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

花似鹿葱
楼主 (文学峸)

最近城里一个叫“黎京”的朋友写了很多当年知青在草原的文章,我一直很有兴趣的在跟读。

当年内蒙古大草原接受过很多知识青年。印象中北京青年多在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就像这位黎京先生和他的知青战友。写了《狼图腾》的姜戎就是北京知青。天津青年很多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出了一个女烈士张勇。

我们当时算“上山”,在大兴安岭林区,跟草原知青没有多少联系。但是我妈妈的大姐,我的大姨曾经亲切地被当地的天津知青称为“额吉”(妈妈)。

我写过我的姥爷,“反动”姥爷。可是大姨不一样,她是贫苦牧民,还当过贫协会主任。

这是怎么回事?

听我慢慢说。

大姨结婚早,大概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吧。当时姨夫家还算殷实,俩家也算门当户对。但是姨夫的父亲很败家,临到解放一贫如洗,就成了贫牧民。

大姨就这么跟着一贫如洗的姨夫到了草原上。风里来雨里去,成了地地道道的牧民,还当了劳动模范。

大姨火爆脾气,但是为人正直,常常“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牧民中威信很高。妈妈说,可惜大姨没有文化,否则可以走上管理岗位,比好多仅仅凭资历当官的女人要能干得多!

文革中最初大姨因为姥爷也被批斗,但是很快就放了。据说在批斗会上,大姨毫不让步,指着造反派质问:我受苦的时候你在哪里?我劳动的时候你在哪里?草原上的人善良也公正,他们还是认定大姨的为人,还选她进了大队革委会。

1969年,大姨的生产队也来了天津知青,大姨看着几个十几岁的城里孩子,叹了一口气说,这么小的年纪哪个父母舍得送到这么老远的地方来干活啊!

大姨只有一个女儿,我的玉华表姐,当时已经结婚,姐夫在旗里财政局工作,有三个孩子。生活不错,不用大姨操心。大姨就把她做母亲的爱都给了这几个天津知青。

大姨怎么对几个知青的照顾关心我不清楚,但是文革结束后,这几个知青都先后来草原看过她。还接她到天津去看病观光。

我跟大姨并不熟,没见过她几次,印象中就是胖胖的。骑马放牧草原一生,走路都是那样蹒跚着。

睡惯了蒙古包,老了睡觉也经常和衣而卧,在玉华表姐家,我看见大姨就那么睡在炕上。

她长得很像妈妈,可妈妈皮肤那么白,大姨的脸却是紫色的,饱经风霜。

那张脸我忘不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草原上的大姨和知青 写在世界读书日:《非暴力沟通》 《俄罗斯方块》:苹果公司的新电影 泄密事件雾里看花,《松树谷》里明争暗斗 从《人生》到《人生之路》,真相更震撼
浮云驰
写的好形象,大姨的样子一下出现在眼前,古道热肠,吃苦耐劳,是了不起的女人
l
lovecat08
喜欢看知青连续剧,生活苦又不普通。。。。。。。
梧桐之丘
花姐这人物素描的功夫了得,大姨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好!
花似鹿葱
谢谢驰驰,可惜我了解得不多啊!
花似鹿葱
知青遍布天南海北,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命运,绝对特殊的一代人!
花似鹿葱
姐比你差多了,得好好跟你学习!
k
kirn
我好像还记得你写的姥爷呢,大姨命不好,还好表姐不错
花似鹿葱
我大姨就一个女儿,我的表姐,后来出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l
ling_yin_shi
很多知青受苦了,有的一辈子就呆在了农村。但是如果明白最初的红卫兵——保皇派的想法和作为,

只有让人唶蹉。那些呆在城里的红色血统孩子们成绩差,嫉妒普通子女上大学,开始保皇,开始质问这样的话红色江山还能多久?其实不过是因为自己上不了大学,私欲,发泄一下。想想也挺可悲,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也不过只是第一代城市人而已,老子们还是来自乡下,只一代就忘了农民受的苦。健忘啊。

于是伟人让所有年轻人,主要是普通人的孩子开始接受知识青年再教育。后来天变了,有血统的人通过拨乱反正还是能够回城,靠老子的血统有职位,有职权,如果普通工人家庭那就。。。没人管了,除非想办法开后门。

血统啊,咱中国一直是血统定人生。

n
nearby
好人大姨
望沙
赞,好文
A
AP33912
俺第一听贫牧民这个身份,好人一生平安。去大兴安岭就差不多北大荒吗?
青青的山
谢谢大姨对天津人好
花似鹿葱
青山天津人?
花似鹿葱
不太一样,标准北大荒是佳木斯以北的平原,在哈尔滨东部,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大兴安岭

在内蒙古境内,但是林业归黑龙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