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第一次看到这飞机的感觉,我想可能会是:震撼、吃惊、外星飞行器、我滴圣母玛利亚等等。很难让人相信这款飞机的历史可以最远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1949年,瑞典空军作战草案提出一款新型截击机,代替瑞典服役没多久的萨伯29圆桶战机,能够执行对接近声速飞行的轰炸机进行防空任务。相比于萨博29、北美的佩刀以及苏联的米格15,瑞典空军要求不少于50%的速度提升、非常高的爬升率以及简易机场起降的功能。
萨博团队将单一的罗罗公司的加力式发动机和一个低阻力的机身融合在了一起,同时为了减少阻力,采用将一个物体隐藏在另一个的后面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了机身的横截面积,即将发动机放置在飞行员后面,将燃油和主起落架装置放在了进气口后面,这就是萨博龙最初期的样子。
瑞典龙式战机主要执行截击、对地攻击、照相侦察等多种任务。 1951年开始设计,1955年10月原型机首次试飞。预生产型于 1958 年 2 月试飞
萨博-35“龙”战斗机,采用大后掠无尾双三角翼布局,设计初期要求最大速度1.4马赫,改型后能达到2马赫速度。气动布局是典型的冷战高空高速风格,一切为了截击,但是又加入了瑞典团队惊世骇俗无尾翼双三角翼的个性设计,将其打造成了航空史上最具特色的二代战机。
和萨博-35同时代采用无尾三角翼设计的战斗机不少,包括美国F-102截击机、英国“标枪”截击机、法国“幻影”Ⅲ战斗机,从性能上看能相提并论的只有法制幻影。但萨博35又具有很强的全面性,高空高速截击,近身格斗,远程轰炸,高空侦察,样样在行 这都充分得益于其优良的气动外形设计。
如果从单纯的设计角度来讲,萨博35完全开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战斗机设计理念,就像幻影家族和美国的战斗机以及机头进气的早期苏联飞机一样,人们第一眼看到萨博35就能确定它是一架来自瑞典的飞机,身上透露的那种冷酷让人印象深刻。
特立独行的外形设计仿若外星来物,线条简洁优美,直到今天能够独立设计出风格十分明显飞机的国家一直都不多,而瑞典早在一九五几年就推出了如此优秀的飞机,让人不得不对瑞典的设计能力,由衷的感叹。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苏-27在航展上表演了一种机动并把它叫做“眼镜蛇”。该动作本质上是一种失速尾冲机动,也就是机头突然大仰角抬高进入尾冲姿态,造成飞机速度骤减,而后再迅速恢复水平飞行。
而早在萨博我35身上便出现了这一现象,该机的飞行员发明了一个特殊机动,在很低的空速下猛拉杆使机头突然上仰直至超过90度,然后迅速恢复水平飞行。他们把这视为一个急减速机动,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飞机会损失很多速度。但他们不清楚这种机动在实战中能有什么用,很多年来一直只是瑞典与阿伦戴尔的飞行员在航展上的“杂技节目”。所以总的来说萨博35应该是第一款可以实现眼镜蛇机动的飞机,而这一切早早的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说出你第一次看到这飞机的感觉,我想可能会是:震撼、吃惊、外星飞行器、我滴圣母玛利亚等等。很难让人相信这款飞机的历史可以最远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1949年,瑞典空军作战草案提出一款新型截击机,代替瑞典服役没多久的萨伯29圆桶战机,能够执行对接近声速飞行的轰炸机进行防空任务。相比于萨博29、北美的佩刀以及苏联的米格15,瑞典空军要求不少于50%的速度提升、非常高的爬升率以及简易机场起降的功能。
萨博团队将单一的罗罗公司的加力式发动机和一个低阻力的机身融合在了一起,同时为了减少阻力,采用将一个物体隐藏在另一个的后面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了机身的横截面积,即将发动机放置在飞行员后面,将燃油和主起落架装置放在了进气口后面,这就是萨博龙最初期的样子。
瑞典龙式战机主要执行截击、对地攻击、照相侦察等多种任务。 1951年开始设计,1955年10月原型机首次试飞。预生产型于 1958 年 2 月试飞
截击,格斗,轰炸,侦察样样在行萨博-35“龙”战斗机,采用大后掠无尾双三角翼布局,设计初期要求最大速度1.4马赫,改型后能达到2马赫速度。气动布局是典型的冷战高空高速风格,一切为了截击,但是又加入了瑞典团队惊世骇俗无尾翼双三角翼的个性设计,将其打造成了航空史上最具特色的二代战机。
和萨博-35同时代采用无尾三角翼设计的战斗机不少,包括美国F-102截击机、英国“标枪”截击机、法国“幻影”Ⅲ战斗机,从性能上看能相提并论的只有法制幻影。但萨博35又具有很强的全面性,高空高速截击,近身格斗,远程轰炸,高空侦察,样样在行 这都充分得益于其优良的气动外形设计。
线条最简洁优美的二代战斗机如果从单纯的设计角度来讲,萨博35完全开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战斗机设计理念,就像幻影家族和美国的战斗机以及机头进气的早期苏联飞机一样,人们第一眼看到萨博35就能确定它是一架来自瑞典的飞机,身上透露的那种冷酷让人印象深刻。
特立独行的外形设计仿若外星来物,线条简洁优美,直到今天能够独立设计出风格十分明显飞机的国家一直都不多,而瑞典早在一九五几年就推出了如此优秀的飞机,让人不得不对瑞典的设计能力,由衷的感叹。
第一款能做眼镜蛇机动的战斗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苏-27在航展上表演了一种机动并把它叫做“眼镜蛇”。该动作本质上是一种失速尾冲机动,也就是机头突然大仰角抬高进入尾冲姿态,造成飞机速度骤减,而后再迅速恢复水平飞行。
而早在萨博我35身上便出现了这一现象,该机的飞行员发明了一个特殊机动,在很低的空速下猛拉杆使机头突然上仰直至超过90度,然后迅速恢复水平飞行。他们把这视为一个急减速机动,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飞机会损失很多速度。但他们不清楚这种机动在实战中能有什么用,很多年来一直只是瑞典与阿伦戴尔的飞行员在航展上的“杂技节目”。所以总的来说萨博35应该是第一款可以实现眼镜蛇机动的飞机,而这一切早早的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建议版主删除所有这类口水,我们要看有价值的文章,抛开立场不论,这才叫言论自由.
现在这就象个菜市场......
版主要严厉些.
(或者专开一骂坛,中的,洋的,荤的,素的,多脏都不准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