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几年前刚来美国时,羡慕60年代来美留学的台湾人。都是读书人,毕业当教授,简直是“易如反掌”,当然现在知道都是有一把刷子的精英。当时看到文革刚结束几年就来美的移民,感觉他们真是烧高香了,有父母兄弟姐妹在美国为他们申请,比我早来几年,真好啊。我的第一个美国房东就是1978年来自上海的新移民,他要退休,让我买下我租的“佰文”,在纽约皇后区。coop,一房一厅(850平方尺),还有一个饭厅已改装成第二卧室,管理费每月500出头一点,开价1万8. 我当时的租金每月付他650元。穷学生啊,一分钱逼死英雄汉!
能恨父亲当年为求婚千里迢迢回上海?能怨母亲不舍家人,婚后留在上海?1949年后的上海,一言难尽。到了1976年的10月,大家才喘口气。等我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出国,只揣30美金,(私自夹带的不告诉大家)这怪谁?
庆幸出国早,投资房产也早,竟然现在有人开始羡慕我们了,天知道。
你父亲不回上海,你母亲不留上海,也就没有你了。人生随命,不要只看到自己没有的,要多庆幸自己有的。
后来他说靠比特币到亿。。。现在可能不行了,比特币爆了
但是国内房产继续涨
看到自己畏畏缩缩的做不了大事的样子,真是自己都嫌弃自己了
那岂不是一边还房贷,一边给美帝交税?
日本人打上海,他们公司搬迁到香港,我爸爸出生在九龙医院,后来日本人打香港,结果他老人家又搬回来了!没工作了,开个小店养家糊口,解放了,后来家里的养家糊口的小店被公私合营了,他老人家结果5几年死于癌症。
一个疫情打回原型,不如马泰。
$6000,到了纽约同学家,他赶紧把我钱存进他银行,开了张支票给我
之所以要学会自己判断,因为你若跟风,以后每一步,都只能跟风。你这么年轻,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房市在下行,你可以慢慢地实地多看一些房,看多了,你才能学会比较房子,然后才会懂得房产之间价值的区别,才有判断的基础。
另外,我认为,单身人士自住房买城里更好,起码打理起来方便。不过,即使是condo/公寓楼,你也多看多问,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懂得越来越多。
30几年前刚来美国时,羡慕60年代来美留学的台湾人。都是读书人,毕业当教授,简直是“易如反掌”,当然现在知道都是有一把刷子的精英。当时看到文革刚结束几年就来美的移民,感觉他们真是烧高香了,有父母兄弟姐妹在美国为他们申请,比我早来几年,真好啊。我的第一个美国房东就是1978年来自上海的新移民,他要退休,让我买下我租的“佰文”,在纽约皇后区。coop,一房一厅(850平方尺),还有一个饭厅已改装成第二卧室,管理费每月500出头一点,开价1万8. 我当时的租金每月付他650元。穷学生啊,一分钱逼死英雄汉!
能恨父亲当年为求婚千里迢迢回上海?能怨母亲不舍家人,婚后留在上海?1949年后的上海,一言难尽。到了1976年的10月,大家才喘口气。等我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出国,只揣30美金,(私自夹带的不告诉大家)这怪谁?
庆幸出国早,投资房产也早,竟然现在有人开始羡慕我们了,天知道。
你父亲不回上海,你母亲不留上海,也就没有你了。人生随命,不要只看到自己没有的,要多庆幸自己有的。
后来他说靠比特币到亿。。。现在可能不行了,比特币爆了
但是国内房产继续涨
看到自己畏畏缩缩的做不了大事的样子,真是自己都嫌弃自己了
那岂不是一边还房贷,一边给美帝交税?
日本人打上海,他们公司搬迁到香港,我爸爸出生在九龙医院,后来日本人打香港,结果他老人家又搬回来了!没工作了,开个小店养家糊口,解放了,后来家里的养家糊口的小店被公私合营了,他老人家结果5几年死于癌症。
一个疫情打回原型,不如马泰。
$6000,到了纽约同学家,他赶紧把我钱存进他银行,开了张支票给我
之所以要学会自己判断,因为你若跟风,以后每一步,都只能跟风。你这么年轻,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房市在下行,你可以慢慢地实地多看一些房,看多了,你才能学会比较房子,然后才会懂得房产之间价值的区别,才有判断的基础。
另外,我认为,单身人士自住房买城里更好,起码打理起来方便。不过,即使是condo/公寓楼,你也多看多问,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懂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