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05/02/2022 - 20:52
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后,法国媒体再次做不同的解读。法国电视国际五台(TV5MONDE)2月5日专访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IFRI)的研究员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先生。他表示:中俄关系升温是有缘由的,它不是牢固的联盟,而是理性的联手;权宜之计的友好关系。本台给大家介绍的此篇文章的标题为“中俄之间与其说是友谊不如说是相互不信任”。(Entre la Russie et la Chine, la méfiance plutôt que l'amitié)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中俄两国是从何时开始稳固关系的?
马克·朱利安答: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年代,就是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的2014年。那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发现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无援,即可把俄中关系推向了前台,以打破这种孤立,表明俄罗斯并不孤单。这样做不是和中国有战略联盟,而是一种政治上的表现。例如两国大规模的联合军演或双边峰会亮点,这都不能说明是战略联盟。此次普京利用冬奥的机会访华亦是如此。
朱利安认为,俄罗斯和美国的对抗升级还会加强俄中的战略关系。特别是中国与俄罗斯在反对华盛顿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是双方加强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国在 1950 年代有一段强有力的合作时期,随后在 1960 年出现外交裂痕。在冷战期间,两国关系仍然复杂。 从 1970 年代开始,美国人向中国人靠拢,试图尽可能地孤立前苏联。 在冷战结束和 1990 年代,合作重新开始,尽管中国对俄罗斯军事技术的工业间谍活动在 2000 年代初期给两国关系带来了新的寒意。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为什么中俄之间又会相互依赖呢?
马克·朱利安答:中国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供应。 过去 20 年来,北京一直在寻求能源供应多样化,这些能源曾经主要来自阿拉伯湾,并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因此,中国的石油供应极易受到这一瓶颈的影响。 中国随后试图使其石油供应商和供应路线多样化。 尤其是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由于新的管道,现在完全符合这一多元化战略。
在能源领域,这也使俄罗斯对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现在是其主要供应商之一。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俄罗斯和中国向全世界标榜各自的“友谊”。 但它真的是一种“联盟”吗?
马克·朱利安答:我们听到很多关于中俄“联盟”的讨论。 我认为情况并非如此。 双方都存在很大的不信任,尤其是俄罗斯方面。 莫斯科对其合作伙伴中国非常谨慎,尤其是俄罗斯政府和军队不愿使用的中国数字技术。俄罗斯也对中国人口向俄罗斯远东人口稀少的地区扩张有着根深蒂固的忧虑。 最后一点就是,中亚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地区,由于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安全伙伴关系和武器出口,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伙伴关系呢?
马克·朱利安答: 那是各取所需的关系。 双方都知道如何找到共同利益点。 以空间领域为例。 今天,一方面是美国,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月球竞赛存在争议,目标是到 2030 年建立一个月球轨道站。历史上领先的太空强国俄罗斯不再有实现其野心的手段,至少无法再孤军奋战。 莫斯科和北京因此签署了一项月球探测合作协议,并共同建造月球轨道站(但条款仍然非常模糊)。 这又是与美国直接的竞争。
法国专家表示:因此,中俄联姻是权宜之计,是一种有利可图的伙伴关系。 我们距离包括共同防御条约在内的外交、政治和军事联盟还很远。 再者,如果乌克兰爆发战争,中国也很难出手帮助俄罗斯。 这当然不是莫斯科对北京的要求。此外,在某些领域,他们的利益存在分歧。 应该记住,俄罗斯向印度出售了大量武器,印度与中国存在边界争端。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乌克兰冲突是对中俄对抗西方力量平衡的考验吗?
