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保障失败,零分。
指挥决策失当,主攻不明,预备队动用晚,不及格。
基层指挥僵化,不及格。
中层协调混乱,导致追击失败,不及格。
战役目的未能实现,伤亡巨大,唯一能看到战斗意志坚决。
不能因为美军主动退回三八线,就说是战略目的达到了。
那美国人也可以说,炸死毛岸英,防止中国变成朝鲜的独裁家天下,
早就达到了百年的战略目的了?
长津湖伤亡重大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层领导对基层士兵的生命不重视,
不爱惜士兵,让政治思想工作鼓动士兵的莽勇行为。欺下瞒下军阀作风造成的。
不是简单的轻敌冒进。
宋时轮脾气也有问题,在解放战争中就有不执行命令,抬杠陈毅粟裕的领导。
毛泽东对九兵团的护短,片面强调“战略”成果,导致后来更多更严重的
失败。
七十年了,还不承认一场伤亡重大未达战役目的为失败,其实就是在赞美死亡的愚民洗脑。
看看票房就应该知道《长津湖》不是失败,而是大胜。
遣返经过
主条目: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战俘和反共义士
https://zh.wikipedia.org/zh-cn/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被遣返回国的志愿军战俘共三批7,110人。第一批是要求遣返的伤病战俘1,030人,第二批是坚持要求遣返的共5,640人,第三批是在中立区经过解释或通过逃出营地或是在印度人“点名”(实质是再给一次选择机会)时要求遣返等方式遣返的440人。遣返战俘在开城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受到金日成和乔冠华接见。回国途中受到夹道欢迎,但是到了国内就被关押在了昌图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这些战俘归国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二十字方针。从11月中旬起,开始政审,整个过程分为“动员教育、检查交待、作出结论、安置处理”。然而归管处后来下发文件,说“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战俘必须交代问题,沉痛反省。战俘们开始开会检讨,自我赎罪,写检查反省投降行为。但是归管处在党籍问题上较为宽大,到1954年2月,80%战俘被恢复了党团籍和军籍。1954年3月高饶事件后,军区突然要求“提高标准”,原80%保留党籍的处理结果变成了91.8%开除党籍,6064人中约700人被开除军籍,4600余人仅承认被俘前军籍。只有30多名连以上干部和少数人因伤残得到转业安排工作其他人一律复员。大部分战俘被遣返回乡并在档案中注明“控制使用”,有一些因为“特务”罪名被判刑。文革爆发后,相当多战俘受到批斗迫害,并有多人自杀,吴春生认为“比劳改犯都不如”。例如电影《英雄儿女》中对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是以蒋庆泉的事迹为原型,但因为他受伤被俘,回国后受到迫害。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写道:“始终心向祖国,在一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组织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争取遣返回到祖国”,但政治上的平反并没有改善战俘的经济生活,多数战俘仍然陷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不少早死。
第一批为1953年6月李承晚下令打开釜山战俘营时,随朝鲜战俘“突营”的87人,分别于1953年10月、1954年2月被接运台湾。第二批为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没有选择遣返的14,235人,分别于1954年1月和2月被接运台湾。抵达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台湾被称为“反共义士”受到隆重的欢迎,中华民国政府专门划出“义士村”供他们居住,政府还将1月23日定为“自由日”进行纪念。欢迎之后,由蒋经国主持、谷正纲办理,对来台战俘进行思想改造和审查,包括自我清查反省,刺血字、写血书、举行向蒋中正宣誓效忠仪式等。被清查及自首的4410名曾加入中共党团的战俘被注记档案后交接编单位,其中被认为情节严重的15人被移送“感训”。在战俘营时,中华民国方面曾向战俘承诺去台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则可以选择前往中立国,但这一承诺并没有兑现。经过在战俘中举行“请缨大会”,97.4%的来台战俘被补入中华民国国军,极少数体弱病残者转业经商或务农。据去台战俘赵英魁回忆,到台湾之初,有的战俘因不愿意当兵而遭到干部的不断纠缠而自杀,还有的战俘抱怨“国民党不守信用”,遭“政治战士”检举,被捕后以“从事非法组织意图叛乱”的罪名被判死刑或徒刑。张泽石认为,去了台湾的战俘受到的政治待遇比回大陆的强,虽然有些人受到暗中监视甚至在绿岛坐牢,还有人被判死刑,但没有像回大陆的战俘那样全都受到怀疑、歧视和终身控制。而且随着台湾的民主进步,他们也享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不少战俘通过奋斗,成长为受人尊敬的教师、作家、医生、律师、企业家等等。
除去返回大陆和前往台湾的志愿军战俘以外,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有12名志愿军战俘选择前往中立国印度,其中2人后来返回中国大陆。
70%和三分之二。
目的没达到,那就是失败。
杜鲁门想也不敢做. 结果是美军的全力反击.
