,硅谷的房子比较值钱,如果退休后卖掉硅谷自住房搬去Vegas附近小镇,那么资产可能上升到2米左右。所以每次打开这个家庭资产表,我都很感恩,感恩能来到美国,感恩我们任职过的每一个公司,感恩过去努力的自己,感恩队友的信任支持。
好奇农场如何管理? 还是就土地放着啥活动没有?
这个暴利。能在IPO前出手吗?
胆子超大,能力超强,能屈能伸,在家可以煮饭带娃,出门可以算账投资,什么日子都能过。蒸蒸日上的小日子居然就抢先大队人马从加州搬到德州,神来之笔。
我理想中的女人啊。继续存在于理想中。
一年半,差得太远了!哈哈哈
农场可以租给人养牛养羊打猎种草,管理很轻松
到目前为止,在本坦尚未看见比我内弟有钱的人。你说咱悲催否?哈哈
越有钱的人越自律。锻炼啥的是天天干。我这躺平的,那肯定比不上人家。
金子做的我就要。哈哈
已经从千万不是梦的梦醒透了。你们能发财主要是你们的个性和资质决定的。
你要有投资扔水里就听个响的思想准备。
Pre-ipo有几种方式可以投,一个是你多跑几家股票投资公司问他们有没有卖pre-ipo股票的,一个是你自己跑看好的初创公司和早期员工购买,最后一个最简单有交易初创公司股票的交易平台,但是上面鱼龙混杂而且股票价格被抽头多次我不太推荐。
pre-ipo股票当然能在上市之前出手,这就是私人股份的买卖,但是除非是热门公司否则周转很慢,也许根本没人接手。
靠你自己多问多打听。
option 合同上的价格把股票买下来。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公司倒了你买下股票的钱就外婆了。
但是如果公司上市了股价涨了,你买下的股票在卖出的时候就是capital gain。如果按照投资顾问的建议你同一天exercise 和卖出股票,所有gain 是普通income,income tax就高了
一本穿越文的主角的名字 女主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然后运用超前的见识和聪明才智在古代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我给女主用男人身份打天下时起的名字就叫长空无际,字云飞,用女人身份时名字就叫长空无双,字云殊
可惜当年很忙没空写小说,现在有时间了又失去了兴致。
绝大多数都是融资到D轮以上了,有一到几个重量级VC投资,有计划在一两年内上市, CXO们的股票一般都是卖给机构的。如果你自己找上门应该先去和HR打招呼,说你有兴趣从早期员工手里购买他们的股票,让他们降低股票风险提前享受公司的红利回报等等等等把他们卖你股票的好处吹上天。如果HR同意就会发个Email给公司所有员工说有个大佬想收购你们手里的股票了,你们想卖股票的回复一下,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多少股。然后HR就和你联系,收购价格可以HR帮谈,也可以直接和员工谈,这个时候股权管理的人会介入,最后签署购买合同把股票所有权从员工转移到你名下。
博主属于top 0.5% 的富人。
博主2003年才到美国,6年后就敢异地投资房产,有此胆识的人凤毛麟角。当时是否害怕房子继续降价或支付不了月供?
https://www.wealthdaily.com/companies-that-had-their-ipo-in-2014/
土地增值,农场经营挣钱很难
看完后:就1字,;2字,NB;3字,太BH!
楼主大姐不但有过人的IQ, EQ,还有LQ,WQ,TQ。妇唱夫随,不愧为人中龙凤。
老实说: 队友大哥有金刚钻脑子的底气。明显是被.COM牛尾巴拉进美国的。否则多年疯狂外包中,决不会被HQ当宝带回来。估计是士大夫架构师,方能丝滑进入startup拿原始股。
最佩服的是:作为15年地主大富婆,字里行间居然没有“掏粪”2字。她家运气妥妥吊打其他所有大小地主,你们服吗?