马克·朱利安答:乌克兰冲突绝对是俄罗斯自身的冲突,莫斯科和北京之间没有结盟,也没有就普京应该在乌克兰做些什么进行合作。 俄罗斯只是在等待中国的政治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非常有兴趣观察美国和欧洲的反应。我认为普京和习近平一样都认为西方正在衰落,他们不再有力量或意愿参与高强度的冲突。 如果来一个货真价实的较量,乌克兰危机将可测试上述假设。
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直接感兴趣,因为它怀有针对台湾的统一想法。 中国声称有一天将夺回该岛,包括不排除使用武力的手段。 如果美国人和欧洲人对乌克兰没有反应,这将增强北京对其在东亚地区扩张计划的信心。
反对北约东扩是俄罗斯和中国加强双边关系的另一个交汇点。 俄罗斯在其西侧直接面对大西洋联盟,并且仍然坚信北约会继续扩张的野心。 就中国而言,对北约机构也越来越感兴趣。
2022年6月,下届北约峰会将召开,峰会期间将规划北约新战略理念。 这是为了确定该组织未来十年的目标和抱负。 迄今为止,中国并未被纳入此类文件。 毫无疑问,它将在这一届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这对北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借由举办冬奥举行会面意味着什么? 他们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谴责美国的影响力和西方军事联盟的作用,这又是为了什么?
马克·朱利安答:两人会面对于展示中俄“友谊”非常重要。 这两个国家有兴趣在总体上向美国和西方显示他们在靠近;在和解,正是为了让人们相信他们有一种联盟。 习近平已经两年没有亲自会见国家元首,也没有离开过中国。 在一个卫生措施极为严格的国家,两国元首不戴口罩的合影相距仅50厘米,颇具象征意义。 不戴口罩、不遵守防疫措施的新闻照旨在展示这两个“朋友”之间有多么信任。
朱利安最后表示:在抵达北京的前两天,普京在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长文。 他对两国在各领域的密切合作表示敬意,祝贺他的同行对疫情的管理和奥运会的组织工作。 他还强调了国际事务中的巨大融合,特别是反对“北约”和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的“奥库斯”AUKUS联盟。 不谋而合的是,两位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均强调了这两个要素。
https://www.mfa.gov.cn/ce/cemr//chn/zgyw/t1230396.htm
当地时间1月2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会见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李克强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波罗申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李克强表示,中乌建交以来,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始终尊重乌克兰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乌克兰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方愿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原则与乌方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从李克强讲话的画外音来看,中国不赞成俄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做法。“尊重乌克兰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俄肯定听得出来这个意思,只是双方都不说破
张宪义(1943年-),生于广东省海口市(今属海南省)。拥有中华民国国籍与美国国籍,前中华民国陆军上校,专长为核子工程。曾参与中山科学研究院的核武研发,但他随后被美国人劝诱为内谍,将相关情报交给美军而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叛国者,在1988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安排下潜逃至美国并取得美国国籍。同时根据他的泄漏的情报,美国政府得以介入台湾核武研发,设备被破坏、文件遭销毁、核材料被美国没收,被迫中止了接近完成的相关研发。
但是在中亚,在南亚,中俄利益的对抗同样是无需遮盖滴。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领导人,除了赫鲁晓夫,在遏制防范厉害国的基本国策上,大都是一致滴。赫鲁晓夫是绊了个跟头后回到原点。
早年间,中国城乡有一种民间爆米花的生意,也许可以描述今日中俄关系。
米在转炉中加热加压到了一定程度,轰然一声突然减压,米就变成米花廖。
50年前的中国突然倒向西方是造成前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美国选择在某个时机对抱团取暖的其中一个,突然减压,另一个变成爆米花的可能性如何?
这两家都心知肚明吧。
发表时间: 05/02/2022 - 20:52

Les présidents russe, Vladimir Poutine, et chinois, Xi Jinping, le 4 février 2022 à Pékin © ALEXEI DRUZHININ / AP 作者:法广 15 分钟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后,法国媒体再次做不同的解读。法国电视国际五台(TV5MONDE)2月5日专访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IFRI)的研究员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先生。他表示:中俄关系升温是有缘由的,它不是牢固的联盟,而是理性的联手;权宜之计的友好关系。本台给大家介绍的此篇文章的标题为“中俄之间与其说是友谊不如说是相互不信任”。(Entre la Russie et la Chine, la méfiance plutôt que l'amitié)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中俄两国是从何时开始稳固关系的?
