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拍照的同学注意了!这个是手机仅有的几个可以改动的设置之一,对你拍出好片极有帮助!
这是我的Android手机拍照app屏幕中间的显示。注意当你用手按一下你的对焦或者测光参照点的时候,在那点的右侧就会出现一个灯泡和一条线。你用手按住那条线往上移动,所拍静物就会变亮。当你用手按住那条线往下移动,所拍景物就会变暗。这就是手机拍照的曝光补偿功能。
单反机上的曝光补偿按钮如下图。
调整曝光补偿到+1时,曝光量增加了一档,也就是照片增加了100%亮度;同理,调整曝光补偿到-1时,曝光量减少了一档,也就是照片减少了50%亮度。你可以看LCD照片效果以检查曝光补偿是否合适。雪景时一般需要补偿+0.3到+1.3档。当拍人物时,如果模特背后有个黑森林,也许你就需要负补偿,以免森林显得太亮。
注释:
1) 什么是曝光补偿
在我们娱乐行业,相机是必不可少的。美女帅哥、五彩缤纷,但在相机的光度表眼里没有区别,相机都假设对方是‘中灰’,能反射18%的光回来。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深色的凉快,因为浅色的反射强,把更多的阳光反射回空气了。同样道理,白雪可能能反射超过30%的光到相机镜头里。假设你要给你女朋友/老婆照相,她脸上抹得很白,就和那日本艺妓差不多吧。假设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摄影基础,正确地对着她的脸对焦。但是相机还是认为她的脸是中灰,按照18%来计算曝光。你要就依了相机,你女友的脸就会照成灰头土脸。你也许下场很惨。
2) 曝光补偿的应用: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下面这张照片,照片质量一般,但是曝光很好。如果我用相机的缺省设置自动拍,肯定把雪拍成灰色。所以我正补偿了大概0.7到1档,雪就看上去有比较真实的亮度。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远处的树木看上去也是白茫茫的。这是因为当时正在下着不小的雪,所以越是远的树看上去越白。
走到trail尽头却怎么也没有看到瀑布,再仔细一看,原来瀑布冻住了。LOL
1. 过曝
2. 用raw格式拍,然后存为高动态范围的图像文件,同时用HDR的显示器显示。
拍雪景需要正补偿,正补偿正好把黑衣服带亮了,所以细节显示了出来。如果你觉得亮度无法精确,那你就用包围曝光好了。包围曝光下次讲。
一个是关于亮度,一个是关于细节。就像唱歌,音量和音调的关系一样。
你拍一个白点,你一样要正补偿;你拍一个黑点,一样要负补偿。
近视眼靠近了当然看得清,但是即使靠近,亮的还是亮的,暗的还是暗的。
你点测的亮,你就加,你点测的暗,你就减,你点测的不亮不暗,你就不补偿。
点测光并不是很小的一个区域。一般是1%,但是1%意味着整画幅宽的十分之一和整画幅高的十分之一,这是画面中间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以拍人为例,你需要靠得很近才能用人的脸作点测光。
如果用点测光正确测量被摄物体的亮度,就不需要再加曝光补偿
测光必须和被测光的人和物紧密相关。点测光补偿的就是被点测的人和物,而不是补偿矩阵测光的内容。你点测光的时候对矩阵测光的内容当然不是白加黑减,但是对被点测光的人和物还是白加黑减。
所以白加黑减对任何测光方式都是适用的。
比如说你拍你老婆,你老婆喜欢你把她拍白,你当然要正补偿。
如果你娶了一个洋妞做老婆,她喜欢小麦色黝黑皮肤,你也许就不需要补偿,甚至需要负补偿0.3档。
我有个视频供参考
1. 窗外很亮,猫欠曝
2. 按猫身上曝光,背景过曝
合成为HDR照片 ,这是Photoshop里合成
下面是R6里自动合成的(自动连拍3张,包围曝光,我选了自动,除上面1,2外还有一张欠曝的,我觉得欠的太多用处不大)
第一张欠曝,猫的毛照得太黑,以至于毛里面的细节都没有了。用这样的照片显然不可能调出第三张曝光合适的效果。第二张过曝,以至于窗框都变成全白消失了,显然不可能通过后期调整无中生有再弄出来。
你肯定能学会拍照的。有问题尽管问。自己那个相机用补偿键试验一下就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了。
因为动态范围太大,JPEG格式无法容纳全部信息。合适的方法是用RAW格式拍,再用后期把动态范围调小,然后转成JPEG. 可以用包围曝光拍几张,然后选合适的一张。
拍Raw
我会注明是你的作品,谢谢!