楼主大姐5Q登科,妥妥被上帝亲吻过,想不富都难。只要楼主大姐运筹帷幄挥鞭,老黄牛奋步疾行,你家资产很快会到达$2B,再成tt佳话。
大姐又来误导了。
撒几袋玉米,晚上乌泱泱的野猪就来了。大铁笼子从天而降,然后枪打shotgun喷,你们可去油管自行脑补。不怕肉柴寄生虫的话,可以香煎猪排做肉肠。肉还是太多的话,用TNT做肥料。
有能力的话,可以走高档路线 canned hunting. 赚更大了。
换了我,农场一定要买在Musk的必经之路,可以设关卡让Elon吐血。
21世纪初911和网络股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3年初队友刚入职半年的公司收缩业务撤回美国顺带把几个业务骨干也带回来。2003年6月队友揣着4千美金来美,买了一辆喇叭不响其他都响的二手破车花了2200刀,再押一付一租了个一房一浴的小apartment后兜里只剩两百刀不到。两个星期后我安顿好家小到美国与他团聚,又花了三十多刀买了个充气床垫,捡了个纸箱子倒扣在地毯上当饭桌,开始了我们的美国生活。
好在队友是被美国总部transfer过来的,虽然工资被压榨得厉害但是好歹过来就直接有工作每两个星期发薪一次,我以H4签证找工作却处处碰壁,无奈我们只能靠着队友一份微薄的工资生活养两个孩子,同时补贴国内老人高昂的医疗护理费用,还想存点钱在美国买房子,那几年我们把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到了极致。拮据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四年后2007年队友绿卡申请批准,我拿到了工卡可以合法工作。多方投简历面试后07年底我拿到两份薪水差不多的offer,一个是VC, 一个是新药开发公司,我看在stock option的份上选了医药公司,现在回头看这可能是个错误的选择。Anyway,2007年底开始我家的经济总算是走上了小康之路。
08年美国次贷风波开始,我的如果全部vest后曾经有望到达百万净利的股票option价值天天在下跌, 我紧赶慢赶最后抢救回来大约两万多刀的净利,而队友那时候多个股票option都是点坑泡沫刚破灭后陆续给的,option价格一直高高凌驾于实际股价之上,最后都过期作废了。
09年全美房价都在下跌,湾区的房子终于也跌到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了,我们买下了美国的第一个自住房,一个在普通学区的两千尺四房两浴的普通房子,给了我们和孩子很多快乐的时光与回忆。那几年硅谷软件工程师包裹还没发酵起来,我和队友的薪水应该算是谷里平均水平, 其实我们一直很节省,但是在支付了所有开销后每年还是只能省下多的三五万少的年份一两万,这么点钱在硅谷买投资房是不可能的,肩挑上下两代的责任也让我们无法去做激进的投资。在研究了湾区周围地区后我们无奈把目光投向了美东南几个次贷中受打击比较大的城市。被这些城市优秀的正现金流回报吸引,我们开始了异地投资,以每年最少两个投资房的速度买进,一直买到2018年。投资房的价格从两万多一套一直到后期的十六七万一个。 托过去十几年美国经济复苏财政不断注水的福,当年便宜买下的房子价格一路飙升,有几个房子最高峰时甚至有涨了几乎十倍之多,平均涨幅在四五倍左右。
2012年队友跳槽进了一个科技初创公司,公司给了股票option,那时湾区科技公司都在把员工奖励逐渐从option转向给RSU,我们就觉得应该把option提前兑成股票。当时我们刚好在买进一个14万出头的投资房(这个房子去年zestimate是120多万)兑现option的窗口期又很短,我们想尽办法从耗子洞里挖钱,包括从401K借钱,断供两人的人寿保险提现,亏钱从Roth IRA拿钱出来,三千五千地凑足了需要的资金过户了房子同时兑下了股票。那个时候可能是我们投资路上最艰难的时候。后来随着租金房价股价一起上升,资金上能转圜的余地越来越多。
