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贴 (7)测光方式和包围曝光

r
r41866
楼主 (文学峸)

测光就是指相机用内在的感光器件测被测景物的亮度,找出它认为合适的快门光圈组合。

一般现代的数码相机有三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center weighted average metering),矩阵(尼康的说法,matrix metering)或者评价(佳能的说法,evaluative metering)测光,和点测光。

点测光最容易理解,就是用取景框里最中间的那个小方框作为测光范围,把那里的平均亮度作为18%中性灰,找到相应的快门光圈组合,在照片中把那块区域拍成18%亮度。尼康数码相机一般都有点测,但佳能低档数码单反可能没有。

点测光并不是很小的一个区域。一般是1%,但是1%意味着整画幅宽的十分之一和整画幅高的十分之一,这是画面中间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以拍人为例,你需要靠得很近才能用人的脸作点测光。高档的无反相机可能可以调整点测光的区域。

点测光曝光补偿黑减白加的原则仍旧适用。唯一的区别是原来的补偿是针对整个画面,而点测光的补偿针对点测光的区域。点测的区域是黑的话,你仍旧需要负补偿;点测的区域是白的话,你仍旧需要正补偿。

如果你的18%中性灰参照物不在正中央,怎么正确使用点测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参照物移到中间,轻按快门,锁定测光和对焦(对焦以后再讨论),然后重新构图,再按快门按钮到底拍摄。另一种方法是把参照物移到中间,轻按快门,查看LCD屏幕,记下相应快门和光圈值,然后用手动曝光模式(以后讨论)拍摄。当使用三脚架拍摄,或者对焦距离和曝光参照物距离不一样时,第二种方式比较合适。

中央平均测光是最原始的测光方式,我不建议大家使用那种方式。它的原理就是测中间那大块面积的平均亮度(面积要比点测光面积大得多),把它当作18%中性灰,从而找出相机认为合适的快门光圈组合。

大多数情况下我建议大家使用矩阵或者评价测光。它的原理就是相机用电脑分析对焦距离和不同距离点上的亮度,对比它自带的数据库,找出它认为合适的快门光圈组合。这种测光方式已经考虑了环境的亮度,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经验大概是85%)都不需要曝光补偿,即使你的取景有过亮或者过暗的景物。

比较高级的数码相机把测光模式选择功能都做成了按钮或者转盘,而入门的相机就要在菜单里寻找测光的选项。

有的人可能认为反复看拍好照片曝光效果很烦,很浪费时间,那么有一种功能可以为你省review的时间,这就是包围曝光。低档的数码单反没有包围曝光功能。根据相机设置的不同,你可以选择3张或者5张不同效果。如果是3张,当你对着同样景物连拍三张照片,一张曝光选择是相机认为最好的,一张是正补偿的,一张是负补偿的。如果是5张,一张正好,一张正补偿一点点,一张正补偿更多一点,一张负补偿一点点,一张负补偿更多一点。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能选出一张曝光合适的照片。你还可以设置选择包围曝光补偿的程度。我个人认为补偿1/3档基本看不出区别,所以你应该补偿至少1/2到2/3档。

仍以酒仙桥2网友的照片为例。这三张照片就是用包围曝光拍摄的。

你在设好包围曝光以后,可以连续拍摄三张到五章根据你设置的不用。酒仙桥2网友的包围曝光是拍了三张。第一张是根据相机的设置略微欠曝的;第二张是根据相机的设置略微过曝光的;第三张是根据相机的设置认为正好的。

移花接木
大家有空可去读一读右边逸游为镜大师的旅游摄影,他说的一句话至今我还能复述:很多时候出门只有旅游的机会,还常常有家人
移花接木
没有很多机会让你专门的慢条斯理地去“摄影”, 他就把相机往那里一架,几张bracketing, 一两分钟搞定,回家后期,
r
r41866
意犹未尽的帖子标题是啥?
移花接木
身后摄影团,老师在不厌其烦地慢慢指导学员何种光线下如何设置曝光如何设置补偿。
移花接木
我没跑题吧,逸镜把bracketing当作拍照的基本操作,不就是很好的范例吗
r
r41866
没有跑题

但是你始终没有把帖子标题告诉大家,所以也许大家要把右边所有帖子点一遍才能发现意犹未尽的帖子。

移花接木
哦,这样啊,吓我一跳以为我又打岔了,请进,红圈里画得那几个
酒仙桥2
说明一下,第一张是曝光正常,第二张是过曝,第三张是合成的结果,欠曝的那张在这里

R6 相机里有HDR功能,开启后可以选择过/欠曝的档数1,2,3,还有自动,当时选了Auto。按下快门相机自动连续拍3张,然后生成一张合成的jpg 

r
r41866
改正了
y
yujing_hk
每天都在看逸游老师的朋友圈,他刚从非洲回来,现在好像又去了德国。
y
yujing_hk
我也是这样滴!区别就是不带脚架。:)
y
yujing_hk
我绝对有点不对劲儿,没敢说。:))
y
yujing_hk
基础知识是必须学的。靠自己实践摸索付出的时间代价会很大,我有体会。具体应用则熟能生巧了。
酒仙桥2
是不是把合成出来的照片也放上,才容易说明最后要达成的目的?

刚刚认真阅读了你的贴,也许我使用包围曝光的目的和文章不是特符合,我这个包围曝光不是因为不能够确认曝光的正确性来做的试探,而是因为光比过大CMOS不能兼顾高光和暗部,需要3张来合成HDR

y
yujing_hk
顺便转贴两张杰夫老师前天在华为讲课的照片。。。

 

y
yujing_hk
你再发一帖专门说一下哈。:)
酒仙桥2
打字太费劲,算了
苏家小灶
谢前两天分享的视频。会静下心来看的
苏家小灶
还没有亲自体验包围曝光, 不知是否适用于拍运动片?
移花接木
别急,请r老师再开一期运动拍片
y
yujing_hk
+1.:)
r
r41866
你已经作了那么多次“小明”,我也没有生过气

皮厚、不怕出丑是快乐人生一大要素。动不动生气是对自己过不去。对的解释(如果解释不通就闭嘴,没有必要吵架),错了就承认,活得就轻松。

r
r41866
以后再加个话题,那时候可以补上那张

我现在这个帖子是关于曝光准确,不是动态范围。以后加个动态范围的帖子,HDR合成就是很好的例子。

r
r41866
不适合

包围曝光一组照片基本上只有一张是曝光合适的,其它都是过曝或者欠曝。万一你的最佳瞬间是过曝或者欠曝不就亏了?

r
r41866
我还真不能开运动拍片的帖子。不是我的擅长,我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当然不排除以后产生兴趣

y
yujing_hk
谁是“小明”?抱歉,我并没有说你。和你并不熟,不找麻烦。:)
r
r41866
你说我也没有关系

网上要表达清楚意思真累。Forget about 小明。我说错尽管指出,你不会有麻烦, 我也不会生气。实际上我即使想给你麻烦也没有那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