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进攻方在发起进攻时是按行动能达到目的来配备部队组织方案的,理应进展顺利。受挫的话那就说明此前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设计无法达到目的,也就是输了。如果要扳回来,那就必须投入新的力量,这需要时间,也给防守方组织防守提供了时间,因此下一波的进攻必定比第一波更困难,再受挫,就要再继续投入新的力量,最后就是达成不断添油的消耗战。如果守方足够坚强,并且拥有后援,那么进攻方将面临巨大的消耗之后却两手空空的前景。
诸位看战史,基本上如果进攻方的进攻遭遏制,那么他的苦日子就来了。
二战莫斯科战役(德军台风行动),德军进攻受阻,就意味着德国胜利的希望已经成了泡影,后面只是怎么输的问题了。在太平洋,中途岛海战之后,日军进攻势头受阻,下面也就是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事了。
就是踢足球也是这样,如果一方围着对方大门轮番进攻都无法进球的话,自己被对方打反击破门的机会就越来越大了。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
其全军战斗损失已经和当年解放军同样作战时间的中越边境战争差不多了。
俄对基辅和哈尔科夫进行的都是试探性攻击,为了避免造成平民过多伤亡在国际上带来更大压力,没有像攻克柏林或是车臣格罗兹尼那样集中重炮群和轰炸机群狂轰滥炸,也没有大量使用温压弹的报道(唯一报道是乌驻联合国大使说俄在马里乌波尔使用过,美方则表示目前无法证实)。目前基辅都没有被四面围困,而是围三缺一,有意放开南面,估计一是为平民保留人道主义通道,二来让守军能够撤退,避免守军无退路只能拼死抵抗。马里乌波尔被四面包围,一来因为此地守军为亚速营,是俄军下决心准备歼灭的对象。二来俄军也在摸索和基辅不同的打法,毕竟在叙利亚主要是俄空天军实施打击任务。俄陆军只有少数特种部队参战。所以目前俄陆军经验还都是在两次车臣战争中获得的
(10/99--02/00)第一次俄军伤亡更大,因为部队没有协调好,没有完全合围同时攻击,而是先到的就贸然往里攻,损失两万多人在装备和火力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伤亡还大于车臣叛军,同时造成了大约10万平民丧生被国际社会谴责。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吸取了经验教训,步步为营,正规军打下的地方由内务部队进驻反复清剿后再向前推进,虽然进攻速度降低了,但俄军只损失七千多人,消灭车臣武装分子将近两万。平民死亡也降低到两万五千左右。
你忘了,俄军在乌克兰只有20万兵力,不是200万。乌克兰4000万人口,可服役人数可达近700万,战前就有近30万军队,开战后动员扩大,保守一点,短时间内增加到40万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许多做梦俄军赢的恰恰就是忘了这个很关键的兵力对比。
志愿军妄图围歼美军,不让其撤回南方,竭尽全力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战斗,终究还是没能达到目的,让美军顺利撤了回去,所以是美军赢而不是志愿军赢。
如果志愿军能围歼美军主力于清长一线,则,失去主力的联合国军将无力守住南韩,共产党部队将解放全朝鲜,实现自己发动朝鲜战争的目的(注意,这和我主贴不矛盾,这是在人民军受挫失败后共产党方面再次投入新的增援力量--志愿军的前提下获得的进展,如果达到的话)。但是,志愿军失败了,也就意味着共产党想解放全朝鲜,实现其战争目的企图失败了。
另一方面,如果美军不撤而坚守清长防线,即便入朝的志愿军全军覆没了,共产党依旧可以在中国境内重新组建派遣新的部队入朝参战,因此即便美军打到鸭绿江边,依旧还没有取得中国参战前它所能取得的全胜,还要继续和共产党打消耗战。所以美国认为这样的胜利毫无意义,还不如撤回38线去停火。
总结一下:在第一第二次战役中,即便美军全歼了志愿军,打到了鸭绿江边,这不等于美国取得了全胜,因为共产党部队依旧可以继续过江参战,美军将面临毫无意义的消耗战。如果志愿军歼灭了美军,则共产党将获得整个朝鲜。如果美军全军撤回南方,则共产党将只能止步三八线,其发起战争解放南韩的企图将彻底失败。
对于现在的俄侵乌战争而言,俄军现在撤退,应该至少能保住大部分实力,而使得乌军不敢进一步收复克里米亚和东乌两州,否则一旦侵乌俄军主力遭重创,俄军将没有能力确保克里米亚和东乌两州而有丢失这些地方的危险。
我一直说,俄军的最佳选择就是认识到自己有陷入消耗战的危险,赶紧学美军在清长一线的选择:现在就撤,无条件就撤,撤到出发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为了面子把里子也搭进去了。
第一次不能说是拿下,否则就不会有第二次。
不是发支AK,教一下装弹瞄准射击就可以上战场的,那样的基本是送死。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挖掩体,利用地形地物,布雷排雷,班排进攻/防御,不管中国美国俄国,军校培养一个基层军官少尉都要四年时间,就是成熟的普通士兵也得半年到一年。韩战初期,大韩民国的军队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就是因为都是临时征兆的没有足够培训,一直到五次战役结束后才多少开始像样。伊拉克军警力量也是西方盟军培训多年后才能独当一面。这场战争到最后肯定是代理人战争,各自培养代理人武装打----东乌俄裔vs西乌乌裔,俄军到后来只提供空中支援,类似叙利亚模式,反正乌军航空兵这次也基本被去军事化了,重新组建到投入战场至少两年之后的事。
叶利钦当时身染重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没有精力再搭理这事。直等到普京上台后才发动的第二次车臣战争