2014年队友的公司股票成功上市,我们拥有的股票价值应声涨了十几倍。被这个好消息激励,上涨的家庭资产也允许我们做一些更大胆的尝试,我开始在湾区寻找加入初创公司的机会。可是谈了很多公司,由于年龄和职业发展都处于中层不尴不尬期,最后都不得其门而入,我转而开始投资pre-ipo股票。2014年前后硅谷几个初创公司孵化器做的红红火火,好公司层出不穷,几乎是随便投几个公司一大半在两三年内都能成功上市,上市股价是我投资时的四五倍,然后其中一半又在上市后的两三年内继续上涨十倍二十倍。
2016年我任职的科技公司部门高层大幅变动我顺势辞职,一半时间休息一半时间做些初创公司的顾问工作,算是半退休。 我家的总资产大约是在2017年到达10米大关,有钱又有时间,我开始动脑筋琢磨各种投资,生意,创业,省税的点子。琢磨来琢磨去最后想到的是搬家到免税州去
用了两年时间筹谋,2019年我们离开加州举家搬到德州。
搬到德州后安定下来没多久新冠疫情爆发,断断续续关在家里差不多一年,百业萧条,我的很多租客拖欠房租,然后布兰登政府开始大肆印钱发钱。2020年12月底我觉得经济形势有变,拉着不情不愿的队友带着口罩出去看房,几天内定下一个有风景的房子做短租,翻过年又买下一个农场和一个strip mall,这些物业都在疫情期间上市半年一年鲜有人问津,所以价格还算优惠。2021年中后市场果然如我预料地火爆起来,房市股市涨得都快飞起来了。11月我又找到一个还在以去年价格出售的农场,队友因为上半年已经买入了价值数百万的物业不太有投资意愿,这时候我又发挥专业功力花了一天时间做了一堆报表图线,用钢铁般坚实的数据说服了队友。买入程序一旦启动队友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一个星期后赶在感恩节前这个一百英亩的农场就被我们收入囊中了。 2021年光是这四个当年新买的物业就带来了三百多万的升值,加上以前多年买下的投资房,房地产部分一共升值六百万,超过多年投资的总额了。
2022年科技股大跌,家庭资产一度下降近八百万,后来下半年涨回来不少。跌得最惨的是几个我几年前投资的preipo后来上市的股票,有几个跌去90%市值之多。 今年2023年科技股指数虽然是涨回来了,但是涨的都是一些头部大厂的股票,小股新股基本面比较差的股票依然在水下。我是在2022年停止投资pre-ipo股票的,主要是发现pipeline里的初创公司们没有十年前的务实了。我个人感觉科技股目前是处在一个调整期,调整寻找新的科技应用方向。而且现在资源都掌握在大厂大资本手里,未来十年除非有爆炸性的全新市场开辟,否则科技股还是大厂们的天下。
房地产方面,2023年在贷款利率节节上升中我们保守观望没有买进任何物业倒是卖掉了一个duplex。明年2024年的打算是继续卖出蓝领区的物业。
晒一下家庭资产增长表,我们详细记录家庭资产是从2017年开始的,之前都是省省省投资投资投资模式。2007年和2014年的资产数字还是为了买人寿保险毛估估出来的,07年买的保险后来为了投资筹钱断供提钱出来了。
二十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个家庭财政长期预算,按照硅谷正常双薪供一个自住房养大两个孩子不乱花钱,到65岁退休时我们应该能有1.2米存款用于退休后生活,硅谷的房子比较值钱,如果退休后卖掉硅谷自住房搬去Vegas附近小镇,那么资产可能上升到2米左右。所以每次打开这个家庭资产表,我都很感恩,感恩能来到美国,感恩我们任职过的每一个公司,感恩过去努力的自己,感恩队友的信任支持。
好奇农场如何管理? 还是就土地放着啥活动没有?
这个暴利。能在IPO前出手吗?
