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了,就不敢承认长津湖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b
boxhead
楼主 (文学峸)

后勤保障失败,零分。

指挥决策失当,主攻不明,预备队动用晚,不及格。

基层指挥僵化,不及格。

中层协调混乱,导致追击失败,不及格。

战役目的未能实现,伤亡巨大,唯一能看到战斗意志坚决。

不能因为美军主动退回三八线,就说是战略目的达到了。

那美国人也可以说,炸死毛岸英,防止中国变成朝鲜的独裁家天下,

早就达到了百年的战略目的了?

 

长津湖伤亡重大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层领导对基层士兵的生命不重视,

不爱惜士兵,让政治思想工作鼓动士兵的莽勇行为。欺下瞒下军阀作风造成的。

不是简单的轻敌冒进。

宋时轮脾气也有问题,在解放战争中就有不执行命令,抬杠陈毅粟裕的领导。

毛泽东对九兵团的护短,片面强调“战略”成果,导致后来更多更严重的

失败。

七十年了,还不承认一场伤亡重大未达战役目的为失败,其实就是在赞美死亡的愚民洗脑。

希影
这场战役里究竟有多少是中国内战后降共的国军士兵?可有人研究过?如果有借美军之手解决战俘这个见不得人的目的,

那还是成功的。
假设历史
至少在三个电影导演眼里是胜了,不信就去问问他们。估计他们会笑不拢嘴地回答:

看看票房就应该知道《长津湖》不是失败,而是大胜。

f
flumoon
那怎么样才是胜利呢?从鸭绿江边回到38线?从大陆转进到TW?
一剑霜寒
你就不怕这些牺牲的英勇的解放战士夜里找你算账吗?!
希影
入朝士兵里肯定有曾经的国军,具体到这场战役的数目我没有查到。关于战俘,宣传片《英雄儿女》看过吧?里面有个英雄原型

遣返经过

主条目: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战俘和反共义士

 

https://zh.wikipedia.org/zh-cn/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被遣返回国的志愿军战俘共三批7,110人。第一批是要求遣返的伤病战俘1,030人,第二批是坚持要求遣返的共5,640人,第三批是在中立区经过解释或通过逃出营地或是在印度人“点名”(实质是再给一次选择机会)时要求遣返等方式遣返的440人。遣返战俘在开城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受到金日成和乔冠华接见。回国途中受到夹道欢迎,但是到了国内就被关押在了昌图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这些战俘归国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二十字方针。从11月中旬起,开始政审,整个过程分为“动员教育、检查交待、作出结论、安置处理”。然而归管处后来下发文件,说“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战俘必须交代问题,沉痛反省。战俘们开始开会检讨,自我赎罪,写检查反省投降行为。但是归管处在党籍问题上较为宽大,到1954年2月,80%战俘被恢复了党团籍和军籍。1954年3月高饶事件后,军区突然要求“提高标准”,原80%保留党籍的处理结果变成了91.8%开除党籍,6064人中约700人被开除军籍,4600余人仅承认被俘前军籍。只有30多名连以上干部和少数人因伤残得到转业安排工作其他人一律复员。大部分战俘被遣返回乡并在档案中注明“控制使用”,有一些因为“特务”罪名被判刑。文革爆发后,相当多战俘受到批斗迫害,并有多人自杀,吴春生认为“比劳改犯都不如”。例如电影《英雄儿女》中对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是以蒋庆泉的事迹为原型,但因为他受伤被俘,回国后受到迫害。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写道:“始终心向祖国,在一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组织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争取遣返回到祖国”,但政治上的平反并没有改善战俘的经济生活,多数战俘仍然陷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不少早死。

 

第一批为1953年6月李承晚下令打开釜山战俘营时,随朝鲜战俘“突营”的87人,分别于1953年10月、1954年2月被接运台湾。第二批为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没有选择遣返的14,235人,分别于1954年1月和2月被接运台湾。抵达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台湾被称为“反共义士”受到隆重的欢迎,中华民国政府专门划出“义士村”供他们居住,政府还将1月23日定为“自由日”进行纪念。欢迎之后,由蒋经国主持、谷正纲办理,对来台战俘进行思想改造和审查,包括自我清查反省,刺血字、写血书、举行向蒋中正宣誓效忠仪式等。被清查及自首的4410名曾加入中共党团的战俘被注记档案后交接编单位,其中被认为情节严重的15人被移送“感训”。在战俘营时,中华民国方面曾向战俘承诺去台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则可以选择前往中立国,但这一承诺并没有兑现。经过在战俘中举行“请缨大会”,97.4%的来台战俘被补入中华民国国军,极少数体弱病残者转业经商或务农。据去台战俘赵英魁回忆,到台湾之初,有的战俘因不愿意当兵而遭到干部的不断纠缠而自杀,还有的战俘抱怨“国民党不守信用”,遭“政治战士”检举,被捕后以“从事非法组织意图叛乱”的罪名被判死刑或徒刑。张泽石认为,去了台湾的战俘受到的政治待遇比回大陆的强,虽然有些人受到暗中监视甚至在绿岛坐牢,还有人被判死刑,但没有像回大陆的战俘那样全都受到怀疑、歧视和终身控制。而且随着台湾的民主进步,他们也享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不少战俘通过奋斗,成长为受人尊敬的教师、作家、医生、律师、企业家等等。