用手机拍照的同学注意了!这个是手机仅有的几个可以改动的设置之一,对你拍出好片极有帮助!
这是我的Android手机拍照app屏幕中间的显示。注意当你用手按一下你的对焦或者测光参照点的时候,在那点的右侧就会出现一个灯泡和一条线。你用手按住那条线往上移动,所拍静物就会变亮。当你用手按住那条线往下移动,所拍景物就会变暗。这就是手机拍照的曝光补偿功能。
单反机上的曝光补偿按钮如下图。

调整曝光补偿到+1时,曝光量增加了一档,也就是照片增加了100%亮度;同理,调整曝光补偿到-1时,曝光量减少了一档,也就是照片减少了50%亮度。你可以看LCD照片效果以检查曝光补偿是否合适。雪景时一般需要补偿+0.3到+1.3档。当拍人物时,如果模特背后有个黑森林,也许你就需要负补偿,以免森林显得太亮。
注释:
1) 什么是曝光补偿
在我们娱乐行业,相机是必不可少的。美女帅哥、五彩缤纷,但在相机的光度表眼里没有区别,相机都假设对方是‘中灰’,能反射18%的光回来。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深色的凉快,因为浅色的反射强,把更多的阳光反射回空气了。同样道理,白雪可能能反射超过30%的光到相机镜头里。假设你要给你女朋友/老婆照相,她脸上抹得很白,就和那日本艺妓差不多吧。假设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摄影基础,正确地对着她的脸对焦。但是相机还是认为她的脸是中灰,按照18%来计算曝光。你要就依了相机,你女友的脸就会照成灰头土脸。你也许下场很惨。
2) 曝光补偿的应用: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黑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夜景拍摄需要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机特别重要。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在某些艺术摄影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就应降低曝光补偿。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下面这张照片,照片质量一般,但是曝光很好。如果我用相机的缺省设置自动拍,肯定把雪拍成灰色。所以我正补偿了大概0.7到1档,雪就看上去有比较真实的亮度。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远处的树木看上去也是白茫茫的。这是因为当时正在下着不小的雪,所以越是远的树看上去越白。
走到trail尽头却怎么也没有看到瀑布,再仔细一看,原来瀑布冻住了。LOL
1. 过曝
2. 用raw格式拍,然后存为高动态范围的图像文件,同时用HDR的显示器显示。
拍雪景需要正补偿,正补偿正好把黑衣服带亮了,所以细节显示了出来。如果你觉得亮度无法精确,那你就用包围曝光好了。包围曝光下次讲。
一个是关于亮度,一个是关于细节。就像唱歌,音量和音调的关系一样。
你拍一个白点,你一样要正补偿;你拍一个黑点,一样要负补偿。
近视眼靠近了当然看得清,但是即使靠近,亮的还是亮的,暗的还是暗的。
你点测的亮,你就加,你点测的暗,你就减,你点测的不亮不暗,你就不补偿。
点测光并不是很小的一个区域。一般是1%,但是1%意味着整画幅宽的十分之一和整画幅高的十分之一,这是画面中间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以拍人为例,你需要靠得很近才能用人的脸作点测光。
如果用点测光正确测量被摄物体的亮度,就不需要再加曝光补偿
测光必须和被测光的人和物紧密相关。点测光补偿的就是被点测的人和物,而不是补偿矩阵测光的内容。你点测光的时候对矩阵测光的内容当然不是白加黑减,但是对被点测光的人和物还是白加黑减。
所以白加黑减对任何测光方式都是适用的。
比如说你拍你老婆,你老婆喜欢你把她拍白,你当然要正补偿。
如果你娶了一个洋妞做老婆,她喜欢小麦色黝黑皮肤,你也许就不需要补偿,甚至需要负补偿0.3档。
我有个视频供参考
1. 窗外很亮,猫欠曝
2. 按猫身上曝光,背景过曝
合成为HDR照片 ,这是Photoshop里合成
下面是R6里自动合成的(自动连拍3张,包围曝光,我选了自动,除上面1,2外还有一张欠曝的,我觉得欠的太多用处不大)
第一张欠曝,猫的毛照得太黑,以至于毛里面的细节都没有了。用这样的照片显然不可能调出第三张曝光合适的效果。第二张过曝,以至于窗框都变成全白消失了,显然不可能通过后期调整无中生有再弄出来。
你肯定能学会拍照的。有问题尽管问。自己那个相机用补偿键试验一下就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了。
因为动态范围太大,JPEG格式无法容纳全部信息。合适的方法是用RAW格式拍,再用后期把动态范围调小,然后转成JPEG. 可以用包围曝光拍几张,然后选合适的一张。
拍Raw
我会注明是你的作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