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众筹都是 setup as a LLC, assigning one or several persons as General Partner (LLC Managers), 其他的投资人成为 Limited partners.
GP 的工作就是筹款,贷款,经营,LP呢,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不干只能等发钱.
Depending on the operating agreement, LP的权力是非常 Limited, 好一点的OA里 LP有选举权,差一点的OA里LP只有知情权,最差的连知情权都没有,这种在老外的众筹里经常有出现,所以有了卷钱跑路的故事,老中的OA总的来说还是挺厚道,亏钱项目有时候会有,存心坑人的还是很少.
Sometimes in between GP and LP, 还有一个叫KP的存在,这个叫Key person,这个是因为GP们本身不能贷款或者个人财产不够银行需要的要求,所以GP们可能会找一个担保人,这个就是KP.
KP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和LP一样的权力,就是没有管理权,但是KP still needs to hold the bag,所以KP会有一点干股.
昨天说到,其实众筹并不适合大部分的人,特别是自己有能力的地主,很多小众筹,其实就是几个朋友一起合作搞个项目,大的众筹,很多时候就有很多不认识的人混一起,这个时候矛盾就出来了.

一般来说,众筹都是 setup as a LLC, assigning one or several persons as General Partner (LLC Managers), 其他的投资人成为 Limited partners.
GP 的工作就是筹款,贷款,经营,LP呢,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不干只能等发钱.
Depending on the operating agreement, LP的权力是非常 Limited, 好一点的OA里 LP有选举权,差一点的OA里LP只有知情权,最差的连知情权都没有,这种在老外的众筹里经常有出现,所以有了卷钱跑路的故事,老中的OA总的来说还是挺厚道,亏钱项目有时候会有,存心坑人的还是很少.
Sometimes in between GP and LP, 还有一个叫KP的存在,这个叫Key person,这个是因为GP们本身不能贷款或者个人财产不够银行需要的要求,所以GP们可能会找一个担保人,这个就是KP.
KP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和LP一样的权力,就是没有管理权,但是KP still needs to hold the bag,所以KP会有一点干股.
其实做众筹,靠的是信任,如果你想着好像上市公司一样要独立审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种审计动不动就一年几万刀,大部分的众筹,特别是做快进快出的众筹,他们连 operational costs都需要借,所以独立审计是不可能的.
众筹对大部分的地主是不合适投资的,因为地主本身有投资理财的能力,但是如果你有一天要做社会融资,这个可以帮你上一台阶,当然你可以直接去找商贷,但是银行最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这个经营的 track records.
(以下为大概,细节不是很清楚)
俞找了四大之一做了,花了100 万美元。
那俩人说是你俞敏洪做的,得我们找,又做了一次,又花了100 万美元。
2000 万人民币, 一审计,折腾出去 80%。
老俞把那份审计报告放在保险箱里,说那是他的信用报告。
我们今年就是几个朋友搭伙买房子,如你所说最早也是想set up an LLC, 我们做GP (GP还有25%的干股), 朋友们是LP,大家都拥有一定产权,一起分享现金流和增值。但是现实其实对LP更不利,因为PS签了,但是银行不愿意有这么多的owner,只愿意贷款给我们GP, 拉据到最后,只能听从银行的。最后其实朋友们都没法注明是LP, 签的是Joint Venture Agreement (JVA),但是约定了钱的用途和他们对于这个房子的现金流和增值的权益,LLC是我们家100%, 房子也是LLC拥有的。当然所有的可能的ugly的都在这份35页的JVA里面规定:有人想退出怎以办,怎么退出(退出机制是最重要的,最初就要商量好),怎么分钱,什么时候开始分,有股东不幸去世怎么办,想卖掉股份怎么办,有矛盾怎么办 etc etc。 美国是这么成熟的商业社会,找个好律师,就能起草这么一份文件,把不好听的说在前面。
好像我们的case,我们GP占了便宜,确实日常运营是我们进行,帐进帐出是我们负责,全靠自觉,没人监管。但是这份贷款也是在我们身上的,我们还签了额外的保障协议,商业贷款会定期监管你的运营,根据合同你也需要定期向股东汇报所有的帐目,最终分钱也是在重贷的时候来决定,公司帐上的钱,一分都不能用在我们自己身上,所有都是公帐进公帐出。这个确实就是相互信任,这些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大家共同承担风险,没有人期待在大厦将倾的时候自己全身而退,如果有损失,GP也是压在最下面的那一层。
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小众筹玩合伙,其实就是自己想扩张但是资金不够,但是deal够好,遇到了不想错过,这个deal的offer接收了我们才去联系朋友们看谁感兴趣,朋友们一直也看着你们的经历,有足够的信任,所以两三天就说好投资金额,大概什么时候怎么分钱,一切都是很新鲜的经历,一切最终都很顺利。其实自己即使是做GP,也有很多心理建设需要做,谁不想100%的控制自己的投资,不想对这么多人负责,不顺利朋友会不会没得做了,这些都是我们想过经历过最后努力克服了的,我觉得肯定不适合所有的人,甚至只适合非常小众的人,但是一直保持open-minded的心态没有什么不好。
投资地产本来是很孤独的游戏,我能理解为什么众筹会有这么多粉丝,因为人需要交易的乐趣
众筹发起人除了大家知道动机是为了赚多些钱之外,并非只有有利的一面其所承担的贷款担保责任是一个大负面因素,另外还其实发起人也等于给自己招多一份高级一点的打工被顾职位,一个CEO,CFO什么的job。因为你一定要面对投资人的询问、质疑、解析、安抚。。。等等。只也是为什么当年JY邀请我一块加入时,我考虑一下还是不参加了。我很不容易自由主j 自己的时间和做自己的事,干嘛再给自己来个限制呢?这种心态导致我后来有几次机会,并且符合我曾经想过的大项目、参与人少的状况。没错,像JY说的,自己是众筹发起人能够利用别人的钱迅速做大,但我这样自己做赚钱也足够,不必那么大。这可能就是人与人的分别。
确实银行不喜欢贷款如果GP没有至少35%或者更多的 equities, 这个情况下就需要变通一下,至于如何和LP谈,各有各法.
您这个项目是小规模的众筹,大家都是朋友,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很大的LP pool而不能限制LP权力,这个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来到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都是从相对贫困、骗子多的地方过来。这个导致的结果是:1,从富的地方再跑回去?2, 大家对骗子都有警惕,个个投资参与者都是人精(人中精英的简称),你那么容易骗得了钱跑?LOL
能力跟不上的, 非常非常费精力和时间。
GP 全部吃进appraisal,losn, 律师费等等,LP 进耒吃现成饭,所以GP 所得合情合理,就象一个公司IPO, LP 买不买只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决定,都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决定。