 

除去返回大陆和前往台湾的志愿军战俘以外,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有12名志愿军战俘选择前往中立国印度,其中2人后来返回中国大陆。

假设历史
东森电视的关键时刻节目中提到有约70%国共内战中被俘的国军赴朝参战了,有三分之二的志愿军战俘去了台湾。

70%和三分之二。

希影
还有选择去印度的,过得还不错。那个时候印度是国际不结盟运动领头人相当中立。我是去年闹中印边境冲突偶然看到篇报道才知道
h
hkzs
歼灭陆战一师。那就是志愿军部署这场战斗的目的。

目的没达到,那就是失败。

U
Uusequery
幸好没有. 如果陆战一师覆灭, 指望美军会忍气吞声?

杜鲁门想也不敢做. 结果是美军的全力反击. 

 

P
PrimeryColor
预告, 明年十一电影大片-- 古宁头沙雕连。 土共的历史里, 党军从来没有失败的。
老柏树
要拍确实还是有题材的。据蒋军说的,老共战场总指挥孙云秀,最后举枪自尽,身体“兀自不倒”

类似的还有湘江战役,陈树湘。电视剧拍过好几个了

l
laworderus
美国后来也是组织了反击战,重创了中国军队,进入阵地战后,整个战线依然北移
u
up-down-who
李奇威从前面2次战役中发现志愿军是星期战役,在第三次战役来验证,后发现确是,在三次战役就主动弃汉城快撤消耗共军,然后突然反击。

就是美军李奇威在志愿军3次战役的后期结束时突然发动的“屠夫战役”,接着就是迫使志愿军又搞4次战役,在抵平里就大量消灭重创志愿军的有生力量2万人左右。

绝对匿名
老毛对九兵团护短,原因该是这是他撇开了彭,是他自己亲自指挥的长津战---我的推断。
5
547788
具体到战斗,可能是失败了,我懒得去了解。但是中国的战略目的达到了吗?美军退回到38线了吗?HKZ说,

没有退回到38线,只是退回到38线以北一点点,所以,中没有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杨别青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长津湖之战是胜利,美国军队撤出了北朝鲜
十具
真是为了国家利益的话,就应该美苏间玩平衡,至少不贸然出兵朝鲜。
f
flumoon
那就是说,【全歼陆战一师】的战役目标失败了。你觉得楼主的标题是这个意思吗
5
547788
美国携二战之余威,军事,经济百倍于中国之上,又可在联合国挟太子令诸侯,怎么可能不出兵朝鲜,如果韩战

美国胜利了,大概率不会停在鸭绿江边,一场新的8国联军进北京是跟随其后的

h
hkzs
陆战一师都能歼灭,美军什么样的反击不会被志愿军歼灭?你的思路有问题。

陆战一师被歼灭后,美军肯定吓破了胆,不负,那就再歼灭骑兵第一师,陆军82师,还有那个敢来?

你是内心从骨子里知道中国打不过美国,所有才会害怕美军全力反击中国就吃不消了。

既然如此,老实承认志愿军打不过美军有什么困难和丢脸的?50年代中国打不过美国不是很正常的么?

h
hkzs
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长津湖志愿军的失败不就是吃不掉陆战一师反而被对方打得失去了战斗力么?
h
hkzs
你承认志愿军的战斗失败了就好。我只需要你承认这点:在朝鲜战场战斗中,是美军打败了志愿军。或者,志愿军无力在战场上打败美军。

我强调的自始自终是这一点:中国军队在朝鲜从来没有能力打败美军。任何轻视美军战斗力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至于政治上的得失问题,我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一定要说的话,从共产党的视角看,他们对中国参战的政治得失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

h
hkzs
补充一下,联合国军实际上并不是退到38线的,而是从南往北打到38线的。美国也可以打到39度线,区别不过是北韩国土大小的问题而已。

如果美军打到清川江,中国还可以同样宣称自己胜利了,达到了保住北韩的目的,区别只是北韩国土面积大小的问题而已。

绝对匿名
恐怕不是反击,另外很有可能是美国大撤退,甚至从南韩。

导致全球地缘政治的版图和今天大不一样。当时美国内就在为此争论。长津战的胜利给了美国很大鼓舞。

z
znggg
见过有病的,没见过你这么有病的
杨别青
大国之间,没有实力玩平衡不见得有用,蒋介石就是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