类似的还有湘江战役,陈树湘。电视剧拍过好几个了
就是美军李奇威在志愿军3次战役的后期结束时突然发动的“屠夫战役”,接着就是迫使志愿军又搞4次战役,在抵平里就大量消灭重创志愿军的有生力量2万人左右。
没有退回到38线,只是退回到38线以北一点点,所以,中没有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美国胜利了,大概率不会停在鸭绿江边,一场新的8国联军进北京是跟随其后的
陆战一师被歼灭后,美军肯定吓破了胆,不负,那就再歼灭骑兵第一师,陆军82师,还有那个敢来?
你是内心从骨子里知道中国打不过美国,所有才会害怕美军全力反击中国就吃不消了。
既然如此,老实承认志愿军打不过美军有什么困难和丢脸的?50年代中国打不过美国不是很正常的么?
我强调的自始自终是这一点:中国军队在朝鲜从来没有能力打败美军。任何轻视美军战斗力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至于政治上的得失问题,我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一定要说的话,从共产党的视角看,他们对中国参战的政治得失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
如果美军打到清川江,中国还可以同样宣称自己胜利了,达到了保住北韩的目的,区别只是北韩国土面积大小的问题而已。
导致全球地缘政治的版图和今天大不一样。当时美国内就在为此争论。长津战的胜利给了美国很大鼓舞。
后勤保障失败,零分。
指挥决策失当,主攻不明,预备队动用晚,不及格。
基层指挥僵化,不及格。
中层协调混乱,导致追击失败,不及格。
战役目的未能实现,伤亡巨大,唯一能看到战斗意志坚决。
不能因为美军主动退回三八线,就说是战略目的达到了。
那美国人也可以说,炸死毛岸英,防止中国变成朝鲜的独裁家天下,
早就达到了百年的战略目的了?
长津湖伤亡重大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层领导对基层士兵的生命不重视,
不爱惜士兵,让政治思想工作鼓动士兵的莽勇行为。欺下瞒下军阀作风造成的。
不是简单的轻敌冒进。
宋时轮脾气也有问题,在解放战争中就有不执行命令,抬杠陈毅粟裕的领导。
毛泽东对九兵团的护短,片面强调“战略”成果,导致后来更多更严重的
失败。
七十年了,还不承认一场伤亡重大未达战役目的为失败,其实就是在赞美死亡的愚民洗脑。
那还是成功的。
看看票房就应该知道《长津湖》不是失败,而是大胜。
遣返经过
主条目: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战俘和反共义士
https://zh.wikipedia.org/zh-cn/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被遣返回国的志愿军战俘共三批7,110人。第一批是要求遣返的伤病战俘1,030人,第二批是坚持要求遣返的共5,640人,第三批是在中立区经过解释或通过逃出营地或是在印度人“点名”(实质是再给一次选择机会)时要求遣返等方式遣返的440人。遣返战俘在开城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受到金日成和乔冠华接见。回国途中受到夹道欢迎,但是到了国内就被关押在了昌图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这些战俘归国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二十字方针。从11月中旬起,开始政审,整个过程分为“动员教育、检查交待、作出结论、安置处理”。然而归管处后来下发文件,说“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战俘必须交代问题,沉痛反省。战俘们开始开会检讨,自我赎罪,写检查反省投降行为。但是归管处在党籍问题上较为宽大,到1954年2月,80%战俘被恢复了党团籍和军籍。1954年3月高饶事件后,军区突然要求“提高标准”,原80%保留党籍的处理结果变成了91.8%开除党籍,6064人中约700人被开除军籍,4600余人仅承认被俘前军籍。只有30多名连以上干部和少数人因伤残得到转业安排工作其他人一律复员。大部分战俘被遣返回乡并在档案中注明“控制使用”,有一些因为“特务”罪名被判刑。文革爆发后,相当多战俘受到批斗迫害,并有多人自杀,吴春生认为“比劳改犯都不如”。