因为进攻方在发起进攻时是按行动能达到目的来配备部队组织方案的,理应进展顺利。受挫的话那就说明此前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设计无法达到目的,也就是输了。如果要扳回来,那就必须投入新的力量,这需要时间,也给防守方组织防守提供了时间,因此下一波的进攻必定比第一波更困难,再受挫,就要再继续投入新的力量,最后就是达成不断添油的消耗战。如果守方足够坚强,并且拥有后援,那么进攻方将面临巨大的消耗之后却两手空空的前景。
诸位看战史,基本上如果进攻方的进攻遭遏制,那么他的苦日子就来了。
二战莫斯科战役(德军台风行动),德军进攻受阻,就意味着德国胜利的希望已经成了泡影,后面只是怎么输的问题了。在太平洋,中途岛海战之后,日军进攻势头受阻,下面也就是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事了。
就是踢足球也是这样,如果一方围着对方大门轮番进攻都无法进球的话,自己被对方打反击破门的机会就越来越大了。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
其全军战斗损失已经和当年解放军同样作战时间的中越边境战争差不多了。
俄对基辅和哈尔科夫进行的都是试探性攻击,为了避免造成平民过多伤亡在国际上带来更大压力,没有像攻克柏林或是车臣格罗兹尼那样集中重炮群和轰炸机群狂轰滥炸,也没有大量使用温压弹的报道(唯一报道是乌驻联合国大使说俄在马里乌波尔使用过,美方则表示目前无法证实)。目前基辅都没有被四面围困,而是围三缺一,有意放开南面,估计一是为平民保留人道主义通道,二来让守军能够撤退,避免守军无退路只能拼死抵抗。马里乌波尔被四面包围,一来因为此地守军为亚速营,是俄军下决心准备歼灭的对象。二来俄军也在摸索和基辅不同的打法,毕竟在叙利亚主要是俄空天军实施打击任务。俄陆军只有少数特种部队参战。所以目前俄陆军经验还都是在两次车臣战争中获得的
(10/99--02/00)第一次俄军伤亡更大,因为部队没有协调好,没有完全合围同时攻击,而是先到的就贸然往里攻,损失两万多人在装备和火力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伤亡还大于车臣叛军,同时造成了大约10万平民丧生被国际社会谴责。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吸取了经验教训,步步为营,正规军打下的地方由内务部队进驻反复清剿后再向前推进,虽然进攻速度降低了,但俄军只损失七千多人,消灭车臣武装分子将近两万。平民死亡也降低到两万五千左右。
你忘了,俄军在乌克兰只有20万兵力,不是200万。乌克兰4000万人口,可服役人数可达近700万,战前就有近30万军队,开战后动员扩大,保守一点,短时间内增加到40万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许多做梦俄军赢的恰恰就是忘了这个很关键的兵力对比。
志愿军妄图围歼美军,不让其撤回南方,竭尽全力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战斗,终究还是没能达到目的,让美军顺利撤了回去,所以是美军赢而不是志愿军赢。
如果志愿军能围歼美军主力于清长一线,则,失去主力的联合国军将无力守住南韩,共产党部队将解放全朝鲜,实现自己发动朝鲜战争的目的(注意,这和我主贴不矛盾,这是在人民军受挫失败后共产党方面再次投入新的增援力量--志愿军的前提下获得的进展,如果达到的话)。但是,志愿军失败了,也就意味着共产党想解放全朝鲜,实现其战争目的企图失败了。
另一方面,如果美军不撤而坚守清长防线,即便入朝的志愿军全军覆没了,共产党依旧可以在中国境内重新组建派遣新的部队入朝参战,因此即便美军打到鸭绿江边,依旧还没有取得中国参战前它所能取得的全胜,还要继续和共产党打消耗战。所以美国认为这样的胜利毫无意义,还不如撤回38线去停火。
总结一下:在第一第二次战役中,即便美军全歼了志愿军,打到了鸭绿江边,这不等于美国取得了全胜,因为共产党部队依旧可以继续过江参战,美军将面临毫无意义的消耗战。如果志愿军歼灭了美军,则共产党将获得整个朝鲜。如果美军全军撤回南方,则共产党将只能止步三八线,其发起战争解放南韩的企图将彻底失败。
对于现在的俄侵乌战争而言,俄军现在撤退,应该至少能保住大部分实力,而使得乌军不敢进一步收复克里米亚和东乌两州,否则一旦侵乌俄军主力遭重创,俄军将没有能力确保克里米亚和东乌两州而有丢失这些地方的危险。
我一直说,俄军的最佳选择就是认识到自己有陷入消耗战的危险,赶紧学美军在清长一线的选择:现在就撤,无条件就撤,撤到出发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为了面子把里子也搭进去了。
第一次不能说是拿下,否则就不会有第二次。
不是发支AK,教一下装弹瞄准射击就可以上战场的,那样的基本是送死。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挖掩体,利用地形地物,布雷排雷,班排进攻/防御,不管中国美国俄国,军校培养一个基层军官少尉都要四年时间,就是成熟的普通士兵也得半年到一年。韩战初期,大韩民国的军队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就是因为都是临时征兆的没有足够培训,一直到五次战役结束后才多少开始像样。伊拉克军警力量也是西方盟军培训多年后才能独当一面。这场战争到最后肯定是代理人战争,各自培养代理人武装打----东乌俄裔vs西乌乌裔,俄军到后来只提供空中支援,类似叙利亚模式,反正乌军航空兵这次也基本被去军事化了,重新组建到投入战场至少两年之后的事。
叶利钦当时身染重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没有精力再搭理这事。直等到普京上台后才发动的第二次车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