马克·朱利安答: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年代,就是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的2014年。那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发现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无援,即可把俄中关系推向了前台,以打破这种孤立,表明俄罗斯并不孤单。这样做不是和中国有战略联盟,而是一种政治上的表现。例如两国大规模的联合军演或双边峰会亮点,这都不能说明是战略联盟。此次普京利用冬奥的机会访华亦是如此。
朱利安认为,俄罗斯和美国的对抗升级还会加强俄中的战略关系。特别是中国与俄罗斯在反对华盛顿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是双方加强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两国在 1950 年代有一段强有力的合作时期,随后在 1960 年出现外交裂痕。在冷战期间,两国关系仍然复杂。 从 1970 年代开始,美国人向中国人靠拢,试图尽可能地孤立前苏联。 在冷战结束和 1990 年代,合作重新开始,尽管中国对俄罗斯军事技术的工业间谍活动在 2000 年代初期给两国关系带来了新的寒意。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为什么中俄之间又会相互依赖呢?
马克·朱利安答:中国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供应。 过去 20 年来,北京一直在寻求能源供应多样化,这些能源曾经主要来自阿拉伯湾,并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因此,中国的石油供应极易受到这一瓶颈的影响。 中国随后试图使其石油供应商和供应路线多样化。 尤其是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由于新的管道,现在完全符合这一多元化战略。
在能源领域,这也使俄罗斯对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现在是其主要供应商之一。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俄罗斯和中国向全世界标榜各自的“友谊”。 但它真的是一种“联盟”吗?
马克·朱利安答:我们听到很多关于中俄“联盟”的讨论。 我认为情况并非如此。 双方都存在很大的不信任,尤其是俄罗斯方面。 莫斯科对其合作伙伴中国非常谨慎,尤其是俄罗斯政府和军队不愿使用的中国数字技术。俄罗斯也对中国人口向俄罗斯远东人口稀少的地区扩张有着根深蒂固的忧虑。 最后一点就是,中亚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地区,由于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安全伙伴关系和武器出口,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伙伴关系呢?
马克·朱利安答: 那是各取所需的关系。 双方都知道如何找到共同利益点。 以空间领域为例。 今天,一方面是美国,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月球竞赛存在争议,目标是到 2030 年建立一个月球轨道站。历史上领先的太空强国俄罗斯不再有实现其野心的手段,至少无法再孤军奋战。 莫斯科和北京因此签署了一项月球探测合作协议,并共同建造月球轨道站(但条款仍然非常模糊)。 这又是与美国直接的竞争。
法国专家表示:因此,中俄联姻是权宜之计,是一种有利可图的伙伴关系。 我们距离包括共同防御条约在内的外交、政治和军事联盟还很远。 再者,如果乌克兰爆发战争,中国也很难出手帮助俄罗斯。 这当然不是莫斯科对北京的要求。此外,在某些领域,他们的利益存在分歧。 应该记住,俄罗斯向印度出售了大量武器,印度与中国存在边界争端。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乌克兰冲突是对中俄对抗西方力量平衡的考验吗?