例如电影《英雄儿女》中对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是以蒋庆泉的事迹为原型,但因为他受伤被俘,回国后受到迫害。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写道:“始终心向祖国,在一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组织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争取遣返回到祖国”,但政治上的平反并没有改善战俘的经济生活,多数战俘仍然陷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不少早死。
第一批为1953年6月李承晚下令打开釜山战俘营时,随朝鲜战俘“突营”的87人,分别于1953年10月、1954年2月被接运台湾。第二批为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没有选择遣返的14,235人,分别于1954年1月和2月被接运台湾。抵达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台湾被称为“反共义士”受到隆重的欢迎,中华民国政府专门划出“义士村”供他们居住,政府还将1月23日定为“自由日”进行纪念。欢迎之后,由蒋经国主持、谷正纲办理,对来台战俘进行思想改造和审查,包括自我清查反省,刺血字、写血书、举行向蒋中正宣誓效忠仪式等。被清查及自首的4410名曾加入中共党团的战俘被注记档案后交接编单位,其中被认为情节严重的15人被移送“感训”。在战俘营时,中华民国方面曾向战俘承诺去台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则可以选择前往中立国,但这一承诺并没有兑现。经过在战俘中举行“请缨大会”,97.4%的来台战俘被补入中华民国国军,极少数体弱病残者转业经商或务农。据去台战俘赵英魁回忆,到台湾之初,有的战俘因不愿意当兵而遭到干部的不断纠缠而自杀,还有的战俘抱怨“国民党不守信用”,遭“政治战士”检举,被捕后以“从事非法组织意图叛乱”的罪名被判死刑或徒刑。张泽石认为,去了台湾的战俘受到的政治待遇比回大陆的强,虽然有些人受到暗中监视甚至在绿岛坐牢,还有人被判死刑,但没有像回大陆的战俘那样全都受到怀疑、歧视和终身控制。而且随着台湾的民主进步,他们也享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不少战俘通过奋斗,成长为受人尊敬的教师、作家、医生、律师、企业家等等。
除去返回大陆和前往台湾的志愿军战俘以外,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有12名志愿军战俘选择前往中立国印度,其中2人后来返回中国大陆。
70%和三分之二。
目的没达到,那就是失败。
杜鲁门想也不敢做. 结果是美军的全力反击.
类似的还有湘江战役,陈树湘。电视剧拍过好几个了
就是美军李奇威在志愿军3次战役的后期结束时突然发动的“屠夫战役”,接着就是迫使志愿军又搞4次战役,在抵平里就大量消灭重创志愿军的有生力量2万人左右。
没有退回到38线,只是退回到38线以北一点点,所以,中没有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美国胜利了,大概率不会停在鸭绿江边,一场新的8国联军进北京是跟随其后的
陆战一师被歼灭后,美军肯定吓破了胆,不负,那就再歼灭骑兵第一师,陆军82师,还有那个敢来?
你是内心从骨子里知道中国打不过美国,所有才会害怕美军全力反击中国就吃不消了。
既然如此,老实承认志愿军打不过美军有什么困难和丢脸的?50年代中国打不过美国不是很正常的么?
我强调的自始自终是这一点:中国军队在朝鲜从来没有能力打败美军。任何轻视美军战斗力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至于政治上的得失问题,我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一定要说的话,从共产党的视角看,他们对中国参战的政治得失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
如果美军打到清川江,中国还可以同样宣称自己胜利了,达到了保住北韩的目的,区别只是北韩国土面积大小的问题而已。
导致全球地缘政治的版图和今天大不一样。当时美国内就在为此争论。长津战的胜利给了美国很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