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对长津湖战役的反思至今也比某些人高几十米。

b
boxhead
楼主 (文学峸)

林彪在长津湖战役后在众多场合对第九兵团和志司的指挥策略提出异议,

毛泽东多次要几个军中大佬一起合计出朝鲜战争的解决方案。

刘伯承又把他那套老生常谈拿来扯,“大兵团作战的后勤保障问题是

九兵团未能围歼美陆战一师的主要原因。”

和彭德怀发来的电报叫苦呼应一致。

对此,毛泽东非常不满,说,“只看到客观局部的问题是不能打赢战争的。”

粟裕沉默不语点头。

林彪问,“如果高麻子的冬装和弹药发到九兵团手里,就能围歼

陆战一师吗?也不能。就是苏军的装备全部换装,重装火力配置

到位。也不可能有围歼黄伯涛那样的战果。”

粟裕插话,“反有可能打成孟良崮的另外一种结局。”

毛泽东诧异,示意林彪把话说完。

林彪说,“这是一场全新的战争。从制空权到海上炮舰的配合掩护,

到紧急救护,路桥工程战时机修,和整体的炮火支援。

我方除了高昂的战斗意志,其它都没有对等的条件。

别人是不想同你打,不想扩大规模。

如果在九兵团精疲力尽时,发动反击,整个兵团就有完全溃败甚至覆灭

的危险。以志愿军现在的能力,用一个兵团围歼一个师的美军是不可能的,

用一个军攻击一个团也不一定胜。

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过去十几年的战术,穿插,包围,全歼,在新的技术和装备对手面前

有效?基层干部对政治思想工作的依赖太高,临场应变能力不够,

让士兵勇敢不怕牺牲,而轻敌冒进。

我甚至怀疑,我们杀伤敌方的方式都应该有所改变。”

粟裕点头,“远程炮火替代机枪”

林彪继续说,“先把空袭造成的伤亡减下来再说。

让杨得志的介绍一下土工作业办法,朝鲜的山多,地洞多,可以利用。”

h
hkzs
怎么林总抄袭了我的观点:第十军如果不是撤回南韩而是发起反击,必将全歼已失去战斗力的志愿军9兵团于盖马高原。

• 如果美第十军不撤,完全有可能全歼志愿军9兵团,一举解决朝鲜问题。 hkzs -     (325 bytes) (5728 reads) 10/06/2021  15:03:57

b
boxhead
林彪比李奇微更早发现志愿军的软肋。
u
up-down-who
林总说的话是事实。美国在长津湖作撤退是美国政治的需要是战略撤退。而中共包围其而不能打败还让美军全面突围以损失不大撤退就是失败。
u
up-down-who
个人还认为美军根本就不在乎志愿军号称的所谓包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执行美总统命令撤退到南韩就是,这过程当然是有军队作狙击掩护的。
u
up-down-who
真希望中共刁2百发昏发出武力台湾的命令,尔等要看看美国和中共如何是对打,更想看看美国又是搞出了什么新鲜的战术和武器来应对中共。
人生如梦999
林彪说的回想起来都很正确。他说美国真想消灭中共,解放战争时派兵就可以了。中国从1949年以后 就是苏联的穷狗。让咬谁就咬谁。

然后逼中国还债。朝鲜战争中国彻底失败。在三年度荒就显示出来。饿死的三千万都是后朝鲜战争的结果。“打得一拳开省的十拳来”,那是骗傻傻的中国人。

随缘随喜
第一美国战略上不想在朝鲜大打,第二美国开始也未必意识到九兵团已经是强弩之末
老柏树
只说第二个原因,即使知道了九兵团是强弩之末也很难,因为陆战一师的士气已经下来了

美军要反攻的话,得让第十军其他部队出头(或者继续调新部队),陆战一师至少得休整10天半个月才能投入进攻战。

h
hkzs
陆战一师的士气并没受到影响3,李奇微视察时都说陆战队士气高昂,与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见李奇微回忆录:《朝鲜战争》,网上有中文版。大陆有中国国防大学翻译出版的中文官方正式版。

R
RealMonopoly
这么多牛人讲话有出处有连链吗?
竞选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伤亡大的原因,没有时间挖坑道躲避美军的大炮和美国空军的轰炸,挖坑道的办法是后来在阵地战时才想出来的办法
老柏树
这应该是撤到釜山以后了。看陆战一师官兵的回忆,至少撤退出兴南港时,不休整马上打进攻战是不可能了

地狱之旅。比如水门桥,给陆战一师官兵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虽然回头看,从技术上讲,在水门桥志愿军没有机会)。

老柏树
零下20,30度,没工具,没后勤,肚子都吃不饱,如何挖坑道

按老共自己的报道,后来的上甘岭,挖坑道光是钢钎就打断了很多很多根,记不得具体数字了

b
boxhead
都是课堂上军事理论老师讲的,“跟着林总打胜仗,跟着彭总打硬仗,

跟着感觉打混账”,

“毛主席把打胜仗都提到了北京去了”。

最好笑的故事,孙维世的老公搞破鞋,被金日成抓住了。发现她是南韩的间谍,

泄露了五次战役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