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来看。第十军当时是有全歼9兵团的能力和士气的。关键是9兵团当时本身已经被冻得失去了战斗力了。
如果华野头号主力兵团在朝鲜全军覆没,对中共军的打击足以让其老实退出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愚蠢。
现实中战略层面的决定肯定更重要。就像志愿军在沈阳不能停车多点时间换冬装一样,因为停车时间长了怕错过伏击陆战一师的机会了。
配属炮兵团全部是骡马炮兵,在美军几十架飞机扫射下,骡马目标大,不懂隐蔽,大多被打死,造成炮兵团尚未接敌就失去战斗力。美军第一航空队从空中掩护美军撤退,阻挡26军前进。否则,美第十军估计就会全军覆灭。说到底,志愿军的装备与后勤与美军相差几代,战士们几天几夜没有吃上一口热饭,没有喝上一碗热汤,仅有的几个黑土豆也冻得像铁一样,只能在胸口捂一会儿再吃。即使这样,志愿军战士仍然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和战斗意志。美国人如果有勇气与今日解放军开展,其结果只会更惨。
因为9兵团绝大部分部队已经弹尽粮绝,损失惨重且冻伤大半而已失去战斗力,这两个军要作为军一级建制部队再上战场,要等到半年以后了。你看文献要看仔细。
中国官方军史这么记载的本意是想突出志愿军英勇顽强和美军的贪生怕死,志愿军几个连也要追下去,美军已经吓破了胆。但这给我们提供的战场真实情况就是,9兵团实际已危在旦夕,只要美军一个反击,基本上就全完了。
现实一点。要分清艺术创作和实际情况的区别。
一线的20军58师全师只能凭凑出两个连到黄草岭反击,指挥的师参谋长胡乾秀就是因为这时指挥所被美军飞机发现后用火箭弹打中身亡,这是央视去年公开报道的(在这之前,胡是如何牺牲的,整整瞒了70年)。这样的残兵,已不可能改变战局了。要记得美军飞机一直在美军的椭圆形车队上盘旋的,有点动静就炸的草木不剩 --- 跟上甘岭不一样,零下二三十度,又累又饿又没有工具,根本不可能挖坑道的。
至于26军,同意你自己的说法,重武器已被炸完。白天部队一露面美军飞机就会追着炸。即使上来些,也挡不住美军南行了。
如果客观点复盘的话,志愿军唯一的机会是有个10门20门中大口径的炮,12月1日前将下竭隅里的美军飞机场轰到瘫痪---夜里轰,躲过美军飞机轰炸。现实中这个假设都不成立,这样的炮有的话也早被美军飞机炸完了,也就剩点小口径的迫击炮,弹药还很有限。
实际上26军接到命令后还是一路向前的,只不过因为美军的轰炸影响了行程,最后这个预备队等于没有。
事后诸葛亮来看。第十军当时是有全歼9兵团的能力和士气的。关键是9兵团当时本身已经被冻得失去了战斗力了。
如果华野头号主力兵团在朝鲜全军覆没,对中共军的打击足以让其老实退出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愚蠢。
现实中战略层面的决定肯定更重要。就像志愿军在沈阳不能停车多点时间换冬装一样,因为停车时间长了怕错过伏击陆战一师的机会了。
配属炮兵团全部是骡马炮兵,在美军几十架飞机扫射下,骡马目标大,不懂隐蔽,大多被打死,造成炮兵团尚未接敌就失去战斗力。美军第一航空队从空中掩护美军撤退,阻挡26军前进。否则,美第十军估计就会全军覆灭。说到底,志愿军的装备与后勤与美军相差几代,战士们几天几夜没有吃上一口热饭,没有喝上一碗热汤,仅有的几个黑土豆也冻得像铁一样,只能在胸口捂一会儿再吃。即使这样,志愿军战士仍然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和战斗意志。美国人如果有勇气与今日解放军开展,其结果只会更惨。
因为9兵团绝大部分部队已经弹尽粮绝,损失惨重且冻伤大半而已失去战斗力,这两个军要作为军一级建制部队再上战场,要等到半年以后了。你看文献要看仔细。
中国官方军史这么记载的本意是想突出志愿军英勇顽强和美军的贪生怕死,志愿军几个连也要追下去,美军已经吓破了胆。但这给我们提供的战场真实情况就是,9兵团实际已危在旦夕,只要美军一个反击,基本上就全完了。
现实一点。要分清艺术创作和实际情况的区别。
一线的20军58师全师只能凭凑出两个连到黄草岭反击,指挥的师参谋长胡乾秀就是因为这时指挥所被美军飞机发现后用火箭弹打中身亡,这是央视去年公开报道的(在这之前,胡是如何牺牲的,整整瞒了70年)。这样的残兵,已不可能改变战局了。要记得美军飞机一直在美军的椭圆形车队上盘旋的,有点动静就炸的草木不剩 --- 跟上甘岭不一样,零下二三十度,又累又饿又没有工具,根本不可能挖坑道的。
至于26军,同意你自己的说法,重武器已被炸完。白天部队一露面美军飞机就会追着炸。即使上来些,也挡不住美军南行了。
如果客观点复盘的话,志愿军唯一的机会是有个10门20门中大口径的炮,12月1日前将下竭隅里的美军飞机场轰到瘫痪---夜里轰,躲过美军飞机轰炸。现实中这个假设都不成立,这样的炮有的话也早被美军飞机炸完了,也就剩点小口径的迫击炮,弹药还很有限。
实际上26军接到命令后还是一路向前的,只不过因为美军的轰炸影响了行程,最后这个预备队等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