马克·朱利安答:乌克兰冲突绝对是俄罗斯自身的冲突,莫斯科和北京之间没有结盟,也没有就普京应该在乌克兰做些什么进行合作。 俄罗斯只是在等待中国的政治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非常有兴趣观察美国和欧洲的反应。我认为普京和习近平一样都认为西方正在衰落,他们不再有力量或意愿参与高强度的冲突。 如果来一个货真价实的较量,乌克兰危机将可测试上述假设。
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直接感兴趣,因为它怀有针对台湾的统一想法。 中国声称有一天将夺回该岛,包括不排除使用武力的手段。 如果美国人和欧洲人对乌克兰没有反应,这将增强北京对其在东亚地区扩张计划的信心。
反对北约东扩是俄罗斯和中国加强双边关系的另一个交汇点。 俄罗斯在其西侧直接面对大西洋联盟,并且仍然坚信北约会继续扩张的野心。 就中国而言,对北约机构也越来越感兴趣。
2022年6月,下届北约峰会将召开,峰会期间将规划北约新战略理念。 这是为了确定该组织未来十年的目标和抱负。 迄今为止,中国并未被纳入此类文件。 毫无疑问,它将在这一届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这对北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法国电视国际五台记者问: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借由举办冬奥举行会面意味着什么? 他们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谴责美国的影响力和西方军事联盟的作用,这又是为了什么?
马克·朱利安答:两人会面对于展示中俄“友谊”非常重要。 这两个国家有兴趣在总体上向美国和西方显示他们在靠近;在和解,正是为了让人们相信他们有一种联盟。 习近平已经两年没有亲自会见国家元首,也没有离开过中国。 在一个卫生措施极为严格的国家,两国元首不戴口罩的合影相距仅50厘米,颇具象征意义。 不戴口罩、不遵守防疫措施的新闻照旨在展示这两个“朋友”之间有多么信任。
朱利安最后表示:在抵达北京的前两天,普京在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长文。 他对两国在各领域的密切合作表示敬意,祝贺他的同行对疫情的管理和奥运会的组织工作。 他还强调了国际事务中的巨大融合,特别是反对“北约”和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的“奥库斯”AUKUS联盟。 不谋而合的是,两位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均强调了这两个要素。
https://www.mfa.gov.cn/ce/cemr//chn/zgyw/t1230396.htm
当地时间1月2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会见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李克强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波罗申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李克强表示,中乌建交以来,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始终尊重乌克兰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乌克兰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方愿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原则与乌方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从李克强讲话的画外音来看,中国不赞成俄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做法。“尊重乌克兰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俄肯定听得出来这个意思,只是双方都不说破
张宪义(1943年-),生于广东省海口市(今属海南省)。拥有中华民国国籍与美国国籍,前中华民国陆军上校,专长为核子工程。曾参与中山科学研究院的核武研发,但他随后被美国人劝诱为内谍,将相关情报交给美军而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叛国者,在1988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安排下潜逃至美国并取得美国国籍。同时根据他的泄漏的情报,美国政府得以介入台湾核武研发,设备被破坏、文件遭销毁、核材料被美国没收,被迫中止了接近完成的相关研发。
程念慈是台湾“国安局”首批招考的女大专生情报人员,也是首位派驻华盛顿的台湾女性情报人员,情报工作表现相当抢眼。2004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揭发的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凯泽泄密案,让台湾卷入谍影重重之中,凯泽和程念慈的私人感情也受到瞩目;凯泽甚至在没有向美国国务院高层报备下,私自到台湾,并且可能把美方机密,转交给台湾情报单位。事件整个过程就像谍报片。2004年9月中旬,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报道美国国务院主管首席副助理国务卿凯泽,涉嫌泄露机密文件给台湾情报员人员。涉案的程念慈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并被起诉,后以50万美元交保。此消息立刻震撼台美。但是在中亚,在南亚,中俄利益的对抗同样是无需遮盖滴。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领导人,除了赫鲁晓夫,在遏制防范厉害国的基本国策上,大都是一致滴。赫鲁晓夫是绊了个跟头后回到原点。
早年间,中国城乡有一种民间爆米花的生意,也许可以描述今日中俄关系。
米在转炉中加热加压到了一定程度,轰然一声突然减压,米就变成米花廖。
50年前的中国突然倒向西方是造成前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美国选择在某个时机对抱团取暖的其中一个,突然减压,另一个变成爆米花的可能性如何?
这两家都心知肚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