胆子超大,能力超强,能屈能伸,在家可以煮饭带娃,出门可以算账投资,什么日子都能过。蒸蒸日上的小日子居然就抢先大队人马从加州搬到德州,神来之笔。
我理想中的女人啊。继续存在于理想中。
一年半,差得太远了!哈哈哈
农场可以租给人养牛养羊打猎种草,管理很轻松
到目前为止,在本坦尚未看见比我内弟有钱的人。你说咱悲催否?哈哈
越有钱的人越自律。锻炼啥的是天天干。我这躺平的,那肯定比不上人家。
金子做的我就要。哈哈
已经从千万不是梦的梦醒透了。你们能发财主要是你们的个性和资质决定的。
你要有投资扔水里就听个响的思想准备。
Pre-ipo有几种方式可以投,一个是你多跑几家股票投资公司问他们有没有卖pre-ipo股票的,一个是你自己跑看好的初创公司和早期员工购买,最后一个最简单有交易初创公司股票的交易平台,但是上面鱼龙混杂而且股票价格被抽头多次我不太推荐。
pre-ipo股票当然能在上市之前出手,这就是私人股份的买卖,但是除非是热门公司否则周转很慢,也许根本没人接手。
靠你自己多问多打听。
option 合同上的价格把股票买下来。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公司倒了你买下股票的钱就外婆了。
但是如果公司上市了股价涨了,你买下的股票在卖出的时候就是capital gain。如果按照投资顾问的建议你同一天exercise 和卖出股票,所有gain 是普通income,income tax就高了
一本穿越文的主角的名字
女主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然后运用超前的见识和聪明才智在古代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我给女主用男人身份打天下时起的名字就叫长空无际,字云飞,用女人身份时名字就叫长空无双,字云殊
可惜当年很忙没空写小说,现在有时间了又失去了兴致。
绝大多数都是融资到D轮以上了,有一到几个重量级VC投资,有计划在一两年内上市, CXO们的股票一般都是卖给机构的。如果你自己找上门应该先去和HR打招呼,说你有兴趣从早期员工手里购买他们的股票,让他们降低股票风险提前享受公司的红利回报等等等等把他们卖你股票的好处吹上天。如果HR同意就会发个Email给公司所有员工说有个大佬想收购你们手里的股票了,你们想卖股票的回复一下,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多少股。然后HR就和你联系,收购价格可以HR帮谈,也可以直接和员工谈,这个时候股权管理的人会介入,最后签署购买合同把股票所有权从员工转移到你名下。
博主属于top 0.5% 的富人。
博主2003年才到美国,6年后就敢异地投资房产,有此胆识的人凤毛麟角。当时是否害怕房子继续降价或支付不了月供?
https://www.wealthdaily.com/companies-that-had-their-ipo-in-2014/
土地增值,农场经营挣钱很难
看完后:就1字,;2字,NB;3字,太BH!
楼主大姐不但有过人的IQ, EQ,还有LQ,WQ,TQ。妇唱夫随,不愧为人中龙凤。
老实说: 队友大哥有金刚钻脑子的底气。明显是被.COM牛尾巴拉进美国的。否则多年疯狂外包中,决不会被HQ当宝带回来。估计是士大夫架构师,方能丝滑进入startup拿原始股。
最佩服的是:作为15年地主大富婆,字里行间居然没有“掏粪”2字。她家运气妥妥吊打其他所有大小地主,你们服吗?
楼主大姐5Q登科,妥妥被上帝亲吻过,想不富都难。只要楼主大姐运筹帷幄挥鞭,老黄牛奋步疾行,你家资产很快会到达$2B,再成tt佳话。
大姐又来误导了。
撒几袋玉米,晚上乌泱泱的野猪就来了。大铁笼子从天而降,然后枪打shotgun喷,你们可去油管自行脑补。不怕肉柴寄生虫的话,可以香煎猪排做肉肠。肉还是太多的话,用TNT做肥料。
有能力的话,可以走高档路线 canned hunting. 赚更大了。
换了我,农场一定要买在Musk的必经之路,可以设关卡让Elon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